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第五单元_第1页
美术-第五单元_第2页
美术-第五单元_第3页
美术-第五单元_第4页
美术-第五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版画,学习目标,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集绘画和工艺两种艺术特色于一身的独特艺术,特殊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使版画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味。版画是以制版作为媒介进行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它是指用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在艺术历史长河中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一、版画的种类,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一、版画的种类版画按板材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一般我们按版画的印刷制作技术手段将其分为五类: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一)凸版型版画凸版是版画中的基本类型,是在木板等平面上进行雕刻,剔除画稿的空白部分,留下有形象的部分,经上墨、印刷所产生的作品。版面留下的部分凸起,故称凸版。可用作凸版刻制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砖、麻、胶、塑料等。最典型的凸版版画是木刻(图5-1.1)。,图5-1.1 木版画天使斗恶龙丢勒(德),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一、版画的种类(三)平版型版画平版不是依靠版面的凹凸不平,而是以油水相拒的原理来印刷。平版印刷是现代滚筒印刷术的前身。以往的布告、音乐的五线谱等都是用石版印刷的,由于用手工印刷费力、效率低、误差大,所以金属感光制版术一出现,滚筒式印刷代替了平版印刷,石版印刷术则被人们逐渐遗忘。而画家利用平面的石版印刷技术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优美的石版画(图5-1.3)。,图5-1.3 石版画特郎斯诺宁街的屠杀杜米埃(法),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一、版画的种类(四)孔版型版画孔版也称漏版。一般是指通过绢、涤纶、尼龙、丝等材料,利用其织纹的漏孔,将水或油质的颜料,用刮板由下至上的刮印,漏印于纸上。过去印刷版的主要材料是真丝网布,故称丝网版画。丝网版画是一种年轻的版画种类,是伴随着现代印刷工业的发展而诞生的。从印刷的角度而言,丝网版画又有水印丝网版画与油印丝网版画之分(图5-1.4)。,图5-1.4 丝网版画烟花山形博导(日),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二、版画的国际规范(一)创作版画的标准在1960年维也纳举行的国际造型美术协会会议中,决定了国际间通用的版画定义,作为创作版画的标准是:为了创作版画,作者本人曾利用石、木、金属和丝网版材参与制版,使自己心中的意象通过原版转印成图画。作者自己,或在其本人监督指导下,在原版直接印刷所得的作品。作者须负有在前述画作上签署的责任,并要标明试作或套版编号。(二)版画的印数版画因为复制的特点,在签名时有一定的格式。版画原作作品左下角标明印数与印张,印数编号(Edition Number)一般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分数形式写成的,如18/30,即此画共印制了30张,这一张是第18张。右下角是作者的签名和制作年代。另外,有些版画左下角没有注明印数与印张,而是写上A.P、P.P、H.C等字样的缩写。AP(Artist Proof)是作者自己保留的作品,法语缩写为E.A;P.P.(Printers Proof)是留给技师保存的作品;H.C.(Hors Commerce)(法文)是印制样本,即技师制作前用来对版或试版的作品。,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二、版画的国际规范版画是可以复制出多份相同内容的作品的绘画形式,由作者限量印制,通常印数较为靠前的画印制的质量也比较高,印数靠后的画会因为翻制时的磨损而较难掌握。在完成作品预定的数量后,一般会把母版毁弃。,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1)宗教版画随着雕版印刷术的产生与发展,版画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制和套色漏印。现存我国最早的有款刻年月的版画,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图5-1.7),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 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宗教版画也在明代达到顶点。,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2)木版插图版画的发展始终与刻书业密切相关,宋元时期,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就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元代的“平话” 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明前期的版画秉承宋元遗风,线条粗犷,自然奔放,不拘细节,此时期的画工与刻工通常为一人兼任。如戏曲插图早期本子娇红记(图5-1.8)风格古拙,构图饱满,继承了宋画遗风。