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 一 加料 1 采用专用夹具吊夹电解铜运送到炉盖上烘烤备加 不允 打开小门烘烤干的电解板 除用到有水份的原料 允许打开小 门插入炉内烘烤 但不允许插进木碳层 更不允许插进铜液烘 烤 两种做法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存在 2 根据液面指示线加料 加料范围控制在 上不超过上指 示线 下不低于下指示线 超过上线会发生液面过高 铜液烧 毁结晶器 导致水进入炉内引发意外爆炸事故 低于下线会使 铜液跟不上引速要求 引起铜杆内部结晶疏松达不到质量要求 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液位自动跟踪器是否灵活可靠 3 加料时一律右手抓行车开关 左手扶住电解铜向下插放 放松后立即弯腰握住夹具上的拉绊 向上提起夹具返回夹起电 解铜备烤 4 加料时一定要均匀 绝不能因加料而引起液面大的波动 从而导致引杆疏松或木碳及鳞片被引进铜杆内 5 加料后电解板开始熔化下沉 当下沉到板材上端发红时 应立即用木棍把铜板压进铜液 并把木碳划过把中间液面盖好 防止进氧发生意外 其间不允许任何人改动液位指示线 二 木碳 鳞片除氧复盖 6 熔化仓 加料仓 和净化仓 中仓 一律用木碳复盖 保温仓用鳞片复盖 这样对操作方便 所用材料必须绝对干燥 7 上班时一律先准备好木碳备用 选取木碳时一定要倒下 来分捡 捡去木碳中碳屑部分和铁钉 挑块子木碳装袋运上炉 台备用 8 干木碳允许直接投炉 但必须加在红木碳上面 待烧五 分钟以上方可翻动木碳 以防冷木碳直接接触铜液引起铜液溅 出伤人 湿木碳一律装桶烧烤去除水份后方可进炉使用 严禁 湿木碳和湿度高的树棍进炉使用 杜绝氢脆病的缺陷发生 9 净化仓木碳每两小时翻一次 每班至少加一次木碳 出 一次灰 熔化仓要做到勤翻木碳 每班加两次木碳 出两次灰 具体情况根据木碳质量来定 同时一定要出完灰加好木碳 才可交班 班中和交接班时熔化仓和净化仓绝不允许有死灰存 在 炉中木碳厚度一般控制在八 十二公分之间 开启炉门 时人一定要偏开站立 用钩子拉开小炉门 防止一氧化碳突然 引爆伤人 10 保温炉隔氧用鳞片厚度以不见红即好 每班两次检查 鳞片层 发现结块只能用小木棒挑出 绝不允许用金属类来清 除结块 11 一定要撑握换木碳的时间 在换碳时一定要把块子碳 慢慢扒向近端堆起来 再慢慢把块子碳压下展开 把灰赶向远 端 然后用抄子从近端高远端抄灰 出灰时要掌握两点 一 抄子尽可能不接触铜液 二 液面尽量不与空气接触 12 一旦出灰时液面接触氧气 加入木碳后立即用木棒翻 动木碳 增加新木碳与铜液的接触面吸取铜液中的氧气 若当 时疏忽 一般在十 二十分钟后杆子上就会表现出来 一经 发现 快速处理方法是 用木棒插入净化仓铜液中 插入深度 以十公分为好 绝不允许达到十五公分 更不允许把木棒插入 保温炉中吸氧 这样做表面杆子很好看 但是铜杆内部已经 结晶疏松和夹杂 三 上引铜杆 13 温度控制 国产铜控制在 1145 度 1155 度引杆 升 降电压按在 1148 度和 1153 度时换档调控温度 进口铜控制在 1152 度 1162 度引杆 升降电压按在 1155 度和 1160 度时换 档调控温度 冷却水进水温度在 20 度 25 度最佳 进出水温 差控制在 15 度 在进水温度低于或高于最佳温度时采取提高和 降低温差的方式来控制引杆质量 引杆温度过高过低会引起铜 杆进氧发红 结晶粗化 内部疏松 表面发毛龟裂等现象 14 结晶器准备 所有结晶器须经试压方可使用 试压 0 3 0 4map 三十分钟 先用 m30 2 的丝锥清理结晶器内螺 纹 装配石墨模一定要到位拧紧 务必使石墨模端面结晶器模 孔端面贴紧 可用细铜丝弯成直角小勾插进模孔测量 以推进 不无阻碍即好 保护套一定要装好装紧 用玻璃水调合的耐火 泥封闭好保护套与模子间的间隙 