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作业_第1页
经济增长作业_第2页
经济增长作业_第3页
经济增长作业_第4页
经济增长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还是模仿 小组成员 D10580117戴秀峰D10580118邓亚军D10580121江俊达D10580124孙枭凯D10580126吴昊D10580127吴润晞 一 中国目前的现状二 一国获得新技术所采用何种途径 创新与模仿 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三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体现四 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苹果公司推出新产品前 中国无数生产家已经模仿了大量的山寨iphone5 随后iphone4s出现了 直接导致了大量公司的停产 对于模仿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是个模仿大国 尤其是制造业 除了华为 海信等少量优秀制造企业之外 中国制造企业更多地还是以市场和营销为导向 忽视原始的技术创新 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绝大多是企业只有D Development 开发 没有R Research 研究 大多数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还是急功近利 他们注重的更多地是短期内如何迅速地占领市场 提高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 而对于开发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远远不够 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 几乎仍然停留在口号上面 例子 中国的一汽 东风 上汽 广汽 长安等汽车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尚且如此 那些将低成本劳动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就更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管理粗放 而始终处于 微笑曲线 的最低端 抗风险能力很差 今年以来 东莞地区大量企业倒闭 就充分体现出中国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但是也有很多技术模仿相当成功的例子 一个国家获得新技术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是技术创新 二是模仿 那么一个国家到底是创新还是抄袭由什么决定 由一国模型推导出技术增长率方程为 LA 为技术增长率 LA为一国参与技术创新人员 为新技术发明价格产出与技术水平关系式为Y A 1 A Y为劳均产出 A为技术水平 A为一国参与技术创新人员比例假设两国技术水平分别为A1 A2 参与技术创新人员比例为 A1 A2因此 两国劳均产出分别为y1 A1 1 A1 y2 A2 1 A2 假设复制成本 c c A1 A2 对于这个函数 我们可以提出3个假设 1 复制成本随着两国技术差距增加而下降 2 A1 A2趋向于无穷大时 复制成本接近于0 3 当A1 A2趋向于1时 复制成本接近于创新成本 创新成本 由一国模型可以推导出 1 A1 L1 i 2 A2 L2 c现假设两国劳动力人数L1 L2 国家1的技术增长水平保持不变 A1 A2当A1 A2趋向于 A1 A2 ss时 两国的技术增长率接近于相同 三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体现如果把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分为多个阶段 那么 在不同阶段里 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多 但总可以找到一个主要动因 如大量廉价劳动力 FDI 对外直接投资 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进步等众多因素其中之一 落后的国家 存在廉价的劳动力 隐藏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机会等 但是由于存在隐性知识 当地的人也许根本无法达到先进技术的操作要求 因此 落后国家想要直接运用先进技术有时候是不现实的 如果是落后的技术中不断的抄袭来更新技术 会导致成本的急剧上升 因此 落后国家想要长期发展 不得不建立自己的技术发展基础 发展中国家 有大量劳动力 但是工资水平不断上升 FDI投资难度不断增加 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疲软 许多发展中国家曾经都经历过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是不久之后发展就停滞了 从发展中国家无法过度到发达国家 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 曾经的人均收入与美国不相上下 没有技术的支持 一味的靠廉价劳动力为发展动力无法长久 对于抄袭先进技术 由于先进技术的核心保护措施 发展中国家很难从技术先进国获得他们所需的技术 因此他们往往也需要自己创新关键技术 发达国家 毋庸质疑 没有廉价劳动力 没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 FDI受投资国政策的限制 而抄袭同类国家的技术 成本大 而且对方对这些技术的保护措施多 抄袭是很困难的 我们已经看到 包括因特网崛起在内的科技巨大进步 已经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而这些新型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本身就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渴求和机遇 随着这些新型企业在美国生产和分配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也在加强 我们可以预见 这些拥有新技术和新经营模式的企业将主导未来10年美国经济发展的走势 因此 发达国家发展必然靠创新拉动经济发展 1996年 2006年问我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10 26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 可带动经济增长0 323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速度的年平均值为15 18 平均每年带动经济增长5 23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72 劳动投入每增长1 可使经济增长0 677 由于就业人员增长速度比较低 平均每年为7 45 因此劳动增长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也不多 仅有5 044 劳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7 45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6 82 四 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统计年鉴2010 图1996年 2006年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动趋势对上述趋势线用SPSS进行估计得到如下趋势方程 Ea 56 691一O 028tR 2 0 997方程拟合优度较高 相关检验通过 可以用来分析 可以看出1996年 2006年我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以直线形式减小 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 结论 1996年 2006年间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来源中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46 82 而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