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第二组).doc_第1页
图书管理系统(第二组).doc_第2页
图书管理系统(第二组).doc_第3页
图书管理系统(第二组).doc_第4页
图书管理系统(第二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杀了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报告系 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题题目: 图书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人员及分工: 用户管理模块 借书卡管理模块 图书管理模块 图书流程管理模块 图书查询管理模块 图书统计管理模块 数据库的设计 系统测试 指导老师: 2012年12月目 录1 问题定义31.1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32可行性研究32.1系统建设目标32.2系统可行性分析43系统的需求分析43.1系统的需求陈述43.2管理系统的DFD53.3数据字典73.4管理系统的E-R图103.5系统的用例图114系统的概要设计134.1系统结构分析134.2数据库建立134.3软件设计阶段154.4 软件测试以及维护阶段185 系统的详细设计及其实现186 系统测试29参考文献331、问题定义1.1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1)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2)问题:目前系统式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3)项目目标:建立一个高效率、自动化操作图书管理的计算机系统。(4)开发人员:8个人、4台电脑、及学校的相关硬件设备。(5)初步设想:用学校现有的物力和人力资源开发该系统。(6)可行性研究:为了全面分析该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建议进行大约一个星期的可行性研究。(7)项目背景:由于学校的不断发展,学生不断增多,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品种、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以前的人工管理方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学生想要借一本书,图书管理人员还要花大量时间在茫茫书海中苦苦寻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学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摆脱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现学校需要开发一个图书人借阅管理系统。(8)项目目标及范围:学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就是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因此系统最核心的功能便是实现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此外,还需要提供图书的信息查询、读者图书借阅情况的查询功能。项目实施后,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归还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整个项目需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交付用户使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项目实施后,图书馆的每个业务流程所用时间缩短了2/3,所用人员减少了1/2,原来两个人3分钟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1个人1分钟就可以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效率,间接为学校节约了大量成本。2、可行性研究2.1系统建设目标在对系统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就可以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即新系统建立后所要求达到的运行指标,这是系统开发和评价的依据。由于图书管理工作存在工作量大、事务繁琐的特点,管理人员需付出大量的工作时间来从事各种事务性工作,但工作的效率很低。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校方人员的工作负担,决定针对图书管理开发管理系统软件,以供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操作进行图书管理,从而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提供整个图书管理的效率,使总体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系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消除了以前用冗余的纸张式管理,大节省了学校能源。并且计算机的存储与快速查询功能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并且还提高了管理的精确度。方便快速的操作,可减少图书信息管理的漏洞,又减少因工作的冗余出现的错误,并且操作非常简单,可减少许多不很必要的人员,这无论从物质上还是工作人员的工资上都为学校节约了开支。为学校增加了财富。2.2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为了清除的了解系统开发是否能够实际进行,是否能够带来一定效益,是否值得实现。因而进行可行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技术可行性:设置不同权限,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够提高处理速度,方便管理查询和借阅等事务。 (2)运行可行性:本系统作为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 已有软件和硬件配置均能满足需要。(3)经济可行性:服务端及客户端的支出使用原有设备即可。