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 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20分钟一、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二、奴隶社会药学知识的积累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60分钟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 随唐宋金元时期 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 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网络课堂讲授为主。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的方式前后联系进行学习。教学要求提示了解中药学的发展概况,重点了解各个时期主要本草代表著作及本草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教学主要内容教学主要内容总论 第一章 中药与中药学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1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2奴隶社会药学知识的积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1.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3.隋唐时期新修本草本草拾遗4.宋、金元时期 宋代证类本草及主要官修本草金元时期:药性归经与升降浮沉理论的发展5.明代 本草纲目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7.民国时期 中药学讲义 中药词典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学科分化教材/辞书/大型参考书注意网络课件中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的发展、代表性本草著作的特点以及重大贡献的提示。 重点提示通过对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的介绍,对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的应用、基本理论的认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的介绍,以了解中药在各个历史时期,为防治疾病,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重点: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代表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基本内容及贡献。难点难点注意区别本草拾遗与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等。思考题1.历代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本草学著作有哪些?2.首先采用图文对照方式编写的本草著作是哪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二章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 40分钟 第一节 中药的品种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 40分钟 第三节 中药的采集 第四节 中药贮存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网络课堂讲授为主。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前后联系进行复习。教学要求提示1.了解重要品种来源、产地、采集、贮存与中药临床效应的关系;植物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贮存对药材质量的影响;炮制的含义。2.熟悉道地药材的含义,重要道地药材品种,正确对待道地药材的态度。要点第二章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 1.介绍一味药物具有多个品种第一节 中药的品种 2.中药材的品种不同-药效有差异 3.中药品种对临床/科研的影响 1.产地不同的药材质量不同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 2.道地药材含义/确定依据 3.药材的多道地性及可变性 1.采收时节影响药材质量与临床效应第三节 中药的采集 2.植物药根据药用部位确定采收时节 3.特殊用药部位的采收 1.贮存过程中影响药材质量第四节 中药的贮存 2.保证药材质量的措施重点提示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难点 1.注意理解一味中药源于多个品种,其临床效应的差异。2.注意理解中药材中一药的多道地性。思考题1.中药道地药材的含义是什么? 道地药材的地域性是否一成不变?2.中药采集季节与药效有何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3.中药材中哪些药材适合花蕾时采收?4.哪些药材幼果入药?5.哪些因素会影响中药材的贮存?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 与学时安排2学时/本单元 40分钟/ 学时 (80分钟)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40分钟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40分钟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网络课堂讲授为主。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进行复习。教学要求提示 1.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以及水飞、炙、炒、煅、煨、淬等主要炮制方法的含义。2.了解中药的其他制法;了解中药作用、功效的含义以及功效的分类。教学主要内 容教学主要内 容要点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1.炮制的含义与目的 中药的炮制 水制法水飞 2.炮制方法 火制法煅/煨/炒/炙 3.特殊制法 水火共制法淬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医疗作用(功效) 利 中药作用的含义 不良作用(毒副作用)害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一、含义治疗功效二、分类 中药功效保健(预防/养生)功效重点提示中药炮制的目的及水飞、炙、炒、煅、煨、淬等主要炮制方法的含义。 难 点用同一种辅料炮制中药材,所达到的目的可是多种。如同是用醋制,对有的药物而言是解毒,而对有的药而言则是增效。思考题1.中药炮制的含义是什么?请举例简述炮制的主要目的。2. 炮制方法中水飞、炙、煨、煅、淬含义是什么? 3.中药的作用与中药的功效区别点在哪里?