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_第1页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_第2页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_第3页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_第4页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片教学查房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汇报内容 多发伤的定义 多发伤是指 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 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病情介绍 姓名 黄海性别 男年龄 29岁职业 无业患者2013 3 7日10 00因高空坠落 11楼 致右侧上 下肢 右髋部损伤由120送我科 入科时 神志清楚P 133次 分BP 68 50mmHgR 30次 分SPO2 91 立即给予心电监护 吸氧 开通静脉通路同时给予输血前检查并备血 继之一系列相关检查 CT X线 初步诊断 全身多发伤 左侧气胸 失血性休克 立即给予输入红细胞悬液6个单位 左侧胸腔闭式引流 左侧颈静脉置管 留置导尿等抢救措施 血压维持在BP 86 42mmHg于13 15收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 收治入ICU后 给予特级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吸氧 四肢骨折固定 输血抗休克 右侧大腿扩创引流 妥善固定各导管 遵医嘱给予输血 抗感染 补液 营养支持等 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管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留置导尿管 患者神志清楚 既往有抑郁症病史 3月26日转入四病区 骨科 行手术治疗 转入骨科时胸带固定 右上肢石膏固定 右胫骨结节骨牵引中 于2013年3月28日在全麻下行 右股骨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右大腿扩创引流 给予VSD引流术 右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于5月4日出院 一 多发伤的急救 一 急救措施 二 改变诊疗模式 由平时的诊断 治疗 三 保证三个通道的畅通 四 重要功能衰竭的监测 2 3 呼吸系统的监测 二 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护理 护理诊断 1 1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2 取半卧位3 闭合性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 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肋骨骨折痊愈 护理诊断 2 1 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2 加强营养3 注意保暖4 伤口给予勤换药5 做好口腔护理 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诊断 3 P I 1 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快速补液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3 加强营养 护理诊断 4 护理诊断 5 P I 1 保持适当的体位 防止骨折移位 正确搬运病人 2 指导病人正确活动 躯体活动障碍 与多处骨折有关 身体部分活动自如 护理诊断 6 P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有关 护理诊断 7 P I 1 加强心理护理 及严密巡视 2 讲述疾病治疗 加强沟通 3 让家人多沟通 并理解患者 沟通障碍 与抑郁症有关 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护理诊断 8 2 3 自理能力缺陷 与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有关 三 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观察 胰腺损伤 1 2 3 4 有上腹部穿透伤或严重挤压伤史 轻度损伤早期多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 较重损伤者伤后即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 呕吐 甚至休克 较重的胰腺损伤腹膜刺激征为阳性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血清淀粉酶增高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升高 若高于100U dl 更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内脏损伤 1 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是腹腔内出血 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 面色苍白 脉搏加快 细弱 脉压变小 严重时血压不稳甚至休克 四 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其健康教育 多发骨折 定义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称为多发性骨折 多发骨折的处理 防残 恢复受伤肢体的功能 抢救生命 右股骨开放性骨折伴感染 右肱骨 左尺桡骨骨折 L1 L2左侧横突骨折 右侧肩胛骨骨折右锁骨骨折 左侧耻骨骨折骶骨骨折 右眼眶壁骨折多发肋骨骨折 该患者骨折部位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器 又被称为经皮穿针的骨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支架 由固定针 连杆 固定夹等组成 穿入骨骼的固定针通过固定夹等与连杆固定 达到对骨折复位 固定 加压及延长等作用 固定针可调针杆夹钳横夹钳 外固定支架的禁忌症 因骨及软组织疾病而不适合置入螺钉的病人 外固定的优点 对软组织覆盖干扰少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对开放性骨折的稳定非常有效 对骨的血供破坏少 操作简单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择 1 2 3 外固定的缺点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病人不能忍受 钉道感染笨重 限制关节活动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外固定支架的护理 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 每日用75 乙醇滴2次 隔日更换敷料1次 如局部渗出结痂 形成一个保护层 可不必去除 围手术期的护理 定义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 