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专业理论复习题(Ⅱ级)_第1页
射线检测专业理论复习题(Ⅱ级)_第2页
射线检测专业理论复习题(Ⅱ级)_第3页
射线检测专业理论复习题(Ⅱ级)_第4页
射线检测专业理论复习题(Ⅱ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线检测专业理论复习题(级)1. 原子序数Z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2. 当原子核的中子数改变时,它就会变成另一种元系。3.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之为同位素。4. 当原子核的质子数改变时,仍可保持元素的种类不变。5. 同能量的线和X射线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6. 放射线性同位素的比活度越大,其半衰期就越短。7. 放射线同位素的当量能量总是高于平均能量。8. 连续X射线强度与管电流有关,而与管电压无关。9. 在管电流、管电压不变的前提下,将X射线管的靶材由钼改为钨,所发生的射线能量增大。10.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11. 光电子又称反冲电子。12. 对钢、铝、铜等金属材料来说,材料的质量吸收系数值总是小于线吸收系数值。13. 连续X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弱,线质不变。14. 移动式X射线机只能在室内小范围移动,不适宜到野外作业。15. 移动式X光机有油冷和气冷两种绝缘介质冷却方式。16. 标称千伏值和毫安值相同的X射线机所产生的射线强度、能量必定是相同的。17. 所谓“管电流”就是流过X射线管灯丝的电流。18. 将一张含有针孔的铅板放在X射线管和胶片之间的中间位置土,可以用来测量X射线管的焦点尺寸。19. 胶片卤化银的颗粒度就是显影后底片颗粒度。20. 影像颗粒度完全取决于胶片乳剂层卤化银微粒尺寸的大小。21. 非增感型胶片的反差系数随黑度增大而增大,增感型胶片的反差系数随黑度增大而减少。22. 底片黑度只影响胶片对比度,与主因对比度无关。23. “潜影”是指在没有强光灯的条件下不能看到影像。24. 射线照象时,若千伏值提高,将会使底片对比度降低。25. 射线的能量同时影响(射线)照像对比度、清晰度和颗粒度。26. 使用较低能量的X射线可得到较高的主因对比度。27. 已知铜的等效系数K1.5,则透照同样的钢和铜时,后者的管电压应为前者的1.5倍。28. 如果已知等效系数,用X射线曝光曲线来代替射线曝光曲线,也能求出曝光参量。29. 使用滤板可增大照相宽容度,但滤板最好是放在工件和胶片之间。30. 散射线只影响主因对比度,不影响胶片对比度。31. 在实际工作中正常使用的焦距范围内,可以认为焦距对散射比没有影响。32. 背散射线的存在,会影响到底片的对比度,通常在暗盒背面放置铅字B来验证背散射线是否存在。33. 对某一曝光曲线,应使用同一类型胶片,但可更换不同的X光机。34. 当被检工件厚度差较大时,就会有“边蚀散射”发生。35. 如果显影时间过长,有些未曝光的AgBr也会被还原,从而增大底片的灰雾度。36. 定影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高,定影能力越强。37. 因为铜、铁会与显影液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铜、铁制作的容器盛放显影液。38. 小径管双壁透照的要点是用较高的管电压,较低曝光量,目的是减少胶片反差,扩大检出区域。39. 射线照相时,不同的投影角度会使工件上不同部位的特征点在底片上的相对位置政变。40. 各种裂纹只发生在焊缝上,不会发生在热影响到区。二. 选择题l. 下列有关射线检测与超声检测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厚度129mm的钢工件; B、射线检测只适用于黑色金属,超声捡测无法进行表面探伤;C、对体积型缺陷,超声检测不如射线减测灵敏; D、以上都对。2. 射线检测的适用对象为:DA、焊缝; B、铸件; C、封闭物体的内部结构; D、以上都是。3. 所谓“同位素”错误的是:DA、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 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C、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元素; D、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元素。4. 原子核的正电荷数等于:BA、中子数; B、原子序数; C、光子数; D、原子量。5. 原子核外电子能级最高的是:AA、外层电子; B、中间层电子; C、内层电子; D、以上均不是。6. 