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5章 摄影技法 2 5 1景深与超焦距的应用5 1 1景深的应用1 景深在拍摄时 对某一景物进行调焦的过程中 尤其使用长焦距镜头 采用大光圈拍摄特写画面时 会发现在对焦物体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域 不仅对焦物体清晰可见 清晰区域内的其他事物也清晰可见 这个清晰区域的范围就是景深范围 f 2 8 f 8 f 22 F 2 8 F 8 利用景深突出主体 景深示意 10 2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 镜头焦距 光圈口径 拍摄距离三大基本因素 1 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镜头焦距越短 景深范围越长 镜头焦距越长 景深范围越短 2 光圈口径对景深的影响光圈越大 景深范围越短 光圈越小 景深范围越长 在摄影实践中 改变光圈大小是最常用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控制景深的方法 3 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当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不变时 在近距离拍得的景物 不仅画面范围小 而且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小 而在远距离拍得的景物范围大 景深范围也大 在拍摄中综合考虑三个因素的影响 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好景深 若要获得最大景深 可以用短焦距镜头 小光圈 远距拍摄距离 若要获得最小景深 则应用长焦距镜头 大光圈 近拍摄距离 获得小景深的拍摄 获得小景深的拍摄 获得最大景深的拍摄 获得最大景深的拍摄 18 5 1 2景深原理的具体运用1 景深表的应用为了便于把握和控制景深 相机上多设有显示 查阅景深范围用的景深表 自动式景深表 是将对应的两组光圈系数刻在调焦环的近旁 在拍摄调焦时 随着对焦环的转动 采用各级光圈的景深范围便能自动指示出来 两个相同的光圈值间的距离范围 即为采用该光圈时的景深范围 1 测定景深范围 求光圈值如需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景物的清晰影像 则应先考虑得采用哪一级光圈才能获得必要的景深范围 35mm镜头景深表 20mm镜头景深表 180mm镜头景深表 2 景深对焦法以焦点景物为界 景深可分为两段 位于主体前面靠近相机的清晰范围 称为前景深 位于主体后面远离相机的清晰范围称后景深 前景深总是短于后景深 其比例约在1 2左右 前景深加后景深为全景深 在光线暗淡 无法看清主体的情况下 或在主体处于移动状态 无法进行准确对焦时 或在复杂的拍摄场合 都可以采用 景深对焦法 来对焦 即在已知景物所处大致范围时 将焦点对在全景深的前1 3处 然后选择适当光圈 保障主体清晰 已知景深范围 7 4 3米 全景深 景深对焦为 4 3X1 3 5米 左右 将焦点对在5米处 再选景深范围在4 7米的光圈 景深对焦法 3 已知光圈求景深的方法摄影中有时需先选择好光圈再找景深 这时只能靠调整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范围的大小 如需获得长景深 就离被摄物体远些拍摄 如需获得短景深 则应走近被摄物体进行拍摄 25 2 景深预测装置及其用法现代照相机有景深预测装置 用于在实际拍摄中观察景深范围 景深预测装置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用于对景物景深范围进行有效的观察 以便于控制景深范围 二是在景深范围有限时 用来观察被摄主体是否处于有效景深范围之内 从而保证被摄主体的清晰 已知光圈求景深 27 5 1 3超焦距及其应用1 超焦距的概念超焦距是指当调焦在无限远处时 从相机镜头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间的距离 超焦距与景深之间是反比关系 超焦距越大 景深就越小 超焦距越小 景深就越大 28 2 决定超焦距的因素决定超焦距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镜头焦距 二是光圈口径 镜头焦距与超焦距的关系是 焦距长的镜头 超焦距大 焦距短的镜头 超焦距小 光圈口径和超焦距的关系是 光圈大 超焦距也大 光圈越小 超焦距也越小 每相邻两级光圈之间的超焦距相差 2倍 29 3 超焦距的应用由于超焦距和景深之间是反比关系 在拍摄中就可以采用控制超焦距的方法来扩大景深范围 