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配套电子教案,水污染控制与设备运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主编 郭正,(高职版),主编 郭正 张宝军,高职高专系列配套电子教案 目录,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第四章 废水的化学处理及深度处理,第五章 污泥处理与处置,第六章 典型污水处理设备设计与运行,第七章 污水生物处理设备设计与运行,第八章 废水处理常用机械设备,第九章 水处理厂常用电气与仪表,第十章 污水处理厂(站)的调试与运行管理,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第二节 均衡调节,第三节 沉淀,知识目标 了解格栅和筛网的种类,掌握格栅的设计选用 了解均衡作用和调节池的种类,掌握调节池容积的计算 理解沉淀理论 了解沉沙池的种类和工作特征,学会沉沙池的选用 理解气浮原理 了解气浮系统的组成 了解废水预处理工艺能力目标 掌握自由沉淀实验操作 掌握气浮系统的操作,第四节 气浮,选用栅条间距的原则:不堵塞水泵和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作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栅所截留的污染物数量与地区的情况、污水沟道系统的类型、污水流量以及栅条的间距等因素有关,可参考的一些数据:,当栅条间距为1625mm时,栅渣截留量为0.100.05m3/(103m3污水);当栅条间距为40mm左右时,栅渣截留量为0.030.01 m3/(103m3污水);栅渣的含水率约为80%,密度约为960kg/m3。,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格栅的清渣方法,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XG型旋转式格栅除污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回转式固液分离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螺旋压榨细格栅,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螺旋压榨细格栅,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回转式格栅除砂机及栅渣皮带输送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GL型格栅除污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齿耙式格栅除污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阶梯式细格栅,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齿耙式格栅除污机,曝气沉砂池前细格栅,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栅的液位差自动控制,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栅栅条断面形状,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栅栅条断面形状,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栅栅条断面形状,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 栅 的 设 计 与 计 算,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 栅 的 设 计 与 计 算,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的计算:,式中: h0计算水头损失,m; v 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m/s; 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的几何形状有关; 格栅的放置倾角; g 重力加速度,m/s2; k 考虑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阻力增大的系数, 可用式:k=3.36v-1.32求定,一般采用k=3。 城市污水一般取0.1-0.4m。,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 栅 的 建 筑 尺 寸,1.格栅的间隙数量n式中:qv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d 栅条间距,m; h 栅前水深,m; v 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 m/s。,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格 栅 的 建 筑 尺 寸,4.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 式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m;其中:b1 进水渠道宽度m; 1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一般1=20; L2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一般L2=0.5L1 ; H1 格栅前的渠道深度,m。,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作用用于废水处理或短小纤维的回收,形式振动筛网水力筛网,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与筛网,填埋焚烧(820以上)堆肥将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 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格栅、筛网截留的污染物的处置方法:,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二节 均衡调节,作用:减少污水特征上的波动,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 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在调节的过程中通常要进行混合,以保证水质的均匀和稳定,这就是均衡。通过调节和均衡作用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提供对污水处理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处理系统负荷急剧变化 减少进入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 控制污水的pH值,稳定水质,减少中和作用中化学品消耗量 防止高浓度的有毒物质进入生物化学处理系统 当工厂或其他系统暂停排放污水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均衡调节作用,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二节 均衡调节,二、水量调节,线外调节:调节池设在旁路上,当污水流量过高时多余污水用泵打入调节池,当流量低于设计流量时,调节池回流至集水井,并送去后续处理,线内调节:进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线内调节,线外调节,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二节 均衡调节,三、水质调节,目的:对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污水进行混合,使流出的水质比较均匀。,基本方法,外加动力 设备较简单,效果好,但运行费较高,采用差流方式 基本无运行费,但池型结构复杂,对角线,折流,外加动力水质调节池和折流调节池一般只能调节水质而不能调节水量。,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二节 均衡调节,四、调节池容积的计算,可按污水浓度和流量变化规律和要求的调节均和程度来计算。采用的调节时间越长,污水水质越均匀,应根据具体条件和处理要求来选定合适的调节时间。污水经过一定的调节时间后的平均浓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C 时间T内的污水平均浓度,mg/L q 时间T内的污水平均流量,m3/hC1,C2,Cn 污水在各时间段t1,t2,tn时间段内的污水平均浓度, mg/LQ1,Q2,Qn相应于t1,t2,tn时间段内的污水平均流量,m3/h T t1,t2,tn时间间段总和,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二节 均衡调节,四、调节池容积的计算,调节池的容积: V=qT若采用对角线调节池,容积计算公式: V= qT/1.4式中1.4为经验系数。,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一、沉淀的基本理论,(一) 沉淀的作用,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该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良好,是水处理的重要工艺,在每一种水处理过程中几乎都不可缺少。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的作用有所不同:,作为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用于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污泥的浓缩脱水,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沉淀处理工艺的四种用法,(一) 沉淀的作用,一、沉淀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 沉淀的类型,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可分成四种类型,一、沉淀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 沉降曲线,废水中的悬浮物实际上是大小、性状及密度都不相同的颗粒群,其沉淀特性也因废水性质不同而异。因此,通常要通过沉淀实验来判定其沉淀性能,并根据所要求的去除率来取得沉降时间和沉降速度这两个基本设计参数。