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 与学时安排2学时/本单元 40分钟/ 学时 (80分钟)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性 40分钟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归 经 40分钟第四节 升降浮沉第五节 毒性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网络课堂讲授为主。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进行学习。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中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含义;掌握五味的作用特点;掌握四性、五味、归经的确定依据及临床意义;掌握影响毒性以及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2.了解正确对待毒性的态度。教学主要内 容教学主要内 容要点第五章 中药性能1.中药性能的含义 (1)四气(寒热作用性质) (2)五味(辛甘酸苦咸) 2.中药性能包括内容 (3)归经(作用部位) (4)升降浮沉(作用趋向) (5)毒性(伤害性) 1.含义寒热温凉第一节 四性 2.确定依据 3.临床意义 1.含义:辛甘酸(涩)苦咸(淡)第二节 五味 2.与作用的关系 各种味的作用特点3.确定依据 4.临床意义 1.含义作用部位/范围第三节 归经 2.确定依据3.临床意义1.含义作用趋势第四节 升降浮沉 2.确定依据3.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4.临床意义1.含义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药物的安全性第五节 毒性 2.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3.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重点提示1.四性所反映的中药药性特点、判定依据及指导临床的意义。 2.五味的作用特点、临床意义。 3.归经所反映的中药药性特点、判定依据及临床指导意义。4.影响中药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3.中药毒性的含义,影响毒性的因素以及正确对待毒性。 难点1.对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与中药材性状中实际滋味的联系与区别。2.对中药四性、三性的认识。3.归经理论判定依据有依据主要依据脏腑辨证,亦有依据经络/六经辨证;而脏腑辨证时所涉及的脏腑,当区别于西医的解剖部位,应当加以注意。4.注意中药毒性历来有两种认识,即毒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思考题1.中药性能的含义是什么? 2.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什么是中药的四气? 四气确定依据及临床意义分别什么? 4.中药性能的五味各有哪些作用特点? 与药材性状有何区别? 5.什么是中药的归经? 归经确定依据是什么?6.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影响毒性的因素有哪些?8.正确对待中药毒性的态度是什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六章 中药的应用40分钟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第二节 用药禁忌40分钟第三节 中药的剂量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进行复习。教学要求提示1. 掌握中药的配伍目的,中药的配伍七情、七情配伍的临床意义中药配伍的含义等内容;掌握确定剂量的依据;掌握中药特殊的煎煮要求和服药方法;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2. 熟悉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的态度。熟悉汤剂的煎煮方法;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3.了解中药配伍、中药剂量、病证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及食忌的含义;了解中药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对疗效的影响;了解中药剂量的含义以及中药不同给药途径和剂型对疗效的影响。教学主要内 容教学主要内 容要点第六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目的1.中药配伍 含义七情配伍的内容 中药的配伍 2.七情配伍关系中“各情”的含义 3.七情配伍关系的临床意义及相对性 第二节 用药禁忌 1.病证用药禁忌2.妊娠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3.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4.服药食忌 1.剂量的含义(单味药/相对量/实际量)第三节 中药的剂量 2.计量单位(重量/容量) 3.确定用量的依据(药物/应用/患者)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 1.给药途径 中药的用法 2.应用形式 3.汤剂的煎煮方法 4.服药方法重点1.中药七情配伍中各情的含义,临床选择与避忌的配伍关系。2.确定中药用量的依据。3.配伍禁忌十八反和十九畏包括的内容;妊娠用药禁忌。4.中药特殊的煎煮要求与服药方法 难点1.中药七情配伍关系与中医七情致病因素的区别。2.同一药物存在多种配伍关系,七情配伍关系具有相对性。 3.十九畏与七情配伍关系中的相畏的“畏”之间的区别。思考题1.中药“七情”配伍关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2.具体用药时应当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3.确定临床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有哪些?4.中药“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中药用药禁忌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6.哪些方面是妊娠用药应当注意的原则?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40分钟各论 第七章 解表药 概 述 40分钟(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概述 长于发汗的发散风寒药 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网络课堂讲授为主进行教学。在涉及到已学过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前后联系进行学习。每章药以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再结合主治或应用学习记诵;并附有药材原植物及饮片彩色照片,以增加对药用部位的了解。