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_第1页
201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_第2页
201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_第3页
201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_第4页
201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目录 一 2015版药典微生物学检验体系的发展 二 2015年版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重大修订及意义 三 2015版限度标准的特点及展望 四 2015版药典纯化水标准公示内容 五 2015版药典注射用水标准公示内容 3 一 2015版药典微生物学检查体系的发展 中美中 美药典微生物学检验体系收载情况比较 2015版药典微生物学拟收载情况 2015版药典纯化水微生物限度公示内容 2015版药典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公示内容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整合 修订 4 2015版药典微生物学拟收载情况 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计数法 非无菌药品控制菌检查法 抑菌剂效力检查法 灭菌法 生物指示剂抗性检查法 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标准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指导原则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 制剂通则中 制剂通则中有关制剂项下的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要求的修订 制剂通则中有关制剂项下的 无菌 和 微生物限度 检查要求的修订 1 为保证用药安全 眼用液体 半固体制剂仍应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 2 为保证用药安全 对用于手术 创伤 烧伤的外用制剂如鼻用制剂 软膏剂 乳膏剂 喷雾剂 气雾剂 凝胶剂 散剂 涂剂 滴耳剂等仍应符合无菌检查的规定 但在其通则无菌检查项下增加 除另有规定外 给予有不按无菌检查的原因 3 在搽剂和酊剂通则项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增加 除另有规定外 给予有可能需要按无菌检查的原因 五 品种正文中的无菌或微生物限度检查及其标准要求1 受热不稳定 制剂不能进行最终灭菌的无菌工艺产品如 抗生素原料药 抗生素粉针剂正文中无菌检查的规定2 经验证后各论化品种检查项下的 无菌 或微生物限度 有具体检查的规定 3 药用敷料的无菌或微生物限度要求及标准4 纯化水 注射用水的微生物限度要求及标准2015年版药典的纯化水 注射用水 微生物限度 价差方法在参考欧 美药典只要用水微生物检查要求的基础上 由浙江所立课题考察 比对 在所用培养基和方法上将有较大的修订 与USP35版 EP7 0版 JP16版比较 201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学检验体系规划收载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趋向一致 将使我国药典的微生物学检验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标准体系 其意义在于 1 全面与国际药典标准接轨 2 从对终产品的检验向过程控制转变 二 2015年版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重大修订及意义 1 实验环境的重大修订 无菌检查环境洁净度规定 微生物限度检查环境洁净度规定2 培养系统的重大修订 无菌检查中培养基德修订 微生物计数法中培养基的修订 控制菌检查法中培养基的修订 控制菌检查法中培养基的修订 抑菌效力测定法中培养基的修订3 对一 二 三部微生物学附录的整合 修订 与USP35版 EP7 0版 JP16版比较 201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学检验体系规划收载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趋向一致 将使我国药典的微生物学检验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标准体系 其意义在于 1全面与国际药典标准接轨 2 从对终产品的检验向过程控制转变 1 实验环境的重大修订 GMP2010年版对洁净度的规定及确认标准 按实验性质修订微生物学检验环境洁净度 2 培养基系统的重大修订 修订依据 通过科研课题的建立及大量实验 以国际品牌培养基为对照 考察了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无菌检查法中所用国产培养基与USP BP JP中所规定的培养基的粗军生长能力比较 得出大量的实验数据 并经过可靠的统计分析名为整体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修订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修订意义 1 纠正了我国在微生物检验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对微生物分了培养的概念 提高污染微生物的检查可能 2 与先进国家药典所用培养基一致 为实现结果夫人打下重要基础 3 对一 二 三部微生物学附录的整合 修订 需进行整合 修订的微生物学检验记录 无菌检查法 微生物检查法 指导原则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 修订 1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收载形式的增 修订2 实验环境的增 修订3 微生物计数法中的增 修订4 控制菌检查法中的增 修订5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整合 修订 中国药典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修订后将分为三个附录 1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2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控制菌检查法3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修订后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暂不收载于 