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威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威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威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威海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山东省威海市 2013 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材料题 两部分 第 卷 1 至 5 页 第 卷 6 至 8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45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号 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时 将答 题卡交回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 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计 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主张不属于老子的是 A 忠恕之道 B 天法道 道法自然 C 无为而治 D 守静 2 人之一心 天理存 则人欲亡 人欲胜 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提出这一主 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阳明 3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 离经叛道 的思想家 对这里 离经叛道 的准确理解是 A 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C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 倡导君民共主 4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 是 A 汉武帝时代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 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 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 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5 司马迁的 史记 记载了商王的世系 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证实 史记 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 6 王冕的 墨梅 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 虽不着颜色 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 这 2 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追求笔墨趣味 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 原始岩画 B 山水画 C 文人画 D 风俗画 7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 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 阅读 天下郡国利病书 B 用突火枪抵御金的进攻 C 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D 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 8 梦梁录 记载 坊 市界限被打破 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 时都城临安 今杭州 人口 达到一百二十万 城内极其繁华 被称为东南第一州 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 有 A 齐民要术 问世 B 四书章句集注 始编成 C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D 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 9 鸦片战争中 林则徐 魏源等萌发了强国御辱的新思想 他们的新思想主要 新 在 A 坚决抵制鸦片贸易 B 呼吁革除社会弊端 C 反对空谈义理 D 主张向西方学习 10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 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 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 连道光帝都斥之为 一派胡言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 统治者仍然以 天朝上国 自居 D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未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全体国民 这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 家的主张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12 孙中山说 共和国家成立以后 是用谁来做皇帝呢 是用人民来做皇帝 用四万万人来做皇 帝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形象地描述了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B 平易地解释了要实行民权主义的思想 C 通俗地表明了要建立君主立宪的思想 D 无奈地迎合了老百姓心中的帝王思想 13 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为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 新 体现在 明确提出反帝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3 A B C D 14 清朝某官员召见一学者时指出 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 不可轻易更改 但该学者反驳指 出 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 如果土地被占领 人民成了西方列强 的奴隶 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 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A 鸦片战争后 士绅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士人反对割让土地 C 甲午战争后 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 D 中日战争后 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15 2013 年 12 月 26 日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为了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他一生撰写了大量 的理论著作 下面罗列的著作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是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6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 毛泽东在第三阶段的理论的贡献在于 A 创造性提出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提出中国革命 两步走 战略 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 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 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7 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前进 下列成果不属于中共从十二大 到十五大取得的是 A 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B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C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下列有关理论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B 在中共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 D 三个代表 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19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 曾出现了许多方针和口号 下列方针或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 确的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三个代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A B C D 4 20 1970 1976 年高校招生采用 自愿报名 群众推荐 领导批准 学校复审 的办法 造成学生 文化素质差 邓小平复出后 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决策是 A 颁布 义务教育法 B 开展扫盲工作 C 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 提出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21 右图所示的毛泽东的题词 旨在 A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B 提高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D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2 邓小平指出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 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B 两弹一星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两弹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 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 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23 2013 年 12 月 15 日 嫦娥三号 成功探月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标志着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 了又一个可喜的成就 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南优 2 号 选育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A B C D 24 英国学者丹皮尔在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 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 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 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文中所说的科学时代开始于 A 16 世纪 B 17 世纪 C 18 世纪 D 19 世纪 25 科技改变生活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的来临都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 B C D 26 1909 年 9 月 21 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 冯如 1 号 飞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 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 冯如 1 号 飞机主要得益于 5 A 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 27 19 世纪中叶 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康有为撰写 新学伪经考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A B C D 28 近代以来 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主张按照 本来如此 的面目再现生活 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 应当这样子 表现生活 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 人文主义 B 现代主义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29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 人 们陷入苦闷 迷惘 虚无之中 由此 西方文艺作品出现了夸张 怪诞的表现手法 下列作品能突出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 约翰 克里斯朵夫 B 等待戈多 C 安娜 卡列尼娜 D 巴黎圣母院 30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他用变形 扭曲和夸 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 造型抽象 表现了痛苦 受难和兽性 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文中的他是 A 达 芬奇 B 莫奈 C 塞尚 D 毕加索 高 二 历 史 第 卷 材料题 共 55 分 注意事项 第 卷共 3 页 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 不能答在试卷上 二 材料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第 31 题 13 分 第 32 题 13 分 第 33 题 12 分 第 34 题 17 分 共 计 50 分 31 1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 颜渊第十二之七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 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 有死 民无信不立 6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兴 商业 黄宗羲在 原君 中宣称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都主张为学应求务 实 应关乎国计民生 致力于社会变革 并身体力行 摘自 朱文公文集 答张敬夫 回答 1 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 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4 分 2 据材料二 指出董仲舒提出的主张 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6 分 3 明清时期 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 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其在政治 经济和学术方面 新的表现 3 分 32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 即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 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 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言 论出 处核心思想 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 长 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 而 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 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他的学说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材料二中 的言论所反映的核心思想 6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过程 3 分 7 33 12 分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2013 年 12 月 5 日 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珠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 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 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材料二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 中国 在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 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特别在 15 世纪 之前更是如此 然而 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 16 世纪以后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 展越来越滞后 许多学者认为 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材料三 17 世纪中期 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 力学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 展奠定了基础 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4 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从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说明 16 世纪以后 中 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 的原因 6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三中 经典力学理论 形成的历史背景 2 分 34 18 分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 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一 A 组 李鸿章和曾 国藩 B 组 梁启超 和孙中山 C 组 李大钊和陈独秀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 相形见绌 举国所知矣 其次为 政治 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令以往 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 则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彻底之觉悟 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 悟 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 8 材料三 由 新青年 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 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 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 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 造就了 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 对于民国政治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 A B 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4 分 2 促使材料一中 C 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4 分 3 据材料二 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 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说明 道德 伦理革命 出现的原因 6 分 4 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 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你的理由 4 分 一 选择题 共一 选择题 共 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分 共 45 分 分 1 5 ACADB 6 10 CABDD 11 15 CCBCB 16 20 BAABC 21 25 CADDD 26 30 BCCBD 二 材料题 二 材料题 31 题题 13 分 分 32 题题 12 分 分 33 题题 12 分 分 34 题题 18 分 共计分 共计 55 分 分 31 1 关键 取信于民 2 分 原因 当时的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 儒家思想不适合各国统 治者富国强兵 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因此受到冷落 2 分 2 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分 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 4 分 3 政治上 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上 主张 工商皆本 学术上 学以致用 3 分 32 1 普罗泰戈拉 1 分 根源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分 2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 和主人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 分 因信称义 主张信仰得救 信仰自由 2 分 倡导自由 平等 理性 2 分 3 起源 萌芽 古代希腊 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