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解表药及两类解表药在功效、主治病证、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以及解表药的分类归属。2.掌握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叶、防风、荆芥、羌活、细辛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3.熟悉发散风寒药香薷、生姜、白芷、苍耳子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4.了解发散风寒药藁本辛夷的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教学主要内 容教学主要内容要点提示要点 各论 第七章 解表药 概 述 一、含义、分类(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二、功效与主治 解表表证三、性能特点药味与归经四、配伍应用 五、使用注意病证禁忌/不宜久煎 1.功效与主治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概述 2.性味归经一、具有发汗作用的解表功效麻黄/桂枝 二、发散风寒+利水消肿香薷/麻黄 三、发散风寒+止呕吐生姜/紫苏1掌握以下药物特殊使用方法与注意:麻黄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其发散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慎用, 以免耗散肺气。桂枝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其又能温通经脉,故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当慎用。香薷利水退肿须浓煎;其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2注意区别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散风寒、发汗解表,用治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的风寒感冒,两者常相须为用。但麻黄善于开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其发汗解表,发汗力较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并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治肺气壅遏不宣的咳嗽气喘及风水水肿证。而桂枝则善于温通阳气,发汗之力较麻黄为缓,无论有汗无汗的表虚、表实证均为适宜;并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助阳化气,化气行水,又常用治寒凝血滞的多种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奔豚等证。 重点 1.注意解表药在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2.重点掌握及熟悉类中药的功效、应用及主治;学会归纳对比介绍本类功效相近药物的共性与个性特点。 3.以麻黄的功效与主治为例,学会对中药性能的归纳与理解。难点1.理解麻黄归膀胱经与防风/羌活归膀胱经的依据。2.同为发散风寒药,其作用强度、机理以及特点有异;同类药物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有次共性,应当注意把握和选择用药。思考题1.使用解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在性能、功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七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40分钟( 兼能利水的发散风寒药兼可止呕的发散风寒药40分钟( 兼能止痛的发散风寒药 兼能通鼻窍的发散风寒药 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网络课堂讲授为主进行教学。在涉及到已学过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进行学习;每章药以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再结合主治或应用学习记诵;并附上药材原植物及饮片彩色照片,以增加对药用部位的了解。教学要求提 示1.掌握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叶、防风、荆芥、羌活、细辛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熟悉发散风寒药香薷、生姜、白芷、苍耳子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3.了解发散风寒药藁本辛夷的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教学主要内 容教学主要内容要点提 示要点 各论 第七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四、发散风寒+止痛防风/羌活/藁本/苍耳子/白芷/细辛 各药功效与主治的异同 五、发散风寒+通鼻窍苍耳子/白芷/细辛/辛夷 各药功效与主治的异同掌握以下药物特殊使用方法与注意:苍耳子血虚头痛者不宜服用,过量服用容易中毒。细辛有小毒,注意用量:煎服1-3g;散剂0.5-1g。阴虚阳亢头痛、肺阴虚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辛夷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重点1.重点理解发散风寒药中部分兼有止痛功效,且又可祛风湿;而有的则又能通鼻窍。2.初学各论,在记诵各药时应当以功效为核心,注意区别各药功效异同。 难点1.理解麻黄归膀胱经与防风/羌活归膀胱经的依据;2.注意同为发散风寒药,其作用强度、机理以及特点有差异;同类药物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有次共性,应当注意把握和选择用药。思考题1.使用解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麻黄与桂枝在性能、功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3.羌活、藁本、防风、苍耳子在功效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点?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40分钟(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兼能透疹的祛风止痒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概述 40分钟( 兼能利咽喉的发散风热药 兼能明目的发散风热药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进行教学。在涉及到已学过的中医基本理论及中药学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进行学习;每章药以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再结合主治或应用学习记诵;并附有药材原植物及饮片彩色照片,以增加对药用部位的了解。