但是对软件有一次性软件费用支出和定期性软件维护支出。软件使用后,能够减少人力的支出和维护。预计两年之内能够回收投资。(4)法律可行性:本软件属项目组开发,符合法律的各项规定。(5)使用可行性:软件针对普通的的小型图书馆,对使用人员没有特殊限制,管理人员、各种读者等均可使用。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够保证大多数用户使用该系统的要求。按上述四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3、系统的需求分析3.1系统的需求陈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是使用计算机实现图书大量信息处理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本系统中主要满足读者、图书管理员2方面的需求。对读者来说主要是查询个人信息、查询图书信息以及当前正在被别人借阅的图书、借阅图书和返还图书等;图书管理员是系统的主要使用者,负责借书处理和还书处理;还有负责系统的维护工作,涉及到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状态维护等。本系统适用于学校图书馆,其功能主要分为六大类:(1)用户管理:用于对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及对用户密码的修改。(2)图书统计管理:对图书历史库存进行统计,对用户借阅归还进行统计。(3)图书管理:用于图书及其分类的添加、修改、删除。(4)图书流程管理:主要用于完成用户借书、还书的功能(显示图书超期提醒信息),还有用于完成图书入库出库功能。(5)图书查询管理:用于方便用户对图书进行查询。(6)数据库管理:完成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3.2管理系统的DFD3.2.1数据流图(1)顶层数据流图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3-1所示。图3-1 顶层数据流图(2)一级数据流图 根据顶层数据流图,继续向下分解,得到一级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图3-2 一级数据流图(3)二级数据流图 由一级数据流图继续向下分解,可得二级数据流图。本文档主要针对流通管理和统计管理画出二级数据流图。流通管理数据流图如图3-3,统计数据管理如图3-4。图3-3 流通管理数据流图图3-4 统计管理数据流图3.3数据字典(1)数据流字典数据流字典主要描述流程图中的数据流的标号含义,如表3-6所示。表3-6 数据流字典数据流编号数据流名称简述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数据流组成D0入库单信息将新购买的图书加入到入库单中图书入库入库单入库人+入库单编号+图书备注+入库日期+图书状况D1图书编号能够标识同样的图书S2图书入库图书编号D2图书编号图书唯一标识S2图书借阅图书编号D3借书信息借书时产生的记录图书借阅模块图书借还信息表用户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日期D4图书编号图书唯一标识S2图书归还图书编号D5还书信息还书时产生的记录图书归还模块图书借还信息表用户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归还数量+归还日期 D6图书编号图书唯一标识S2图书出库图书编号D7图书信息图书的基本信息图书出库处理模块图书出库信息表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数量D8入库明细信息图书入库时产生的记录图书入库明细表图书入库入库编号+图书编号+图书数量D10图书编号图书的标识图书流通管理模块图书编号D11借还信息图书的借还记录流通管理模块图书借还信息表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借书数量D12还书信息图书归还产生的记录图书借还信息表统计历史借阅信息模块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还书数量D13还书记录归还图书产生的记录统计借阅信息模块借阅信息表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还书数量D14借书信息借书时产生的记录图书借还信息表统计借阅信息模块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借书数量D15借书记录借书时产生的记录图书借还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借书数量(2)数据处理字典数据处理字典主要描述流程图中的数据处理项的编号含义,如表3-7所示。表3-7 数据处理字典处理逻辑编号处理逻辑名称简述输入数据流处理描述输出数据流P1.3.1图书入库实现图书的入库功能图书编号管理员根据图书编号进行入库入库信息,入库明细信息P1.3.2图书借阅实现读者借阅图书功能图书编号管理员根据图书编号,借书给读者借书信息P1.3.3图书归还实现图书的归还图书编号根据图书编号和读者信息,归还图书还书信息P1.3.4图书出库处理根据被损坏或丢失的图书,对图书进行出库处理图书编号当读者借阅的图书被损坏或者丢失,进行图书出库的处理图书信息P1.3流通管理图书的基本流通管理图书书号管理员根据读者的要求,实现图书的基本流通借还信息P1.5.1统计历史借阅信息统计历史上的借阅信息还书信息从图数借还信息表中,统计还书信息,即历史借阅信息借阅信息表P1.5.2统计借阅信息统计现在的借书信息借书信息从图书借还信息表中,统计借书记录,即借阅信息借阅信息表(3) 数据存储字典数据存储字典主要描述流程图中的数据存储项目的标号含义,如表3-8所示。表3-8 数据存储字典数据存储编号数据存储名称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存储组成说明F0图书入库单图书入库信息入库人+入库单编号+图书备注+图书状态+入库日期存储新入库的信息F1图书借还信息表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借书数量+借书日期+还书数量存放所有读者的借书、还书信息F2图书出库信息表图书出库信息出库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库备注存放出库的图书的基本信息F3图书入库明细表图书入库明细信息入库编号+图书编号+入库数量存放读者入库图书的明细信息F5图书借还信息表借还信息还书信息、借书信息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借书数量+借书日期+还书数量从该总信息记录中统计分项记录F6历史借阅信息表还书记录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还书日期从借还记录中统计处历史借阅记录F7借阅信息表借书记录借书卡编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借书数量从借还记录中统计借阅信息(4)外部实体字典外部实体描述如表3-9所示。