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现代散文阅读技巧指导教案课时3-5学材分析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作文的材料零碎、大跨度;所谓“神不散”就是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类型,复习教材中的散文。2、能分析散文的线索,把握材料与中心的关系。3、能体会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凝炼、干净、富有哲理的特点。4、能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5、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句、重点段落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 能体会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凝炼、干净、富有哲理的特点。2、能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回忆高中阶段课本中的散文,并作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二、高考散文阅读考察重点1、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2、筛选、归纳整合信息;3、赏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或效果;4、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5、语言风格鉴赏;6、拓展延伸。明白考什么,做到针对性强。三、表现手法1、使用修辞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突出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2、象征如白杨礼赞,或者一些童话作品,可以含蓄而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3、托物言志如爱莲说,也是含蓄曲折地传达思想情感。4、铺垫在写主要人物前,先写一些相关的材料,作用是蓄势,蓄情,突出主要人物。5、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或事件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以呼应,能够使后面情节在前面有照应,不出现虚假现象。6、扬抑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以前面为铺垫,效果是形成反差,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7、虚实结合眼前的描写是实,以前的回忆是虚;实际的存在是实,想像的情景是虚;现实的景象是实,引申的层面是虚。好处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丰富多彩地表现人和事,充分显示文章的主旨。8、点面结合概括交代是面,写具体事件是点;叙述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具体情节是点。点面结合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9、动静结合效果是:以动衬静,或者以静衬动,起到烘托作用,相得益彰。10、联想和想像由此及彼,延伸写作的范围,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使主题更深刻;使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1、开门见山这是文章开头的一种方法,直入主题,或者直接摆出论点。12、设置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可以吸引阅读兴趣,引人入胜。13、以小见大抓住看似平凡细小的事情,以此体现大主题,或者揭示生活哲理。术语和概念的掌握是基础。四、散文阅读的方法1、寻找散文的线索。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这条“纲”,弄清它安排组织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其选材组材的意图。例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就要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这条线索:不宁静寻求宁静得到宁静失去宁静。2、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特点分析应从以下方面考虑:(1)看“字”:用词精炼准确、鲜明生动。步骤:a、哪些字用得好,有什么意义。b、用这些字的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什么特点c、表情达意(神)(2)看“词”:看是否用了连绵词,双声,联绵词,叠韵,叠词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什么特点形成语言的音乐美(音节和谐)看是否用了双关。 (3) 看“句子”:a、从整句、散句的角度看b、长句、短句的角度看c、常式句、变式句的角度看d、从修辞的角度看(4)看语言的风格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豪迈雄奇、 沉郁顿挫、 本色平实、朴素无华、朴素自然、清新自然、清新隽永清新明丽、 明白晓畅、 华美绚丽、婉约细腻、委婉含蓄、幽默俏皮语含讥讽、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生动形象3、 进入散文的意境。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例如:荷塘月色4、 体会文章的感情。感情是散文的精神,因而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散文的感情,以便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感情的共鸣。有点文章感情很复杂,我们还要理解其多元的情感。 例如:想北平、故都的秋 5、把握散文的技巧。散文的技巧即散文的写作特色,包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特色。善于把握散文的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散文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散文的能力。 6、句子的含义答题方法:A抓关键词,把关键词各个击碎,换一种简单易理解的说法,用浅显的语言把深刻的句子讲明白。B 学会补充C 追问原因和结果。D 分析浅层意义和深层意义E 解读出比喻义。F 性质不变 7、赏析作用与效果题答题方法:三个方面:内容上、结构上、主题上(1)内容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 (2)手法:用了什么手法(修辞)?语言是不是很美很有文采?有什么作用?(加套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修辞,增加了文采,增加了生动性。引古诗,增加了书卷气,增加了文采,增加了古典气息(韵味),增加了历史厚重感。)(3)结构上:承上启下了吗?为做铺垫吗?和呼应了吗?对比衬托了吗?(4)主题上的作用(为作者表达情感服务)结构上的作用如:A、题目(物象)鲜明有趣,引起兴趣,统领全文,点明主旨。B、行文中多次出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表达主旨。C、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D、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E、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注意:所有内容为中心主旨服务。形散神不散,散文的阅读要抓住神。语言的考察时重点也是难点。掌握一定答题方法与技巧是必要的。五、复习课内散文1、故都的秋(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他这样做的原因是?(2)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用是:(3)“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4)“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话的作用。(5)本文的语言风格。2、想北平作者笔下北平有哪些特点?本文的语言风格。3、 故都的秋与想北平异同的赏析首先二文皆流露出浓厚的平民意识。前者选取的是北平最平常的民居、平常的牵牛花、无声无息落满一地的槐树的花蕊、叫声凄切的寒蝉以及“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可以说,一切都那么平常,那么亲切,那么富有地方特色。为何不选别的,我想这与作者具有的平民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以平民文风著称的老舍在想北平中依然流露出他一贯的平民意识。文章写到了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而且物美价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赞美,令人深受感动。其次是二文都运用对比手法对故都进行烘托。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拿南国之秋来与北国之秋做比,因为郁达夫是南方人,这样对比,自然真切得很,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老舍呢,好像觉得国内的城市很不够味,干脆将列为欧洲四大名都的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来做北平的配角,越发衬得北平的那种复杂而又没有边际的特点突出了。最关键的是北平的特点令作者心安,回到北平,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母亲的脚下一般恬适、平和和满足。而且老舍在写到北平的果子多时,还特意拿了令人产生隔阂的美国橘子来和新鲜上市的带有浓厚自然气息的黑枣、柿子作比。相形之下,那份北平人特有的自豪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到此处,读者仿佛看到了老舍先生脸上的那份自得不已的神态。4、 荷塘月色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5、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比喻和拟人例如: 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通感的运用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动词和叠词的使用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6、晨昏诺日朗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作者三次观赏诺日朗的景象: 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13节) 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47节) 诺日朗瀑布的源头海子(8、9节)语言赏析:A:“路旁的树林里突然飘出流水的声音。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继而入狂风卷过树林时发出的呼啸;很快,这声响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路边的丛林中正奔跑着千军万马,人马的嘶鸣和呐喊从林谷中冲天而起,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色中的整个山林” 这一语段中连用了四个比喻,将水声比喻为“叹息”、“急雨”、“狂风”和“千军万马”,并照应了四个动词:“飘”、“打”、“卷”、“奔跑”,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细腻地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距诺日朗瀑布也越来越近了。B:“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 这一语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用“流”、“跌入”、“垂挂”、“飞扬”四个动词写出了远观诺日朗瀑布的特点。“流”一般是用在较平坦的地方,准确地写出了瀑布起源时水流较缓的特点,而“跌入”一词则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突遇峭壁时猛然由缓而急,汹涌直下的雄浑景象,让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用笔的精妙! C:“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站在著名的大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保险报销流程及常见问题解析
- 信息技术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规范
- 幼儿大班数学绘本教学设计
- 高炉炼铁流程安全管理手册
- 工程总承包合同风险条款解析
- 小华的成长历程话题作文10篇范文
- 客户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录入模板
- 我爱自然风景的情怀抒情作文(11篇)
- 2025-2030光传感器件新兴应用场景开发与市场增长潜力预测报告
- 2025-2030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推广障碍与政策突破方向报告
- 职高课件模板
- 【生物】第四节 激素调节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卫生院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物流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方案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原卷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科普知识竞赛题库(+答案)
- 2.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矿山爆破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四川成都专用)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四川成都专用)解析卷
- 高陡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实践
- 河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