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体例_213_第1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体例_213_第2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体例_213_第3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体例_213_第4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体例_2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备课吧免费下载高考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体例一、每一章开始前体例第*章 *考纲解读1、内容解读:是考纲中重点考察知识的提纲式展示2、能力要求:是考纲中对本章节能力要求的集中呈现知识梳理以结构图 的形式表现:达到能清晰地看清各主干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考点分布05、06两年某章各地考题分布总览:以表格形式呈现复习概要针对历年高考热点内容,给出有指导意义的复习方法、复习建议及注意事项等,从学习方法上点明思路。二、每一节体例要求第*讲 *必备知识拓展思维与本讲内容有关的课本知识延伸的常见结论:这些结论的直接使用可优化解题过程能力要求是考纲中对本节能力要求的具体解析,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例题加以诠释必做练习用于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要结论的灵活运用情况、能力要求中例题讲解后学生理解与运用情况的全面检测三、编写目录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11氧化还原反应12离子反应13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第二章 碱金属21钠与钠的化合物22碱金属元素第三章 物质的量3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32物质的量浓度第四章 卤素41氯气42卤族元素4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晶体结构51原子结构 同位素52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53化学键 分子结构54晶体类型与性质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61氧族元素62二氧化硫63硫酸64硫酸工业 环境保护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71碳族元素72硅酸盐工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八章 氮族元素81氮和磷82氨 铵盐83硝酸第九章 化学平衡91化学反应速率92化学平衡及其移动93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化学平衡的计算第十章 电离平衡 胶体101电离平衡10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03盐类的水解104中和滴定105胶体性质及应用第十一章 几种重要金属 电化学111镁和铝112铁和铁的化合物 金属的冶炼113原电池和电解池第十二章 烃121甲烷 烷烃122乙烯 烯烃123乙炔 炔烃124苯 芳香烃125石油的分馏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131溴乙烷 卤代烃132 乙醇 醇类13,3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134苯酚135乙醛 醛类136乙酸 羧酸第十四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141糖类142油脂 蛋白质第十五章 合成材料151合成材料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第十六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6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16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16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16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四、篇幅要求8801230mm 16开本 20印张以内,不超过300页码(含答案), 400千字左右。参考答案统一附在书后,其中教师用答案有详解。编者用Word文档,A4纸样,五号字、电子稿。五、出稿时间每位老师按体例要求,分别写出各自编著的第一节内容样张,在2月20日前发给陈荣跃,再经6人充分交流后确定稿样。1初稿约在三月下旬完成。2一校约在四月中旬完成。3二校约在五月上旬完成。4三校约在五月中旬完成,并交出版社排版。六、编写分工陈荣跃 13章 Email:手林翔 46章 Email: 手韩 林 79章 Emailaqyz_ 手丁怀民 1012章 Email:38812550 手良启 1314章Email:(无) 手珏如 1516章Email: 手、统稿 陈荣跃(样张)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考纲解读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掌握新能源的开发等概念。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知识梳理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类别 分解反应化学反应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转移(得失或偏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 离子反应离子参加 非离子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变化被氧化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变化有关概念及转化关系 反应物 产物被还原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氧化还原反应 表示意义二者不能同时用于同一反应 单箭号表示法 电子转移表示法 二者的主要区别 箭号起止 双箭号表示法 电子数目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 =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方程式配平 找出价态变化,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 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列系数,观察其他,然后配平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3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2)总趋势:向原溶液里某种或几种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3)表示方法:范围离子方程式类型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水解促进反应、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书写规则写离子符号的规则(可溶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保留化学式的规则书写步骤配平规则(同时满足: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写、改、删、查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式吸热反应几种重要的热效应燃烧热中和热考点分布2005、2006两年高考本章考题分布总览:2005年高考全国全国全国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氧化还原反应8题24、27(2)(3)题6题7题离子反应10题27(3)题10、13、26(2)27(2)题13、15题27(4)题9、22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3题29(2)题4、21(1)(3)题2006年高考全国全国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氧化还原反应9题10题24题8题离子反应10题8题10、19、21题26(2)、27(2)、28(2)题10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8题复习概要本章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配平、电子守恒的应用,离子反应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均是高考中的热点和教学中的重点。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反应热和燃烧及热化学方程式悄悄升温,因此本章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且贯穿化学学习始终。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必备知识1、考纲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化学方程式。(3)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4)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5)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理解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A基础知识梳理 2、具体知识(1)化学反应的类型反类类型 表达式 举例化合反应 A+B=AB _ AB=A+B _ _ Zn+H2SO4=ZnSO4+H2复分解反应 _(2)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电子,发生的是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 _电子,发生的是 _。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_。