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名词1、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的氨基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氨键。2、肽(peptide):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3、亲合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质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4、等电聚胶电泳(IFE):利用一种特殊的缓冲液(两性电解质)在聚丙烯酰氨凝胶制造一个pH梯度,电泳时,每种蛋白质迁移到它的等电点(pI)处,即梯度足的某一pH时,就不再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了。5、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e):等电聚胶电泳和SDS-PAGE的组合,即先进行等电聚胶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6、构形(configuration):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形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7、构象(conformation):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放置所产生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8、调节子(regulon):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其表达活性是受同一种基因编码蛋白质协同调节的一组操纵子或一组基因,叫调节子。9、伴娘蛋白(chaperone,molecular chaperons(复数)or chaperonin陪伴蛋白):与一种新合成的多肽链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成具有生物功能构向的蛋白质。伴娘蛋白可以防止不正确折叠中间体的形成和没有组装的蛋白亚基的不正确聚集,协助多肽链跨膜转运以及大的多亚基蛋白质的组装和解体。而它本身却不是最终形成的功能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已知有一部分,但不是所有的分子伴侣,是属于热激或应激蛋白质(heat-shock or stress proteins)。Molecular folding。10、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当外源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高水平表达时常产生不溶性颗粒,称包涵体。主要由不溶性外源蛋白质和杂质所组成,经溶解和再折叠可获得有活性的蛋白质。11、比活(specific activity):每分钟每毫克酶蛋白在25C下转化的底物的微摩尔数。比活是酶纯度的测量。12、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将1mol反应底物中所有分子由其态转化为过度态所需要的能量。13、活性部位(active energy):酶中含有底物结合部位和参与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氨基酸残基部分。活性部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结构域或亚基之间的裂隙或是蛋白质表面的凹陷部位,通常都是由在三维空间上靠得很进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组成。14、酸-碱催化(acid-base catalysis):质子转移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15、共价催化(covalent catalysis):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许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方式进行的。16、酶原(zymogen):通过有限蛋白水解,能够由无活性变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17、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位于一个或多个代谢途径内的一个关键部位的酶,它的活性根据代谢的需要而增加或降低。18、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又叫变构酶,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大多是变构酶,其活性受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这种调节叫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19、异构酶(isomerase):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酶,如磷酸丙糖异构酶等。20、齐变模式(concerted model):相同配体与寡聚蛋白协同结合的一种模式,按照最简单的齐变模式,由于一个底物或别构调节剂的结合,蛋白质的构相在T(对底物亲和性低的构象)和R(对底物亲和性高的构象)之间变换。这一模式提出所有蛋白质的亚基都具有相同的构象,或是T构象,或是R构象。21、序变模式(sequential model):相同配体与寡聚蛋白协同结合的另外一种模式。按照最简单的序变模式,一个配体的结合会诱导它结合的亚基的三级结构的变化,并使相邻亚基的构象发生很大的变化。按照序变模式,只有一个亚基对配体具有高的亲和力。22、同功酶(isoenzyme isozyme):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它们彼此在氨基酸序列,底物的亲和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23、别构调节物(allosteric modulator):又称为别构效应物,变构调节剂(allosteric effector)。结合在别构酶的调节部位,调节酶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别构调节物可以是是激活剂,也可以是抑制剂。24、维生素(vitamin):是一类动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对动物生长和健康又是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必需从食物中获得。许多辅酶都是由维生素衍生的。25、辅酶(conzyme):某些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所需的一类辅助因子,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维生素。辅酶与酶结合松散,可以通过透析除去。26、辅基(prosthetic group):是与酶蛋白质共价结合的金属离子或一类有机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辅基在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始终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27、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含有尼克酰胺的辅酶,在某些氧化还原中起着氢原子和电子载体的作用,常常作为脱氢酶的辅。