射线是一种高速运动的粒子流,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的传递:BA、须依靠弹性介质; B、依靠粒子流本身; C、借助空气或流体; D、以上均不是。7. 下列那种射线不属于粒子辐射?DA、射线; B、射线; C、中子射线; DX射线和射线。8. 某X射线机发出的最短波长为0.124埃,那么其管电压应为:AA、100kV; B、124kV; C、150kV; D、以上都不是。9.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CA、放射性同位素的能量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作半衰期;B、硬X射线比软X射线传播速度快,所以硬X射线具有更高能量;C、X射线和射线都是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不是电磁辐射;D、高速电子与靶原子的轨道电子碰撞发出X射线,这过程称为韧致辐射。10.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规律中出现的衰变常数:C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不随时间改变; D、以上部不对。11. 射线穿透物质时的吸收程度取决于:AA、材料的原子序数; B、曝光时间; C、材料表面的粗糙度; D、射线强度。12. 下列元素对中子吸收最大的是:DA、铅; B、铁; C、铝; D、氢。13. 活度为80居里,平均能量为0.66MeV的射线源,经过3个半衰期后,其平均能量为:DA、0.0875MeV; B、0.175MeV; C、0.33MeV; D、0.66MeV。14. 经过5个半衰期后,放射性物质的能量约为原能量的:A、30; B、10; C、3; D、相同。 13和14题:只是居里数会变15. 韧致辐射是指高速电子与钨靶的 D 相互作用放出电子能量、产生连续X射线的过程。A、自由电子; B、原子核; C、壳层电子; D、原子核的库伦场。16. 下列关于特征X射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波长与管电压无关; B、波长仅与靶材有关;C、同一靶材所辐射的各波长射线强度比不变: D以上都是。17. X射线管所发出的X射线总强度与下列哪些因素相关。AA、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和射线管阳极靶的原子序数有关; B、被检验材料的种类和密度有关;C、被检验材料的原子序数有关; D、以上都是。18. 各种射线源的居里数若相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射性活度相同; B、辐射强度相同; C、光子能量相同; D、衰变常数相同。19. 一般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指射线与:BA、离子的相互作用; B、原子的相互作用;C、原子核库伦场的相互作用; D核外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20. 下列叙述中那些是描述光电效应过程的?AA、产生光电子; B发射标识X射线; C、发射二次电子; D、以上部是。21. 电子对效应发生概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电子对效应发生的概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近似与光子能量的对数成正比;B、电子对效应发生的概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反比,近似与光子能量的对数成正比;C、电子对效应发生的概率与物质原子序数成正比,近似与光子能量的对数成反比;D、电子对效应发生的概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反比,近似与光子能量的对数成反比。22. 瑞利散射的特点是:BA、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作用; B、光子的能量不变,但方向改变:C、光子的能量改变,方向也改变; D、产生瑞利散射的可能性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大而增大。23. 射线束有窄束和宽束之分,它们的区别是:BA、窄束是散射线和未散射的射线均到达检测器,宽束射线仅是未散射的射线到达检测器;B、宽束是散射线和未散射的射线均到达检测器,窄柬射线仅是未散射的射线到达检测器;C、窄束是能量较弱的射线,宽束是能量较高的射线;D、窄束射线的源尺寸较小,宽束射线的源尺寸较大。24. 单色X射线的衰减系数与试件厚度的关系为:DA、衰减系数随试件厚度增加而单调减少; B、衰减系数随试件厚度增加而单调增大;C、衰减系数随试件厚度增加减少,但非单调; D、衰减系数变化与试件厚度无关。25. 