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_第1页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_第2页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_第3页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_第4页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课幻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常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MICU石松菁 为什么 议程 血常规检查心肌酶学及心肌肌钙蛋白检查脑利钠肽检查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凝血功能检查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 WBC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PLT 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b 血细胞比容 HCT 网织红细胞计数 RC 白细胞计数 WBC 正常范围 成人 4 0 10 0 109 L 儿童 5 0 12 0 109 L 新生儿 15 0 20 0 109 L检查介绍 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 发热 急性感染 严重烧伤 急性出血 组织损伤 大手术后 应用激素 白血病等 减少见于 伤寒及副伤寒 疟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放射性核素照射 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生理因素影响可使白细胞增多 成人白细胞分类百分比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46 66 杆状核中性粒细胞2 8 嗜酸粒细胞1 5 嗜碱粒细胞 1 淋巴细胞20 40 单核细胞2 10 浆细胞 0 1 中性粒细胞 正常范围 占白细胞总数的50 70 检查介绍 是白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以百分比表示临床意义 增多 见于急性细菌感染 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出血 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 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减低 见于伤寒 副伤寒 病毒性感染 粒细胞缺乏症 抗癌药物治疗等生理因素影响 中性粒细胞计数 2000 70 2000 20 淋巴细胞计数 正常范围 20 40 检查介绍 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临床意义 增多 见于病毒感染 传染性疾病 如肝炎 水痘 流行性感冒 淋巴细胞白血病减低 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 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长期X线照射 血小板计数 PLT 正常范围 100 300 109 L检查介绍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 可保护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 临床意义 增多 见于急性大出血 急性溶血 感染 缺氧 创伤 骨折 恶性肿瘤等 减少 见于以下情况 血小板生成减少 见于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破坏过多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血小板消耗增加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红细胞计数 RBC 正常范围 男性 4 0 5 5 1012 L 女性 3 5 5 0 1012 L 检查介绍 红细胞计数 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临床意义 增多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所致 如严重呕吐 腹泻 多汗 多尿 大面积烧伤等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组织缺血 缺氧或病理性红细胞增多 病因纠正后可恢复正常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计数 RBC 减少见于 造血不良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慢性肾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 机械损伤 理化 生物因素等引起溶血 红细胞膜缺陷 酶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丢失过多 急性 慢性失血 血红蛋白 Hb 正常范围 男性120 160g L 12 0 16 0g dl 女性110 150g L 11 0 15 0g dl 新生儿170 200g L 18 0 19 0g dl 检查介绍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 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能与氧结合 运输氧 血红蛋白 Hb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高 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 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生理性增多 见于高原居民 吸烟 剧烈活动 恐惧等 病理性增多 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假性贫血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等正常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 高 正常 低 贫血 血细胞比容 HCT 正常范围 男性40 54 女性37 47 检查介绍 红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临床意义 临床补液的实验检查依据红细胞比容升高 大面积烧伤等各种有脱水以及红细胞增多的病人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 红细胞比容减少 见于血容量增多的情况 各种贫血病人扩溶治疗参考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 RC 正常范围 成人0 008 0 02检查介绍 网织红细胞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该细胞内残存的核糖核酸经特殊染色后成 网状 结构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见于贫血治疗有效时 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心肌酶学检查 