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宏观经济学习题宏观经济学习题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 2 1 否 无交换发生 否 无交换发生 2 否 非当年 否 非当年 3 否 非生产成果 只是产权 否 非生产成果 只是产权 转移 转移 4 否 非最终产品 否 非最终产品 6 结合课本相应表 关键是求 结合课本相应表 关键是求 NI 1 指狭义国民收入 指狭义国民收入 NI 国民收入 该国国民要素收入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国民收入 该国国民要素收入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雇员酬金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企业利息支付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收入 雇员酬金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企业利息支付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收入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2450 9 2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 金金 本题无 本题无 2717 2 3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外国居民于本国收入 本国居民于国外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外国居民于本国收入 本国居民于国外 收入收入 本题无本题无 国民生产净值 固定资本损耗 国民生产净值 固定资本损耗 3073 6 4 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税 政府支付利息 如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税 政府支付利息 如 公债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 红利收入 公债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 红利收入 2551 7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所得税 2149 6 6 个人储蓄 个人储蓄 个人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消费支出 个人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消费支出 120 7 7 支出法支出法 1 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消耗补偿 折旧 国内生产总 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消耗补偿 折旧 国内生产总 值 总投资 净投资 值 总投资 净投资 4300 2 GDP C I G NX X M 净出口 净出口 GDP C I G 40 3 政府税收 政府购买 预算盈余 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 政府购买 预算盈余 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 预算盈余 政府税收 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 预算盈余 990 4 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 税收 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 税收 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利息 与红利收入等与红利收入等 本题无 本题无 4300 990 3310 5 个人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个人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310 8 理解何为最终产品法 增值法 收入法 理解何为最终产品法 增值法 收入法 1 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法 GDP 40 万美元万美元 项链售价 项链售价 2 采矿增值 无中间产品 采矿增值 无中间产品 10 项链制造增值 项链制造增值 30 40 10 GDP 10 30 40 3 收入法 收入法 GDP 工资收入 企业利润 工资收入 企业利润 7 5 5 10 7 5 40 10 5 12 5 27 5 40 2 9 理解部门法 增值法 理解部门法 增值法 支出法 最终产品法 以及表 支出法 最终产品法 以及表 12 3 1 A B C 5000 3000 500 200 6000 2000 6300 2 GDP 2800 500 3000 6300 最终产品法 最终产品法 以消费者为对象 以消费者为对象 3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6300 500 折旧 折旧 5800 10 注意选择基年不同所带来实际注意选择基年不同所带来实际 GDP 的差异的差异 1 通胀率即通货膨胀率 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通胀率即通货膨胀率 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 用以反映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的程度 用以反映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的程度 公式 通胀率 价格指数 公式 通胀率 价格指数 100 大于 大于 0 为货币贬值 小于为货币贬值 小于 0 为货币升值为货币升值 11 支出法 支出法 GDP C I G X C S T M 1 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4100 