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第1章 编制依据3第2章 工程概况4第3 章 施工难点5第4 章 技术准备54.1 对原材料的要求54.2 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64.3 主要技术措施64.4 混凝土的配合比94.5、混凝土温度计算94.6大体积混凝土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174.7大体积混凝土保温法温度控制。244.8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控制措施。27第5 章 施工部署295.1 商品混凝土295.2 混凝土浇筑施工安排315.3 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355.4 混凝土试验355.5 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36第6 章 混凝土浇筑366.1 进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366.2 浇筑方法366.3 泌水处理376.4 混凝土的振捣376.5 混凝土表面处理386.6 防止墙、柱移位38第7章、质量管理措施387.1质量管理机构387.2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397.3混凝土表面外观检查407.4混凝土的进场检验407.5突发不能连续施工情况的应急措施407.6混凝土工程控制流程图:407.7其它施工注意事项42第8章、质量标准42第9章 安全注意事项43第10章、绿色施工措施44第11章、冬季施工措施44附图1:111段混凝土浇筑图47附图2:1325段混凝土浇筑图48 第1章 编制依据1.1 设计图纸: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施工图纸。1.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1.7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1.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1.13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 10-95)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1.15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 (JGJ 6-99)1.1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1.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1.18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_193-2009)1.19绿色施工导则1.2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工程)09版1.21河北省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管理规定 冀建质2003121号第2章 工程概况天洋城4代B区住宅楼工程位于迁安市南部核心区,定位为迁安未来新城区的中央商务区。东至丰庆路,南至惠昌大街,西至燕山大道,北至惠兴大街。本工程绝对标高为46.750米,共5栋住宅楼和一个大地下车库组成,项目满铺地下一层,其中地下车库层高3.9米,主楼地下一层层高3.5米,地上2434层不等,层高2.9米,其中17楼地上33层,18#楼地上24层,19#21#22#楼地上34层,总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米。本工程基础部分混凝土为大体积,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类别为筏板基础,17#楼地上划分为3个施工段、18#楼地上划分为2个施工段、21#楼地上划分为3个施工段;基础底板厚度分别为1200mm、1500mm两种厚度一次性浇筑,各栋主楼混凝土使用情况见表1施工段17#18#21#合计砼方量砼放量/m3120090012003300浇筑时间10910由于本工程底板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在“ISO9002”中属于 “4.9过程控制”中的特殊过程控制项目,系质量控制重要内容。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以便在施工中遵照执行。第3 章 施工难点3.1 本工程工期短、时间紧,底板混凝土总量大,现场场地狭小,最大浇筑量1200m3。必须全盘考虑、精心安排、采取周密的技术措施保证质量。3.2 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基本安排在冬春季节,日气温变化大且气温低不利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3.3 底板施工时进出车辆多,多台输送泵同时作业。施工场地狭小。不利于交通和多台输送泵的布置。因此基坑内留设坡道,汽车泵直接行至基坑内,解决场地紧张的状况,减少输送泵的甭管问题。3.4 本工程地处场地为乡村拆迁地段,需新建临时施工道路,在铺设道路过程中通过采用回填级配砂石跟浇筑砼方式施工,施工前必须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 3.5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均安排在气温较低的12月。此时大气温度低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由于一次浇筑混凝土方量大,长时间的间隔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浇筑层之间结合都非常不利。须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在混凝土浇筑的特定时间允许夜间施工,使浇筑工作连续进行保证大体积底板的浇筑质量。第4 章 技术准备基础底板的施工,除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外,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裂缝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关键。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在抗裂验算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原材料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差(入模温度、水化热温升)、减小地基的约束以及控制降温速率、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特性、延长养护期、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安排抗裂技术措施。4.1 对原材料的要求拌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除了必须满足相关国家、行业规范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4.1.1 水泥:1) 采用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 采用水泥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3) 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3kg。4.1.2 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 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4.1.3 粗骨料:宜采用531.5mm 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4.1.4 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大于2.3,不使用人工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4.1.5 外加剂:4.1.5.1 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4.1.5.2 不得具有早强性能。4.1.5.3 不添加任何膨胀剂。4.1.5.4 使用高效减水剂。4.2 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4.2.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C35P6。4.2.2 水灰比控制0.55 以下。4.2.3 砂率控制在38%42%以内。4.2.4 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 以上,误差上限+40mm(非大体积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误差下限为-20mm即140mm。)。4.2.5 初凝时间宜为68h。4.2.6 混凝土供应单位可参考以下措施。4.2.6.1外加剂、砂石须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风;4.2.6.2混凝土运输罐车外罩保温套。4.2.6.3为保证水化热不超过本方案抗裂计算的要求,试配时须对各试配配合比作混凝土或混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热试验。