具体方法是 测定某级光圈的超焦距后 不把焦点对无限远处 而对在超焦距上 这样景深范围就增加了1 2超焦距的长度 利用超焦距扩大景深的方法 1 先选定光圈系数 查出景深近界限的方法 选定光圈值后 将景深表后景深点对无限远 即可查出景深近界限 不够则调光圈值 2 先确定景深范围以确定景深近界限的方法 将镜头调焦于2倍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从景深表看光圈系数 覆盖景深范围 再选择拍摄光圈 运用超焦距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无限远处至镜头前某一距离上的景物都清晰 测定某级光圈的超焦距 如 f 22时 超焦距为8米 把焦点对在超焦距上 f 22时 景深范围增加到4米至无限远 这种方法较适合于拍摄以名胜古迹或山川风景为背景的旅游纪念照以及要获取充分前景的照片 从前景的铭牌到远处的花柱 都作了清晰地描述 小景深 42 5 2运动的表现5 2 1拍摄动体的器材1 拍摄动体器材的要求 1 快门动体摄影 尤其是高速动体摄影 要求相机快门应能达到较高的速度 镜间快门速度不很高 焦平快门可达高速 数码相机拍摄动体应注意快门时滞问题 2 取景器相机取景器应当明亮 而且通过取景将看到的景物应与自然景物相一致 单镜头反光相机没有视差 透过取景器看到的是动体的正常运动 追随动体拍摄十分方便 3 镜头短焦距镜头 景深范围长 对焦范围余地大 适合近距离抓派 但距离太近时变形现象严重 长焦距镜头 能使主体突出 能在较远距离抓拍 适合体育新闻摄影 缺点是景深极短 对焦不易 而且体积较大 视角较小 不易持稳 高速动体摄影 45 2 动体摄影常用的摄影器材及使用方法 1 三脚架或单脚架动体摄影 尤其是体育新闻摄影 常用长镜头在远距离拍摄 常需要用三脚架或单脚架来帮助保持相机的稳定 2 闪光灯连续拍摄动体具有连续高速自动卷片功能的相机 与具有频闪功能的闪光灯配合使用 可高速连续拍摄 将动作的过程分解记录下来 在奥运会采访的摄影记者 3 自动卷片器 马达 自动卷片器的使用 可以省去拍摄者手动的程序 集中精力于动态的观察和瞬间的抓取 拍摄高速动体时 采用高速连拍 抓取同一动作的几个瞬间动态 能确保全面地记录动作 4 高感光度胶片与动体摄影在现场光线较弱 又不允许用闪光灯的场合 体育比赛 只能采用高速感光片来保证能利用现场光拍摄 并能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抓拍动作 这样也有利于表现现场光线气氛 49 5 2 2动体摄影的拍摄1 快门的设定拍摄动体 确定快门速度的依据因素 1 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基本的原则是 动体运动速度越高 就得用越高的快门速度 只有根据动体运动的状态和速度来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 拍出的图片才会富于个性 不仅能够有效地记录 而且能有效地表现 增强图片的表现力 2 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由于距离与位移的关系 在拍摄动体时 距离动体越近 快门速度就要越高 反之 则可放慢些快门速度 距离近 则位移快 距离远 则位移慢的视觉现象 是影响快门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影响为 相距远一倍 快门可慢一级 3 所用镜头的焦距快门速度应随镜头焦距的增加而增高 长焦距镜头必须用高速快门 4 拍摄者和动体间角度的变化即是动体的运动方向和相机镜头光轴所形成的角度 随角度的增大 快门速度应相应提高 一般分三种情况 1 0 角时 动体迎面而来或背向而去 相对位移较慢 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 2 45 角时 位移速度提高 要适当提高快门速度 才能拍到动体的清晰影像 3 90 角时 人眼感受到的动体位移速度最快 所用的快门速度还要提高 才能抓拍到动体 具体的影响是 三种角度间各相差1级快门速度 角度增加 快门速度提高 东 动体摄影的角度与快门速度的变化关系 高速快门凝固的动体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能将平时肉眼难以捕捉的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 1 125秒 1 250秒 1 500秒 62 2 动态记录法动态记录法 是根据动体的运动情况 选择高速快门 凝滞动体的瞬间动态 要点是仔细观察动态的运动状态 抓取典型的动作和神态 也就是抓取典型瞬间 运动的速度 激烈的气氛 都必须通过典型的动作和动态来表现 舞台摄影 要了解剧情 掌握情节的发生和发展 才能抓住应重点拍摄的场景和动作 