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肠管的操作流程指引_第1页
鼻胃肠管的操作流程指引_第2页
鼻胃肠管的操作流程指引_第3页
鼻胃肠管的操作流程指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鼻胃肠管的操作流程指引鼻胃肠管的操作流程指引 一 评估一 评估 1 1 病人评估 病人评估 核对患者信息 床号 姓名 腕带等 了解病人病情 适应 症 有无插胃管禁忌症 吞咽能力 嘱患者吞咽唾液 观察有无呛咳 吞 咽是否通畅 鼻腔状况 观察患者鼻腔有无阻塞 鼻中隔有无扭曲 鼻黏 膜有无出血等 用一手压住一侧鼻腔 观察另一侧鼻腔一个呼吸周期的通气 情况 是否通畅 同法检查另一侧鼻腔通气情况 意识 心理状态 病人 合作程度 既往插管经历 了解病人适应性 等 评估时带手电筒 说明操 作目的 取得患者配合 2 2 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 温湿度适应 安静整洁 光线适中 适宜操作 二 准备 二 准备 1 1 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 无菌盘内置 治疗碗置石蜡油纱布 1 块 纱布 2 块 压舌 板 治疗巾 30ml 注射器 1 个 镊子 血管钳 复尔凯鼻胃肠 管 1 根 无菌生理盐水 治疗盘内置 棉签 胶布 弯盘 别针 手套 夹子或橡 皮筋 听诊器 手电筒 温度计 温开水适量 鼻饲流质 38 40 快速手消毒剂等 拔鼻胃肠管盘内置 治疗巾 纱布 2 块 漱口杯 内盛温 开水 吸管 弯盘 按需要备松节油 2 2 护士准备 护士准备 服装鞋帽整洁 着装符合要求 洗手 快速手消毒剂六步洗手 法 戴口罩 3 3 患者准备 患者准备 了解置管目的 配合要点 流程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配合 三 操作流程 三 操作流程 1 备齐用物至病床旁 核对姓名 床号 解释并取得合作 2 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 取半卧位或坐位 打开无菌盘 将治疗巾取出置于 病人颌下 弯盘置于颊旁 3 准备插管 戴手套 检查鼻胃肠管情况 将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 使钢丝末端连接柄与鼻胃肠管连接头固定 检查 清洁鼻腔 观察鼻腔是 否通畅 测量鼻胃肠管插入长度 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 2 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作一标记 另外在记号外 25cm 和 50cm 处再各做一标 记 取石蜡油纱布润滑鼻胃肠管 4 插入鼻胃肠管管 左手持纱布托住鼻胃肠管 右手持镊子夹住鼻胃肠管 前端 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 当鼻胃肠管插入至 10 15cm 咽喉部 时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插管 清醒患者 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顺势将鼻胃 肠管向前推进至第一个标记长度 昏迷病人 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 使下 颌骨靠近胸骨柄将鼻胃肠管缓慢插入至第一个标记长度 病人如出现剧烈 恶心 呕吐 应暂停插入 嘱病人深呼吸或张口呼吸 休息片刻后再插至第 一个标记长度 插管动作应轻稳 特别是在通过食管三个狭窄处时 环状软 骨水平处 平气管分叉处 食管通过膈肌处 以免损伤食道粘膜 用压 舌板检查鼻胃肠管是否盘曲在口腔 5 第一个标记位置应在胃内 此时应验证鼻胃肠管是否在胃内 在鼻胃肠管 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 能抽出胃液 将鼻胃肠管末端置于温开水中 无气泡 逸出 置听诊器于胃部 用注射器快速经鼻胃肠管向胃内注入 10ml 空气 可 听见气过水声 最为理想的方法是通过 X 线透视或抽取液体测定 PH 值以确定 管道的位置 6 确认鼻胃肠管在胃内后 向管道内注入至少 20ml 无菌生理盐水 将引导 钢丝撤出管道约 25cm 继续插管至第二个标记处 最后将钢丝全部撤出 采 用盲插的方法将鼻胃肠管继续送至第三个标记处 注意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回抽 若有胆汁抽出 则确定在十二指肠内 此时固定 若为螺旋形鼻胃 肠管 不应将鼻胃肠管固定于鼻部 而应将管道悬空约 40cm 再将鼻胃肠管 固定于近耳垂部 在胃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 管道会在 8 12 小时内通过幽门 当管道的第三个标记到达病人的鼻部后再固定 7 固定 采用范春雄等报道的利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 该方法 可以减少胃管及营养管脱落发生率 鼻胃肠管末端用别针固定在枕边 大单 或病人衣领处 8 通过 X 线透视确定管道的位置正确后即可进行肠内营养 9 拔管 拔管前准备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铺治疗巾在病人 