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乳酸脱氢酶 LDH 肌酸激酶 CK 正常范围 成人22 270IU L 新生儿为其3 5倍 婴儿为成人的3倍 儿童和青少年相当于成人的上限 检查介绍 又名磷酸肌酸激酶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 脑和心肌中 CKCK MB 增高 急性心梗 CK CK MB增高病毒性心肌炎 CK轻到中度增高 CK MB轻度增高 心脏手术后 CK CK MB都增加 上升程度与手术对心脏的损伤程度有关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正常范围 比色法 8 28U L 连续监测法 8 20U L 检查介绍 旧称谷草转氨酶 GOT AST存在于心肌 骨骼肌 肝脏 以心肌含量最高 肝脏次之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急性心梗 病毒性心肌炎 心包炎 肝脏疾病 淤血 急性肝炎等 胆道疾病 骨骼肌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 肌营养不良等 乳酸脱氢酶 LDH或LD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性心梗 病毒性心肌炎 充血性心衰 肝脏疾病 肌钙蛋白 cTnI 正常范围 0 1ng ml检查介绍 肌钙蛋白是由3个亚单位 即肌钙蛋白C 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T组成的复合物 临床意义 急性心梗 心肌炎 心肌损伤时增高 急性心梗酶学改变 脑利钠肽 BNP 正常范围 0 100pg ml 免疫荧光法 检查介绍 正常人主要存在心室肌内 分泌量随心室充盈压的高低变化 临床意义 BNP生理作用为扩张血管 增加排钠 减少水钠潴留 心衰时BNP分泌增加 增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肾功能检查 血清尿素氮 BUN 血肌酐 Cr或Crea 血清尿素氮 BUN 正常范围 3 0 7 5mmol L检查介绍 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尿素氮主要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血清尿素氮 肌酐 临床意义 肾性增高 因肾脏疾病引起 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 肾前性增高 因充血性心力衰竭 休克 脱水 严重感染 肝肾综合征等 肾后性增高 因尿路梗阻肾组织压力增加 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 如上消化道大出血 大面积烧伤 大手术后 减少的临床意义较小 偶见于急性肝萎缩 中毒性肝炎 类脂质肾病等 血肌酐 Cr或Crea 正常范围 40 135ummol L检查介绍 主要经肾小球滤过 排出 但不被肾小管所吸收 当肾实质受到损害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的1 3时 血肌酐才明显上升 因此血肌酐不能反映早期肾功能受损临床意义 增高 血肌酐上升越高 肾功能越差 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减低 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 白血病 贫血 肝功能障碍等 休息 休息一会儿 肝功能检查 结合胆红素 SDB或DBIL 非结合胆红素 SIB或IBIL 总胆红素 TBIL或STB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结合胆红素 SDB或DBIL 正常范围 0 8ummol L检查介绍 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 又称为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非结合胆红素 SIB或IBIL 正常范围 0 20ummol L检查介绍 总胆红素是由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组成 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胆红素 SIB或IBIL 临床意义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见于严重烫伤 败血症 疟疾 血型不合输血等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为梗阻性黄疸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为主 为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 35 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 比值 20 为溶血性黄疸 总胆红素 TBIL或STB 正常范围 3 4 25 mol L 检查介绍 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 增高 肝前性黄疸 最常见的病因是溶血性贫血 感染 疟疾 输血反应 烧伤 大血肿的吸收等肝细胞性黄疸 最多见于感染或毒性所致的肝实质性损伤 包括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等肝后性黄疸 胆管阻塞 总胆红素 TBIL或STB 特别说明 总胆红素用于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及类型小于34 mol L的黄疸 视诊不易察出 称为隐性黄疽34 170umol L为轻度黄疽170 340 mol L为中度黄疸 340 mol 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340 510 mol 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 265 mol L肝细胞性黄疽为17 200 mol L溶血性黄疸 85 mol L 总结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正常范围 5 64IU L检查介绍 旧称谷丙转氨酶 GPT 体内肝 肾 心 肌肉等组织和器官内都含有ALT 临床意义 增高肝胆疾病的急性期 ALT较AST敏感 升高幅度大 在急性传染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的早期 ALT升高显著 胆道阻塞 ALT轻度升高 若ALT明显持续升高 表示伴有肝细胞损害心脏疾病 心衰 心肌炎 缺氧致肝细胞损害 ALT轻度升高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正常范围 5 50IU L检查介绍 旧称谷草转氨酶 GOT AST存在于心肌 骨骼肌 肝脏 以心肌含量最高 肝脏次之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心肌梗死 肝脏疾患 胆道疾患 内分泌疾病 急性胰腺炎 肺梗死 溶血性疾病 药物中毒 白血病 减低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AST ALT的意义 比值1 0特别是 2 0主要见于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 电解质检查 血清钾 K 血清钠 Na 血清氯 Cl 血清钙 Ca2 血清镁 Mg2 血清钾 K 正常范围 3 5 5 5mmol L检查介绍 指血清中钾离子浓度 人体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 