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版刻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图5-1.9),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2)木版插图,图5-1.8 木版插图娇红记(明) 图5-1.9 木版插图南西厢记(明),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3)雕版画谱明代版画不仅用作书籍插图,而且也用于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中的较早者是1603年杭州双桂堂所刊的顾氏画谱。古代套色版画的出现,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萝轩变古笺谱,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刊刻于1633年的十竹斋画谱和刊刻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它们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书画家胡正言。清代运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制的芥子园画传初集(图5-1.10),是由金陵画家根据李流芳的稿本缯辑而成的,其后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广为流传,成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绘画教科书。,图5-1.10 日本翻版芥子园画传初集,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4)民间年画现藏日本的一批苏州桃花坞之前的年画,大约清代前期的作品,其制作之精,被公认为是中国民间年画史上的顶峰之作,并且取得了雅俗共赏的妙趣。年画的风格因地域的不同而形成多种风貌,概括而言,有市井趣味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图5-1.12),有大气斑斓的四川绵竹年画(图5-1.13),有细腻工整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图5-1.14),有乡土气息的潍县杨家埠年画(图5-1.15)等。,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4)民间年画,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4)民间年画,图5-1.14 苏州桃花坞年画,图5-1.15 潍县杨家埠年画,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5)新兴版画中国版画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但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图5-1.16)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十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解放以后,版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手法千变万化,优秀的版画家层出不穷,创作风格各异,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图5-1.17、图5-1.18、图5-1.19、图5-1.20)。,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5)新兴版画,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一)中国版画艺术(5)新兴版画,图5-1.19 套色木刻 北方九月晁楣 图5-1.20 水印套色木刻 秋苑郝伯义,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二)外国版画艺术1.木版画欧洲版画大约诞生在公元14、15世纪。欧洲版画的出现最初用于宗教书籍插图。16世纪德国油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图5-1.21)也是一位著名的版画家,他的木板版画作品对当时的版画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其版画水平标志着欧洲木版画的发展进入到成熟阶段。,图5-1.21 木版画 天使斗恶龙 丢勒(德),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二)外国版画艺术4.创作版画20世纪以后,外国版画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创作版画逐渐成为版画发展的主流,取代了传统复制版画的制作。艺术家把艺术创作的思想、方法 渗透到版画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形成独特的版画语言,使版画从印刷品中分离出来,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近现代版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版画的制作经验、艺术规律,同时,在表现艺术家内在精神世界上更为突出。表现主义版画艺术在近现代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版画家珂勒惠支(图5-1.24)是德国较为著名的艺术家,对我国版画发展影响较大。在近现代版画史上享有盛名的还有比利时版画家麦绥莱勒、挪威版画家蒙克(图5-1.25),他们的作品都呈现版画发展的新思潮。美国版画家肯特、俄罗斯版画家巴甫洛夫等人在运用新的版画材料,并尝试新的制作方法后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版画作品,使版画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三、中外版画概述(二)外国版画艺术5.日本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期,随着风土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画面的着色,开始只有黑白两色,逐步发展为简单彩色,最后成为多色的“锦绘”。这种版画的构成,与我国古代版画的画印方法相同,由画师、雕师、拓师按顺序分工合作来完成。