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 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 包含手术前 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 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 时间约在术前5 7天至术后7 12天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身体准备 皮肤准备 呼吸道准备 胃肠道准备 手术晨护理 术后护理 常规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切口的护理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发热的护理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术后腹胀的护理术后疼痛的护理 并发症预防 功能锻炼 原则 由主动到被动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功能锻炼 续 早期 术后1天进行踝关节的趾屈 背伸或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运动 术后第4天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 术后5 7天可坐轮椅下床中期 术后3 4周后可扶拐杖下地 患肢部分负重晚期 3个月后患肢稍负重 6个月后患肢可完全负重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加强营养每日坚持功能锻炼定期门诊复查嘱患者保持针道周围皮肤干燥 每日用75 酒精滴3 4次 隔日更换辅料1次发现针道脓性分泌物较多时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 VSD在多发伤创面的应用 VSD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 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 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 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创面 视频 设计 mpg VSD 负压引流的临床意义 1 减少了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重吸收 降低了创伤的致死率 2 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 提高了病床周转率 3 避免了开放换药时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 4 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负压引流期间病人无需换药 5 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 6 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对于现有的各种外科引流技术 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革命性进展 适用范围 急性创伤 慢性创伤 严重感染性创面 糖尿病足和血管性病变导致的慢性溃疡 褥疮 深度小面积 中等面积烧伤 植皮术和皮瓣移植术的辅助治疗 术前常规清创术 负压创伤治疗技术 减轻水肿 去除炎症介质堆积 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出物 避免感染 增加局部血流量 促进皮瓣和皮片成活 创造湿润环境 加速创面愈合 去除创面的渗出液 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临床作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小结 1 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 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 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 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阻断病理反应链2 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侵入创面 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通透性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 3 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 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刺激了组织生长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禁忌症 活动性出血的创面暴露性的血管损伤 内脏器官合并厌氧菌感染癌性溃疡创面大面积 渗出液很多的烧伤因各种原因导致创面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治疗负压压力值 创面密封有困难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功能障碍 负压创伤治疗技术 操作步骤 彻底清创 修剪并固定 清洁创周皮肤 连接负压源 常规密封 调节负压源 1 2 3 4 3 6 5 负压引流管 套装 示意图 注意事项 1 较大的创面 可将两块或多块材料串联起来使用2 引流管的导出方向应便于密封3 确保贴膜和皮肤贴牢无空隙 4 若创面渗液比较多 可先接通负压源后贴膜密封 5 贴膜时确保皮肤相对干燥 清洁 6 密封后的引流管避免牵拉 接通负压源需要观察以下几点 调节负压源的压力 125 450mmHg负压封闭引流泡沫是否塌陷引流管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达到极小漏气为可以下手术台的标准 人为操作不可能达到真空一点漏气都没有 负压吸引所需时间及次数 1 对于组织床血供较差 面积较大的创口 如手部 足部应行负压吸引法1 2次 时间应在7 15天 2 对于大面积骨外露 肌腱外露 内植物外露 考虑到周围肉芽爬行速度 一般行负压吸引法3 4次 时间达15 30天 临床中还需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3 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创面 如碾挫伤 散弹枪击伤等 一般行负压吸引术2 3次 时间可能长达15 20天 4 植皮后用负压吸引法加压打包 负压状态需要维持9 15天 临床应用 在刮除坏死组织和清洁创面后 应用 专门的 敷料覆盖创面 过程如下 首先 创面上覆盖PVA海绵 用半透膜将海绵和引流管密封起来 最后将引流管接到负压源 特殊情况及处理1 敷料干结变硬 1 原因 1 密封不严 2 创面渗液被吸引干净 2 处理 1 如术后48小时内变硬 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 检查密封 确定位置 重新密封 2 如48小时后变硬 如引流管内无引流物持续流出 可不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