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_第1页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_第2页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_第3页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_第4页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进展 专业 分析化学学号 20120817003姓名 李泽时 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特指一种用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它在经典色谱理论的基础上 采用了高压泵 化学键合固定相高效分离柱 高灵敏专用检测器等实验技术建立的一种液相色谱分析法 高压 150 350 105Pa高效 大于30000塔板 米高灵敏 10 9g 紫外检测 10 11g 荧光检测 2 HPLC与GC差别 1 分析对象的区别GC 气相色谱法 适于能气化 热稳定性好 且沸点较低的样品 但对高沸点 挥发性差 热稳定性差 离子型及高聚物的样品 尤其对大多数生化样品不可检测 占有机物的20 HPLC 适于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 包括有机介质溶液 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对分子量大 难气化 热稳定性差的生化样品及高分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用途广泛 占有机物的80 2 流动相的区别GC 流动相为惰性 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 只与固定相有相互作用 HPLC 流动相为液体 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 能提高柱的选择性 改善分离度 对分离起正向作用 且流动相种类较多 选择余地广 改变流动相极性和pH值也对分离起到调控作用 当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也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3 操作条件差别GC 加温操作HPLC 室温 高压 液体粘度大 峰展宽小 二 高效液相色谱仪 1 高压输液系统 泵 恒压泵 在一定操作条件下 输出压力保持恒定 流量随系统压力变化而变化 恒流泵 在一定操作条件下 输出流量保持恒定 而与系统的压力无关 2 进样系统a 隔膜进样 高分子有机硅胶垫 进样室 GC 系统压力较小HPLC 系统压力太大 须停泵进样 早期 b 阀进样 不必停泵 六通阀 3 分离系统 色谱柱直径4 6mm 柱长10 30cm 多为不锈钢材料柱效评价 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R n fs 拖尾因子 色谱柱维护 使用温度最好小于40 预柱 预柱就是牺牲其中的填料来饱和流动相 以保护分析柱 4 检测系1 紫外 可见吸收检测器UV Vis 适用于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物质灵敏度较高 应用范围较广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2 荧光检测器FLD 只能分析具有荧光活性的物质灵敏度高 但适用范围有限3 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利用折光率的差别来检测 为通用型检测器 但灵敏度低 温度要求严格 三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 HPLC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 70年代初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率先开展了HPLC的研究 生产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柱 出版了相关的论文 80年代初 卢佩章等人开展了智能色谱的研究 并于1984 1989年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智能高效液相色谱仪 此后 HPLC仪器及技术逐渐从开始仅为少数实验室拥有发展到目前为更多的生产 研究和检验部门所掌握 广泛用于质量控制 测试分析和分离制备 1 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因为化学键合固定相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并且可以通过改变键合有机官能团的类型来改变分离的选择性 所以应用范围很广 已成为近代液相色谱发展的主流 通常大部分分离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决 目前 化学键合固定相主要还是采用微粒硅胶作为基体 利用有机氯硅烷或烷氧基硅烷试剂与硅胶表面上的游离硅醇基反应制备si si C键型的键合相 根据键合功能团的极性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键合相两种 极性键合相 正相色谱 适合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 2 流动相的研究进展 因为流动相的组成和PH对被测组分保留值的影响很大 所以有关流动相的研究报道很多 Heron等研究了反相色谱非水介质溶剂的选择 发现Kaelble三角图比常用snyder三角图更为有效 cart研究小组价仔细测量了甲醇 乙腈 异丙醇和四氢呋喃水溶液混合作为质子给予体溶剂的酸度 并讨论了相关的反相色谱保留值的变化 Levin等提出一种在二元流动相试验基础上预言三元流动相保留行为的方法 Mccailey研究了有机溶剂强度对一些基本化合物的影响 发现四氢呋喃和甲醇比乙腈做流动相有更好的色谱峰 尽管不同溶质的行为有相当大的差异Tadashi等通过对大量药物的测定讨论了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液配比的变化对反相色谱保留值的影响 付春梅等用乙醇一水系统作为反相色谱流动相分析了大量中药有效成分 并与甲醇 水和乙腈 水系统进行了比较 认为在合适的柱温等色谱条件下 乙睛流动相系统安全 准确 石国荣利用反相色谱中容量因子与二元流动相中强溶剂的体积分数基本成线性的关系 引入半峰宽数据 提出了用图解法选择二元流动相配比的方法 3 检测器的研究进展 l 紫外检测器 UvD 和荧光检测器 FLD 2 电化学检测器 ECD 3 核磁共振检测器 NMRD 4 化学发光检测器 CLD 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 6 质谱检测器 MSD 7 示差折光检测器 DRID 8 其他检测器 四 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 1 在药材炮制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中药炮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 去毒 改变药性的前处理过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大黄类药材炮制前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结果发现大黄类药材炮制前后 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样品 8 11 饮片中的含量高于药材 但少数样品 3 11 正好相反 测定黄芪及其炮制中黄芪甲贰含量 发现炮制对黄芪甲昔甙含量影响很大 认为中医以为黄芪不同炮制品主治不同 可能与黄芪甙含量不同有关 2 在方剂配伍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经过配伍不仅可以改变药性 还可以提高药物质量 降低毒副作用 袁海龙等测定了茵陈蒿汤 桅子不同配伍组方 单味桅子中桅子甙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 配伍可提高有效成分桅子甙含量 说明配伍有助于提高药物质量 容蓉等测定了四物汤 白芍不同配伍组方 单味白芍中有害成分苯甲酸的含量 发现单味白芍中苯甲酸含量最高 表明配伍有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3 在制剂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不同的制剂工艺会改变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从而影响药物质量 沈嘉等比较了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和黄岑甙含量 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生产的黄连解毒汤中两种成分的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生产工艺影响制剂质量 4 在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进入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是众多化合物参与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无论多么复杂总是存在与药理作用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 王飞等通过试验认为藏药珠根散改善急性脑缺血所致大鼠记忆障碍与影响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有关 史万忠等的研究表明 补肾益精方水提物中淫羊蕾贰和袖皮昔含量虽然低于醇提物 但在对抗诱导性大鼠骨质疏松症作用却高于醇提物 提示这两种成分不是该方的抗骨质疏松症的标定活性成分 桂卉等测得 理脂康 中大黄酚含量与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清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有关 5 在定性 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技术发展使得植物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控制得以科学 全面和完善 含量测定己从定量分析一种或一类活性成分发展到分析多种活性成分 而定性分析也从个别成分发展到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制定 张聪等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中国红参和高丽红参的HPLC指纹图谱 发现不同品种色谱峰重叠只有60 左右 认为指纹图谱可以区别不同的红参品种 6 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体内化学成分与 证 临床疗效 中药配伍之间的联系 指导安全 合理 有效使用药物 真正意义上实行对中药方剂研究 中药质量标准的控制和中药制剂工艺的优化 Li等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将原儿茶酸作为内标物 测定老鼠血浆中的绿原酸 血浆样品中的绿原酸用乙睛提取 方法的检测限为0 4ng mL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 14一10 78 和2 20一5 00 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7 59 该方法可成功地用于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L J等建立了一种快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丘脑中黄琴昔的新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柱 4 硝基 苯甲酸为内标物 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45 55 0 2 v v v 检测波277nm 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 05 4 0mug mL 检出限10ng mL 在对雄性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单一剂量90毫克 千克黄芩苷的黄芩提取物后 采用该法测定黄芩苷在大鼠丘脑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结果令人满意 五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 HPLC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其理论和应用方面己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并且还在不断被完善和发展 因此它在植物药的发展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 展望 由于中草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