3800 300 2 GDP C I G X C S T M I G X S T M I S T G M X 300 200 100 200 3 政府税收 政府支出 购买 转移支付 盈余或赤字 政府税收 政府支出 购买 转移支付 盈余或赤字 政府支出 购买 政府税收 政府支出 购买 政府税收 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 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 本题无本题无 盈余或赤字 盈余或赤字 5000 4100 200 1100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收入 支出模型国民收入决定 收入 支出模型 2 C 3 A 4 C 5 B 6 A 7 D 8 A 9 B 10 D 11 否 是 否 是 12 否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 否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 13 前者依据绝对收入假说 后者依据持久收入 生命周期假说 前者依据绝对收入假说 后者依据持久收入 生命周期假说 14 穷人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富人 若收入转移会使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会 穷人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富人 若收入转移会使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会 提高 进而提高总收入提高 进而提高总收入 15 参见课本图形 参见课本图形 S 增加即增加即 S 线上移 或斜率增加 或二者同时发生线上移 或斜率增加 或二者同时发生 1 S Y C Y a bY S 增加 即增加 即 C 减少 也就是减少 也就是 a b 值相应减值相应减 少 导致少 导致 S 线左上移 线左上移 Y 减少减少 2 上述结论是在经济中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前提下 即凯恩斯面临的大上述结论是在经济中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前提下 即凯恩斯面临的大 萧条时期或经济不景气时 萧条时期或经济不景气时 此时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有 此时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有 效需求不足而非供给能力不中 在这种情况下 储蓄会导致国民收效需求不足而非供给能力不中 在这种情况下 储蓄会导致国民收 入减少 产生入减少 产生 节约悖论节约悖论 3 长期来看 生产力发展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提高 而储蓄提高有利于长期来看 生产力发展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提高 而储蓄提高有利于 资本增加 技术进步 因此对于落后国家的经济起飞与发展来说提资本增加 技术进步 因此对于落后国家的经济起飞与发展来说提 高储蓄率很关键 高储蓄率很关键 16 两部门模型 两部门模型 Y C I C a bY S Y C Y a I 1 b K 1 1 b 1 I 50 时 时 Y 7500 C 7000 S 500 I 100 时 时 Y 10000 Y Y Y 2500 3 2 C 100 0 9Y 时 时 Y 15000 S 500 I 100 时 时 Y 20000 Y Y Y 5000 3 K 5 K 10 17 三部门模型 三部门模型Y Y a b TR T0 I G a b TR T0 I G 1 b 1 t 1 b 1 t 推导过程 推导过程 Y Y C C I I G G C C a bYa bYD D Y YD D Y TY T净 净 Y Y T TR T T净 净 T TR T T净净 净税收 参见净税收 参见 P178P178 脚注 脚注 T 税收 TR 转移支付 T T T T0 0 tY tY T 税收 t 边际税率 T0 自发性税收 推导出 推导出 Y YD D Y TY T净 净 Y Y T TRT TR Y Y T T0 0 tY tY TR TR 依次代入依次代入 和和 可以得出 可以得出 Y Y a b TR T0 I G a b TR T0 I G 1 b 1 t 1 b 1 t 相应地 各乘数可根据公式求导的方式得出 相应地 各乘数可根据公式求导的方式得出 投资乘数 KI 1 1 b 1 t 政府支出乘数 KG 1 1 b 1 t 税收乘数 KT b 1 b 1 t 转移支付乘数 KTR b 1 b 1 t 习题习题 1717 中 未告诉中 未告诉 T T0 0为多少和税收函数 可理解为为多少和税收函数 可理解为 T tYT tY 相应的三部门模型为 Y C I G a bTR I G 1 b 1 t Y C I G a b YD I G C a b YD YD Y T TR Y tY TR T 税收 TR 转移支付 但投资乘数计算方式未变但投资乘数计算方式未变 1 可用上述公式 也可逐步求可用上述公式 也可逐步求 YD C Y 课本 课本 P510 答案 答案 Y 10000 2 KI KG 2 5 KT 2 KTR 2 课本答案有误 课本答案有误 3 国民收入缺口国民收入缺口 Y Y Y 12000 10000 2000 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 G Y KG 800 减税减税 T Y KT 1000 课本答案有误 课本答案有误 平衡预算平衡预算 Y G T 2000 18 四部门模型 四部门模型 1 Y C I G NX 10000 2 系数系数 b 0 8 t 0 25 m 0 05 KI KG 1 0 45 2 22 mtb 11 1 4 KT 0 8 0 45 1 778 课本答案有误 课本答案有误 mtb b 11 乘数均变小了 主要是增加的收入将有一部分要用于进口商口上乘数均变小了 主要是增加的收入将有一部分要用于进口商口上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货币 利率和国民收入货币 利率和国民收入 8 1 求货币供给应是多少 求货币供给应是多少 总准备金 相当于存款总额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总准备金 