表3-9 外部实体字典(部分)外部实体编号外部实体名称简述逻辑处理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S1用户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学生借书卡编号S2图书图书馆中的可供借阅的图书图书编号S3管理员图书管理人员,实现各种管理操作3.4管理系统的E-R图根据系统数据流程图,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系统所需的数据项(主要的):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图书类型)读者(借书卡编号,姓名,登录密码,性别,院系,地址)(1)学生图书管理系统的E-R模型如图所示:借还书图书读者作者书名借书卡编号号号姓名维护管理人员编号图书类型登陆密码性别地址院系图8-10主要的实体-图3.5系统的用例图用例图在需求分析阶段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作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整个开发过程都是围绕需求阶段的用例进行的。创建用例图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参与者。(1)作为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首先需要读者的参与,读者可以登陆系统查看所需要的书籍,查到所需要的书籍可以考虑去借,当然最重要的是借书,还书操作。(2)对于系统来说,读者发起的借书,还书的操作,最终需要图书管理员来处理。(3)对于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来说,系统的维护也是相当重要的。维护操作主要包括,增加书目,删除或或更新书目,增加读者,删除或更新读者信息。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参与者这要有三类:读者,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3.5.1读者请求服务用例图(1)系统登录。读者可以登陆系统查询个人信息,图书信息等。(2)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读者可以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例如,已借书籍的信息。 (3)借阅图书。这是基本的功能。(4)图书归还。3.5.2图书管理员处理借书还书用例图(1) 处理图书归还。图书管理员可以处理读者的还书请求。(2) 处理图书借阅。图书管理员可以处理读者的借书请求。3.5.3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1) 增加书籍。系统管理员可以向书库中增加书目。(2) 删除或更新书籍。系统管理员可以从书库中更新或删除书目。(3) 添加读者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向系统中添加读者新账户。(4) 删除或更新读者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从系统中删除或更新读者的信息。四、系统的概要设计4.1设计目标概要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一些明确的事情。概要设计阶段的基本目的是回答“概括的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通过这个阶段,确定系统的组成模块。本图书管理系统由读者管理、图书管理、流通管理、统计管理、查询管理5个大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由自己的子模块组成。4.2软件结构图(1)流通管理模块软件结构图流通管理主要完成图书借阅、图书归还和图书入库出库功能。软件结构图如图4-1所示。图4-1 流通管理软件结构图(2)统计管理模块软件结构图统计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统计历史借阅信息和统计借阅信息功能。软件结构图如图4-2所示。图4-2软件结构图H IPO图(层次图)用户管理修改密码删除用户增添用户安全退出办理借书卡显示借书卡信息图书类别管理增添修改删除显示图书信息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借阅查询图书借阅图书归还成绩查询备份借书卡管理图书管理图书查询管理图书借阅归还用户登陆数据库操作图书管理系统图4-3系统功能模块图HIPO图是“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为了使HIPO图具有可追踪性,在H图里除了最顶层方框之外,每个方框都加入编号。同时和H图中每个方框相对应,有一张IPO图描绘这个方框代表的模块的处理过程。 本文档针对流通管理和统计管理模块,画出IPO图。流通管理IPO图如图4-4所示,统计管理IPO图如图4-5所示。图4-4 流通管理IPO图图4-5流通管理IPO图4.3数据库设计(1)根据E-R模型和数据库需求分析,本系统总共涉及13个数据表格。其中包括图书信息表、用户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图书入库表、图书出库表、借阅卡表6个基本表,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些与这些表有关联的表。 表8-1 用户表表8-2 图书信息表表8-3 图书分类表表8-4库存信息表表 表8-5 借阅卡表表8-6 借阅卡借阅表表8-7借阅卡归还表表8-8入库信息表表8-9入库明细表表8-10出库信息表表8-11出库明细表表表8-12归还信息表表8-13归还明细表4.4数据库的ODBC配置使用“系统DSN”创建数据源,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菜单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再双击该窗口中的“ODBC数据源”图标,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如图8-12所示。