历年心理学试题分章节归类_第1页
历年心理学试题分章节归类_第2页
历年心理学试题分章节归类_第3页
历年心理学试题分章节归类_第4页
历年心理学试题分章节归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第一章单项选择题20064. 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P9) A 1903年 B 1913年 C 1914年 D 1900年2007年1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C )(P3) A教学心理学 B教师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20081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 )(P9)A1903年,芙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用20093、在教育中,老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 ( B )(P8) 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B、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 D、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效果二、填空题1、1903年,关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P 9)200513. 桑代克 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P9)18.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 教育学和心理学 的交叉学科。()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20071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桑代克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两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9)20081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3)200916、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 教学环境 等五种要素。(P4)1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P10)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单项选择题2004年9、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商必须超过( C )(P26) A、100 B、120 C、l40 D、l301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 C ) (P28)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13、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P14) A、6、7岁1 1、1 2岁 B、11、1 2岁1 4、1 5岁C、8、9岁1 6、1 7岁 D、6、7岁1 4、1 5岁2. 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P2)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3.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P19)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2006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D )(P18)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是( A )(P23)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20072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却往往存住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 B )(P14) A连续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3. “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是( D )(P19)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依德 D维果斯基7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A )(P20-21) A. 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20082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看来,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属于( D )(P17)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0091、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 C )(P26) A、年龄差异 B、能力差异 C、个别差异 D、性别差异2、学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是定向性与顺序性,三是不平衡性,四是( D )(P14) A、不同步性 B、规律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二、填空题2、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关键期 。(P16)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和 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P26)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维果斯基 。(P19)8、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场依存 。(P25)1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 心理自我 的过程。(P23)2005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P23)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 具体运算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P17)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 成熟 和学习。(P15)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在 、岁、岁 。()200717.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 社会自我 ,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P23)2009/12/2118、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 关键期 ,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P16)三、判断题20041、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错 )(P17)2005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 对 )(P15)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 错 (P18) )名词解释200626学习准备(P15)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里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心理发展(P1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四、简答题3、简述性格的基本特征。()2005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6-17)2006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14)3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P19)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P20-21)200731. 简述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P22-23)20083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14)20093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P17)五、论述题200638试论述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P15)第三章 学习理论单项选择题2004年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P45)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5、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刚,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同定点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P67)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D )(P30-31)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006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P45)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B )(P49-50)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 A ) (P45)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20074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是( B )(P33) A言语联结学习 B解决问题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5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 A )(P35-36) A接近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20083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的学习属于( A )(P32)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20095、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B )(P48) A、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二、填空题8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 自我实现的 需要。(P59)12、 社会观察 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P62-63)2005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动作技能 和态度五个方面。(P33)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 中等 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P67)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 评价 三个过程。(P45)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 心理 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P44)16.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 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掌握学习 。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关系 。(P67)200718.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操作性行为 行为。(P38)19.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 技能 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P33)200818. 桑代克认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 准备率 。(P36)三、判断题20047、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对 )(P40)2005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对 )(P39)9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对) (P46)10听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 对 )(P48)名词解释200728先行组织者()四、简答题200832简述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基本内容。(P45-47 )五、论述题l、试述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P50-51)200738试论述有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P49)第四章 学习动机单项选择题2007年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 C )(P57) 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20084“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B )(P62) A马斯洛 B. 班杜拉 C加涅 D阿特金森二、填空题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9、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诱因 。(P56)2005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 成就动机 。(P60)11归因理论是从 结果 来阐述行为动机的。(P62)2008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问往往以 学习行为 为中介。(P58)19.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P55 )2009/12/2119、动机具有激励功能、 指向功能 和强化功能。(P54)23、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 主观判断。(P62)三、判断题2004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 对 ) ()3、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发现,力求成功者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错 ) (61)名词解释200729学习动机(P54-55)200926、成就动机(P60)四、简答题4、简述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P61-62)2005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P55 )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P60-61)200732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66-70)200836. 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P66-69)200932、简述耶克斯-多得森定律(P67)五、论述题20051试论述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P66-70)第五章 学习迁移单项选择题2004年1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C )(P77)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2005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B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15.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2006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 )(P72)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2009/12/214、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 C )(P80) A、支持作用 B、定向作用 C、阻碍作用 D、强化作用二、填空题1O、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 负迁移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三、判断题6、一般迁移是指学习者所掌握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对 )()四、简答题2006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P74-75)200933、简述迁移的作用(P74)五、论述题737. 