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学设计(港口中学 韩瑞).doc_第1页
印度教学设计(港口中学 韩瑞).doc_第2页
印度教学设计(港口中学 韩瑞).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地理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七章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印度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其古文明光彩照人,曾备受殖民统治蹂躏,独立后的发展举世瞩目。教学内容分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其中,又包含了3个活动:人口众多的优势、劣势及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压力,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特点。教材呈现学习内容的内在的逻辑遵循了人口自然环境经济的相互关系即人地关系的主线。2.学情分析在第六章亚洲的学习中,学生对印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之前已学过东南亚、日本等国家的知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3)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理解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4)通过地图理解印度地形、气候与印度农业分布的关系。(5)运用材料、地图等,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分布的特点。重点:印度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难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的关系;地形、气候与农业分布的关系。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导入图片引入,学生叙述了解的印度PPT学习新课小组合作,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PPT通过图片看现象背后的原因。小组合作讨论印度人口众多的利弊。通过地图、材料、图片等,讨论水旱灾害的原因及农业分布。通过图片,小组合作讨论软件外包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课堂小结板书黑板课堂小测书面测验纸质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课堂测试2016“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于1月1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读图完成13题。降水量/mm气温/C印度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图( )1、关于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季风气候显著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C半岛南部东、西高山对峙D恒河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2、印度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是:全年高温 全年温和 降水年际变化大 降水季节变化大ABCD( )3、2015年5月印度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数千人死亡,与高温天气形成无关的是:A5月为全年最热月B5月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少C5月太阳辐射强D地面起伏和缓( )4、小明去印度旅游,拍摄的图片是:ABCD5、中国船员小李2016年7月1日从广州港沿“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当他们的船只航行到海峡时,迎面看见有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2)他们的船只到达了印度的加尔各答,此时正值印度的(雨或旱)季,盛行(西南或东北)季风,由于该季风很不稳定,使得印度多水旱灾害(3)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后,他们的船只穿越了浩瀚的洋,到达了非洲的内罗毕。( )6、人口大国印度能够实现粮食自给有余,得力于A、大力发展发展民族工业 B、推行“绿色革命”C、修筑水利工程 D、改变饮食习惯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为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尼泊尔所位的地震带是 A环太平洋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亚欧大陆 D印度洋板块( )8、下列对尼泊尔地震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D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 )9、下列国家中,不是印度邻国的是 A.中国B.巴基斯坦C.缅甸D.泰国五、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虽然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一般,课堂上可以用到的只有投影和电脑(无法上网),但仍然可以通过PPT课件的使用和投影的应用,通过多种地图、图片、材料、视频等,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这种地理学习的核心素养。在目前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