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起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题:专题三 一 太平天国运动二、授课人:点星光 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的主要基本史实,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京事变、洪秀全、洪仁玕。(3)理解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太平天国的反封建革命纲领的,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从而培养阅读历史材料,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中展示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3)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使学生认识:天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四、重点、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天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2、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法、讨论法、图示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六、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们出一道数学题三八等于多少?请数学科代表回答。有人说“三八二十一”,这是个字谜,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人的姓,这个人是广东人,他领导了一次运动。是“洪”字,这个人就是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2、【讲述新课】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我们可以从它的兴起、发展到失败这一条线索来学习。首先看它兴起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那么1851年之前发生了什么大事?对,就是鸦片战争,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大的时代背景就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这一场仗清政府花了7000万银元的军费,失败后又得赔款2100万银元,为了支付巨额军费和赔款,就加紧搜刮老百姓,不断增加税收,阶级矛盾激化。所以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的目的就是打开中国的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西方国家的产品是机器批量生产,因而是物美价廉,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逐步地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就遭到了破坏。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加剧了阶级矛盾。另外1846年1850年,广东广西这两个地方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天灾人祸,广大人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发动一次战争或者说要起义,必须要准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准备就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从15岁开始去广州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试1843年时已是29岁都没有考中,从基督教的宣传小册子劝世良言中得到启发,将农民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教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会,宣传“皇上帝”是惟一的“真神”;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指出清政府是“阎罗妖,号召群众“共击灭之。这样,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人民产生很大的号召力。拜上帝教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洪秀全的原名是洪火秀的,基督教的领袖是耶稣,又翻译成耶火华,为了避讳,洪火秀就把火字去掉,认为自己是人中之王,所以加了一个全字,以后就叫洪秀全了。经过一番准备后,1851年1月11日,也就是洪秀全38岁生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为什么叫“太平天国”呢?这是洪秀全花了心思的,农民最渴望的就是“天下太平”,而“天国”是基督教里所说的的理想国度,从国号上也反应出将农民的愿望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大家看课本“太平军攻占永安图”里有个地方叫东乡,洪秀全就在这里称“天王”的。二、发展(一)初期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在永安封王,就是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规定由东王节制诸王。我们可以这样来记忆五个王东杨(洋),萧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南山(终南山院士)、北韦(纬)、翼开。永安建制,其实它建立的是一种封建政权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二)全盛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三次战役,分别是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我们从目的、结果和意义三个方面来稍微了解一下这三次战役。北伐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结果失败了,但是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的目的是巩固天京,结果胜利了,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天京突围目的是断绝清政府财源,结果胜利,意义是巩固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全盛时期。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田亩”从字面上就知道跟土地有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点: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土地分配的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是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的原则是“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我们来评价一下天朝田亩制度。在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的土地都集中在占极少数人口的地主阶级手里,现在要将天下的田平均分配给天下的人同耕,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 土地 和绝对平均分配 产品 的圣库制,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实行绝对的平均分配产品的生库制度,实际上是主张废除商品经济,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因而是落后的。(二)资政新篇(1859)为振兴太平天国,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四个方面。同学们看书本把它划一下。我们从它的内容可以看出都跟资本主义有关,所以说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而且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要注意一点,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而是跟洪仁玕个人的经历有关的。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最早的信徒之一,因为错过了参加金田起义的机会,于是去了香港。香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割给了英国,英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洪仁玕因此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农民最迫切的是土地问题,资政新篇没有反应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加上处于战争环境,也没有实施的社会环境。中国当时也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以资政新篇没有实施过。(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相同的方面是反封建方案、都没有实施过。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产生背景强盛时期衰落时期经济主张消灭私有制,平均非配土地和产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群众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历史作用直接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对革命没有任何作用时代特点标志中国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四、失败(一)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渐增长。还没有定都的时候洪秀全就颁布了“太平礼制”,规定了一套等级制度,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深居简出,即使东王有事面奏,也须请旨批准日期,而且只有诸王可以见到天王,其他人只能跪在殿外阶下听候传旨。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军仅以黄色或红色的包头巾区别官职的高低。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改换服饰,天王洪秀全衣服上的金纽扣和皇冠有8斤重,圆规式纱帽缀双龙双风,黄缎袍绣9条龙,天王印8寸见方,天王轿用轿夫64人,臣下见天王三呼万岁,天王府内建有东花园、西花园、后林苑,园中水池内有石舫。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以致于发生天京事变。天京事变的过程可用一个简单的洪杨韦石逼杀杀责疑走灭示意图来梳理。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天国“国中无人,朝中无将”,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二)失败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衰落局面,颁布的资政新篇没有达到振兴太平天国的目的,洪秀全提拔了青年将领陈玉成(英王)和李秀成(忠王),虽然取得了一些军事上的胜利,但没能挽救太平天国,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建立的是封建政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无法实施、天京事变)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它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从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3、【小结】根据黑板板书简单梳理本课内容。4、【巩固练习】讲解赢在课堂31、32页的第2、4、8、9、10选择题。八、板书设计一 太平天国运动一、兴起1、原因:阶级矛盾激化(根源) 外国资本侵略 自然灾害严重(直接)2、准备:拜上帝会3、标志:金田起义1851.1.11二、发展1、初期:永安建制1851.9初步 定都天京1853.3正式2、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853 建国纲领 土地分配:原则、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