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所称重大危险源 是指生产 运输 使用 储存危险化学品或处置废弃 危危险化学品 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 C 的单元 A 安全量 B 储存量 C 临界量 D 危险量 2 静电的危害不包括哪个方面 A A 产生毒气 B 妨碍生产 C 静电电击 D 火灾和爆炸 3 以下是工业毒性的常用评价指标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B A 绝对致死量 LD100 是指全组的染毒的小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 B 最小致死量 MLD 是指全组的染毒的小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最小剂量 C 半数致死量 LD50 是指全组的染毒的小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 D 最大耐受剂量 LD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 4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 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 B A 禁止敲击碰撞 B 当瓶阀冻结时 用火烤 C 要慢慢开启瓶阀 D 防止日光暴晒 5 压力容器的三大安全附件是 A A 安全泄压装置 压力表 液面计 B 安全泄压装置 温度计 液面计 C 阀门 管道 安全联锁装置 D 安全联锁装置 阀门 超温报警装置 6 二氧化碳是 A 窒息性气体 A 单纯 B 血液 C 细胞 D 神经 7 在潮湿的工作场地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 为避免触电 应 A A 站立在绝缘胶板上 B 站在铁板上 C 不穿任何鞋具 D 普通鞋子 8 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 B A 冲击摩擦 B 电磁辐射 C 静电火花 D 高温表面 9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D A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 安全第一 以人为本 C 安全第一 重在预防 D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10 按触电事故发生频率看 一年当中哪几个月份事故最集中 B A 2 5 月 B 6 9 月 C 10 1 月 D 7 10 月 11 如果锅炉发生严重满水事故时应采取 B 的措施 A 将自动给水改为手动 B 关闭给水阀门 C 减少燃料和送风 D 紧急停炉停水 12 可燃气体 蒸气和粉尘与空气 或助燃气体 的混合物 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遇到足以起爆 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 叫做该爆炸物的 A A 爆炸极限 B 爆炸浓度极限 C 爆炸上限 D 爆炸下限 13 凡在潮湿工作场所或在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提式电动用具或照明灯时 应采用 D 伏安全电压 A 36V B 24V C 12V D 6V 14 一般男性的摆脱电流平均为 B mA 女性的摆脱电流约为 mA A 10 16 B 16 10 C 12 10 D 16 12 15 下列不是属于压力容器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类的是 D 第 2 页 共 7 页 A 一类压力容器 B 二类压力容器 C 三类压力容器 D 四类压力容器 16 辨别罐装化学品的正确方法是 C A 用嗅觉 B 凭经验 C 检查容器外的标签内容 D 凭感觉 17 在易燃易爆区显眼的地方要设有 的标志 A 严禁携带香烟 B 严禁吸烟和明火 C 严禁逗留 D 严禁携带火种 18 C 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 A 空气流通 B 干燥寒冷 C 炎热而潮湿 19 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B A 中毒 B 缺氧 C 爆炸 D 扑救无效 20 铅中毒者常表现为 B A 兴奋 B 乏力 关节酸痛 C 无明显感觉 D 窒息 21 汞中毒者常表现为 A A 兴奋 B 乏力 关节酸痛 C 无明显感觉 D 窒息 22 D 是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 最危险 最常见的途径 A 消化道 B 皮肤 C 大脑 D 呼吸道 23 下列哪个属于非电离辐射 B A x射线 B 红外线 C 粒子 D 粒子 24 根据国家规定 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A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均称为高处作业 A 2m B 3m C 4m D 5m 25 人体发生触电后 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 一般可分为单相触电 两相触 电及 B A 三相触电 B 跨步电压触电 C 直接触电 D 旁络触电 26 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是 C A 心跳加快 B 血管痉挛 C 神经衰弱 D 视力下降 27 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 C 以防静电危害 A 合成纤维工作服 B 防油污工作服 C 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D 普通工作服 28 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 C 造成的 A 电伤 B 摆脱电流 C 电击 D 电烧伤 29 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C A 自燃点 B 闪点 C 燃点 D 熔点 30 锅炉安全阀的检验周期为 B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4年 31 安全阀是一种 A A 阀门自动开启型安全泄压装置 B 阀门半自动开启型安全泄压装置 C 阀门手动开启型安全泄压装置 D 阀门断裂型安全泄压装置 32 干粉灭火剂不适用于扑救 D 第 3 页 共 7 页 A 易燃液体 B 可燃气体 C 电气火灾物质的火灾 D 精密仪器设备 33 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A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 还原性物品 B 惰性气体 C 腐蚀性液体 D 混合贮存 34 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 油类 B 森林 C 家具 D 精密仪器 35 载客的火车 船舶 飞机机舱 C 装运危险化学物品 A 可以 B 可以少量 C 不得 36 扑救电器火灾 必须尽可能首先 B A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C 将电源断开 D 用中量水浇灭 37 雷电放电具有 A 的特点 A 电流大 电压高 B 电流小 电压高 C 电流大 电压低 38 锅炉水位是保证供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 操作人员应不断地通过 C 监视锅内的水位 A 压力表 B 安全阀 C 水位表 D 温度表 39 在进行危险性预先分析时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中 级别 代表的危险程度是 A A 安全的 B 临界的 C 危险的 D 灾难性的 40 只有通过 C 合格的气瓶才可以继续使用 A 外观检查 B 音响检查 C 内部检查 D 水压试验 41 身上着火后 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A 就地打滚 B 用厚重衣服覆盖压灭火苗 C 迎风快跑 D 浇水 42 以下是电气安全技术常识 其中一项是错误的 D A 电弧烧伤又称电灼伤 B 电击后通常会留下较明显的电标 