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doc_第1页
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doc_第2页
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doc_第3页
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源期刊网 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作者:蔡留章忻泓胥永洁姚蔚兰施丹刘俊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8年第14期摘要 目的 探究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9例,应用常规管理+安全护理管理)、常规组(39例,应用常规管理)。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5.243.61)分、护理质量评分(89.782.78)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关键词 安全护理管理;妇产科;手术室;效果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b)-0039-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亦显著增加1-2。妇产科手术属于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手段,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在患者手术期间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十分关键3。2015年6月2017年12月该院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安全护理管理,以探究安全护理管理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该院收治的7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9例,应用常规管理+安全护理管理)、常规组(39例,应用常规管理)。实验组39例患者年龄为2252岁,平均(39.753.73)岁;手术类型:7例为子宫全切术,20例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术,8例为子宫肌瘤切除术,4例为附件囊肿切除术。常规组39例患者年龄为2353岁,平均(39.803.69)岁;手术类型:8例为子宫全切术,19例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术,7例为子宫肌瘤切除术,5例为附件囊肿切除术。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78例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均不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年龄大于20岁;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完整,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肾衰竭等疾病及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患者;与纳入标准相违背者。1.2 方法常规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管理,即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实施术前检查,做好相关术前准备,核对患者信息等。实验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管理+安全护理管理,常规管理同常规组患者,同时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具体为:(1)组建护理管理小组:护理科室的负责人结合科室情况及护理人员情况合理制定管理措施,并将管理内容细化,具体分配到个人,同时,医院的管理部门应制定严格的手术室管理制度、护理安全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手卫生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等,并制定相关的量化考核标准,以便相关措施落实到位。(2)管理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全面评估患者,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加手术治疗信心;安全管理:实施手术前,应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严格核查,同时,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药品、器械,若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方案,稳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确保一人一物一用,对患者开放静脉通路时,应详细书写穿刺时间和日期,并对穿刺部位实施适当固定;细化交接班:为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护士长应对相关交接班内容进行细化,例如在术中交接班时,应详细核对患者信息,如输血情况、术中用药名称和量、纱布使用数量等,并要求双方交接护士签字,尤其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交接班时,应详细了解患者术中用药情况,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进行交接;监督管理: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护士长应对整个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确保整个护理管理流程的流畅性。1.3 评估指标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主要对护理人员的服务内容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接近100分,即满意度越高。护理质量评分:主要对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等指标进行评定,满分100分,评分越接近100分,即护理质量越高。1.4 统计方法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对比,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P2 研究结果2.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5.243.61)分、护理质量评分(89.782.78)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2.2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5.13%)、护理纠纷发生率(0.00%)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P3 讨论手术室是开展医疗救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手术效果,确保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尤为关键4。较多研究调查显示5-6,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难度较大,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较高,这不仅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培养,严重者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因此,为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十分必要。该研究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管理+安全护理管理,研究发现,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风险意识明显增加,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可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并能及时发现护理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对减少护理差错及不良护理事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7。此外,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进一步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手段的认同感增加,提高患者对后期护理的依从性,缓解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手术期间,加强安全护理管理十分可行。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5.243.61)分、护理质量评分(89.782.78)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表示安全护理管理切实可行,可提高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且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5.13%)、护理纠纷发生率(0.00%)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这提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用安全护理管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对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故,针对妇产科手术室患者选择安全护理管理,可得到一定的干预手段价值,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一步提升自身护理质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降低差错率。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手术室中应用安全护理管理切实可行,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护理质量,效果较佳,可推广。参考文献1 彭秀清,胡艳,关婷娇,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60-2962.2 高翔,周生敏,王娟,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28-130.3 丁宝,薛东芳,潘娜,等.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102-103.4 李方方.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50-52.5 张艳,陈美兰.精细化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