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衰减规律,用公式表达为I(1n)I0eT,它适用于:DA、单色平行窄束射线; B、单色平行宽束射线; C、连续平行窄束射线; D、连续平行宽束射线。26. 半值层常用于比较不同条件下射线穿透能力, 下列有关对半值层的叙述正确的是:DA、半值层随射线吸收系数增加而增大; B、半值层随射线能量减小而增大;C、半值层随工件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 D、以上均不对。27. 下列哪种X射线机输出的X射线剂量最大?DA、自整流X射线机; B、半波整流X射线机; C全波整流X射线机; D、恒电势X射线机。28. 在X射线管中,最常用的释放电子的技术是:BA、从阳极靶上反射; B、加热灯丝; C、用正离子轰击冷阴极; D、提高千伏值。29. X射线管应保持高真空度的原因是:( )A、可使电子聚焦; B、不受气体分子阻挡,保护灯丝不氧化;C、提高射线转换效率; D、可以减少X射线的生物效应。30. 铍窗口的应用,主要是:( )A、能把连续射线变为单色; B、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射线;C、能增加X射线的强度; D、以上都不是。31. 从X射线管的阳极特性曲线可知:( )A、在一定的阴极灯丝电流下,管电压越大,管电流也越大;B、在一定的阴极灯丝电流下,最初管电流随管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管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管电流趋于饱和;C、在一定的管电压下,阴极灯丝电流越大,管电流也越大:D、以上均不对。32. 要改变X射线管的管电流大小应调节:( )A、高压发生器次级电压; B、高压回路内的串联电阻;C、灯丝变压器次级线圈电流; D、灯丝变压器初级中的电位器。33. 大功率X射线管阳极冷却的常用方法是:( )A、辐射冷却; B、对流冷却; C、传导冷却; D、液体强迫循环冷却。34. 下列哪种X射线发生器所产生的X射线束锥角最小:( )A、25MeV; B、l5MeV; C、10MeV; D、2MeV。35. 选择射线机时,首先应考虑源的主要特性是:( )A、射线能量、放射性比活度、半衰期和源尺寸: B、射线能量、放射性比活度、半值层和源尺寸;C、射线能量、放射性比活度、半值层和源类型;D、射线能量、源类型、源尺寸。36. 下列放射性同位素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A、Se75; B、Co60; C、Ir192; D、Cs137。37. 中子射线照相中,直接曝光法所使用的转换屏是:( )A、铅; B、铁: C、钨; D、钆。38. 底片黑度可用阻光率和透光率来计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阻光率为1/10时,黑度为1; B、透光率为1时,黑度为1;C、阻光率为1/100时,黑度为2; D透光率为1/100时,黑度为2。39. 若底片黑度为0.3,则透过光强度为入射光强度的:( )A、1/8; B、1/4; C、1/3; D、1/2。40. 对射线底片黑度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A、使用胶片的类型; B、管电压; C增感屏; D、胶片尺寸。41. 若底片黑度为2.8,入射光亮度为12619cd/m2,则透射光亮度为:( )A、5cd/m2; B、10cd/m2; C、20cd/m2; D、30cd/m2。 1.2619102.842. 表示胶片受到一系列X射线量照射时,显影后的底片黑度发生变化的曲线是:( )A、曝光曲线; B、灵敏度曲线; C、胶片特性曲线; D、吸收曲线。43. 从胶片特性曲线的斜率可判别的是:( )A、感光度; B、梯度; C、灰雾度; D、以上都是。44. 下列对胶片梯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胶片梯度是胶片对不同曝光量在底片上反映出不同黑度差别的固有能力;B、胶片梯度可用胶片特性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C胶片特性曲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用来表示胶片的平均梯度;D增感型胶片的梯度值随黑度的增大而增大。45. 为了比较X射线胶片感光度的差异,往往不固定:( )A、曝光量; B、射线能量; C、底片黑度; D、显影条件。46. 胶片中AgBr的颗粒度,决定了胶片的感光度、梯度和清晰度。若AgBr颗粒度大,则胶片:( ) A、感光度高,梯度小,清晰度高; B、感光度高,梯度小,清晰度差;C、感光度低,梯度小,清晰度差; D、感光度低,梯度大,清晰度差。47. 下列哪种情况要求选用大颗粒的X射线胶片?( )A、较短的曝光时间; B、较长的曝光时间; C、低的黑度; D、最好的清晰度。48. 