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总复习历史 课堂45分钟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0高考总复习历史 课堂45分钟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0高考总复习历史 课堂45分钟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0高考总复习历史 课堂45分钟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0高考总复习历史 课堂45分钟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2 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课时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 1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正楷 的基本特点是 A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 具有实用价值 B 笔画简约 线条流畅纵情 具有极高审美价值 C 规矩与放纵并存 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D 注重写意传神 追求 得意忘形 解析 AB 项是草书的基本特点 C 项是行书的基本特点 D 项与 正楷 结体严整的特点 冲突 故 A 项正确 2 2010 江苏省如皋期考 余秋雨说 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 它是活着 的图腾 永恒的星辰 下列关于汉字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 甲骨文 楷书 隶书 篆书 B 甲骨文 楷书 篆书 隶书 C 甲骨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D 楷书 甲骨文 隶书 篆书 解析 C 中国古代汉字演变的脉络为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3 汉书 艺文志 是时始造隶书矣 起于官狱多事 苟趋省易 施之于徒隶也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隶书便于书写 隶书 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的 A B C D 解析 B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 题中引文体现了 起于官狱多事 苟趋省易 故选 B 4 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右图 五岳独尊 石刻所示的书法为 A 楷书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解析 A 观察图片可知 该书法作品字形方正 笔画详备 规矩严整 这是楷书的特点 5 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 有一幅传世名画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 粮船云集 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 有在看相算命的 有在饭铺进餐的 还有 王家纸马店 是卖扫墓 祭品的 河里船只往来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 形式优美 宛如飞虹 这幅画反映了 A 魏晋的文人个性 B 唐朝的经济繁荣 C 北宋的风土人情 D 明清的商业兴盛 用心 爱心 专心2 解析 C 阅读材料 可以看出这幅画是 清明上河图 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 6 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 含毫势若斩蛟蛇 挫骨 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 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 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 啖忙忙礼不拘 万字千行意转殊 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解析 D 题中字体分别为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材料是对草书特点的描述 7 从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等汉字形体变化来看 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的总趋势 是 A 由大到小 B 由繁到简 C 由象形到会意 D 由图画到符号 解析 B 我国古代文字演化总体呈现由繁到简的趋势 8 清明上河图 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 王公贵 族竞相争夺的至宝 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真容 现藏于故宫 该画 A 吸收印度 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 以人文画为特色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意趣 C 以风俗画为亮点 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 题材广泛 场面宏大 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解析 CA 项是隋唐时期绘画的特点 B 项是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特点 D 项时间错误 应 为北宋 9 下列连线 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B 战国时期 帛画 人物龙凤图 C 唐朝时期 宗教画 送子天王图 D 北宋时期 风俗画 洛神赋图 解析 D 洛神赋图 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 北宋风俗画的代表是 清明上河图 10 右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名画 墨竹图 他笔下的竹子 竹竿瘦劲挺拔 富有弹 性 枝叶颇简 以少胜多 典型地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 关于这一特点的表述 错误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3 A 注重写实 B 注重意境 C 借物抒情 D 神韵意趣 解析 A 郑板桥的 墨竹图 属于写意画 其特点在于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 求神韵意趣 11 在敦煌艺术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 无奈 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 表现幸福与祥和 宋朝的壁画中 世俗场 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解析 D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 而材料中的壁画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的时代 生活 12 下列作品中 绘画风格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的是 解析 B 注重意境是文人画的特点 B 项为文人画 A D 两项皆为人物画 C 项为风俗画 13 2008 年 10 月 20 日 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 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 术盛会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解析 D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京剧是由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形成的 而徽 用心 爱心 专心4 剧 汉剧都是南方剧种 14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 18 世纪下半叶经徽戏 秦腔 汉调的交融 并借鉴吸 收昆曲 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析 C 从题干可知 京剧是多剧种融合而成的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15 在汉 徽剧基础上 糅合昆曲 秦腔等优秀艺术成分 形成京剧 京剧成熟的时期是 在 A 乾隆年间 B 嘉庆年间 C 同治 光绪年间 D 宣统年间 解析 C 京剧成熟是在清朝同治 光绪年间 16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辉煌灿烂 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 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 青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 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 间里 全球新增 100 多所孔子学院 覆盖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 2010 年 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 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 挡都 挡不住 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 4 天诞生 1 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 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 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材料二中的著名艺人是我国何时在哪一艺术领域中涌现出来的 3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 分别提出了哪些主张 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材料三指出 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将会对 世界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5 17 2008 江苏高考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 新史学 中称 历史不仅是政 治史 军事史和外交史 而且还是经济史 人口史 技术史和习俗史 不仅是君主和大人 物的历史 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 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有货药 卖卦 喝故衣 探搏 饮食 剃剪 纸 画 令曲之类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 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 雅两部 以备演唱 雅部即昆腔 花 部为京腔 秦腔 戈阳腔 梆子腔 罗罗腔 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班 清 钱泳 履园丛话 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 今苏州城西南 商贾云集 宴会无时 戏馆数十处 每日演剧 清 顾公燮 消夏闲记摘抄 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 邻里聚谈 父诫其子 兄勉其弟 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 以为资料 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 历史无异 高劳 东方杂志 农村之娱乐 卷十四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瓦子 又名 瓦肆 它指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一 二 三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 材料二中的 花 雅两部 不断融合兼收 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 依据材料三 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 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 商人 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 这表明史学研究 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 本题以戏剧为切入点 主要学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 分析提炼 归纳概括 能力 题目较为简单 第 1 问答案很简单 瓦肆 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 考查知识的 识记和再现 第 2 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 从商业 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