(2)单击 按钮,打开如图8-13所示的“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安装数据源需要使用的驱动程序,选中其中的“SQL Server”。然后单击 按钮,打开“建立新的数据源到SQL Server”对话框,如图8-14所示。(3)设置新建数据源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ormitory”作为新建数据源的名称,在“服务器” 的下拉列表框中输入“(Local)”,然后单击按钮,打开如8-15所示的对话框。(4)设置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必需的身份验证信息,然后单击 按钮,打开如图8-16所示对话框。 (5)设置通过数据源访问的默认数据库。数据源默认连接的数据库为master,选中复选框,再从下拉列表中选中“dormitory”选项,然后单击 打开如图8-17所示对话框。(6)单击 按钮测试设置是否能够真正创建数据源,测试结果显示在下图所示的对话框中,如果测试成功,则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源的创建操作,返回“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新建的“dormitory”数据源将显示在用户数据源列表中。五、系统的详细设计及其实现5.1 根本任务依据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详细设计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具体来说就是把经过总体设计得到的各个模块详细的加以描述。5.2 程序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图图5-1 主程序流程图(2)根据图5-1主程序流程图,得出统计管理流程图(如图5-3所示)和流通管理流程图(如图5-2所示)。图5-2流通管理流程图图5-4 图书入库出库流程图 图5-5 图书借阅归还流程图因为系统比较大,所以挑选其中若干模块介绍了它们的详细设计。5.3主模块在系统中包括以下功能:(1)登陆界面的设计:功能:登陆者可以选择登陆权限,以不同的方式登陆到系统中从而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分为前台和后台)。(2)登陆成功提示设计:(3)用户界面(前台)设计:(4)用户管理界面设计:(5)新增用户界面设计:(6)用户密码修改界面设计:功能:用户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是用于用户登陆的识别,注册用户信息,修改信息,以及密码的修改。(7)借书卡设计:借书卡信息显示界面:借书卡增加、修改界面设计: 功能:借书卡的办理主要是赋予学生借书的权利,并且利用借书卡借书更加方便,在借书、还书过程中都必须要用到借书卡。图书管理模块设计:(8)图书信息显示界面设计:(9)图书类别信息界面设计:(10)图书类别增加、修改设计:(11)图书信息显示的设计:(12)图书信息的增添界面设计:功能:图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图书类别的增添、修改、显示和图书信息的增添、修改、显示。(13)图书入库、出库管理:图书入库界面设计:图书出库界面设计:功能:这部分主要是管理员对图书馆藏书的操作,包括图书入库、出库,其中包括图书入库时的状态、数量的记录。(14)图书借阅、归还模块设计:图书借阅界面设计:归还界面显示:功能:这部分是图书管理系统的最核心部分,是实现学生借书、还书的模块,借书时学生可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还书时,学生可输入自己的卡号,一次性归还。(15)图书查询、图书借阅情况的查询:功能:这部分是学生可以浏览图书馆的所有图书,以及查看自己的借阅记录。(16)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设计;备份:备份成功提示标记:数据库的还原:功能:该模块主要是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和还原,其中备份文件存放在D盘。六、系统测试6.1 测试环境硬件环境: PC机以及扫描仪等辅助硬件设备。软件环境:Windows 7、eclipse、SQL Server 2005等。6.2 测试计划(1) 系统说明本图书管理系统读者管理、图书管理、流通管理、统计管理和查询管理5大功能模块。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图书进流通、查询管理。同时也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增删改管理。(2) 测试内容本文档主要对流通管理模块进行测试。采用测试的两种基本方法,即功能测试(黑盒测试)和结构测试(白盒测试)。6.3测试方案及用例6.3.1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指通过测试来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白盒测试又分为:逻辑覆盖和控制结构测试控制结构测试中采用常用的基本路径测试技术。针对流通管理模块进行测试,详细步骤如下:图6-1 流通管理控制流图注:1.功能选择2.图书入库3.图书借阅4.图书归还5.图书出库6.选择7.退出(1)环形复杂度V(G)=E-N+2 =10-7+2=5(2)导出独立路径:路径1:1-2-6-1路径2:1-3-6-1路径3:1-4-6-1路径4:1-5-6-1路径5:1-7(3)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如表6-1所示。表6-1 路径测试用例编号输入输出覆盖路径1图书入库入库单信息1-2-6-12图书借阅借书信息1-3-6-13图书归还还书信息1-4-6-14图书出库处理图书信息1-5-6-15退出1-7逻辑覆盖:有选择的执行程序中某些最具代表性的通路是对穷尽测试的唯一可行的代替办法。通过逻辑覆盖中的两种覆盖来测试流通管理模块下各子模块的通路。依据是详细设计阶段的流通管理各子模块程序流程图。即图5-4 图书入库流程图,图5-5 图书借阅流程图,图5-6 图书归还流程图和图5-7 图书出库处理流程图。(1)图书入库模块/图书借阅模块a) 条件组合覆盖表6-2 图书入库/借阅模块条件组合覆盖用例条件编号借书证号合法确认操作继续操作执行路径1YYYabcdefgd2YYNabcdefgh3YNabcded4Nabcbb)路径覆盖:因为要求每个环至少经过一次,经分析,路径覆盖需要的测试组合和条件组合覆盖相同。(2)图书归还模块a) 条件组合覆盖表6-3 图书归还模块条件组合覆盖用例条件编号图书超期继续操作执行路径1YYabcdefb2YNabcdefg3NYabcef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