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它们的沉降曲线的绘制方法是不同的。右面的图是自由沉淀型的沉降曲线。其中(a)图为去除率与沉降时间t之间的关系曲线,(b)图为去除率与沉降速度u之间的关系曲线。,一、沉淀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城市污水厂一般均设置沉砂池,并且沉砂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 小于2;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最大时流量、最大组合流量、合流制流量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相对密度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为60%,容重约1500kg/m3。 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d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沉砂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一) 平流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一) 平流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的系统参数,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 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般为3060s; 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池宽不小于0.6m; 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考虑池底形状。,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特点,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曝气沉砂池是一个长形渠道,沿渠道壁一侧的整个长度上,距池底约6090cm处设置曝气装置;在池底设置沉砂斗,池底有i=0.10.5的 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砂槽;为了使曝气能起到池内回流作用,在必要时可在设置曝气装置的一侧装设挡板。,曝气沉砂池构造:,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曝气沉砂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剖面示意,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污水在池中存在着两种运动式,其一为水平流动(一般流0.1m/s),同时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旋转流速0.4m/s ),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 由于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沉于池底的砂粒较为纯净,有机物含量只有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至于腐化。,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实景,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水平流速一般取0.080.12m/s。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46min;雨天最大流量时为13 min。如作为预曝气,停留时间为1030min。池的有效水深为23m,池宽与池深比为11.5,池的长宽比可达5,当池长宽比大于5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曝气沉砂池多采用穿孔管曝气,孔径为2.56.0mm,距池底约为0.60.9m,并应有调节阀门。曝气沉砂池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和死角,在砂槽上方宜安装纵向挡板,进出口布置,应防止产生短流。,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参数,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曝气沉砂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钟氏(旋流)沉砂池,沉沙池由流入口、流出口、沉沙区、沙斗、沙提升管、排沙管、电动机和变速箱等组成。 废水由流入口切线方向流入沉沙区,利用电动机及传动装置带动转盘和斜坡式叶片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废水中密度较大的沙粒被甩向池壁,掉入沙斗,有机物则被留在废水中。调整转速,以达到最佳沉沙效果。沉沙用压缩空气经沙提升管、排沙管清洗后排除,清洗水回流至沉沙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二、沉砂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钟氏(旋流)沉砂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沉淀池三种流态,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是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 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缓冲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一) 平流式沉淀池,水是按水平方向流过沉降区并完成沉淀过程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人,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倾向贮泥斗。,平流沉淀池进水板,沉淀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平流沉淀池的构造,进水区 (均匀布水),布水挡板,沉淀区 (可沉颗粒与废水分离),出水区,污泥区(贮存、浓缩污泥与排泥),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平流沉淀池的工作特点,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平流沉淀池的工作特点,进水区有整流措施,保证入流污水均匀稳定地进入沉淀池。出水区设出水堰,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保证沉淀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 m3/(md)。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装置。多斗式沉淀池,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平流式沉淀池的进水,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平流式沉淀池的出水,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一) 平流式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一) 平流式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一) 平流式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果(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比平流式沉淀池低。 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当u v时,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 当u =v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也不上升; 当u v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会被上升水流带走。,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二) 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 竖流式沉淀池的深、宽(径)比一般不大于3,通常取2。 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管如下图所示。,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特点,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可达100m,池周水深1.53.0m。有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周进周出、旋转臂配水等几种形式。沉淀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刮泥机刮除,对辐流式沉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和吸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的刮泥机与吸泥机等。,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剖面,中心进水,周边进水,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辐流式沉淀池,机械刮泥,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辐流式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三) 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中心移动系统,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四) 斜板(管)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斜流式沉淀池是根据浅池理论,在沉淀池的沉淀区加斜板或斜管而构成。