颌下 置弯盘在病人颊下 松开别针 夹紧鼻胃肠管末端 避免在撤出管道 的过程中有残余液体进入气管 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及盘带 拔出鼻胃 肠管 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鼻胃肠管 边拔边用纱布擦管 嘱病人深呼吸 3 在病人呼气时拔管 到咽喉处 剩余 15cm 左右 快速拔出 将鼻胃肠管放 入弯盘 移出病人视线 清洁病人口鼻 面部 去除胶布痕迹 协助病人漱 口 整理床单位 采取舒适卧位 四 整理 四 整理 1 整理用物 按医院感染规范处理废物 2 洗手 记录 五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五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 一 食物返流 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最严重 食物返流 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最严重 预防 1 若病情允许 患者取30 45度卧位 并在肠内营养后保持半卧位 2 选择管径大小适宜的胃管进行肠内营养 CH14 3 采用低流速 匀速方式进行肠内营养 4 肠内营养时通过加热达到营养液恒温 5 定时检查有无腹胀 反流等误吸危险因素 处理 1 停止营养液的输入 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 必要时可使用 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清除误吸物 2 调整肠内营养的体位使其保持于低半卧位 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的 容量 3 延长鼻胃肠管的长度 保证管道的末端达到胃幽门后 减少食物返流 二 腹泻 腹胀 便秘 二 腹泻 腹胀 便秘 预防 1 进行肠内营养时 遵循浓度由低到高 容量由少到多 速度由慢到快的 原则 2 注意无菌操作 做到现配现用 3 使用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剂可降低腹泻的发生 4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病人 应给予无乳糖制剂 6 肠内营养时使用加热器 使营养液恒温 7 进行肠内营养时 避免使用引起腹泻的药物 8 鼓励病人肠内营养后尽早下床活动 处理 4 1 发生腹泻时 及早查找原因 给予对症治疗 并加强皮肤护理 三 三 鼻胃肠管堵塞鼻胃肠管堵塞 预防 1 肠内营养前应检查鼻胃肠管是否通畅在位 2 使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入营养液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 速度大于50ml h 3 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 过稠时加水稀释 药物要研成细末输入 牛奶不 要与果汁同时输注 4 每次使用前后 需用20ml 3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管道 平时每 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处理 1 遇鼻胃肠管堵塞 立即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洗 排除堵塞 2 报告医师 给予重新置管 3 定期更换鼻胃肠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四 鼻胃肠管脱出 四 鼻胃肠管脱出 预防 1 放置鼻胃肠管后 嘱患者及照顾者注意管道勿拔除 2 妥善固定鼻胃肠管 采用胶布与盘带双重固定法 标记管道放置的长度 3 将管道末端用别针固定于衣领或枕头上 处理 1 鼻胃肠管脱出后 立即报告医师 2 按医嘱重新置鼻胃肠管 3 重新置管后 加强看护 六 适应症 六 适应症 1 复尔凯螺旋形鼻胃肠管只能用于肠内营养输注 适用于需要通过鼻饲且直 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病人 2 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的以及或吸入风险增高的病人 如胃肠道 大手术后禁食期间的病人 七 禁忌症 七 禁忌症 1 食道静脉曲张 2 食道出血 5 3 肠道吸收障碍 4 肠梗阻 5 急腹症 八 注意事项 八 注意事项 1 用复尔凯螺旋形鼻胃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时 最好采用滴注的方法 可以选 择用肠内营养输液泵控制滴注速度 2 肠内营养用输液泵输注时 要持续输注 太慢易堵管 速度须大于 50ml h 速度亦不可过快 维持在100 200ml h 温度要控制在38 40 浓度不能过高 体位有要求 床头高度大于30 3 每次更换输注容器或怀疑管道位置不正确时 应及时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