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_第1页
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_第2页
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_第3页
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FP监测要点及指标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4、监测脊灰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二、监测病例定义(一)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二)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三、监测内容(一)AFP病例报告1、病例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病例报告人员: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AFP报告首诊负责制,各医疗单位的内科、儿科主任是AFP报告的重要管理者和责任人。3、病例报告时限及接受报告的单位:城市12小时,农村24小时报县级疾控中心,现已开通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应在当天进行网络直报,以便疾控机构及时开展各个案调查及信息录入,接受报告的单位为县级疾控中心。(二)主动监测1、医疗机构主动监测由医疗机构设专人(预防保健科)对本单位的儿科、神经内科(内科)的门诊、病房的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进行主动搜索,发现AFP病例及时报告,主动搜索应每旬开展一次,并填写主动监测记录表。 2、疾控机构主动监测由疾控机构设专人到辖区哨点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开展主动监测,应每旬开展一次。3、主动监测搜索病例的困难14种AFP病例疾病中,最常见的是格林巴林综合征(GBS)、各种脊髓炎、重症肌无力、低血钾、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麻痹和肢体乏力等,但在乡镇医院、县级医院由于软硬件条件所限,对部分AFP病例很难做出明确诊断。4、主动监测搜索采取的策略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麻痹、肢体乏力待查等”,描述模糊诊断并符合AFP诊断要点的病例都要按AFP病例上报,待上级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确诊或排除,报告原则是“宁错勿漏”。(三)病例调查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疾控机构应在48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个案调查表”并在完成调查后的48小时内录入AFP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四)AFP病例随访1、在麻痹发生60天后,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随访,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2、随访时要填写“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75天内)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3、在病例首诊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五)AFP病例标本的采集对所有AFP病例应采取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14内采集,两份标本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 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六) AFP病例标本运送1、标本采集后要在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级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的有关要求。2、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等级要清楚,标本送检项目要填写完整。四、监测系统评价指标1、监测的敏感性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 病例报告发病率1/ 10万。2、监测的及时性 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80%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80%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一、监测目的(一)及时发现麻疹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二)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加强预测预警。(三)了解麻疹病毒学特征,追踪病毒来源、传播轨迹。(四)评价预防控制效果,为适时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措施提供依据。二、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所有麻疹疑似病例均作为监测对象。三、发热出疹疾病(麻疹疑似病例)麻疹 风疹猩红热 婴儿急疹登革热 肺弓形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 脑膜炎球菌血症川崎病 其他病毒性出疹疾病以上十种发热出疹疾病均作为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四、病例报告时限:城市6小时、农村12小时(当天)报告县级疾控中心同时进行网络直报。学校、托幼机构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应立即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五、病例监测(一)病例个案调查:每例麻疹疑似病例都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县级疾控中心负责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负责调查的专业人员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麻疹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在完成调查后的48小时内录入麻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医疗机构应负责采集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并立即通知县级疾控中心同时要对病例进行网络直报。采集的血标本应在24小时内送达县级疾控中心。注意事项:有门诊病例时,一定要先采集到合格的血标本后再进行网络报告。(预防保健科人员负责把关)(三)县级疾控中心的工作:将采集的血标本(必须分离出血清,不能送全血)同“个案调查表”和“血标本送检表”一并在48小时内送达本地区麻疹血清学实验室。发现暴发疫情时,要快速送检。(四)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是:出疹后28天内采集,采血量全血为2-3ml,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或可疑的病例,应在出疹后4-28天采集第2份血标本,高度怀疑的病例还应该采集鼻咽拭子。(五)鼻咽拭子的采集要求:1、采集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的鼻咽拭子标本。2、使用的棉拭子和试管等应灭菌。3、用无菌棉拭子适度用力在鼻咽部和咽喉部擦拭,获得上皮细胞。4、把拭子放入有外螺旋盖并装有2ml病毒运输液的冻存管中。5、病毒运输液有商业成品可用。6、病原学标本应尽快送达省级实验室,48小时内能送达的,可在2-8保存,-20保存1周内必须送达。(六)主动监测: 县级疾控中心乡镇级预防保健单位,每旬到辖区内相关医疗单位进行麻疹疑似病例的主动监测,并记录主动监测完成情况。(七)实验室检测: 承担血清学检测任务的麻疹实验室在收到疑似病例血清标本后,应3天内完成麻疹IgM抗体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的标本应在一周内完成风疹IgM抗体检测。(7天内报告)六、麻疹监测指标1、排除病例报告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