钾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 调节体液渗透压 维持酸碱平衡 正常钾代谢 摄入 食物吸收 肠道分布 98 细胞内 ICF 2 细胞外 ECF 排泄 肾 80 90 肠 10 皮肤 细胞外2 血清钾 3 5 5 5mmol L Distributionandcontentofpotassiumwithinbody 细胞内98 150mmol L 体内钾 50mmol Kg体重 高钾血症原因 排钾减少K 从细胞内逸出入钾过多 少尿 潴钾性利尿剂 醛固酮 酸中毒 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细胞损伤 酸中毒 H 血 K 肾小管 对机体的影响 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先 后 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先 后 心肌传导性 心肌自律性 心肌收缩性 高钾血症 心肌收缩功能减低 可致心脏停搏 心电监护 心率减慢 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颤停搏 波形改变 血钾 6 0mmol L基底窄而尖的T波血钾7 9mmol LPR间期延长 P波消失 QRS增宽 R波渐低 S波渐深 ST与T波融合 血钾 9 10mmol L 出现正弦波 QRS波延长 T波高尖 室颤 高钾血症心电图 高钾血症心电图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高血钾酸中毒 酸中毒 H 血 K 肾小管 低钾血症原因 摄入不足 钾来源减少 不吃也排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 失钾过多消化液丢失肾失钾排钾性利尿剂渗透性利尿皮质激素 醛固酮 远曲小管腔内阴离子 钾向细胞内转移胰岛素治疗碱中毒低钾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碱中毒 H 血 K 肾小管 对机体的影响 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 表现中枢神经系统 萎靡 倦怠 嗜睡骨骼肌 四肢无力软瘫 呼吸肌麻痹胃肠道平滑肌 食欲不振 腹胀麻痹性肠梗阻 低钾血症 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 心肌传导性 心肌自律性 心肌收缩性先 后 低钾血症 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房性 室性早博 或房性 室性心动过速 室扑 室颤 心脏骤停T波改变 宽而低 严重者倒置 ST段下移QT延长 出现U波 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低钾血症心电图 低钾血症 对肾功能的影响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集合管对ADH反应性降低 多尿 低血钾碱中毒 酸 碱平衡 酸与碱的概念体液酸性物质来源体液碱性物质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代偿酸碱失衡 酸与碱的概念 酸是指能释放出H 的物质 如H2CO3 HCl H2SO4等 碱是指能吸收H 的物质 如HCO3 Cl SO42 等 体液酸性物质来源 体液碱性物质来源 酸碱平衡的调节 缓冲作用 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碱的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 体液缓冲系统以碳酸氢盐系统最重要肺调节 肺通过呼出CO2来调节血浆H2CO3的含量 维持血液PH稳定肾调节 肾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碱 调节血浆中HCO3 的含量 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离子交换 肺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实现 作用快而有效 10 30min发挥最大作用 肾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酸碱平衡调节的最终保证 维持血液pH的作用缓慢而有效 4 5h后发挥作用 4 5d后出现明显效果 血液pH的确定 酸碱失衡类型 单纯型 代谢性 碱 呼吸性 酸 病因 原发改变 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血气分析 酸碱度 PH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氧分压 PO2 剩余碱 BE 氧饱和度 SaO2 实际碳酸氢根 HCO3 标准碳酸氢根 SBC 二氧化碳总量 TCO2 临床血气分析符号 名称和正常值 酸碱度 PH 参考值 PH7 35 7 45生理极值 PH7 8意义 血液中的pH主要取决于碳酸氢盐 碳酸之比值 即HCO3pH PK log H2CO3PH异常可以肯定有酸碱失衡 PH正常不能排除无酸碱失衡 单凭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还是呼吸性酸碱失衡 pH 7 35时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可能为 1 呼吸性酸中毒 呼酸 2 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 3 呼酸 代酸 4 以酸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HCO3pH PK log H2CO3 酸碱度 PH pH 7 45时 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可能为 1 呼吸性碱中毒 呼碱 2 代谢性碱中毒 代碱 3 呼碱 代碱 4 以碱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HCO3pH PK log H2CO3 酸碱度 PH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定义 物理溶解在血浆中CO2的张力参考值 35 45mmHg 极值 10或 130mmHgPCO2与H2CO3关系 PCO2 H2CO3 370C时 系数0 03 PaCO2 意义 正常情况下血液PCO2基本上反映了肺泡PCO2平均值 PCO2是衡量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一个客观指标 反映呼吸性因素 45mmHg CO2潴留 原发性 呼酸 继发性 代偿后代碱 35mmHg CO2不足 原发性 呼碱 继发性 代偿后代酸 氧分压 PO2 定义 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O2的张力参考值 80 100mmHg临床缺O2分级 重度 40mmHg 中度40 60mmHg 轻度60 80mmHg意义 反应机体的通气能力 换气能力 剩余碱 BE 定义 在血液偏酸或偏碱时 在标准状态下 370C 一个大气压 PCO2分压40mmHg Hb完全氧合 用碱或酸将一升血液PH调至7 4所需加入之酸碱量参考值 3 3 为碱不足 为碱过剩意义 主要用于判断代谢性因素所致酸 碱失衡的指标 氧饱和度 SaO2 定义 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 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值参考值 91 9 99 氧离解曲线为 S 形 PO2由100mmHg下降至60mmHg 其SaO2变化不大 但60mmHg已处在曲线陡直位置 PO2稍有下降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