日本元禄时期的菱川师宣是浮世绘艺术的创始人。随着浮世绘艺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著名画师,比较著名的还有揭开浮世绘的黄金时代帷幕的铃木春信;美人绘大师鸟居清长与喜多川歌麿;戏剧绘巨匠东洲斋写乐;还有写实派大师葛饰北斋(图5-1.26),以及将风景绘技巧推向顶峰的一立斋广重等名师。以上六人被称为“六大浮世绘师”。浮世绘艺术占据日本画坛二百六十余年,直至明治维新拉开序幕前逐渐消退。浮世绘跨越三个世纪,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一节 版画概述,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一、工具材料,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二)雕刻刀具黑白木刻刀较为常用的有三角刀、圆口刀、方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其中每一种都有大、中、小不同型号。实际上木刻刀具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作。 (三)印制材料1纸张:皮纸、铜版纸、工业用过滤纸均可,宣纸和进口的木刻版画专业用纸为最佳。2油墨:优质的胶版印刷油墨最佳,搭配稀释剂使用。誊写油墨因为会出现渗透现象,容易产生印痕,故不适合使用。3拓印工具:调墨台、滚筒、蘑菇形木拓、汤勺等工具。,一、工具材料,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二、刻制技法(一)用刀木刻刀是制作木版画的重要工具,是木版画的画笔,用刀就是用笔。不同的雕板方式要用不同的刻刀,用不同的工具制作出的版画都会留下不同的表现痕迹和效果。最常用的木刻刀是三角刀、圆口刀、斜口刀和平口刀等(图5-2.2)。,图5-2.2 木刻刀刀口,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二、刻制技法(一)用刀1.三角刀又称尖口刀。一般入刀呈尖头形,收刀呈尖头形。如果奏刀钝起时收刀呈齐头形。刻版时也可侧刀使用,能出现刀痕的许多变化。小角度的刀口可刻出很细的阴线。大角度的刀子则无法做到。木刻刀的握刀方法有多种,类似笔杆状的刀柄,持刀方法如握钢笔一样。摇柄状的或蘑菇状的刀柄则用握于掌心的方法持刀。2圆口刀刻版时入刀痕呈圆形,收刀也呈圆形。奏刀钝起时呈齐头形。用圆口刀组织灰色调能产生很多变化,其刀痕圆润而粗犷与三角刀形成鲜明对比。圆口刀不仅用来组织刀法,雕造画面,也常用它铲除大块底子。是木版画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3斜口刀的刀痕犀利且富有虚实变化。斜口刀也常用来圈刻大形,可使线条劲健,尤其水印木版的制作常用其刻边缘,使外形边缘陡直,不易着色。使用斜口刀常以拳握式持刀,以增强用刀力度。该种持刀刻法也称圈刻。4平口刀与斜口刀痕有类似之处,可刻出感觉活跃的灰色调,也时常用它铲平底子。,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二、刻制技法(二)刀法黑白木刻的刀法是一种艺术形式,不同的刀具和不同的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刀法和刀味,从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现在常用的木刻刀是西方传过来的,分为圆口、三角、平口、斜口等不同类型。圆口有浑厚,朴素的特点;三角刀比较犀利、明确;斜口和平口的特点是偶发性,有残刀、破刀之美。运刀的方向有推刀、冲刀、摇刀、左侧刀、右侧刀等;运刀的力度有轻刀、重刀、缓刀、急刀、缓急结合等;应用直刀时要求找准判断,应用曲刀时要求在弯处缓稳(图5-2.3、图5-2.4)。,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二、刻制技法(二)刀法,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一)设计画稿在确定表现题材之后,先用笔画一幅黑白设计画稿,一般与正式版等大,黑白稿画出大致想法就可以了。比如黑白将来怎么处理,刀法怎样运用等(图5-2.9)。,图5-2.9 设计画稿,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四)刻版程序刻版是黑白木刻版画中最重要的一步,不能一味机械的复制画稿,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画稿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刀具的创造性和灵动性来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刻制过程通常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刻轮廓、铲空白、深入、调整。1刻轮廓用三角刀沿着形体的轮廓线进行刻制,以便确立形体的具体位置及造型特点。需注意的是要沿着形体轮廓线的外边沿运刀,不要把黑线本身刻掉(图5-2.12)。,图5-2.12 刻制程序1 刻轮廓,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四)刻版程序2. 铲空白运用大、小圆口刀铲去画面中大面积的空白部分。应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木刻是减法的艺术,对于在空白中应该留下的点、线不要铲成绝对的空白,尽可能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于以后对整体关系的调整(图5-2.13)。,图5-2.13 刻制程序2 铲空白,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四)刻版程序4调整全面考虑和权衡画面中整体的形体结构和黑白关系,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修正不够准确和精到的地方。这是刻制的最后阶段,一定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但是也应该意识到,调整也只能是将版面中多余的部分去掉,而不能再添加上什么了(图5-2.15)。,图5-2.15 刻制程序4 调整阿Q像赵延年,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五)印制过程印制是木刻版画另一个重要过程,对于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印制过程应做到精益求精,才可以保证作品的艺术效果。