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 _。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是 _。(3)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如 _;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如 _;能电离出H+的物质:如_;其他:如 _。还原剂:金属性较强的单质:如 _;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_等;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如 _;其他:单质S、Sn2+盐、浓盐酸、NH3。拓展思维1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反应的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如:已知溶液中存在AgNO3、Cu(NO3)2,向此溶液中加入Fe粉时,先与AgNO3反应,当AgNO3完全消耗后,剩余的Fe粉再与Cu(NO3)2反应。(2)得失相等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应用于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3)邻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价态变化是邻位转化的。如:-2 0 +4 +6S S S S。H2S一般被氧化成单质S,浓硫酸一般被还原成SO2。(4)互不换位和交叉规律同种无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时,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如:H2S与浓硫酸作用,H2S的氧化产物不可能为硫酸,而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不可能是H2S;也不可能H2S的氧化产物是SO2,而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为S单质。但有可能是同一物质,即S或SO2。(5)跳位规律在特殊情况下,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时,或还原剂遇到强氧化剂时,元素的价态变化不是邻位变化而是跳位变化的。如:FeFe2+Fe3+,当Fe遇F2或Cl2时,产物是Fe3+而不是Fe2+。即零价态铁跳+2价态而转化为+3价态化合物。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说明:置换反应一事实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注意(1)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互相转化发生反应时,单质单质,没有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2)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须注意: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本身被还原;反之亦然。(3)在分析还原剂、氧化剂得失电子关系时,要抓住电子得失数守恒的规律。(4)在具体配平时有如下规律: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般先从生成物开始配平较为方便;反应物中某一物质部分被氧化(或还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应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对一般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由反应物开始或生成物开始配平都可以。能力要求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内容,它基本上是年年出现在高考试题中,题型以选择和填空为主。主要考查点(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及计算;(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4)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等的计算。例一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24摩XO(OH)2+需要60摩SO32-,则X的最终价态是( )A0 B-1 C+3 D+5解析:这样的问题应抓住电子得失守恒规律。由题意知,Na2SO3作还原剂时,只能由SO32-转化为SO42-每个SO32-应失去2个电子,设每个XO(OH)2+在反应中得n个电子,则 24n=602 n=5例二Fe3+ 、Fe2+ 、Mg2+ 、C 、Cl- 、S2- 、H+等离子或原子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_,只具有还原性的是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解析:具有最高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得到电子,只有氧化性;具有最低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只有还原性;具有中间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既能得到电子,又可失去电子,因而既有氧化性例三、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 ,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4)如果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和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解析:(1)H2O2(2)H2CrO4 Cr(OH)3 6e(3)2H2CrO4 +3H2O22Cr(OH)3+3O2+2H2O(4)3.36L必做练习A组:基础题1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变成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D)A. +3 B.+5 C.+6 D+7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3.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1)C+CO2=2CO2; (2)C+H2O=CO+H2;(3)CO+H2O=CO2+H2;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的顺序是(B)A.COCH2 B.CCOH2 C.CH2CO D.COH2C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C)A. 1:1 B.5:4 C. 5:3 D.3:55.下列过程中,在常温下加入还原剂就能实现的是(A)A.AgAg+ B.S2O32-S4O62- C.CuOCu D.Cr2O72-CrO42-6.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硫酸中可以看到乙慢慢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丁溶解,且使溶液呈碱性;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氢气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哪种金属是铜(C)A.甲 B.乙 C.丙 D.丁 B 组(提高题)1.能从水溶液中还原出6 mol H+的是(D)A. 2 mol Fe B. 6 mol OH- C.6 mol I- D. 6 mol Li2.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如下变化: Fe3+ Fe2+ MnO4- Mn2+CI2 CI- HNO2 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B ). A. Fe3+ B. MnO4- C. CI2 D.HNO23.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D ).A. 酸性 B. 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4. 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1. 2FeCl3+2KI=2FeCl2+2KCl+I22 . 2FeCl2+Cl2=2FeCl33.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而不影响Fe2+和CI-,可加入的试剂是( C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5.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力劳动20m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6NO2+8NH3=7N2+12H2O,已知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m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C ).A. 3:2 B. 2:3 C. 3:7 D. 3:46.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在反应中被还原成Fe3+(1)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_Fe(NO3)3+_NaOH+_Cl2_Na2FeO4+_NaNO3+_NaCl+_H2O反应中_元素被氧化,转移电子总数为_.(2)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_.解析:(1)2,16,3,2,6,6,8,Fe,6e-(2)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生成胶体Fe(OH)3,能吸附杂质。7.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M2O7x-+bS2-+cH+=dM3+eS+7H2O,若方程式中b=3,d=2则M2O7x-中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