铅箔增感屏的优点是:( )A、增感系数虽不高,但能吸收散射线; B、增感系数高,但不能吸收散射线;C、管电压低于70kV时的使用效率最好; D以上全是。49. 在l00KV300KV范围内,金属增感屏的增感系数随:( )A、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B、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C、与原子序数有关,但变化没有规律性; D、与原子序数无关。50. 荧光增感屏的增感机理是:( )A、防止背后散射线,胶片灰雾降低; B、在射线激发下产生二次射线和电子;C、在射线激发下产生可见光,有助胶片感光; D以上都是。51. 荧光增感屏有较高的增感系数,但其致命的缺点是:( )A、对比度低; B、底片黑度太高; C、底片图象清晰度差; D、以上都对。52. 下列有关象质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象质计是用来捡查和定量评价射线底片影像质量的器件;B、象质计的指示值等于被检工件中可发现缺陷的实际尺寸;C、象质计在底片上的影像可作为透照条件的一种永久性证据;D、象质计通常用于与被检工件材质相同或对射线吸收性能相似的材料制作。53. 射线探伤用得最多的方法是:( )A、射线照相法; B、射线剂量率测定法; C、工业电视射线法; D以上都是。54. 增大主因对比度的方法是:( )A、增大源到工件的距离; B、减小源到工件的距离; C、增大射线波长; D、延长显影时间。55. 下列哪个因素的变化不会改变射线照相的主因对比度:( )A、试件的材料; B、射线的能谱; C、散射线的分布; D、曝光量。56. 对母材厚度为16mm的双面焊对接焊缝进行射线照相检测时,在底片上发现直径为0.2mm的象质计金属丝,其相对灵敏度为:( )A、1.25; B、1.5; C、2; D、2.5。57. 钛对射线的吸收系数小于钢, 在透照钛试件时采用钢丝像质计,如果底片上显示的像质指数刚好达到标准要求,则该底片的灵敏度:( )A、刚好符合标准要求; B、达不到标准要求; C、远远超过标准要求; D、无法判断。58. 决定缺陷影像对比度的因素是:( )A、缺陷本身的性质和尺寸; B、射线照相的技术因素;C、被照物本身的性质和尺寸; D、以上均对。59. 影响射线照相(底片)对比度的因素是:( )A、射线的波长和频率; B、散射线比; C、由缺陷引起的厚度差; D、以上都是。60. 下列哪一参数不被认为是影响裂纹检出的关键因素:( )A、长度l ; B、开口宽度W ; C、自身高度d ; D。裂纹与射线角度。61. 几何因素不适当、胶片和增感屏接触不良、胶片粒度较粗是造成下列哪种情况的原因:( )A、清晰度不良; B、底片黑度过高; C、胶片灰雾度; D、底片黑度过低。62. 固有不清晰度:( )A、随管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B、随管电压的增大而增大;C、随射线源尺寸增大而增大; D、以上均对。63. 胶片与屏结合不紧,会明显影响射线照相的:( )A、对比度; B:清晰度; C、颗粒度; D、以上都是。64. 运动、几何因素和增感屏的接触情况,这三种因素影响射线照相的:( )A、对比度; B、清晰度; C、网状皱纹; D、密度。65. 采用中心透照法透照材料厚度和成分都较均匀的零件,在底片上显示出:( )A、被透照零件的对比度高; B、清晰度低; C、宽容度大; D黑度均匀,反差小。66. 透照厚度差较大的工件时,为了得到黑度和层次比较均匀的底片,一般做法是:( )A、提高管电流; B、提高管电压; C、增加曝光时间; D、缩短焦距。67. 能够在底片上充分记录的工件厚度范围称为:( )A、底片的灵敏度; B、底片的(厚度)宽容度; C、底片的精度; D、源的强度。68. 射线照相时,透照区的大小应:( )A、与射线束角度和焦距有关; B、使边缘区的强度为中心强度的7090;C、与工件厚度有关; D、以上都是。69. 在X射线管窗口放置滤光片的目的是:( )A、产生二次射线以增强X射线束; B、滤去短波X射线,获得较软X射线;C、滤去软X射线,使波长较长的X射线被吸收掉; D、使X射线束强度容易调整。70. 在射线窗口加滤板,在工件上加补偿块减少厚度差,采用多胶片法,都是为了:( )A、校正不良的清晰度; B、校正低黑度; C、校正低对比度; D、校正低宽容度。71. 一次射线通过滤波后的变化是:( )A、总强度增加,平均能量增加; B、总强度减少,平均能量减少;C、总强度增加,平均能量减少; D,总强度减少,平均能量增加。72. 厚度小于25mm的钢件射线照相时:( )A、Co60源比250kVX射线机得到的灵敏度高;B、250kVX射线机比Co60源得到的灵敏度高;C、用荧光增感屏比用铅箔增感屏得到的射线照相质量好;D、用铅箔增感屏比用荧光增感屏需要的曝光时间短。73. 采用一个新的60Co 半衰期5.3年射线源进行射线照相,可得到满意的底片,半年后使用该源对同一工件按照相同条件射线照相,为得到同样底片,曝光时间为:n=0.5/5.3=0.094 , 2n=1.067 , (1.067-1)100%=6.8%A、不变; B、约延长6.8; C、约延长30; D、以上都不是。