4.3 主要技术措施4.3.1 采用60d 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按照规范要求,将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总用量控制在不少于320kg。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方案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50kg,掺和料为138kg。4.3.2 采用三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高炉磨细矿粉和粉煤灰,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4.3.3 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4.3.4 除设计布置的后浇带外,不再增加施工缝或后浇带。后浇带的布置如图1 所示。4.3.5 设计后浇带处断面如图2 所示。 图1:基础底板后浇带布置图(施工缝位置采用膨胀止水条)图2:后浇带做法4.3.6 由于底板计划浇筑时间在较冷的月份,气温低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尽可能减少浇筑时的热量,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即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的方式。4.3.7 混凝土初凝前,表面用平板振捣器做两次振捣,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两次振捣后,用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做两遍压实抹平,最后表面扫毛。4.3.8 加强养护,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0,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可控制在25以内。4.3.8.1 浇筑完成后14d 内,采用覆盖养护。4.3.8.2 两次抹面压实后立即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帘被、一层塑料薄膜(彩条布)。4.3.8.3保温保湿养护至少14d。养护至第15d 时,根据测温情况和当时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养护。4.3.15.4后浇带处的养护:底板后浇带处侧模有木模。木模处采用一层阻燃保温草袋外面加盖一层塑料布保温保湿养护。塑料布和草带要绑扎在模板上,与模板密贴。木模的拆模时间,同样在第15d 根据测温情况决定,如当时施工条件许可,则安排在第15d 拆模。后浇带的板带上表面采用两层草袋两层塑料薄膜养护,即一层塑料薄膜 +二层干草袋+一层塑料薄膜。4.3.16 做好浇筑后的测温工作,设专职测温工,及时将测温数据录入预先编制好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和温度应力的计算程序,实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应力的变化情况,推断下一时段的温度和应力变化趋势,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保温层的厚度。4.4 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本章第4.1、4.2、4.3 条确定的原则,参考搅拌站统计资料和试配数据,确定混凝土单方主要材料用量(kg)。确定的配合比见下表:强度等级C40P8水胶比0.36水灰比0.35砂率42% 材料名称项目水泥水砂石外加剂掺和料其他每m3用(kg/m3)250160753101910.1,2758,1384.5、混凝土温度计算4.5.1基础底板1.5m厚时温度计算4.5.1.1砼的最大绝热温升最大绝热温升a、 b、 式中 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270; 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F155; 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0,取K0.27;水泥28d水化热(),查表41 Q375;表4.5.11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等级水化热()3d7d28d硅酸盐水泥42.531435437532.5250271334矿渣水泥32.5180256334 混凝土比热、取0.97; 混凝土密度、取2400(); 为常数,取2.718; 混凝土的龄期(d),取t3d; 系数、随浇筑温度而改变。查表42,m0.34。 系数 表4.5.22 浇筑温度()510152025300.2950.3180.3400.3620.3840.406A最大绝热温升取大值49.114.5.1.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式中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因3d为砼浇筑后的最大温升,故取龄期为3d。; 混凝土浇筑温度(),10;龄期降温系数,查表43.表4.5.13 降温系数浇筑层厚度(m)龄期 36912151821 2427301.00.360.290.170.090.050.030.011.250.420.310.190.110.070.040.031.500.490.460.380.290.210.150.12 0.080.050.042.500.650.620.570.480.380.290.230.190.160.153.000.680.670.630.570.450.360.300.250.210.194.000.740.730.720.650.550.460.370.300.250.24 4.5.1.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选用3层草帘被和2层塑料薄膜覆盖。取 0.5h0.06(T2-Tq)1.3/2.33(Tmax-T2) 0.51.50.06201.3/2.3320 10.04mm式中 保温材料厚度(m),40mm; h砼底板实际浇筑厚度,h1.3m; 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查表44 0.06表4.5.14 几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密度()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密度()导热系数建筑钢材780058矿棉、岩棉1102000.0310.065钢筋混凝土24002.33沥青矿棉毡1101600.0330.052水0.58泡沫塑料20500.0350.047木模板5007000.23膨胀珍珠岩403000.0190.065木屑0.17油毡0.05草袋1500.14膨胀聚苯板15250.042沥青蛭石板3504000.0810.105空气0.03膨胀蛭石板802000.0470.07泡沫混凝土0.10混凝土表面温度();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6;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计算时可取 取 传热修正系值,取1.32.0,查表45,取1.3表4.5.15 传热系数修正值保温层种类1纯粹由容易透风的材料组成(如:草袋、稻草板、锯末、砂子)2.63.02由易透风材料组成,但在混凝土面层上再铺一层不透风材料2.02.33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1.61.94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1.31.55纯粹由不易透风材料组成(如:油布、帆布、棉麻毡、胶合板)1.31.5注:1. 值为一般刮风情况(风速25m); 2. 值为刮大风情况。4.5.2.4、混凝土表面的传热系数 式中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 各保温层厚度(m),0.04m; 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0.06;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 .4.5.2.5、混凝土虚厚度 式中 混凝土虚厚度(m); 折减系数,取2/3; 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 .4.5.2.6、混凝土计算厚度 =1.50.632 =2.76 式中 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实际厚度(m)。4.5.2.7、混凝土表层温度 =6+40.63(2.76-0.63)(31.32-6)/2.762 =23.84 式中 混凝土表面温度();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9; 混凝土虚厚度(m); 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中心温度()。故: T1(t)-T2(t)=31.32-23.84 =7.4820,符合要求 最大绝热温升取小值26.46C4.5.2.8、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式中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因3d为砼浇筑后的最大温升,故取龄期为3d。; 混凝土浇筑温度(),10;龄期降温系数,查表43.