相当于存款总额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Ms Cu D Cu R r 1000 400 0 12 4333 2 Ms 1000 400 0 2 3000 Ms Ms Ms 4333 3000 1333 3 买进债券 投入货币 导致货币供给上升 买进债券 投入货币 导致货币供给上升 Ms 10 83 3 12 0 1 9 Ms MD 1 200 0 8 300 8 r r 5 2 200 0 8 320 8 r r 7 10 1 MD L1 L2 0 2Y 2000 500r 2 MD 0 2 10000 2000 500 6 1000 3 Ms MD 2500 0 2 6000 L2 L2 1300 4 Ms MD 2500 0 2 10000 2000 500r r 3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的决定 IS LM 模型模型 3 C a bY I I0 dr Y C S r Y d b d Ia 1 0 1 r 30 r 15 r 15 Y 25 1 Y 50 1 Y 40 1 2 b 不变 不变 d 越大 越大 IS 斜率越小斜率越小 3 d 不变 不变 b 越大 越大 IS 斜率越小斜率越小 4 1 3 略 略 2 Ms MD 150 0 2Y 5r r 30 Y 25 1 4 Ms MD 200 0 2Y 5r r 40 Y 25 1 纵截距下移 说明货币供给增加 纵截距下移 说明货币供给增加 LM 曲线右移曲线右移 5 5 r 10 Y 1000 MD 0 2 1000 5 10 150 200 MS 货币市场处于 货币市场处于 非均衡状态 利率有下降趋势非均衡状态 利率有下降趋势 课本答案课本答案 MD 170 有误有误 5 1 IS 曲线 曲线 Y C I 或或 S Y C I Y 1250 30r LM 曲线 曲线 M L Y 750 20r 2 同时均衡即将上述两式联立方程组 解得 同时均衡即将上述两式联立方程组 解得 Y 950 r 10 8 1 IS 曲线 曲线 Y C I G NX 300 0 8Yd 200 1500r 200 100 0 04Y 500r 又又 Yd Y T 1 t Y 1 0 2 Y 0 8Y 将将 代入代入 后整理得到后整理得到 Y 2000 5000r 2 LM 曲线 曲线 M 550 0 5Y 2000r L 整理得整理得 Y 1100 4000r 3 将将 IS LM 曲线方程联立 解得曲线方程联立 解得 r 10 Y 1500 4 将 将 3 结果代入给出的相关函数得到 结果代入给出的相关函数得到 C 1260 I 50 NX 10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4 5 题答案见课本答案题答案见课本答案 8 1 a IS 与与 LM 曲线方程联立 求得曲线方程联立 求得 r 6 Y 650 将其代入 将其代入 I 140 10r 80 b 同上 求得 同上 求得 r 6 Y 650 I 80 2 政府支出从 政府支出从 50 增加到增加到 80 IS 线发生变化 线发生变化 新的新的 IS 线方程根据线方程根据 Y C I G 求出求出 对应 对应 a 为 为 Y 1100 50r 对应 对应 b 为 为 Y 950 25r 分别与分别与 LM 方程联立 求得方程联立 求得 a r 8 Y 700 b r 9 Y 725 3 a 对应的投资对利率敏感度比 对应的投资对利率敏感度比 b 大 相应的挤出效应 大 相应的挤出效应 a 也比 也比 b 大 政府购买增加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大 政府购买增加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a 也就比 也就比 b 小 小 课本原题有误 应为课本原题有误 应为 C 40 0 8Yd Y 为为 Yd 9 1 IS 曲线 曲线 Y C I G 导出 导出 Y 1200 25r LM 曲线 曲线 L M 导出 导出 Y 1000 古典区域 古典区域 2 新 新 IS 曲线 曲线 Y 1300 25r 与与 LM 曲线曲线 Y 1000 联立 解得联立 解得 r 12 Y 1000 I 80 3 由于 由于 I 从从 100 下降到下降到 80 所以存在挤出效应 说明在古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宁波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和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莞城街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学业展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古冶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学业测评试卷及答案
- 高青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学业测评试卷及答案
-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随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真题
- 2025年食品生产质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考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矿业公司股权转让与资源开发合作协议
- 司马懿的课件
- 2025年餐饮系统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专项复习: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解析版)
- 国有融资担保公司笔试真题解析
- 资金过账协议合同协议
- 急性敌草快中毒护理查房
- 物业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动物药理课件
- 202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技能及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蓝桥杯c语言历届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