28、黄素单核苷酸(FMN)一种核黄素磷酸,是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29、硫胺素焦磷酸(thiamine phosphate):是维生素B1的辅形式,参与转醛基反应。30、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含有核黄素。31、磷酸吡哆醛(pyidoxal phosphate):是维生素B6(吡哆醇)的衍生物,是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酶。32、生物素(biotin):参与脱羧反应的一种酶的辅助因子。33、醛糖(aldose):一类单糖,该单糖中氧化数最高的C原子(指定为C-1)是一个醛基。34、寡糖(oligoccharide):由220个单糖残基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35、多糖(polysaccharide):2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多糖链可以是线形的或带有分支的。36、生糖氨基酸(glucongenic amino acid):降解可生成能作为糖异生前体的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37、生酮氨基酸(acetonegenic amino acid):降解可生成乙酰CoA或酮体的氨基酸。38、激素(hormone):一类由内分泌器官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或器官)的功能。39、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结合特异激素并引发细胞响应的蛋白质。40、级联放大(cascade amplification):在体内的不同部位,通过一系列酶的酶促反应来传递一个信息,并且初始信息在传递到系列反应的最后时,信号得到放大,这样的一个系列叫作级联系统。41、激素效应元件(HER):指与类固醇和甲状腺素等激素受体结合的一段短的DNA序列(1220bp),这类受体结合DNA后可改变相邻基因的表达。42、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43、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3?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44、滞后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3?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45、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46、引发体(primosome):一种多蛋白复合体,E.coli中的引发体包括催化DNA滞后链不连续DNA合成所必需的,短的RNA引物合成的引发酶,解旋酶。47、复制体(replisome):一种多蛋白复合体,包含DNA聚合酶,引发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其它辅助因子。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进行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聚合反应。48、单链结合蛋白(SSB):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紧密的蛋白,它的结构可以防止复制叉处单链DNA本身重新折叠回双链区。49、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 replication):复制环状DNA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DNA聚合酶结合在一个缺口链的3端绕环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DNA,每一轮都是新合成的DNA取代前一轮合成的DNA。50、复制子(replicon):含有一个复制起始位点的DNA复制单元。例如细菌染色体,病毒基因组,质粒基因组等,其DNA能够进行复制的遗传单元,均称为复制子。真核细胞基因组内的复制子特称复制单元。51、转录(transcription):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物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一条RNA链的过程。52、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三磷酸合成RNA的酶。53、启动子(promoter):在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54、内含子(intron):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外显子的DNA中的区域。55、外显子(exon):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内含子的DNA中的区域。56、终止因子(termination factor):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的辅助因子(蛋白质)。57、翻译(translation):在蛋白质合成期间,将存在于mRNA上代表一个多肽的核苷酸残基序列转换为多肽链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过程。58、遗传密码(genetic code):核酸中的核苷酸残基序列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连续的3个核苷酸残基序列为一个密码子,特指一个氨基酸。标准的遗传密码是由64个密码子组成的,几乎为所有生物通用。59、第二遗传密码:指蛋白折叠机制,或tRNA和氨酰tRNA合成酶特异识别机制。60、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在核糖体翻译过程中对肽链的延长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61、内含肽(intein):蛋白质自我剪接过程中被切除的肽段称蛋白内含肽。62、终止密码子(termination codon):任何tRNA分子都不能正常识别的,但可被特殊的蛋白结合并引起新合成的肽链从翻译机器上释放的密码子。存在三个终止密码子:UAG,UAA和UGA。63、反密码子(anticodon):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在翻译期间,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子结合。64、简并密码子(degenerate codon):也称为同义密码子。是指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密码简并性(code degeneracy)。65、密码子偏嗜性: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密码规则是相同的,只不过不同生物对各种简并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不同,即存在偏嗜性。66、氨酰-tRNA(aminoacyl-tRNA):在氨基酸臂的3端的腺苷酸残基共价连接了氨基酸的tRNA分子。67、同工tRNA(isoacceptor tRNA):结合同一种氨基酸并由同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若干种tRNA。