它由斜板(管)沉淀区、进水配水区、清水出水区、缓冲区和污泥区组成。 按斜板或斜管间水流域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来区分,斜流式沉淀池有同向流和异向流两种。污水处理中常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流沉淀池。 异向斜流式沉淀池中,斜板(管)于水平面呈60角,长度通常为1.0m左右,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斜板(管)区上部清水区水深为0.71.0m,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四) 斜板(管)式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四) 斜板(管)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斜流式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在给水处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废水处理中应用不普遍。在选矿水尾矿浆的浓缩、炼油厂含油废水的隔油等方面已有较成功的经验,在印染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四) 斜板(管)式沉淀池,安装中的斜板/斜管沉淀池,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四) 斜板(管)式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运行进程中应防止斜板/斜管上浮,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五) 沉淀池池型及经验设计参数,沉淀池各种池型的比较见表2-5,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五) 沉淀池池型及经验设计参数,沉淀池的设计原则及参数,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校核,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个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照教材表2-6的经验参数选用。 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系 见教材表2-7。,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五) 沉淀池池型及经验设计参数,沉淀池的设计原则及参数,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 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6.沉淀池出水部分 一般采用堰流, 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堰的负荷:对初沉池, 应不大于2.9L/(sm); 对二次沉淀池, 一般取1.52.9 L/(sm)。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7.贮泥斗的容积 一般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h计。 8.排泥部分 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 kPa(0.9mH2O);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 kPa(1.2mH2O)。,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三节 沉淀,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参数,(六) 提高沉淀池沉淀效果的有效途径,沉淀池均存在去除率不高的问题,且占地面积较大,体积庞大,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水和废水的浮上法处理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从水中分离,形成浮渣层。 气浮法处理工艺必须满足下述基本条件: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必须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粘附作用。,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污水处理技术中,气浮法固-液或液-液分离技术应用的几方面: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业中的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工业废水处理;污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取代二次沉淀池,特别是用于易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的情况;剩余活性污泥的浓缩。,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一、气浮原理,(一)水中悬浮物与气泡相黏附的条件,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一、气浮原理,(二)浮选剂对气浮效果的影响,一般的疏水性或亲水性的物质,均需投加化学药剂,以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气泡与颗粒的吸附。这些化学药剂分为下述几类:,助凝剂,混凝剂,浮选剂,抑制剂,调节剂,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一、气浮原理,(三)微气泡的数量及分散度对气浮效果的影响,在气浮过程中,需要形成大量的微细而均匀的气泡作为载体,与被浮选物质吸附。气浮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中空气的溶解量、饱和度、气泡的分散程度及稳定性。 实践证明,气泡量愈多,则气泡与悬浮颗粒接触、黏附的机会愈多,气浮效果就愈好。如果形成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产生剧烈的搅动,产生的惯性撞击力不仅不能使气泡很好地附着在颗粒表面,反而撞碎矾花颗粒,甚至把已附着的小气泡也撞开。,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二、气浮设备类型,气浮法的类型,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二、气浮设备类型,电 解 气 浮 法,电解废水可同时产生三种作用: 电解氧化还原; 电解混凝; 电气浮。,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二、气浮设备类型,电解气浮法是将正负极相间的多组电极浸泡在废水中,当通以直流电时,废水电解,正负两级间产生的氢和氧的细小气泡粘附于悬浮物上,将其带至水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电解气浮法产生的气泡小于其他方法产生的气泡,故特别适用于脆弱絮状悬浮物。电解浮上法的表面负荷通常低于4m3/(m2h)。 电解气浮法主要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处理水量约在1020m3/h。由于电耗高、操作运行管理复杂及电极结垢等问题,较难适用于大型生产。,电 解 气 浮 法,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二、气浮设备类型,电 解 气 浮法,第二章 废水的物理处理,第四节 气浮,二、气浮设备类型,充气气浮法,第二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考核试卷
- 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验算考核试卷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校园招聘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上海市黄浦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360名教师(第一批)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468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河北省气象局招聘应届毕业生10人(第2602号)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安徽滁州定远县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招聘工作人员43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9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招聘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东莞市公安局塘厦分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20人(第二批)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氨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 口腔医学简答题及答案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
- 爆破保管员复训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字经济概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戚聿东 第1-13章 数据要素-数据垄断与算法滥用
- 麻醉疑难病例讨论
- 2025至2030年中国泌尿科输尿管支架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 低空空域管理课件
- 食用菌公司管理制度
- 电影公司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概念知识点
- 感控管理分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