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doc_第1页
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doc_第2页
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doc_第3页
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doc_第4页
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篇一:201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朔煤小峪煤矿 201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朔煤小峪煤矿 二O一四年四月十四日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朔煤小峪煤矿 201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 根据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制度,促进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对2013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一、矿山概况及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小峪煤矿原为朔州市地方国有煤矿,地处朔州市怀仁县境内,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中部的东南边缘,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25129-1125442,北纬394855-395127,始建于1954年,同年12月建井,1960年投产。经北京煤矿设计院设计,年产能力为60万吨,于1977年达产。1979年经山西煤矿设计院设计,进行一期扩建,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于1985年达产,2003年末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尽快实施做大做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方案的决定参组进入大同煤矿集团,2006年经省工商管理局核准企业名称已由“山西省朔州市小峪煤矿”变更为“大同煤矿集团朔州朔煤小峪煤矿”,采矿权人仍为山西省朔州市小峪煤矿,采矿许可证号:C1400002012121240128277,批采煤层16#、18#、19#、22#上、22#、25#,有效期限2008年11月2日至2015年11月2日。 二、矿产年度生产情况 小峪煤矿为生产矿井。矿井现在开采采区为南、东、301盘 区,目前剩余工业储量41309.4万吨。共有三个综采队(其中一个放顶综采)、五个机掘队伍和两个普掘队,2013年全矿井采出量为262.8万吨。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 小峪煤矿严格按照矿井设计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采矿活动是在采矿许可证许可的矿区范围内,现开采煤层为16#、19#、22#煤层,无越层越界开采行为。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 1、矿井现布置有三个采区生产,采区回采率均在70%以上,2013年度小峪煤矿开采煤层16#、19#、22#煤层,共计动用储量373.2万吨,出煤量262.8万吨,损失量110.4万吨。 2、“三率”情况 (1)矿井回采率:2013年共计储量动用373.2万吨,出煤量262.8万吨,损失量110.4万吨,矿井回采率为70.4%,其中永久煤柱及水文地质损失13万吨。 (2)采区回采率:2013年年度共计动用量360.2万吨,出煤量262.8万吨,损失量97.4万吨,采区回采率达73%。 (3)矿井综合利用率达80%。 三率符合规定。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 1、本矿自建矿始至今多年来,均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 矿产资源补偿费和采矿权使用费。2013年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663.84万元;缴纳2008年至2015年采矿权使用费10.85万元;价款三十年动用量总价款16293.16万元,分五期缴纳,已缴纳首期价款,2013年缴纳3250万元,其余三期于2017年交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结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 我矿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七、实施开采总量控制的,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和产品销售等情况及其他情况 上一年度通过年检,未发现严重问题。 小 峪 煤 矿 2014年4月14日篇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 十八台铁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 (2012年度)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2012年度)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1337号)及赤峰市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工作的通知(赤国土资发201388号)的文件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的规定,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对2012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结如下: 一、矿山概况及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1、矿山概况 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的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宁城县大明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1903001190400;北纬413130413230。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始建于2006年6月,采矿许可证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7月重新颁发,证号:C1500002011072110116276,有效期限至2016年7月4日,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超贫磁铁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200万吨/年,矿区面积0.2944平方公里,(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开拓方式为公路运输开拓,采矿方式为组合台阶采矿法。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西安80坐标3度带) 表1-1 2、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始建于2006年6月7日,采矿许可证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8年7月颁发,证号:1500000810304,有效期限叁年自208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矿权人为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地址为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200.00万吨/年,矿区面积0.2944平方公里,准采区开采深度由+630.7m至+521m标高,共有5个拐点坐标圈定。 采矿许可证延续:内蒙古国土资源厅于208年7月为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办理延续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0810304,有效期叁年自208年7月至2011年7月,到期后公司按时组织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延续工作,并于2011年7月4日内蒙古国土资源厅重新为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证号:C1500002011072110116276。采矿权人为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地址为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200.00万吨/年,矿区面积0.2944平方公里,准采区开采深度由630.7m至521m标高,共有5个1980西安坐标系的拐点坐标圈定。 