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熟发散风热药升麻、蔓荆子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3.了解发散风热药淡豆豉的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教学主要内 容要点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六、兼能透疹的祛风止痒药荆芥1.功效与主治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概述 2.性味归经一、发散风热+利咽喉薄荷/牛蒡子 二、发散风热+明目桑叶/菊花/蝉蜕 教学主要内容要点 提 示1.掌握以下药物特殊使用方法与注意: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桑叶:外用煎水洗眼,润肺止咳蜜炙。牛蒡子: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2注意区别以下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荆芥与防风为祛风常用要药,均能发表散风,主治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表证均宜。但荆芥发汗之力较大,透散之力较强,并能透疹、消疮,常用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炒炭又能止血,用治各部位出血;而防风则祛风之力较强,长于祛风,为风病之通用药,外风、内风均可使用,并能胜湿止痛、止痉,用治风湿痹痛、破伤风等证。桑叶、菊花其性辛香轻散,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皆可主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肝肾不足之目暗昏花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证。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善于清肺润燥,兼能凉血止血;而菊花则平肝明目之力较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善治疔疮肿毒。薄荷、牛蒡子、蝉蜕均能疏散风热,透疹。皆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咽喉肿痛及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证;但薄荷辛凉疏散,芳香走散,其气轻清,长于疏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以疏散风热为主,发汗之力较强,风热表证无汗者多用之,且能疏肝解郁,用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牛蒡子清宣滑利,发汗之力不如薄荷,但解毒散肿作用较好,长于清热宣肺祛痰,常用治外感风热,咳嗽咯痰不爽以及热毒疮痈肿毒、痄腮喉痹等证;蝉蜕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可清肝热息风止痉,用于风热上攻,目赤翳障及惊痫夜啼、热盛动风等痉挛抽搐之证。重点1.重点记诵掌握及熟悉的发散风热类药物的功效与应用或主治。 2.学会归纳对比本类功效相近药物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难点1.理解葛根的解肌、升阳以止泻的功效;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的作用机理。2.注意同为发散风热药,其作用强度、机理以及特点有差异;同类药物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有次共性,应当注意把握和选择用药。思考题1.荆芥与防风在性能、功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2.发散风热药的主治病证是什么?3.桑叶与菊花、薄荷、牛蒡子与蝉蜕在性能、功用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2学时/单元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一节 发散风热药 40分钟( 兼可升阳的解表退热药 兼可透疹的发散风热药40分钟(兼可止痛发散风热药兼可散郁热的疏风热药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进行教学。在涉及到已学过的中医基本理论及中药学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方式进行学习;每章药以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再结合主治或应用学习记诵;并附有药材原植物及饮片彩色照片,以增加对药用部位的了解。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发散风热药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2.熟发散风热药升麻、蔓荆子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3.了解发散风热药淡豆豉的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教学主要内 容教学主要内容要点提 示要点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三、发表退热+升阳葛根/柴胡/升麻 四、发散风热+止痛蔓荆子 五、疏散表邪+宣发郁热淡豆豉1.掌握以下药物特殊使用方法与注意:柴胡: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葛根: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2.掌握柴胡、升麻、葛根三者功效与主治的共性及各自特点。三者均能解表退热,外感风寒风热所致发热均可配伍应用,但柴胡尚可用于邪在少阳半表半里的往来寒热证;三者升阳,升麻与柴胡常与补气药配伍升脾之阳气以举陷,主治中气下陷之脏腑下垂,而葛根升脾胃清阳以止泻。此外,柴胡尚能疏肝解郁,升麻清热解毒,葛根生津止渴;升麻与葛根尚能透疹。重点1.重点记诵掌握及熟悉的发散风热类药物功效、应用或主治。 2.学会归纳对比本类功效相近药物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难点1.理解葛根的解肌、升阳以止泻的功效;柴胡、升麻升阳举陷机理。2.同为发散风热药,其作用强度、机理以及特点有异;同类药物又在兼有功效方面具有次共性,应当注意把握和选择用药。思考题1.葛根、升麻、柴胡三者功效的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各自的功效及主治病证特点分别是什么?2.葛根的升阳与柴胡、升麻的升阳有何不同?3哪位药物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往来寒热证的要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总计2学时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 周第八章 清热药80分钟(概述20分钟,清热泻火药60分钟)概述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PT手段教学。