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1页
矿井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2页
矿井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3页
矿井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4页
矿井地质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井地质总结范文 一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所有由地球的自然外力使地壳、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总称为2.矿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具有相对确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并具有固定的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 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3.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构造的集合体。 4.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褶皱:层状岩石经过塑性变形后保持其连续完整性,形成弯弯曲曲的形态,这种构造称为褶皱。 .5.6.节理在野外常看到岩层或岩体中的某一部分分布着具有一定方向的裂隙,将岩层或岩体分割成许多岩块,但裂隙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为节理。 7.断层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应力超过组成地壳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便发生断裂,断裂后的岩块(岩层)若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这种断裂结构称为段层。 8.轴面褶曲的每一个岩层面上都有一条枢纽线,这些枢纽线所组成的面即为轴面。 9.煤系(含煤岩系)指一套在成因上有共生关系并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 10.聚煤盆地是指同一成煤期内形成含煤岩系的盆地。 11.煤田一般是指在同一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并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的区域。 12.煤产地:是指煤田受后期地质构造作用而分隔开的面积不大的产煤地区,或是面积和储量都较小的煤盆地。 13.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14.有益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之间所有煤分层厚度的总和,不包括夹石层的厚度。 15.可采厚度是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煤分层的总厚度。 16.煤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和岩体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17.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产1t煤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为m?/t18.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内从煤(岩)层及采落的煤(岩)体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m?/d,m?/min。 19.煤自燃暴露于空气中的煤碳自身氧化积热到着火温度而自然燃烧的现象。 20.煤层自燃发火期一定条件下煤炭从接触到空气到自燃所需的时间称为。 21.原岩应力天然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22.采动应力:受采掘影响在岩体内重新分配后的应力。 23.支承压力:由于采掘空间原被采物承受的载荷转移到周围支承体上而形成的压力。 24.初次来压工作面从开切眼到基本顶初次垮落前后的矿山压力显现称为25.初次来压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时采空区走向长度(从开切眼到煤壁的长度)。 26.周期来压基本顶周期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山压力显现称为27.周期来压步距基本顶相邻两次来压期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28.含水层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水的透水层。 29.隔水层重力水不能透过的土层和岩层。 30.潜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31.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对顶板产生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32.注浆堵水将各种材料制成浆液,压入地下预定地点使之扩散,凝固和硬化,从而起到堵塞水源通道,增大岩石强度,增强岩石隔水性能的作用,已达到止水的目的。 二填空1.断层的识别方法断层破碎带、底层的重复与缺失、岩层不连续、褶曲突然变宽,变窄、派生构造2.成煤作用包括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煤化作用皱褶的识别标志:层层序的对称重复、岩层产状的规则变化3.4.瓦斯赋存的地质影响因素煤的变质程度、围岩的透气性、地质构造、煤层的埋藏深度、地下水的活动情况5.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地应力、煤体结构破坏结构6.煤层顶底板对于煤矿生产的影响影响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导致突水事故、影响支护密度,支护形式及支护性能7.井下防水的措施探放水、留设防隔水煤(岩)柱、设置防水闸、防水墙三论述简答1.三大岩石的分类以及转换关系答三大岩石的主要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地球内的岩石在高温熔融、地壳运动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受到太阳能、地表外力(风的侵蚀、水的腐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高温、高压、气液作用、生物化学反应)生成变质岩,变质岩随地壳隆起突出地表受到太阳能、地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融、地壳运动喷出,又形成岩浆岩。 2.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答煤层厚度变化根据厚度变化的地质因素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其中包括泥潭沼泽基底不平、沉积环境、后期构造变动、岩浆侵入、陷落柱对煤层厚度的影响。 2.矿井地质构造断层处理方法 (1)掘进阶段对断层的处理运输大巷遇断层根据运输和安全的要求,合理改变方向和弯度。 采区上下山遇断层根据断层性质、落差、巷道用途妥善处理。 当落差较小时可用挑顶、挖底或两者结合的方式通过断层。 阶段运输平巷通有过断层,掘石门和沿断层掘巷道两种不布置法。 综上根据巷道掘进要求,确保巷道沿枢纽掘进,控制巷道与断层的距离,注意巷道掘进单位,采用“起落平穿调”。 (“起”,加大巷道坡度“落”,减小巷道坡度,“平”斜巷变平,“穿”穿入断层另一盘“调”巷道拐弯) (2)回采阶段对构造的处理1强过硬过,2从开开切眼,3划小工作面。 3.岩浆侵入煤层的处理1掘进巷道遇到岩墙,可按原计划直接穿过;回采时遇岩墙,可根据岩墙大小与分布情况决定重开开切眼还是分两个工作面回采,2对于岩床,则要求先用巷探和钻孔圈定其分布范围,然后决定回采方案。 串珠状侵入体如果对煤层破坏不严重,工作面可直接推进,但要增加采煤工作面处理侵入体的工序。 若侵入体的分布区大、残留煤层很薄时,只能作为不可采区处理。 6陷落柱的处理方法设计时尽量把陷落柱留设在煤柱中,既减少煤炭损失,又保证生产安全掘进遇陷落柱如果是主要巷道,应按原设计施工,直接穿过陷落柱,同时防止矿井水或瓦斯的涌出;如果是回风巷,可采绕过的方法,同时起到探明陷落柱的作用采煤工作面中遇到陷落柱,一般应先探明其形状,大小,位置,然后决定处理方法。 7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机理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采掘作业造成空洞,形成地应力集中区,当应力大于岩层自身强度时,煤岩破裂产生能量释放,使煤岩抛出,瓦斯也随之抛出。 这一阶段的的特点是地应力为主,6p6时煤瓦斯突出,孔洞呈腔形或梨形。 第二阶段大量的空气进入孔洞使煤层中吸收的瓦斯解析,在瓦斯压力作用下使煤岩剧烈抛出,此时孔洞扩大,煤层岩壁主要有两个变化粉化和裂化,这种煤瓦斯突出向更深处发展,直至煤岩受力平衡,煤与瓦斯突出停止。 8冲击地压机理采掘扰动下,应力重新分配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煤岩能量集聚,当煤岩集中应力大于煤岩自身强度或支承应力时,煤岩发生失稳破坏,此时造成煤岩向采掘空间(巷道工作面)大量抛出,造成采掘空间内人与设备损失。 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岩石掘进巷道,其特点是新开挖的掘进面应力集中较为明显,极易产生能量释放,导致冲击地压。 当煤层顶板较厚较硬时也易发生应力在顶板集聚,其特点是应力集中区易发生在工作面前方30米之内,在煤壁前方产生支承应力的峰值,极易造成煤壁的片帮和失稳。 9简述煤的形成过程答植物遗体(泥炭化作用)泥炭或者腐泥(成岩作用),褐煤(煤化作用),烟煤,(煤化作用)无烟煤10.承压水和潜水的区别潜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是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对顶板产生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区别潜水可由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分布区和补给区经常是一致的,承压水不一致潜水水量水位等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