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派王博弘主讲_第1页
人际关系学派王博弘主讲_第2页
人际关系学派王博弘主讲_第3页
人际关系学派王博弘主讲_第4页
人际关系学派王博弘主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关系学派 王博弘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主张观点 甲 此学派认为 管理就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 因此 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乙 注重个人 注重人的行为的动因 把行为的动因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丙 强调处理人的关系是管理者应该而且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技巧 丁 把 管理者 笼统地看成是 领导者 甚至认为管理就是领导 并把所有的领导工作都当成为管理工作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兴起背景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是 人际关系 行为科学 学派的兴起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恢复生产 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管理学开始新的发展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 甲 弗里茨 朱利斯 罗特利斯伯格 FritzJ Roethlisberger 1898 1974 美国管理学家 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归纳总结者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甲 乔治 埃尔顿 梅奥 GeorgeEltonMayo 1880 1949 美国 原籍澳大利亚 管理学家 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 行为科学的奠基人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甲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曾担任过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的哈弗大学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人 1927年接手在伊利诺伊州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环境与生产效率研究实验 即有名的霍桑实验 通过长达五年时间的研究 他们发现 与生产率增长相关的因素是这样一些社会因素 如劳动群体的士气 小组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和有效的管理 这种有效的管理 就是要了解人的行为 特别是劳动小组的行为 为此 要采用激励 劝告 领导 交流等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 所谓有效的管理 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达到管理的目的 甲 著作 弗里茨 罗特利斯伯格 管理与工人 1939年 管理与士气 1941年 组织中的人 1968年 埃尔顿 梅奥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1933年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1945年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乙 马斯洛 AbrahamH Maslow 1908 1970 美籍犹太人 著名心理学家 管理学家 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乙 按马斯洛的理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 各种需要之间 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 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 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 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它们是 马斯洛认为 高层次的需求在生理 安全与社交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合理满足之前 一般来说 并不十分重要 在他看来 人的需求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 优先等级越高 需求满足的百分比越低 他提出了一个百分比 普通人在生理需求方面满足85 安全需求方面满足70 社交需求方面满足50 自尊方面满足40 自我实现方面满足10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结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 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 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 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自我实现过程中产生出 高峰体验 的情感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 产生出一种所谓的 高峰体验 的情感 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是人的存在的最高 最完美 最和谐的状态 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 如醉如痴 销魂的感觉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乙 马斯洛主要著作 动机和人格 1954 存在心理学探索 1962 科学心理学 196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1970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丙 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 FrederickHerzberg 1923年 美国心理学家 管理理论家 行为科学家 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 关于双因素理论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期 他和同事们对匹兹堡附近一些工商业机构的约200位专业人士作了一次调查 在调查访问后他发现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使职工感到不满的 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 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 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双因素理论的价值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 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 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 当然 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 但是 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 个人需要的满足 同 组织目标的达到 这两点联系起来 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 赫茨怕格的试验 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 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 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 另外 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 事实上 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 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实践还证明 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 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 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 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 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 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但是 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 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 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 赫茨伯格告诉我们 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 没有它会导致不满 但是即使获得满足 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 不能持久的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 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 量才录用 各得其所 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 给予表扬和认可 注意给人以成长 发展 晋升的机会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 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丙 赫茨伯格的主要著作有 工作的激励因素 1959 与伯纳德 莫斯纳 巴巴拉 斯奈德曼合著 工作与人性 1966 管理的选择 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 1976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丁 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 DouglasM McGregor 1906 1964 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 他是50年代末期涌现出的人际关系学派的中心人物之一 人性假设理论 XY理论 创始人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丙 克里斯 阿吉里斯 ChrisArgyris 1923年 行动科学泰斗 被誉为 当代管理理论的大师 组织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麦格雷戈是人际关系运动最积极的倡导导者之一 最著名的理论是他的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是他总结以往管理者对人的基本理念而提出来的 认为 1 一般的人是天生懒惰的 2 大多数人缺乏上进心 不愿负责 宁可受人领导 3 私心很重 无视组织的需要 4 这些人天生抵制变革 5 这些人缺乏理智 不能克制自己 容易受人影响 6 人群中的人可以分为两类 除了占大多数的上述者外 只有少数人能够克制自己 这部分人应该负起管理的责任 正因为如此 持这类观念者 在管理上主张 1 管理者应该关注的是提高生产率 完成生产任务 其主要职能是计划 组织 经营 指引 监督 2 对于员工 管理就是引导他们努力工作 让他们适应工作和组织的要求 3 没有管理者的介入 员工会对组织采取消极 甚至拒绝的态度 因此 必须说服 奖励 处罚 控制他们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麦格雷戈认为 上述理念虽然广泛地被管理者接受 但并不正确 他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阿吉累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y理论 阿吉累斯认为 社会现实的管理制度压抑着人们在人格上成熟 健康的人从婴儿到成人 在心理上有一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自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人格要发生七种变化 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Y理论精要 1 一般人并不是天性就不喜欢工作的 工作中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象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 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 因而自愿去执行 也可能是一种处罚 因而只要可能就想逃避 到底怎样 要看环境而定 2 外来的控制和惩罚 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 它甚至对人是一种威胁和阻碍 并放慢了人成熟的脚步 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3 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要求的行为之是没有矛盾的 如果给人提供适当的机会 就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 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 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 而且还学会了谋求职责 逃避责任 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 通常是经验的结果 而不是人的本性 5 大多数人 而不是少数人 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 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 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6 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 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丁 阿吉里斯主要著作 人性与组织 1957 人际能力与组织效能 1962 个人与组织一体化 1964 组织与创新 1965 介入理论与方法 1970 实践中的理论 1974 增加领导效能 1976 组织学习 1978 严谨研究的内在矛盾 1980 行动科学 1985 克服组织防卫 1990 行动的知识 1993 组织学习 1996 有瑕疵的忠告与管理陷阱 1999 阻碍学习的沟通 授权 皇帝的新衣 熟练的无能 经理的想法与双环式学习 组织学习研究 教聪明人学会学习 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主要著作 1954 管理的哲学 1960 企业的人性方面 1961 经理人员在技术爆炸时期的责任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戊 库尔特 卢因 KurtLewin又译为勒温 1890 1947 美籍德国犹太人 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管理学家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卢因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把心理学引入社会学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和组织的社会群体 而这种研究的重心却是放在个体的观念 动机共处五项原则 愿望 行为如何被其所在的群体影响 即群体传播对个体的作用上 1947年 卢因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