电纹 电流斑 C 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D 电击伤 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 害 43 在易燃易爆区显眼的地方要设有 B 的标志 A 严禁携带香烟 B 严禁吸烟和明火 C 严禁逗留 D 严禁携带火种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燃烧过程的特征有 ABC A 发光 B 发热 C 生成新物质 D 发声 2 化学危险物质造成化学事故伤害的主要特征 ABCD A 易燃易爆性 B 扩散性 C 突发性 D 毒害性 3 毒物的联合作用包括 ABD A 相加作用 B 相乘作用 C 相除作用 D 撷抗作用 第 4 页 共 7 页 4 灭火的方法有 ABCD A 窒息灭火法 B 冷却灭火法 C 隔离灭火法 D 化学抑制灭火法 5 职业中毒的三要素是 BCD A 职业 B 中毒 C 工业毒物 D 生产过程中 6下列哪些是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D A 有毒物质 B 集聚行人群 C 高速路上浓雾茫茫 D 活性化学物质 7 毒物对人体危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ABCD A 毒物毒性 B 接触剂量 C 接触时间 D 接触方式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1 汽油 苯 丙酮燃烧时可用水灭火 F 2 化工生产安全教育的对象只对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 F 3 有毒气体气瓶的燃烧扑救 应站在下风口 并使用防毒用具 F 4 某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 人员紧急撤离时 应向上风处转移 T 5 只要可燃物浓度在爆炸极限之外就是安全的 F 6 化工车间配备的氮气可作为设备的物料置换保压等安全措施使用 T 7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F 8 化工厂的工作服不允许使用化纤布料 因为它容易产生静电 T 9 具备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源三个条件一定会发生燃烧 F 10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 即会发生爆炸 F 1 安全电压应该是在110V以下 F 2 我国安全的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T 3 防止火灾 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 就是配备消防组织和消防器材 F 4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 隔离 窒息 抑制 T 5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 即会发生爆炸 F 6 断续噪声与持续噪声相比 断续噪声对人体危害更大 T 7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报警 F 8 因重金属有毒 因此 我们不能用金 银 铂等重金属作餐具 F 9 蒸汽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安全阀 压力表 水位表 T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1 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 和 二类 2 燃烧是有条件的 必须在 可燃物 助燃物 和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 3 化工生产中的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 加热 维修 和 其他 4 三不动火是指 没动火证 防火措施没落实 和 监护人不在现场 5 爆炸极限分为 爆炸下限 即可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和 上限 即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第 5 页 共 7 页 6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 系统工程 方法研究 解决生产过程中 安全问题 的工程技术 7 导致事故的原因是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不良环境所引起的 8 化工装置和设备检修可分为 计划检修 和 非计划检修 两类 9 爆炸极限分为 即可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和 即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10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皮肤 和 消化道 11 毒物的联合作用有 相加 想乘 拮抗 12 灭火的基本方法 窒息 冷却 和 隔离 13 职业中毒的三要素是 中毒 工业毒物 生产过程中 14 燃烧的特征是 发光 发热 生成新的物资 15 一般男性的摆脱电流平均为 16 mA 女性的摆脱电流约为 10 mA 16 按发生原因不同 灼伤分为 化学 灼伤 热力 灼伤 和复合性型灼伤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共分有几类 依据GB13690 92 Gb6944 86两个国标 7 2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7 3 在生产现场得悉一个工人中毒倒下 你怎么办 67 4 引起触电的三种情况 103 5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什么方面 152 6 现代化工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2 7 电器着火怎样扑救 44 8 压力容器的定义 79 9 静电有那些特征 有那些危害 121 123 10 压力容器的定义 11 简述毒物入侵人体的途径以及防毒的基本原则 53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12 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3 13 常见的防爆泄压装置有哪些 35 五 案例分析 共五 案例分析 共15分 分 1 天津创业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六溴 2 4 二硝基苯胺的村办企业 该厂只有一座大厂房 内分3个车间 东车间生产中间产品2 4 二硝基苯胺 中间车间为备料车间 堆放着一袋袋强氧化剂氯酸钠 溴化物和2 4 二硝基苯胺 1996年1月26日下午4时 有人发现该厂厂房中部的窗户冒出黑烟 大声喊救火 正在厂办 公室的厂长和宿舍里的职工以及附近村民都赶来救火 他们发现是备料的氯酸钠冒烟 于是从离厂房约 十几米的废水塘 水呈酸性 里拎水灭火 泼了几桶无效后 厂长便叫人赶快运沙子灭火 没等到沙子 运到 只听两声巨响 一股黑烟直冲天空 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夷为平地 前来救火的工人和村名 死亡19人 受伤14人 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根据上述材料 请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1 答 这是一起因企业未按规定储存化工物料 救火措施不当所造成的特大伤亡事故 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 要用干燥牢固的铁桶外包装 里面还要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进行防潮 强氧化剂单独存在并不 第 6 页 共 7 页 会自然 但如果把它和有机物放在一起 便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热量 本案例中 创业化工厂的氯酸钠的包装是里面一 个塑料袋 外面加一个编织袋 工人在用铁锹铲料时 难免把氯酸钠散落在外面 