谈谈在教学过程,怎样开展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P81-83)第六章知识的学习单项选择题2004年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2006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B )(P99)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C )(P95)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8.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P86) A 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20078如果学生己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 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B )(P86) A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9教师在教学过科中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或者到工厂等地方开展实地观察访问等,这种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 A )(P89) A实物直观 13模象学习 C言语直观 D变式直观200810奥苏伯尔根据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的独特解释是( C ) (P101) A痕迹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20097、根据学习者心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 ( B )(P85) A、感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理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二、填空题2005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 概念同化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 陈述性知识 和程序性知识。(P85)200720.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长时记忆 。(P97)20082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P85)20092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群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命题学习 。(P85)三、判断题2004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对 )(P103)2005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 错 )(P91)名词解释200629知识(P84)200730程序性知识(P85)200929、技能 (P105)四、简答题20055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P94-96)五、论述题637试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P88)200837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主要方法。(P91-93)200936、试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P101-105)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单项选择题200年8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200710心智技能是迎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在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C )(P107)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运动技能 D记忆技能20086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人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D ) (P106) A阅渎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运动技能2009/12/21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 D )(P114) A、程序化阶段 B、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C、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自动化阶段二、填空题13、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认知阶段、 联结 阶段和自动化阶段。()2009/12/212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和 操作的熟练 。(P110)四、简答题734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P120-121)200834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P111-113)第八章学习策略单项选择题2004年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网,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13下列哪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白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4数学教师住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20089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特征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D )(P122) 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 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2009/12/219、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 ( B )(P123) A、组织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二、填空题3、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对自己作为活动者的认识、对 任务 的认识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2005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调节策略 。(P123)17. 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 监视策略 和调节策略。()200721. 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 程序性 知识。2009/12/2122、认知策略通常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组织策略 。(P123)名词解释2006复述策略(P123)200928、元认知(P130)四、简答题20054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P122)20093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P122)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单项选择题2007年15.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最首要的环节是( A )(P139) A. 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殴 D检验假设20087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大多是一些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获得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 B ) (P138) A无结构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界定含糊问题 D。情境不清问题20098、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它们分别是目的性、认知性和( A )。(P138) A、序列性 B、针对性 C、方向性 D、实在性二、填空题19. 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条件、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和目标。()200724. 问题解决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 目标状态 的过程。(P138)三、判断题20045、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叫问题。( 对 )()9、功能固着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 错 )(P142 )名词解释2006创造性(P145)四、简答题2、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146-147)5、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2005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P141-142)200935、简述发散思维的特征。(P146)五、论述题200736. 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P148-151)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单项选择题2004年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 (P62、166)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12、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2005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 B )。(P154)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P162-163)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200711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B )(P157)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观察法20088根据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 (P154)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信念20091l、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 D )(P153) A、策略成分 B、品德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二、填空题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 等心理成分。(P154)12、 社会 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P166)200722.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 认同 和内化三个阶段。(P162)三、判断题4、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对 )(P157)2005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对 )(P152)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 对 )(P166)四、名词解释727观察学习(P166)五、论述题20052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P160-161)200636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P160-161)200838. 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P165-171)200937、试论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P154-155)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单项选择题2007年l2“嗯,我懂!”、“我能体会!”、“请继续讲”“原来如此!“如此之类的语言与学生开展的评估性会淡属于会谈的( D )(P181) A倾听技术 B面质技术 C询问技术 D鼓励技术20085教育心理学中,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人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B)(P180) A学业测验和成就测验 B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C知识测验和兴趣测验 D心理测验和牛理测验l1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B ) (P186) A自我控制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 D强化法2009/12/2110、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 )(P183) A、学会调适 B、寻求发展 C、适应环境 D、调节自我二、填空题1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 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 道德 的健康。(P172)2009/12/2124、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 心理特征 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亓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科。(P179)三、判断题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错 )(P177)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单项选择题2004年10、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布卢姆2005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P197)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没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C )() A合作学习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P189)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带情境的变化程度200812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六个不同水平的层次,其中最高水平的认知教学目标是( D ) (P190) A应用 B分析 C评价 D. 综合200913、提出掌握学习概念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C )(P204) A、阿尔波特 B、奥苏伯尔 C、布鲁姆 D、马斯洛二、填空题200821. 发现教学,又称 启发式教学 ,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者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P201)2009/12/2125、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学习结果 。(P188)四、简答题200733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类型。(P201-202)833. 简述教学目标的意义。(P188-189)名次解释教学媒体五、论述题200938、结合加涅提出的教学观点,谈谈教学中要完成的有关教学事项。(P194-197)第十三章课堂管理单项选择题200813在以下有关课程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P205-206) A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人要素的相互协调 B. 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最佳 C. 对于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教师可采取体罚、剥夺学习权和等惩罚手段 D. 教学班级规模越大,师生情感纽带的力量越强,教学效果越好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