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的变化 常见题型 图形讲解 2020 4 6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 老龄化问题 人口金字塔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再生产类型 关于人口的常见概念 2020 4 6 常见的人口资料呈现方式 表格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金字塔三角坐标雷达图分布图 2020 4 6 2013广东 5 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 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 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表格 2020 4 6 2008全国1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 4题 3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人口增长迅速B 人口出生率增高 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 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 人口增长率很高 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 该城市是A 南京B 深圳C 西安D 沈阳 表格 2009全国 2 四个地区中 人口再生产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 2 3 4 1 2 3 4 散点图 A B C D 散点图 2013新课标卷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 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1 2题 1 2005 2010年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散点图 2013新课标卷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 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1 2题 2 2005 2010年 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 延缓了皖 赣 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 京 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 赣 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 京 津的城市化水平 散点图 2011重庆卷 图2表示2000 2005年间我国各省 市 区 省际人口迁入率 迁出率 以5年为统计单位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图2回答3 5题 3 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 市 区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A 收入水平高B 远离东部C 人口数量少D 经济落后 4 图中B点代表的省 市 区 在1954 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 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 棉花B 甜菜C 橡胶D 青稞 散点图 2011重庆卷 图2表示2000 2005年间我国各省 市 区 省际人口迁入率 迁出率 以5年为统计单位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图2回答3 5题 5 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 净迁移率小于 5 的省 市 区 多C 净迁移率大于10 的省 市 区 少D 所有省 市 区 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散点图 2011重庆卷 图2表示2000 2005年间我国各省 市 区 省际人口迁入率 迁出率 以5年为统计单位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图2回答3 5题 折线图 2013上海 14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 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 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 B C D 折线图 2013浙江 下图为1950 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 读图完成9 10题 9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正确的是A 1950 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 1950 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 1990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 1950 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10 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 B C D 折线图 2013浙江 下图为1950 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 读图完成9 10题 柱状图 2013新课标 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 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7 8题 7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 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 柱状图 2011四川卷 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 5 左右 据此回答1 2题 1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A 目前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 以上 柱状图 2011四川卷 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 5 左右 据此回答1 2题 2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 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数量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柱状图 2010 重庆卷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人口素质低B 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2 与俄罗斯相比 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 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 大气污染B 能源短缺C 水土流失D 淡水匮乏 人口金字塔图 男 女 0 6岁 0 6岁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 性别结构的统计图 因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 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 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 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 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图 金字塔 6 人口的年龄 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 abcB acdC abdD bcd7 据人口年龄 性别结构判断 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 aB bC cD d 2009天津卷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 性别结构示意图 回答6 7题 金字塔 2010海南卷 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4 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B C D 5 图示四国中30 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 B C D 金字塔 2012山东卷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 8题 7 图中信息反映出A 1982 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 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 1982年的20 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金字塔 2012山东卷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 8题 8 与1982年相比 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 表明25 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金字塔 2009江苏卷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图形解读 三角坐标图 20 图形解读 三角坐标图 40 40 20 40 40 100 三角坐标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共有12 95亿人 图中红点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其中0 14岁的人口数量是 0 100 0 100 0 100 20 40 60 80 20 40 60 80 20 40 60 80 0 14岁 15 64岁 65岁以上 A 12亿B 2 98亿C 1 68亿D 7 8亿 三角坐标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共有12 95亿人 图中红点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其中0 14岁的人口数量是 0 100 0 100 0 100 20 40 60 80 20 40 60 80 20 40 60 80 0 14岁 15 64岁 65岁以上 A 12亿B 2 98亿C 1 68亿D 7 8亿 23 三角坐标 2011江苏卷 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16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0 4岁人口比例上升 人口增长加快 15 64岁人口比例上升 就业压力增大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 劳动力充足 A B C D 雷达图 2009广东卷 18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图 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 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 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D 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雷达图 分布图 2012江苏卷 图12是2000 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 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3 24题 23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A 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 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 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 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分布图 2012江苏卷 图12是2000 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 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3 24题 24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A 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 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 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分布图 2012全国卷 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3 完成8 9题 8 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纬度 河流 降水 地形A B C D 9 甲 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 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 地形平坦B 水源充足C 陆路交通方便D 水陆交通枢纽 2020 4 6 常用到的解题思路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不同影响 2020 4 6 2012四川36 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 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 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6分 M岛位于北印度洋 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淡水资源丰富 2分 南部地势较高地区 气候凉爽 适宜人居 2分 沿海平原 地形平坦 利于农业发展 2分 2020 4 6 28 图15是加拿大人口 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部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5分 气候适宜 交通便利 开发较早 农业基础较好 工业发达 城市密集等 2020 4 6 2013上海 十七 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 19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 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 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 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 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 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40 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 中 西部划分 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分 人口分布中部最密 东部其次 西部最稀 2020 4 6 2013上海 十七 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 19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 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 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 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 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 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41 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 4分 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 2020 4 6 2013上海 十七 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 19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 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 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 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 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 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42 从社会经济角度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 临近港澳 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 中部地区城市交通 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 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强 任答一点即可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工资收入高 二 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 就业机会多 2020 4 6 2013上海 十七 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 19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 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 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 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 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 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43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机械增长 分析其负效应 6分 正效应 提供充足劳力 促进三大产业发展 促进城市化发展 任答两点 负效应 资源供给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监控室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法律法规及试题答案汇编
- 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培训(3篇)
- 幼儿园大树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在公民社会中的地位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文本(3篇)
- 厨房火灾事件应急预案(3篇)
- 电厂火灾应急预案演练(3篇)
- 易燃易爆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高楼逃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精准结直肠癌外科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课件-高一下学期五一劳动节励志主题班会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深圳某旅游口岸施工组织设计
- GB∕T 25684.6-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6部分:自卸车的要求
- 四川省职工住房补贴实施办法
- 学生活动场地借用流程
- 辽宁医院明细.xls
- JYC全自动变频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