还要善于把握视觉效果 抓着典型瞬间 得到良好画面效果 体育新闻摄影 要了解项目的特点 比赛规则 比赛场地特点 尤其是运动员的特点 参赛动作的特点等 是决定能否拍出好效果 抓到典型瞬间的重要一个环节 快门提前量 考虑到拍摄者对动态的反应速度和相机快门的反应速度 应在典型动作发生之前就按动快门 才能拍到典型动作 使其凝滞 在使用焦平面相机 尤其使用数码相机 应注意快门提前量的问题 动态记录法的基本原则是选择高速快门 但不是快门越快越好 动态记录法拍摄的要点 一是焦点的选择 二是瞬间的选择 焦点选择准确 影像才能清晰 而且焦点选择准确 画面会生动传神 否则将会影响信息量的传递 80 3 动感表现的方法动感表现法 常采用虚实对比的方法和动静对比的方法来强化动感的表现 虚实对比的方法 利用人的视觉经验能强化动感的表现 通过快门速度的适当控制来使画面部分清晰 部分模糊 这种方法也叫模糊表现动感法 采用虚实对比的方法和动静对比的方法来强化动感的表现 82 1 模糊表现法的特点与依据 模糊表现法的依据动体在运动中 其每部分的运动速度不同 或在一个移动的群体中 每一部分运动速度不同 摄影者根据不同部位运动的差异来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 使运动较快的部分变得模糊 而运动慢的部分保持清晰 快门选择选择快门的依据 应是动体运动速度较慢部位 能凝滞成为清晰的影像即可 快门速度不宜太高 必须使运动快的部位因移动而虚化 动静对比的方法表现运动拍摄一些移动速度较慢的事物 也可采用慢门拍摄 使移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形成对比 来表现动体的运动 但背景应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快门速度为1 60秒 快门速度为1 8秒 88 2 追随法拍摄者随着动体的运动方向移动相机 在行进中按下快门 能拍出主体清晰 背景及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被拉成长长虚线 移动模糊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 强化了动体移动的速度感 这就是追随法 采用追随法拍摄 应注意的问题 1 相机随上身运动而整体运动 移动的方向是沿动体移动的方向 2 在移动中按下快门 不能因按快门而停止相机的移动 3 所用快门的速度不宜太高 以1 60秒以下为宜 又不能过低 以免造成主体的模糊 4 不宜选用单一的背景 背景的景物最好形态各异 颜色富于变化 5 用光上 宜用侧光或侧逆光 以使主体与背景拉开距离 造成三维空间感 6 如采用手动调焦相机 则需缩小光圈 扩大景深 因追随法不能用高速快门 采用长焦距镜头时 可用三脚架帮助相机保持稳定 根据动体的不同运动方向 追随法的种类 1 平行追随 动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相机镜头与动体移动方向成90度角 相机随动体移动方向平行追随 2 纵向追随 动体作纵向运动 相机沿动体移动方向追随 3 弧型追随 动体作弧型运动 4 园型追随 动体作园型运动5 斜向追随 动体作斜向运动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氯代苯行业竞争状况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MCL(BCL)系列离心压缩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初中英语中考一轮复习九年级Unit10课件
- 护理分级制度培训课件
- 《计算机数据通信》课件第8章
- 光学课件教学课件
- 毕业发言稿小学
- 护林防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天津市市级机关选调真题2024
- 二零二五年珠宝首饰采购合同附属协议范本
- 2025年蛟川书院分班测试题及答案
- 飞机数字孪生与预测性维护集成
- 2025《煤炭购销合同》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文秘资料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吉林化工(危险化学品)、医药企业电气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指南
- 劳动用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消毒液的配置
- 2025年职业指导师(四级)考试模拟试题汇编与模拟试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