68、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DNA或RNA序列中一段不含终止密码的连续的非重叠核苷酸密码序列,一个mRNA读码框是由转录起始位点(通常是AUG密码)确定的。69、操纵因子(operator):与特定阻遏蛋白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表达的DNA区。70、辅阻遏物(corepressor):一类小分子量的代谢物分子,它能通过同调节蛋白质的结合作用阻止转录反应。71、阻遏物(repressor):与一个基因的调控序列或操纵基因结合以阻止该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质。72、传代培养(subculture)将培养细胞从培养器中取出,把一部分移至新的培养器中再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方式称为传代培养,亦称为继代培养或连续培养。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细胞汇合以后,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成空间不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都将影响细胞的生长,这一程序常称为传代或传代培养。通常,传代培养是指扩大培养,也就是将一份细胞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进行培养等。73、类囊体在叶绿体基质中,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又称光合膜。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基粒直径约0.250.8m,由10100个类囊体组成。每个叶绿体中约有4060个基粒。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体称为基质类囊体,它们形成了内膜系统的基质片层。由于相邻基粒经网管状或扁平状基质类囊体相联结,全部类囊体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封闭系统。74、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在继代培养时,将培养的组织切段移入新的培养基时,这种切段也称外植体。75、皮层反应(cortical reaction)是受精作用的反应之一,主要是防止多精受精,属于多精受精的二级阻断。机理是:当精细胞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膜融合时,激活了卵细胞的磷脂肌醇信号转导途径,引起卵细胞局部胞质溶胶中Ca2+浓度的升高,激活了卵细胞;定位于卵细胞质外周的皮层颗粒(cortical granule)与卵细胞质膜融合释放内含物(酶类);释放的酶类快速分布到整个卵细胞的表面,改变透明带的结构,使之变得“坚硬”,这样,精子就不能与卵细胞结合,从而提供了一种缓慢的二级多精受精的阻断作用。从机理上说,皮层颗粒释放的酶类破坏了卵细胞透明带中与精细胞结合的受体。76、顶体反应:哺乳动物的获能精子接触卵周的卵膜或透明带时,特异地与卵膜上的某种糖蛋白结合,激发精子产生顶体反应:顶体外围的部分质膜消失,顶体外膜内陷、囊泡化,顶体内含物包括一些水解酶外逸。顶体反应有助于精子进一步穿越卵膜。77、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种胚胎性肿瘤相关蛋白,一个生长调节因子,可双重调节生长。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的异同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内顺序上互相靠近的二级结构单元在空间上进一步靠近,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目前发现的超二级结构有三种形式:、,超二级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组成他们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基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超二级结构可形成紧密、稳定而且在蛋白质分子构象上明显可分的区域,称为结构域,而结构域之间的肽链松散、弯曲,形成分子内裂隙结构,这种结构常常是蛋白质活性中心和变构中心所在处,他有利于酶和底物结合并产生应力,也有利于与调节物的结合,产生变构效应。结构域一般由序列连续的40400个氨基酸组成,他们分别担负蛋白质分子不同的功能,因此又称为功能域。AC(腺苷酸环化酶)与GC(鸟苷酸环化酶)的相似性与差异相似点: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有激酶的特性,产生第二信使,参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不同点:在结构上AC是多个跨膜的螺旋,而GC是单个跨膜的螺旋;AC产生的第二信使是cAMP,GC则是cGMP;GC在膜靠细胞外有配体结合域,结构类似与酪氨酸蛋白激酶,既是膜受体,同时又具有蛋白激酶的活性,而AC没有膜靠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域,只有催化结构域的催化作用。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胰岛素(包括IGFI、IGFII)信号所激发的信号传递途径主要有二,一为Ras-MAPK途径,一为PI3-激酶途径。(一)Ras-MAPK途径当胰岛素或IGF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自身磷酸化而活化(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活化的受体使胞质内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RS)IRS-1和SHc等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结合Grb2的SH2结构域,Grb2的SH3结构域又可与Sos结合并使之活化,激活的Sos即可与质膜上的Ras相结合。Sos具有鸟苷酸交换因子(GEF)的作用,使Ras释放结合的GDP,结合GTP而活化。Ras的下游信息传递是一系列蛋白激酶的级联传递和放大过程。活化的Ras-G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态富足申论题目及答案
- 心理岗面试题目及答案
- 校园保安面试题目及答案
- 史记中的历史事件讲解与课文教学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十进制计数法》课时练(含答案)
- 月夜作文800字8篇范文
- 妈妈的爱100字(12篇)
- 纪念白求恩课件开场白
- 秋天的怀念600字9篇
- 我爱森林600字9篇
- 安装电工电气调试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乳的验收与预处理解析
- 三峡大学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本培养方案
-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病三则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恶性骨肿瘤化疗及注意事项(58张幻灯片)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规范和示范文本
- Fisher DVC2000定位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