间隙大的要用石棉线塞紧后 再涂耐火泥封闭 防止铜液渗进保护套内而引起意外事故的发 生 然后把结晶器放在炉侧烘烤十五分钟方可使用 接上水管 并确保水路通畅 水压在 0 15 0 2map 同时配制好结晶器头 部气封装置的石棉线 15 引杆 把引棒装上接引头 插入结晶器 使接引头伸 出 5 10 毫米 插上定位销防止引棒滑进铜液内 把结晶器对 应位置的鳞片划一小坑 约见铜液即可 结晶器就位 旋接加 长杆 缓缓压紧上下两夹轮 加长杆出上轧轮后 旋下加长杆 的同时松开下夹轮 在接引头将过下夹轮时慢慢压紧下夹夹轮 松开上夹轮 在接引头到达上夹轮时旋下引棒 并拧紧上夹轮 上下夹轮的拧紧程度以铜杆上不出压痕为佳 拧紧结晶器头部 气封 防止漏气发红 同时调节好水温度 出水温度过高要检 查六分水阀和快速接头 防止堵塞的可能性 16 时常检查铸杆表面质量 检查冷却水出水温度情况 发现红杆要分析原因 是漏气还是进氧 先拧紧上气封后再查 其他原因 发现裂纹立即更换结晶器 17 检查应线圈位置是否正确 线圈 水套和自耦变压器 线圈供水是否通畅 水温是否太高 以上电器每班至少检查两 次 对水套每一个半月清理一次 线圈每个月清理一次 清理 时一律切断电源清理 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清理 18 引杆速度调节 1 2 炉在 170v 到 200v 之间 180v 等 于 60 公分 3 炉在 900 到 1100 转之间 960 转等于 60 公分 在生产或保温降温换档时绝不允许低于 180v 换档 在 150v 熔沟就会冻结拉断了 会引起熔炉报废的重大事故 加料液面高度绝不允许超出液位高度上指示线 结晶器插 入铜液深度 以结晶器保护套上沿比铜液面上高 20 到 30 毫米 最佳 这一点是液位自动跟踪器的上沿线 降下 25 到 30 毫米 是自动跟踪器的下沿线 所有带潮湿水份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炉内 绝不允许把木棒插入保温炉内除氧 插板式电器换档时一定要切断电源换档 手绝不能靠近插 板铜件 19 结晶器修复 要点是绝不能渗水漏水和内胆胆管弯曲 两项 铜杆开裂都是由胆管弯曲引起的 修复胆管一定要用专 用芯棒插入胆管 用木棒或木锤一边滚敲一边推进 滚敲一定 要防止损坏胆管根部 芯棒插入修复后的胆管中一定无阻自如 且芯棒处于装模孔的中心位置 修复后的结晶器经试压完好 立即装配好模套 封好模套间隙 放到台下炉边架子上烘烤 20 铜杆引出后经导向轮 经各自的木梳槽位和分线架槽 位送入收线机 经导向轮进夹轮组夹紧送出 调整打弯轮铜杆 即自动打弯成圈 在一层到满时 先把收线盘倒转使铜杆自动 放大落下后 再行放松打弯轮 使铜杆成圈到恰当位置即可 21 收线时发现红杆和开裂的立即剪除 并通报炉台立即 解决 千万别把夹轮当轧轮 五 停电停水处理 22 在有通知停电的情况下 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是否要降低液面后保温 若停电时间长 一定要停电前三到四 小时就开始降低液面 同时一定要提升结晶器 收完铜杆 以 防损坏模子 若时间短可以不提升结晶器 直接切断引杆电源 即可 提前打开应急水阀 23 无通知突然停电 立即打开应急水阀 回复引杆电位 器 调低水套和结晶器的出水量 复盖好熔化炉木碳 若遇无 保温用电 应立即人工提升结晶器 严防烧坏结晶器引起重大 事故 24 保温温度控制 短时间控制在 1140 度左右 长时间控 制在 1130 度左右 绝对不能低于 1125 度 25 突然停水 立即打开应急水阀 再打开应急备用水泵 若遇两者均无水可供 不论采用任何方法都应立即提升结晶器 熔沟电压全部回复到 180v 通知机电部门速查修恢复供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