表4.5.16 降温系数浇筑层厚度(m)龄期 369121518212427301.00.360.290.170.090.050.030.011.250.420.310.190.110.070.040.031.500.490.460.380.290.210.150.120.080.050.042.500.650.620.570.480.380.290.230.190.160.153.000.680.670.630.570.450.360.300.250.210.194.000.740.730.720.650.550.460.370.300.250.24 4.5.2.9、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选用3层草帘被,2层塑料薄膜覆盖。取 0.5h0.06(T2-Tq)1.3/2.33(Tmax-T2) 0.51.50.06201.3/2.3320 10.04mm式中 保温材料厚度(m),40mm; h砼底板实际浇筑厚度,h1.3m; 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查表44 0.06表4.5.17 几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密度()导热系数材料名称密度()导热系数建筑钢材780058矿棉、岩棉1102000.0310.065钢筋混凝土24002.33沥青矿棉毡1101600.0330.052水0.58泡沫塑料20500.0350.047木模板5007000.23膨胀珍珠岩403000.0190.065木屑0.17油毡0.05草袋1500.14膨胀聚苯板15250.042沥青蛭石板3504000.0810.105空气0.03膨胀蛭石板802000.0470.07泡沫混凝土0.10混凝土表面温度();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6;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 取 传热修正系值,取1.32.0,查表45,取1.3表4.5.18 传热系数修正值保温层种类1纯粹由容易透风的材料组成(如:草袋、稻草板、锯末、砂子)2.63.02由易透风材料组成,但在混凝土面层上再铺一层不透风材料2.02.33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1.61.94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1.31.55纯粹由不易透风材料组成(如:油布、帆布、棉麻毡、胶合板)1.31.5注:1. 值为一般刮风情况(风速25m); 2. 值为刮大风情况。4.5.2.10、混凝土表面的传热系数 式中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 各保温层厚度(m),0.04m; 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0.04;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 .4.5.2.11、混凝土虚厚度 式中 混凝土虚厚度(m); 折减系数,取2/3; 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 .4.5.2.12、混凝土计算厚度 =1.50.632 =2.76 式中 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实际厚度(m)。4.5.2.7、混凝土表层温度 =6+40.63(2.76-0.63)(21.48-6)/2.762 =16.9 式中 混凝土表面温度();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6; 混凝土虚厚度(m); 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中心温度()。故: T1(t)-T2(t)=21.48-16.9 =4.5820,符合要求表面:T2(t)-Tq=16.9-6 =10.920,符合要求4.6大体积混凝土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4.6.1混凝土基础1.5m的最不利情况下的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4.6.1.1计算原理 (依据 )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t、c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其中心温度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中心温度为:31.92度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则 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 大体积混凝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025范围内。4.6.1.2计算: 取 E0=3.25104N/mm2,=110-5,T1=15.29,=0.15 1) 混凝土在3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3)=0.77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0.92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46N/mm2 4) 3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3)=0.84N/mm2 结论: 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大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会出现表面裂缝。4.6.2混凝土基础1.5m的有利情况下的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4.6.2.1计算原理 (依据 ) :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t、c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其中心温度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中心温度为:27.20度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大体积混凝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025范围内。4.6.2.2计算: 取 E0=3.25104N/mm2,=110-5,T1=9.37,=0.15 1) 混凝土在3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3)=0.77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0.57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28N/mm2 4) 3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3)=0.84N/mm2 结论: 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不大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不会出现表面裂缝。4.6.3混凝土基础1.5m的最不利情况下的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平均气温为6时)4.6.3.1计算原理 (依据 ) :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t、c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其中心温度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中心温度为:31.32度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大体积混凝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025范围内。 4.6.3.2计算: 取 E0=3.25104N/mm2,=110-5,T1=6.53,=0.15 1) 混凝土在3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3)=0.77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0.39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20N/mm2 4) 3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3)=0.84N/mm2结论: 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不大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不会出现表面裂缝。4.6.4混凝土基础1.5m的有利情况下的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平均气温为6时)4.6.4.1计算原理 (依据 ) :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t、c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其中心温度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中心温度为:21.48度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则 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 大体积混凝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025范围内。