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提问、复习的方式,建立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提示1. 掌握清热药及五类清热药功效、主治病症、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2.清热泻火药的适应证3.掌握石膏、知母、芦根、栀子、夏枯草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4.掌握生石膏与知母效用比较5.熟悉芦根、天花粉、淡竹叶、决明子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6.了解竹叶的功效和主治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PPT要点第八章 清热药 1.含义(包括分类)2.功效与主治:清泄里热里热证 概述 3.性能特点4.配伍应用5.使用注意石膏 (主要性能、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 知母(主要性能、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 芦根(功效、主治)第一节 天花粉(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清热泻火药 竹叶(功效、主治)淡竹叶(功效、主治)栀子(功效、主治、用法)夏枯草(主要性能、功效、主治)决明子(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 教学重点1. 掌握清热药及五类清热药功效、主治病症、性能特点、重点 配伍应用、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 2. 掌握石膏、知母、芦根、栀子、夏枯草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难点难点解释天花粉是瓜蒌的根,不要误认为是花粉入药思考题1. 简述清热药的含义、功效、应用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 清热药配伍养阴药的意义?3.比较石膏与知母在功用上的异同。4.栀子的功效有 、 、 、 、 ?5.夏枯草的功效有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总计2学时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 周80分钟(概述15分钟,清热燥湿药60分钟)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PT手段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提问与讨论相结合;同时对功用相似的药物进行比较,加强理解和记忆。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清热燥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及每味药物的性能特点2.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熟悉龙胆草、苦参的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4.了解秦皮、白鲜皮的功效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PPT要点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1.含义2.功效与主治 概述 3.性能特点4.配伍应用5.使用注意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共同点:n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各种湿热证、实火证、热毒证,常相须为用。差异:n 黄芩 善清上焦湿热实火,尤长于清泻肺热,肺热咳嗽,痰黄稠多用。n 黄连 善清中焦湿热实火,尤长于泻心胃之火,为治疗心热烦扰不寐,胃火呕吐、消谷及湿热泻痢之要药。n 黄柏 善清下焦湿热实火,为治疗下焦湿热诸证所常用。 不同点:n 黄芩 清热安胎,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n 黄柏 善泻相火,退虚热,治阴虚发热、盗汗遗精。为实热、虚热两清之品。n 前人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 。龙胆草(性能、功效、应用)穿心莲(性能、功效、应用)苦参(性能、功效、应用)秦皮(功效、应用)白鲜皮(功效、应用)教学重点1. 黄芩、黄连、黄柏在功效与应用上的异同。重点 2. 龙胆草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难点难点湿热邪气致病的特点与所致病证的范围较广,需结合中医基础的知识加以理解与记忆。思考题1.比较黄芩、黄连、黄柏在功效与应用上的异同。2.龙胆的功效为 、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总计2学时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 周80分钟(概述10分钟,清热解毒药70分钟)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PT手段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节药物较多,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掌握各药的共同之处,然后同中求异,运用比较与归类的学习方法。教学要求提示1.熟悉清热解毒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及每味药物的性能特点2.掌握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射干、白头翁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熟悉大青叶、贯仲、土茯苓、红藤、山豆根的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4.了解青黛、野菊花、重楼、熊胆、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败酱草、马勃、马齿苋、鸦胆子的功效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PPT要点 概述 (性能、功效及适应证) 1.主要用于温病的药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第三节 2.主要用于疮疡中毒的药物:蒲公英、地丁、鱼腥草、清热解毒药 土茯苓、大血藤、败酱、野菊花、重楼、熊胆、白花蛇舌草、半边莲 教学重点重点 每味药功效及掌握和熟悉各药的适应证教学难点难点本节药物较多,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采用分类介绍,比较讲解,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各药的共同之处,然后同中求异,运用比较与归类的学习方法。