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七年级(上)周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2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D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3地球赤道周长约是()A20000千米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50000千米4“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上任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以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以180W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以0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7看图,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经度20,纬度20B20E,20NC20W,20ND20E,20S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9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季10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五带形成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11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五带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12当肇庆昼长夜短时,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13下列节日中,我国天安门广场早上升旗时间最晚(黑夜最长)的是()A妇女节B儿童节C国庆节D圣诞节14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1:1600000B二百万分之一CD15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16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B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7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8在下列几种地图中,与等高线无关的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B经纬网地图C地形剖面图D等高线地形图1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C起伏越大D起伏越小2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79米B9009米C8999米D8689米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21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实际存在的(判断对错)22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判断对错)23以赤道为界,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判断对错)24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势越平缓,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势越陡峻(判断对错)25肇庆位于北寒带(判断对错)三、连线题:(共5分,每题1分)26连线:四、解答题(共1小题,10分)27猜一猜,下列特征指示什么地理事物,在后面横线写出来:(1)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2)纬度最低,最大的纬线圈(3)经度最小,东、西经度的分界线(4)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两极地区,全天没有太阳,都是黑夜(5)把实物按比例缩小在平面上,用来辨别方向和寻找位置的工具五、读图题28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图示时间为月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2)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29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相应的位置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2)在方框里写出四条纬线的名称(3)五带中,由于有太阳直射,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太阳永远都是斜射的是;有极昼和极夜的是30如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1)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流向(2)村庄B在村庄A的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方和方31读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填空:(1)A点的高度是米,B点的高度是米,A点大约在B点的方向(2)图中山脉中的坡较陡,坡较缓(3)D点比C点高出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高度六、才华展现:32老人家教导:早上看东边的天象,若有浓厚乌云,则可判断当天会下雨;傍晚看西边的天象,即使有浓厚乌云,也可判断当晚不会下雨你认为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33生活实践:假如你有机会和父母或朋友外出,你能在陌生的城市或广阔的郊野当一个好向导吗?比如说,你利用什么工具或借助什么物体来辨认方向呢?如果你成功了,就请你把这值得骄傲的经历写下来吧特别是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辨认方向的哦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七年级(上)周练地理试卷(9.30)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在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解答】解:在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最先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2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D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地球赤道周长约是()A20000千米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50000千米【考点】地球的大小【分析】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解答】解: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三个数字来说明: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故选:B4“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上任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解答】解: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故选:C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本初子午线【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度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解:A、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B、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故符合题意;C、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以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以180W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以0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这是一个基础知识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解答】解:地球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经度和为180)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是避免了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欧洲和非洲上的国家给分隔到两个半球上故选:A7看图,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经度20,纬度20B20E,20NC20W,20ND20E,20S【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20W,20N)故选:C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极地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分析】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解答】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季【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B10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五带形成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而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B11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五带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五带的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而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选:B12当肇庆昼长夜短时,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解答】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肇庆市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故选:D13下列节日中,我国天安门广场早上升旗时间最晚(黑夜最长)的是()A妇女节B儿童节C国庆节D圣诞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日出时间最晚,升旗最晚选项中圣诞节(12月25日)与12月22日接近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4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1:1600000B二百万分之一CD【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是分式,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化为数字式为:A、1:1600000,B、1:2000000,C1:4000000,D、1:5000000,因此选项A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A符合题意故选:A15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解答】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到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10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故选:A16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B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大的表示实地范围小,比例尺小的表示实地范围大;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先把比例尺的文字式和线段式写成统一的数字式,再进行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解答】解:学校操场范围较小,因此选择大比例尺A、1:1000写成;B、;C、写成;D、写成把A、B、C、D选项中的比例尺进行比较,最大的是选项A故选:A17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依据是: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的方向为东西方向,面向北方左侧为西方,右侧为东方【解答】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依据是: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的方向为东西方向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选项 C符合题意故选:C18在下列几种地图中,与等高线无关的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B经纬网地图C地形剖面图D等高线地形图【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2)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等高线地图上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哪里高哪里低,哪里是山地,哪里是盆地,就都能从图上看出来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对照高程表,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而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与等高线无关故选:B1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C起伏越大D起伏越小【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故选:B2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79米B9009米C8999米D8689米【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4(155)=8999米故选:C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21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实际存在的(判断对错)【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解:经线和纬线不是真实存在的,经线和纬线是人们在地球仪上划分的故答案为:22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判断对错)【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解: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故答案为:23以赤道为界,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判断对错)【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赤道以北的纬度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解答】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北纬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故答案为:24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势越平缓,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势越陡峻(判断对错)【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解答】解:读图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故答案为:25肇庆位于北寒带(判断对错)【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答】解:广东省肇庆的经纬度约为北纬23.03、东经112.27,从纬度看,位于23.5N23.5S之间,应为热带故答案为:三、连线题:(共5分,每题1分)26连线:【考点】图例和注记【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解答】解:读图可知,右侧图例自上而下依次是:城市(居民点)、沙漠、铁路、山峰、国界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1小题,10分)27猜一猜,下列特征指示什么地理事物,在后面横线写出来:(1)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经线(2)纬度最低,最大的纬线圈赤道(3)经度最小,东、西经度的分界线0经线(4)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两极地区,全天没有太阳,都是黑夜极夜(5)把实物按比例缩小在平面上,用来辨别方向和寻找位置的工具地图【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解答】解:分析可知,(1)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经线(2)纬度最低,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3)经度最小,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经线(4)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两极地区,全天没有太阳,都是极夜 (5)把实物按比例缩小在平面上,用来辨别方向和寻找位置的工具地图根据题意故答案为:经线;赤道;0经线;极夜;地图五、读图题28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图示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2)此时A点昼长为12小时,B点昼长为24小时(3)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白昼缩短,夜延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1【解答】129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相应的位置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2)在方框里写出四条纬线的名称(3)五带中,由于有太阳直射,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热带;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太阳永远都是斜射的是温带;有极昼和极夜的是寒带【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分析】人们根据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解答】解:(1)热带的纬度范围为23.5N23.5S之间,北温带在23.5N66.5N之间,北寒带在66.5N以北,南温带在23.5S66.5S之间,南寒带在66.5S以南;(2)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N,南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S,南北极圈的纬度数分别为66.5S和66.5N;(3)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1)如图;(2)如图;(3)热带;温带;寒带30如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1)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东北流向西南(2)村庄B在村庄A的东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东南方和西南方【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是根据指向标判方向,是经纬网定向此题图中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据此利用指向标判定方向【解答】解: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图中箭头指向北方,也可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定(1)河流流向的判定首先依据河流中箭头判断,再判断河流总体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2)村庄B在村庄A的正东;村庄C在村庄A的东南方向;村庄C在村庄B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1)东北;西南;(2)东;东南;西南31读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填空:(1)A点的高度是300米,B点的高度是100米,A点大约在B点的正南方向(2)图中山脉中的D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