4.6.4.2计算: 取 E0=3.25104N/mm2,=110-5,T1=3.99,=0.15 1) 混凝土在3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3)=0.77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0.24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12N/mm2 4) 3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3)=0.84N/mm2结论: 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不大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不会出现表面裂缝。4.6.5混凝土基础1.5m的最不利情况下的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平均气温为-4.5时)4.6.5.1计算原理 (依据 ) :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t、c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其中心温度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中心温度为:26.42度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大体积混凝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025范围内。 二、计算: 取 E0=3.25104N/mm2,=110-5,T1=8.05,=0.15 1) 混凝土在3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 E(3)=0.77104N/mm2 2) 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 t=0.49N/mm2 3)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 c=0.24N/mm2 4) 3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 ft(3)=0.84N/mm2 结论: 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不大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不会出现表面裂缝。4.7大体积混凝土保温法温度控制。4.7.1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基础底板厚为1.5m,大气平均温度6)4.7.1.1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i-保温材料所需厚度(m); h-结构厚度(m); i-结构材料导热系数(W/m.K);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b-混凝土表面温度(); Ta-空气的平均温度(); K-透风系数。 二、计算参数 (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2.3(W/m.k); (2)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i = 0.05(W/m.K);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h=1.50(m); (4) 混凝土表面温度Tb=26.63(); (5) 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41.92(); (6) 空气平均温度Ta=6.00(); (7) 透风系数K=1.30。 三、计算结果 保温材料所需厚i = 0.05(m)。4.7.2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基础底板厚为1.3m,大气平均温度6)4.7.2.1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i-保温材料所需厚度(m); h-结构厚度(m); i-结构材料导热系数(W/m.K);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b-混凝土表面温度(); Ta-空气的平均温度(); K-透风系数。4.7.2.2计算参数 (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2.3(W/m.k); (2)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i = 0.05(W/m.K);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h=1.50(m); (4) 混凝土表面温度Tb=17.07(); (5) 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26.70(); (6) 空气平均温度Ta=6.00(); (7) 透风系数K=1.30。 三、计算结果 保温材料所需厚i = 0.02(m)。4.7.3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基础底板厚为1.5m,大气平均温度-4.5) 4.7.3.1计算公式: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i-保温材料所需厚度(m); h-结构厚度(m); i-结构材料导热系数(W/m.K);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b-混凝土表面温度(); Ta-空气的平均温度(); K-透风系数。4.7.3.2计算参数 (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2.3(W/m.k); (2)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i = 0.05(W/m.K);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h=1.50(m); (4) 混凝土表面温度Tb=11.00(); (5) 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16.48(); (6) 空气平均温度Ta=-4.50(); (7) 透风系数K=1.30。 4.7.3.3计算结果 保温材料所需厚i = 0.05(m)。4.8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控制措施。基础底板厚度为1500mm、1500mm、350mm,底板混凝土总量约41770m3。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设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减小其内外温差,所以必须采用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4.8.1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本工程主楼基础底板厚度部分为1500mm、1200mm。车库防水板基础底板厚度为350mm,为大体积混凝土。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为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得到更好的控制,必须从混凝土原材料使用开始,到混凝土浇筑、水化升温、降温、养护等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改善约束条件,从而有效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避免裂缝的发生。4.8.2减少裂缝的技术措施(a)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P6,由于本混凝土处于冬季节施工,室外气温较低,故选用硅酸盐水泥;(b)同时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掺加相应的缓凝剂、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c)基础底板混凝土中掺加抗裂型防水剂,具有抗裂、抗渗、补偿收缩等作用;(d)对粗细骨料的控制,尽量选用粒径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好骨料的含泥量;适当降低骨料的原材料温度;(e)在浇筑过程中,采取分层浇筑,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使其尽量向外散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f)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混凝土二次振捣,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g)混凝土浇筑达到终凝后,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用塑料薄膜及保温(塑料薄膜+草帘被+草帘被+塑料薄膜 厚度约100mm)被加以覆盖,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养护天数不可少于14d。(h)在1500mm厚基础底板中间布设测温管间距700mm,加强温度控制与管理,实施信息化控制,随时跟踪好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使其内外温差控制在25左右;(j)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