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_第1页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_第2页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_第3页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_第4页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摘要:本文首先对沥青路面对于工程的重要性以及沥青路面被破坏的危害性进行了介绍。从路面设计、拌合生产、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结合本人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关键词: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破坏 原因Shallow asphalt pavement damage reason to negotiate early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f asphalt pavement for engineering of the importance and the harmfulnes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are introduced. From surface design, production, road construction, whit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other links with person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early.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Asphalt pavementDamage Reason目录摘要IABSTRACTI第一章 引言5第二章 由于设计导致的早期破坏51.结构设计不合理2.设计与路段实际情况相差大3.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4.岩石路段石质类型确定有误5.路面厚度设计问题第三章 生产过程导致的早期破坏71.拌合楼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运输产生的影响第四章 路面施工导致的早期破坏71.路面施工2.基层施工第五章 养护管理导致的早期破坏81.规范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2.养护管理第六章 其他可能导致早期破坏的原因9结语9参考文献10第一章 引言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得到普遍发展。在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较晚。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是中国公路历史上交通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时期,自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中国的公路事业进入了以建设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为主的新时代。而公路沥青路面是我国当前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近年来受车辆超载、水毁、养护管理不严等造成的影响,不少路面呈现出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破损情况,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公路行使质量降低,直接影响车辆运行。使得工路的整体造价大大提高,影响了整个中国公路的发展。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造价相对较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面层处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第二章 由于设计导致的早期破坏1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砼,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沥青混凝土或开级配(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2.设计与路段实际情况相差大 在江阴,我所参与的长山大道一级公路建设,是一条沥青路面穿过软土路基地段,该段路紧靠一条河流。但设计按一般正常情况设计,全部利用挖方和就地借方填筑路基,采取逐层晾晒法施工,造成极大的窝工,影响了工期。施工单位只好申报监理工程师并经业主同意借方填筑,仅此一项就较原设计增大了投资,现该段沥青路面破坏较为严重,已多处修补,且仍出现部分下沉情况。3.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 现阶段,由于公路的发展较快,车辆的吨位以及路面行车次数提高较大。在加快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路面工程,但为充分利用老路并节约土地及投资,利用旧路的线位及结构层。按照公路补强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科学态度,宜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旧路的状况(特别是强度弯沉指标)确定利用旧路的方案及补强厚度。但很多设计单位缺少认真细致的调查,大致给出一个补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草草了事,结果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路强度不足,早期破坏严重。4.岩石路段石质类型确定有误 在路基设计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地质钻探资料,仅靠地表情况判断石质类型,容易出错。我在江阴市参与的S340公路,原设计为石方路段,仅用15cm水稳砂砾做整平层,未设置半刚性基层。实际开挖后,路基为泥质页岩及风化岩,施工单位照图施工后,由于雨水渗入,导致泥质页岩及风化岩软化,沥青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出现大面积风裂。5.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单位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划分为一定车型的标准交通量与另一定型的非标准车交通量,然后将确定车型的非标准车的轴次,换算成标准车轴载的当量轴次,最后用设计年限内的当量轴次,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及结构厚度。由于近年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较为迅速,经过大量上路观察认为:在非标准车向标准车轴载换算过程中,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尤其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货运车辆绝大多数为超载运输),而由当量轴次的计算公式知,当量轴次与轴载比的4.35次方成正比例。由此得知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所在公路在短期内(如1-2年)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第三章 生产过程导致的早期破坏1.拌合楼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江苏,拌合楼现很多使用的都是马连妮3000型的沥青混凝土拌和机。德制、美制的拌合机械生产非常好。而国产的机械很多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量的控制不准确,除尘的效果非常差,重油的燃烧不充分。但由于国外进口的拌和机生产成本较高,一般除了高速公路和部分一级公路使用外,其他使用的非常少。所以使用国产拌和机的时候一定注意计量要准确频繁,加大除尘力度,增加混合料的燃烧时间等措施进行改进。2.运输产生的影响 运输过程中,很多司机图省事,路途短的就不盖油布,或者很简单的覆盖一下敷衍了事。使得沥青混合料在达到施工现场的时候温度降低难以碾压。而碾压不到位,渗水就严重,沥青路面最怕的就是水损害,很多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就是这样造成的。第四章 路面施工导致的早期破坏 路面施工过程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面层质量的施工环节主要是面层本身的施工、基础施工及相关联接层施工。1.路面施工 1.1对原材料检验不严,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够,特别是矿粉和沥青用量不准,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推拥、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 1.2施工机械设备陈旧、不配套,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计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响。 1.3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沥青和矿料拌和时,沥青便被矿料的高温灼焦、沥青老化,使路面强度不足,产生松散、坑槽等病害。2.基层施工 基层是承担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基层的强度及稳定直接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施工的主要问题:2.1基层、底基层、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净。在铺筑上一结构层前,若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清除不干净,在雨水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被行车挤压造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成浆,进而波及到沥青面层表面。 2.2基层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而导致的二次补加层,因二次补加层与下层基层无法紧密连接,自身厚度又较小,因而极易松散,进而引起沥青层的网裂、松散、坑槽等破坏。因此,建议此补加层用含油沥青混合料(即茌料)代替。 2.3部分基层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在最大干密度确定的情况下,基层的压实度与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比例特别是粗粒料的含量密切相关,当粗粒含量很大时,即使压实度超过100%,并不表示该基层已经密实。因此,要适当增大碾压吨位、增加碾压遍数,确保基层到规定压实密度。第五章 养护管理导致的早期破坏1.规范施工和管理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从事施工、机械驾驶的从业人员都是无证操作,或者是挂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这就导致摊铺不均匀,碾压不到位,轮迹印严重等问题的出现。所以管理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了,我们要坚持持证上岗原则,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在次出现2.养护管理2.1养护不及时沥青路面在行车作用下出现小面积松散,个别坑槽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采用层铺法施工的贯入式路面和表面处治,初期及时养护更为重要。2.2养护方法不当 有些养护人员,在沥于混凝土路面上采取人工喷油(或洒布机喷油)、人工洒料方法进行养护,结果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喷油不够,用油量控制不平,造成泛油、推拥、松散等病害。第六章 其他可能导致早期破坏的原因 1.未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前期工作滞后,路面设计方案研究、试验不够。 2.未实行招投标;一些无路面施工经验、无路面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施工队伍承担路面施工;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不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赶工期,搞献礼工程。 3.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不严。结语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联系紧密。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