思考题1.简述清热解毒药的含义、功效及适应范围。2.比较金银花与连翘在功效应用上的异同。3. 比较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在功效应用上的异同。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总计1学时 40分钟/学时 (40分钟) 第 周40分钟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续)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PT手段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节药物较多,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掌握各药的共同之处,然后同中求异,运用比较与归类的学习方法。教学要求提示1.熟悉清热解毒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及每味药物的性能特点2.掌握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蒲公英、射干、白头翁的性能、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3.熟悉大青叶、贯仲、土茯苓、大血藤、山豆根的功效、应用及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4.了解青黛、野菊花、重楼、熊胆、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败酱草、马勃、马齿苋、鸦胆子的功效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PPT要点 第三节 1.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的药物: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清热解毒药 2.主要用于咽喉肿毒的药物:山豆根、射干、马勃教学重点重点 每味药功效及掌握和熟悉各药的适应证教学难点难点本节药物较多,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采用分类介绍,比较讲解,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各药的共同之处,然后同中求异,运用比较与归类的学习方法。思考题1. 比较白头翁、马齿苋与鸦胆子在功效应用上的异同。2. 比较山豆根、射干与马勃在功效应用上的异同。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总计2学时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 周80分钟(第四节50分钟,第五节30分钟)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第五节 清虚热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PT手段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穿插使用提问、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建立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提示1.熟悉清热凉血药的功效及主治、特殊配伍、使用注意2.熟悉清虚热药的功效及主治、特殊配伍、使用注意3.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的的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及特殊的使用注意。4.熟悉紫草、水牛角的的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及特殊的使用注意。5.了解白薇的功效及特殊用法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PPT要点 概述 (性能、功效及适应证) 地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第四节 玄参(性能、功效、应用、用法)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性能、功效、应用、用法)赤芍(性能、功效、应用、用法) 水牛角(功效、应用、用法)紫草(功效、应用、用法) 概述 (性能、功效及适应证) 青蒿(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第四节 地骨皮(性能、功效、应用、用法)清虚热药 胡黄连(功效、应用)银柴胡(功效、应用) 教学重点重点 1.生地与玄参功效异同2.丹皮与赤芍的功用异同3.地骨皮与赤芍的功用异同教学难点难点1.清热泻火药与清热凉血药适应证的主要区别。2.温热病热入营血与热入气分间的病机、临床表现区别与联系。3.解释“清透伏热”。思考题1. 简述清热凉血药的含义、功效及适应范围。2.简述清虚热药的含义、功效及适应范围。3.比较生地与玄参功效异同4.比较丹皮与赤芍的功用异同5.比较地骨皮与赤芍的功用异同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总计2学时 40分钟/学时 (80分钟) 第 周第九章 泻下药40分钟(概述10分钟,攻下导滞药30分钟)概述第一节 攻下导滞药40分钟(每节20分钟)第二节 缓下通便药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教学手段与方法本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PT手段教学。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时,可通过提问、复习的方式,建立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2.掌握药物大黄、芒硝2味,熟悉芦荟、甘遂、巴豆、牵牛子4味,了解番泻叶、芦荟、牵牛子等6味。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4.攻下、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有毒,要求掌握用法(含炮制方法)、剂量、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PPT要点第九章 泻下药 1.含义(包括分类)2. 功效与主治:泻下通便-便秘、胃肠积滞、 概述 实热内结、水肿等3. 性能特点4.配伍应用5.使用注意大黄 (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第一节 攻下导滞药 芒硝(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番泻叶(功效、用法) 芦荟(功效、主治) 火麻仁(功效、主治)第二节 缓下通便药 郁李仁(功效、主治)二者区别 甘遂京大戟芫花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商陆牵牛子巴豆 教学重点1. 掌握大黄、芒硝的功效、应用、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重点 2. 