1施墨用稀释剂将墨调匀,用墨滚在上面反复滚动,待到墨滚上均匀地带有一层油墨后,在版面上来回滚动施墨,一定要轻薄、均匀地上墨,在印刷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多上几次油墨(图5-2.16)。,图5-2.16 印制方法1 施墨,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三、制作程序(五)印制过程2拓印用大于版面的纸张平铺在版面上,然后用手在纸背上均匀地抹擦,使纸张能够紧紧的依附在版面上。在磨压的过程中可以翻开纸张的一角来检查印制效果,如果油墨不足就需要局部上墨拓印,直到版面印制效果理想为止(图5-2.17)。,图5-2.17 印制方法2 拓印,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学生作品,图5-2.21 黑白木刻 舞付阳,图5-2.22 黑白木刻 回家关爽,图5-2.23 黑白木刻 晨练律玮,第五单元第二节 黑白木刻,学生作品,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纸版画是运用各种纸质材料做版材,经过多种手段加工制作印刷的版画。纸版画种类繁多,但大体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用不同材质的纸做出有肌理的底版,可以用厚的纸板剪纸粘贴、也可以用软的纸板刻画,总之就是在纸上留下需要的痕迹,然后在底版均匀地涂上墨、色进行印制,可以印单色的,还可以多次印制套色版画。纸版画用纸代替木板,用硬笔代替刻刀,降低了制作的难度,适合低年龄儿童绘制。,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一、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一)刻线法用圆珠笔或自制不同粗细的硬笔,依照画稿的线条,在质地不同的纸版上刻下凹痕,也可根据需要将局部成片点凹下去。因刻凹下去的点、线、面不着墨色,拓印后成为无色的点和线,产生阴刻的画面效果(图53.1)。,图5-3.1 刻线法 游鱼方琪,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一、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三)撕揭法用刻刀在底版上将需要撕薄的部位,沿边线轻轻刻画,然后用刀尖挑起纸的一角,撕掉一至两层,大块空白处可直接用手撕。经过撕剥的底版,表面深浅不一,拓印以后便会产生一种有深有浅、有虚有实的特殊肌理效果(图5-3.3)。(四)揉纸法将较厚的画纸揉皱或卷压,然后展开压平。按照画稿的要求剪下或刻下需要的形状,也可以作为整张底版纸进行制作,拓印后能产生一种天然的纹理(图5-3.4)。,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二、剪贴纸版画剪贴纸版画是用稍厚的纸张剪或刻出形象的平面轮廓,贴于另一张纸上,形成凸版,上墨或上色后即可拓印。凸出部分墨色深,可印出形象块面,轮廓边缘呈白色,底版纸上着墨少,形成中间色。(一)工具材料 1.板材:板纸。2.印纸:夹宣纸。3.颜料:油墨、稀释剂。4.制版工具:剪刀、壁纸刀、铅笔、乳胶等。5.印制工具:胶磙、喷壶、木蘑菇等。,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二、剪贴纸版画(二)制作过程2.制版将其中稍厚的纸版的图形依次剪下,用乳胶贴在印有完整画稿的底版上,粘贴时要注意前后层次关系,以保证拓印后黑、白、灰层次丰富(图5-3.8)。,图5-3.8 制作过程2 制版,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二、剪贴纸版画(二)制作过程3.印制方法一:对印法。用喷壶将印纸均匀喷潮,上下各铺几层报纸,置于玻璃板下压平待用。在底版上滚墨要少量、多遍、均匀。将稍大的印纸覆盖在底版上,用木蘑菇研磨压印,尽量拓印到位,最后揭起晾干(图5-3.9、图5-3.10)。,图5-3.9 制作过程3 印制方法1:对印法,图5-3.10 完成稿 剪贴纸版画雨王秀萍,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二、剪贴纸版画(二)制作过程3.印制方法二:干拓法。将一张较薄的白纸(如宣纸、胶版纸等)蒙在底版上,固定,用硬笔(如彩铅笔、蜡笔、油画棒等)在印纸上直接磨拓完成。这种干拓的印制方法能使画面产生古朴的肌理效果(图5-3.11、图5-3.12)。,图5-3.11 制作过程3 印制方法2:干拓法,图5-3.12 完成稿 剪贴纸版画雨王秀萍,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三、吹塑纸版画吹塑纸版画是刻纸凸印版画。即以较厚的纸版代替木版进行刻制,刻与印基本与木刻版画相似,只因在纸版上不能刻得太深。吹塑纸质地较软,刻画后其表面即可留下大小宽窄不同的点、线、面,可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版画效果。(一)工具材料 1.板材:吹塑纸。2.印纸:纸板。3.颜料:水粉色、墨汁等。4.制版工具:圆珠笔或自制的硬笔、泡沫水彩笔、毛笔、铅笔等。5.印制工具:水粉笔,胶磙、喷壶、木蘑菇等。,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三、吹塑纸版画(二)制作过程1.画稿根据创作意图和要求,在白纸上绘制出自己所想创作的画面形象,注意构图和构成画面线条的疏密关系。并将画好的稿子复写到吹塑纸上,也可用泡沫水彩笔在吹塑纸上直接构图、画稿(图5-3.13)。,图5-3.13 制作过程1 画稿,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三、吹塑纸版画(二)制作过程2.刻版圆珠笔或自制的硬笔在吹塑纸上沿画好的形象进行刻画,需要突出形象的地方可多描压几次。由于吹塑纸质地较软,圆珠笔划后成凹痕,线条密集的地方,用力凹下去形成凹块,线条稀疏的地方就形成灰色(图5-3.14)。,图5-3.14 制作过程2 刻版,第五单元 第三节 纸版画,三、吹塑纸版画(二)制作过程3.印制方法一:单色法。用胶磙将水粉画颜料在平板上来回滚动,使吹塑纸版上均匀受色,然后用与颜色反差较大的卡纸覆盖在吹塑纸上,稍用力压印,完成制作(图5-3.15、图5-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