中国药典 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而将直接收载 中国药典 2015年版 在正式实施前的公示期内将进一步完善以保证方法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整合 修订 1 药典委员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的修订思路2 修订后限度标准的总体结构3 修订后限度标准各项具体规定 药典委员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的修订思路 修订思路 1 2010版中国药典一 二 三部微生物限度本中项目的对比 整合 2 与美 欧 日药典比较 修订中国药典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整合 采用一部的项目作为合并后限度标准的基础 1 参照欧 美 日药典一致的表示形式 采用较清晰直观的表格形式列出各类药品和原敷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2 菌数计数结果以10n表示 3 以 需氧菌总数 取代 细菌数 以 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取代 大肠菌群 2 修订后限度标准的总体结构 共9项 4个表 1 制剂通则 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和原辅料应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2 用于手术 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3 非无菌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4 非无菌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5 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6 非无菌的药用原料及辅料微生物限度标准7 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8 有兼用途径的制剂应符合各给药途径的标准9 霉变 长螨者以不合格论 三 2015版微生物限度标准的特点及展望 特点 1 很好地分析 汇总了现一 二 三部的限度标准的项目能考虑和前向性地制订符合我国传统中药特点的微生物限度标准2 化学药 生物制品的限度标准 菌数及控制菌 已与美 欧 日药典的限度标准一致或更严格3 新设立的中药提取物和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仅规定了控制菌 菌数计数限度等待调研数据展望 1 结合GMP管理的步伐 进一步合理制定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2 在开展课题积累数据 区分用法的基数上完善中药提取物 中药饮片 草药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2015年版药典抑菌剂效力检查法 2010版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2015版抑菌剂效力检查法 将在2015年版药典附录I制剂通则项中相关的制剂项下 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 增加 加入抑菌剂 防腐剂 的制剂 应符合抑菌剂 防腐剂 效力检查法的有关要求 一 体例按 中国药典 2010版中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修订 1 在概述部分增加抑菌剂的定义2 产品分类及判断标准按EP进行修订 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四类 二 检查方法所用菌种名称 菌液制备 培养基均参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三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方法的适用性试验中各试验菌的回收率按70 的要求 四 结果判断中的初始值定位所加菌数值 2015年版药典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 主要增修订 1 整合原一 二部知道内容 为统一的指导原则 将一部的10点指导和二部的10点指导整合为共11点指导主要增修订 2 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查环境修订的说明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 受控的洁净环境是指不低于GMP2010现行版要求的D级洁净环境 主要增修订 3 根据修订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除有关说明 含动物类原药材粉的口服中药材要求不得检出沙门菌 其中的动物类原药材粉是指除蜜蜂 王浆 动物角 阿胶外的所有动物类原药材粉 如牡蛎 珍珠等贝类 海蜇 冬虫夏草 人工牛黄等 2015年版药典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指导原则 一 参考WHO的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内容进行修订 二 本指导原则的框架及内容修订为 人员 环境 设备 试剂和培养基 菌株 样品 方法 污染废弃物的处理 结果及质量 文件 实验记录 报告 十二个部分 四 2015版药典纯化水标准公示内容 修订 检查 微生物限度取本品不少于1ml 按薄膜过滤法处理后 采用R2A琼脂培养基 30 35 培养不少于5天 依法检查 通则1105 每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cfu R2A琼脂培养基处方及制备 酵母浸出粉0 5g蛋白胨0 5g酪蛋白水解物0 5g葡萄糖0 5g可溶性淀粉0 5g磷酸二氢钾0 3g无水硫酸镁0 024g丙酮酸钠0 3g琼脂15g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 琼脂外 取上述成分 混合 微温溶解 调节pH值使加热后在25 的pH值为7 2 0 2 加入琼脂 加热溶化后 再加入葡萄糖 摇匀 分装 灭菌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试验照通则1105中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方法进行 试验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应符合规定 起草所 浙江院复核所 天津所 陕西所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