熟悉番泻叶、火麻仁、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的功效、应用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教学难点难点对“上病治下”、“釜底抽薪”治疗思路的理解与运用。思考题1.泻下药配伍行气药的意义?2.攻下药及峻下逐水药的使用注意有哪些?3.大黄具有的功效有 、 、 、 ?4.充分发挥大黄的泻下功效可采取哪些措施?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 学章 节与学 时安 排第十章 祛风湿药 总计4学时 40分钟/学时 (160分钟)概述:20分钟第一节 祛风湿止痛药 65分钟第二节 祛风湿舒筋活络药 45分钟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20分钟小结:10分钟教学手段与方法1. 以课堂讲授为主,或利用多媒体形式教学。2. 在进行课堂理论讲授同时,结合图片、影像、标本实物增加感性认识。3. 采取复习、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呼应进行互动式教学。4. 运用比较法讲解药物的功用,使每味药的特点突出,便于学生从共性中找出个性进行理解记忆。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主治、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掌握:独活、川乌、防己、秦艽、木瓜、蕲蛇、桑寄生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3、熟悉:威灵仙、豨莶草、五加皮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4、了解:香加皮、雷公藤、臭梧桐、络石藤、狗脊的功效及特殊使用注意教学主要内容PPT设计第十章 祛风湿药祛风湿药概述一、含义:凡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二、功效与主治三、性能特点四、配伍应用五、使用注意具体药物分述:第一节 祛风湿止痛药 独活:药名:(来源)性味 归经:辛微温 肝肾膀胱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临床应用:1.风寒湿痹2.风寒夹湿表证用法及使用注意- 第二节 祛风湿舒筋活络药 秦艽:药名:(来源)性味 归经:辛微寒 胃肝胆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临床应用:1.风湿痹证2.中风不遂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4.湿热黄疸用法及使用注意-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药名:(来源)性味 归经:辛温 肝肾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临床应用:1.风湿痹证2.筋骨痿软,小儿行迟3.水肿,脚气用法及使用注意- 余药同如利用多媒体形式教学,以多媒体内容为主。亦可辅以副板书补充讲解内容教学重点1、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独活、川乌、防己、秦艽、木瓜、蕲蛇、桑寄生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3、威灵仙、豨莶草、五加皮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4、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教学难点羌活与独活、五加皮与桑寄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思考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案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第十一章 化湿药 总计2学时 40分钟/学时 (80分钟)概述:15分钟 藿香40分钟(每药约10分钟)苍术厚朴白豆蔻15分钟(每药约5分钟)佩兰砂仁草果草豆蔻3分钟。小结:7分钟教学手段与方法1. 以课堂讲授为主,或利用多媒体形式教学。2. 在进行课堂理论讲授同时,结合图片、影像、标本实物增加感性认识。3. 采取复习、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呼应进行互动式教学。4. 运用比较法讲解药物的功用,使每味药的特点突出,便于学生从共性中找出个性进行理解记忆。教学要求提示1、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主治、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掌握:藿香、苍术、厚朴、白豆蔻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3、熟悉:佩兰、砂仁、草果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4、了解:草豆蔻的功效及特殊使用注意教学主要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网安全能力测评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流仓储行业智能仓库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长引线被釉线绕电阻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民企发达与市场活力
- 社交平台标准制定-洞察与解读
- 绿色空间与社会公平-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下半年上饶市玉山县事业编制工会协理员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三亚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招聘资审及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西晋城市国资本投资运营限公司高层次人才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卫生事业单位招聘8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酒店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扬州卷)-2024-2025学年上学期英语期中模拟卷
- 数字政府建设课件
- 肖像权使用知情同意书五篇
-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墓地管理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及答案
- 《广播电视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私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书知识
- 贵阳市2025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水域监测评估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