74. 用半衰期为5.3年的Co60源在一定的曝光条件下透照工件,可得到满意的底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两年后对同一工件透照,为得到同样底片,曝光时间: 计算方法同上A、不变; B、约延长10; C、约延长30; D、约延长60100。75. 对能量为100KV的X射线,铝的等效系数为0.08,那么对25mm厚的铝试件进行射线照相时,需要采用相当于多厚的钢的曝光量?( )A、25mm; B、2mm; C、20mm; D、0.3 mm。76. 下列关于双壁双影直透法的叙述中,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透照外径D0小于20mm,焊缝宽度大于8mm的管子环缝照相时,一般采用直透法;B、直透法比斜透法更易于操作;C、直透法比斜透法更易于有利于检测出根部未熔合和未焊透:D、直透法比斜透法更易于有利于判断缺陷在焊缝中的位置。77. 对小口径薄壁管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时,有效透照长度:( )A、与焦距成正比; B、与焦距成反比; C、与焦距基本无关; D、与直径无关。78. 下列有关产生散射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散射线产生于受照射的任何物体,包括空气;B、只有固体物质受射线照射时,才会产生散射线;C、液体受到射线照射时,不会产生散射线:D、以上都对。79. 穿过较薄试件截面的射线会在相邻厚截面下产生散射,从而对厚截面的影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 )A、康谱顿效应; B:瑞利散射; C、边蚀效应; D、固有不清晰度。80. 显影液中的抑制剂通常采用:( )A、亚硫酸钠; B、溴化钾; C、菲尼酮; D、碳酸钠。81. 在显影过程中应翻动胶片或搅动显影液,其目的是:( )A、保护胶片,使其免受过大压力; B、使胶片表面显影液更新;C、使胶片表面上未曝光的银粒子敞开; D。防止产生网状皱纹。82. 显影速度慢、反差小、灰雾度增大,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显影温度过高; B、显影时间过长; C、显影时搅动不足; D、显影液老化。83. 符合评定要求的底片,至少应:( )A、达到规定的灵敏度和黑度; B、无划痕和水迹;C、透照标记完整和正确; D、以上都是。84. 底片上显示的焊缝缺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夹渣总是呈现条状不规则的黑色影像; B、裂纹通常是两端细中间粗的黑色线条;C、气孔通常是中心比边缘黑度更大的黑色影像; D、未焊透通常呈现连续条状黑色影像。85. 对含有大裂纹的零件进行射线照相时,裂纹在射线照片上的影象是:( )A、一条断续或连续的黑线; B、一条不规则的亮线;C、黑线或亮线: D、射线照片上的一个灰雾区。86. 产生显影斑痕的原因的原因是:( )A、显影液浓度不均匀,部分药膜显影过度; B、显影液过期失效;C、显影液温度波动过大,显影时搅动不均匀; D、以上均是。87. 射线底片产生网状皱纹的原因可能是:( )A、曝光后使胶片卷曲; B、胶片处理时温度变化急剧;C、胶片处理前溅上水或显影液; D、物体到胶片距离过大。88. 静电斑纹在底片上的形态是:( )A、树枝状斑纹; B、冠状斑纹; C、点状斑纹; D、以上都是。89. 同剂量照射时,下列各种射线中对相对生物效应人体最大的是:( )A、X射线和射线; B、粒子; C、粒子; D、质子。90. 加大与射线源的距离是防护方法之,主要因为:( )A、射线只能在限定范围内存在; B空气吸收辐射使强度降低:C、光子与空气作用迅速减少; D辐射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91. 下列叙述中,描述随机效应特点的是:( )A、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呈线性无阈关系; B、剂量越大效应越严重;C、只要限制剂量就可以限制效应的发生: D、以上都不是。92. 人体各部分组织受X射线或射线过量照射均会受到伤害,其中特别敏感的是:( )A、血液; B、眼球; C、内脏; D、以上都是。三. 问答题1. 什么叫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它在射线检测中有何作用?2.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试述X射线机训练的目的和原理。4. 简述影响X射线管使用寿命的因素?5写出射线照相T为平板时的射线照相对比度和金属丝像质计金属丝的射线照相对比度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它们有何区别?6. 何谓射线照相不清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