发生事故的前几天 天津持续高温 26 日室外温度33 厂房房顶是石棉瓦 隔热性差 厂房内温度达40 塑料袋和编织袋本身就是有机物 于是强氧化剂与 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放热 热量又加速了氧化反应 导致编织袋燃烧 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头 冒出黑烟 由于 厂长和工人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 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酸 氯在40 下就会发生爆炸 第一声巨响 就是氯酸钠遇热发生爆炸 又由于备料车间同时堆放着2 4 二硝基苯胺 它遇高温高压气体冲击发生爆炸 产生第二声巨响 造成厂毁人亡 预防 应严格执行国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规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能存 放在同一房间内 创业化工厂违反规定将强氧化剂氯酸钠用有机物包装并与有机物储存在同一车间内造成事故隐患 以致 酿成大祸 2 年夏末秋初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 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 相邻的冷冻 厂厂房部分倒塌 两个厂房内设备 管线全部损毁 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 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2 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 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 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 数十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时值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 上没有安装逆止阀 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 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这属于违章行为 而 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 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 违章操作 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 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 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 温度 压力升高 致使钢瓶发生爆炸 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 爆炸 造成严重后果 影响恶劣 经调查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当地政府和化工 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 试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 根据 安全生产法 试提出处理建议 3 试提出防范措施 2 答 1 直接原因 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 形成事故隐患 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 就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原因 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 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应经培训和考核 持证上岗 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 也未经特种作 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无论何种原因 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 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 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 根据 安全生产法 第80 82 85条 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追究该厂相 关负责人 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 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按照有关规定要求 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 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 等 并教育 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 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按照有关规定要求 加强主要负责人 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 7 页 共 7 页 3 2003年7月14日上午9时30分 辽宁葫芦岛某化工厂粒碱工段在对D103碱罐清理过程中 岗位工Q 和L在入罐作业中窒息昏迷 后经多方抢救 2人脱离危险 经调查 D103碱罐高1 4m 直径2m 该碱罐 正常时需将氮气通入罐内使用 测量该罐液位的仪表正常运行 岗位工作业时没能将氮气阀门关闭 事 故发生后 分析D103罐内含氧仅为1 罐内基本全是氮气 从而证明Q和L在入罐作业中窒息昏迷为罐内 缺氧所致 这是一起因入罐作业违反操作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家庭农场租赁协议
- 厂房出售居间服务费协伐协议
- 临川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区属国企2025年公开招聘员工【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泉州凤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工程师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药物销售考试题及答案
- 出机票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图片
- 双人合同协议书
- 情侣合同协议书
- 工会乒乓球比赛竞赛规程
- qpq处理工艺流程
- 经典美味的手抓饭
- 体育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
- 读后续写制作稻草人(T8联考)讲义-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食堂员工培训内容-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
-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妈祖文化旅游地产发展研究莆田妈祖文化旅游地产发展条件及思路研究
-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 北师大小学数学小升初《简便运算》复习课件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课件
- 中央新疆税收政策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