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刮痧治中暑郑士立_第1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刮痧治中暑郑士立_第2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刮痧治中暑郑士立_第3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刮痧治中暑郑士立_第4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刮痧治中暑郑士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治中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郑士立 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 烈日曝晒外 工作强度过大 时间过长 睡眠不足 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 中暑是因人们在夏季暑热环境下缺乏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 或体质虚弱 过度劳累 元气亏虚 暑热乘虚而入 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 重则暑热燔灼 蒙蔽心包 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和处理原则 热衰竭热射病 含日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体质虚弱 过度疲劳 老年人或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者高温 高湿环境突感全身不适 头晕 目眩 呼吸困难 脸色苍白 嘴唇发紫 皮肤湿凉 脉搏快而弱 血压低 体温不高或正常 热射病 含日射病 健康的青壮年高温 高湿和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高热 头痛 头晕 目眩 耳鸣 严重口渴和恶心呕吐 全身软弱 呼吸快而浅 皮肤有汗或无汗 严重者体温急剧升高 可能伴有呕吐 肌肉痉挛直至昏迷 热痉挛 大量出汗 无机盐离子流失单独或与热射病同时发生四肢肌肉群游走性痉挛 肌肉痉挛时发生剧烈疼痛 临床表现轻重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 出现头痛 头晕 口渴 多汗 四肢无力发酸 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补充水和盐分 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除头晕 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 大量出汗 皮肤灼热等表现 或出现四肢湿冷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 脉搏增快等表现 如及时处理 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 出现痉挛 衰竭 或剧烈头痛 呕吐等症状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我国古老的疗法之一 经济有效 操作简便 痧象 痧证和痧痕 痧象 皮肤出现色红如粟的疹子 痧证 多发生于夏秋之间 因感受六淫或疫疠而出现的一种病证 现存中医古籍有关痧证的记载 广泛涉及临床各科 痧痕 刮痧后皮肤对刮拭刺激所产生的各种反应 痧痕 痧痕是渗出于脉外的含有大量的代谢废物的离经之血 刮痧工具 刮痧板 调羹 硬币 介质 酒精 水刮痧油 食用油 精油凡士林 按摩膏 操作 角度 45度力度 轻重方向 同一方向 上下 内外程度 以出痧为宜 但不可强求 一般10 20次 有关经脉和穴位 督脉 膀胱经百会 风池 太阳 印堂 大椎 陶道 大杼 风门 曲池 外关 内关 中脘 天枢 百会 头部 前后正中线上 前发际上5寸 风池 项部 枕骨粗隆下缘 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太阳 目外眦与眉梢连线中点向后1寸 印堂 前正中线上 两眉头连线中点 大椎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陶道 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风门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曲池 曲肘90度 肘外侧纹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 桡尺骨之间凹陷中 中脘 上腹部 前正中线 脐上4寸 天枢 脐旁2寸 中暑刮痧处方 项背部督脉经 膀胱经高热加重刮大椎 陶道 大杼 风门 轻刮曲池 外关 肘窝 腘窝头痛加轻刮百会 风池 太阳 印堂恶心呕吐加重刮中脘 轻刮内关腹痛腹泻加重刮天枢 注意事项 刮痧对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一般一次即愈 对重度中暑的症状改善有一定作用 刮痧后喝一杯开水 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 刮痧后 会使汗孔扩张 半小时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