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doc_第1页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doc_第2页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doc_第3页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doc_第4页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一、毕业论文的选题问题1.选题要有价值,富有新意2.题目大小适中,有问题意识3.题目字数不宜太多(15字以内),可用副标题。二、毕业论文的写作1.论文的篇幅和容量法律硕士毕业论文,篇幅是确定的,1万5千字以上。2.论文的结构(1)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这是全文的浓缩和精华部分的提示,不能写成文章的结构介绍。关键词3-5个,按照外延的大小顺序排列。(2)导言(3)正文 章、节、目(三级目录即可),标题设计要围绕选题,章、节中的标题切忌与论文题目相同,章节目的标题要精练, 不宜太长,不宜用句子表述。(4)结语 可以是全文的总结,也可以是余论,交待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4)参考文献(5)致谢3.论文的写作(1)文献检索 著作论文:名刊名作,法学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等。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写作方法一是通常的论述方法。“概念、特征、沿革、意义、构成、责任、适用中的问题”,或者:“概念、沿革、现状、对策”。 二是总论、分论方法。如果写一个制度的内容很多,又要介绍总的制度,又要介绍具体的制度内容,这时候,用总论、分论的方法写,眉目清楚,一看就明白,写出来的效果就比较好。这种结构,是用于较大的文章,大概要是几万字的文章才用得上。三是判解研究方法。用这种方法的文章结构,比较灵活,总是先从判例和司法解释入手,进行分析,阐释法理,说明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处理办法。这种方法,结合实际,针对性强,有实践和理论价值。但是作为一篇硕士论文,写好不容易。四是综述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综述。这种方法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某种会议的讨论进行综述,对某学科一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种是对具体的理论问题进行综述,同时加以评价,例如在某个理论问题上,归纳出几点,对各家学说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做出评价。这种结构方法可以按照问题来结构,较为灵活。综述方法不适合写作毕业论文,但是在论文当中可以用,这是展来自己的论述的基础。(3)论文与逻辑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 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 论文的结构应是顺畅有序,层次清晰,前呼后应,合乎逻辑。结构的修改主要从三方面检查入手:其一,看各层次是否明白清晰,有无重复或相互矛盾的地方,有无缺少或多余之处,意思上是否连贯通畅,是否达到了各分论点的证明要求;其二,看各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是否吻合,起承转合是否自然得体,各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其三,看导言、本论与结语是否协调一致,是否有前已呼而后不应,前面提出问题而后面没有做回答的情况。 (4)文字表述毕业论文的文字表述。平实精练,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切忌哗众取宠,空话连篇。 (5)注释学位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是严肃的科研论证,必须引经据典, 在一篇毕业论文中,不可能都是作者自己说的话,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要注明出处,说明是谁说的,这既是尊重原作者,也表明自己的学术操守和科研道德。另外,没有必要在正文中说的,可以在注释中说明,这样可以减少篇幅。注释的方法 ,法学研究的是最标准的,应当参照他们的注释方法,做好自己著作的注释。附:法学研究的注释体例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 。我们可以按页编注。二、注释例 (一)著作类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 周宿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二)论文类 1 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三)文集类 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四)译作类 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五)报纸类 1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六)古籍类 1宋会要辑摘食货卷三。 2(清)沈家本:沈寄移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七)辞书类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八)港台著作类 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不能写“中华民国”(九)外文类Byseri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 National Bank of Pakistan 1997 1 Lloyds Rep. 59.(国际商法汇编1997年,第59页)(十)网络. 徐显明:和谐权第四代人权,参见/aboutchina/zhuanti/renquan/txt/2006-12/13/content_7500701.htm,访问时间2011年1月30日。三、其他 (一)非引用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