采矿许可证变更、转让: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2010年6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被宁城县宏大矿业有限公司收购,自2011年7月办理延续重新取得采矿许可证后,于2012年10月向宁城县国土资源局申请报件进行采矿许可证的变更、转让,现已签订了采矿权转让合同并进行了公示。 3、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的采矿权未作抵押、未被冻结、未被查封。 二、矿山年度生产情况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是宁城县的招商引资企业,2008年准备开始建矿投产,但因时至金融危机,市场经济非常不景气,资金也不到位等原因,一直未对矿产进行开发利用。2010年6月在县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协调下,被宁城县宏大矿业有限公司整体收购。但因采矿权的转让、变更工作没有完成,所以一直没有动用资源储量。 2012年委托赤峰北方地质勘查测绘有限公司编制了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2012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至2012年底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铁矿资源(332+333)矿石量为2244.48万吨,平均品位TFe:11.94%、mFe5.74%,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2199.55万吨,平均品位TFe:12.03%、mFe5.7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44.93万吨,平均品位TFe:11.96%、mFe6.68%。 自取得采矿证后没有进行开采。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 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委托赤峰市矿产资源勘察 开发咨询服务部编制的了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的开采过程也将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落实实施。因矿产至今仍未开发利用,所以不存在越界开采行为。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截至2012年底赤峰市宁城同仁矿业有限公司十八台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铁矿资源(332+333)矿石量为2244.48万吨,平均品位TFe:11.94%、mFe5.74%,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2199.55万吨,平均品位TFe:12.03%、mFe5.7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44.93万吨,平均品位TFe:11.96%、mFe6.68%。 2012年度采出矿石量0,尚未动用资源储量。 2、“三率”情况 :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选取矿石回采率为95%,露天开采综合损失率1,贫化率1,采出原矿品位TFe:11.94%。因该矿地质工作程度偏低,在开采过程中加强管理,尤其是矿岩接触地带应当特别注意,以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贫化率。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附各项规费结缴票据复印件 本矿自建矿至今几年来,因尚未动用资源储量,没有产生业务收入,所以没有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但根据规定每年都及时足额地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并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分期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根据本矿具体情况如实地填报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2012年缴纳采矿权使用费500元,环境治理保证金124.53万元,做到了不拖不欠。篇三:2014年第三季度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2014年第三季度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登封市仟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2014年第三季度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年度开采设计实施情况 登封市仟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登封市徐庄乡刘沟村境内,公司法人:屈建山。公司于2011年10月经省国土资源厅新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100002009121120046473,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有效期为2011年10月至2031年10月,矿区由14个坐标点圈定,面积6.4210平方公里。 矿井采用立斜井单水平开拓,走向长壁式采煤,主采二1煤层。 二、采矿权人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依法采矿情况 我矿严格按照采矿许可证规定第三季度依法采矿。 三、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及采矿权转让 我矿采矿许可证无变更、延续及采矿权转让情况。 四、矿产资源补偿费、申报、审核、缴纳情况 2014年第三季度我矿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122171.85元。 五、矿产资源储量占用登记、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和矿山地质 环境动态监测报告及采矿权标识牌设立情况 我矿依法完成了矿产资源储量占用登记、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和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报告以及在矿区设立了采矿权标识牌。 六、矿山是否按要求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我矿与2011年3月17日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总院编制了登封市仟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我矿严格按照此方案执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七、依法填报统计表或资料情况 我矿依法填报了资源统计基础表和规定的其它资料。 八、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我矿采矿权无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九、日常监督、监察、督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违法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收到国土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履行情况 我矿积极对日常监督、监察、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我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依法生产,无收到国土主管部门行政处罚。 十、有无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其它情况 我矿依法生产,无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其它情况。 十一、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内容 我矿将严格按照国土部门的要求,强化“三率”考核管理,成立地测科,配备专职地测人员,建立有关地质资料,完善各种图纸、台账、报表,积极配合国土资源工作,为更好地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登封市仟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篇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总结 金塔县资源综合利用 工作总结 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我县境内矿点产地多达50处,其中:金属矿产地29处,非金属矿产地15处,煤炭矿产地6处。现已探明的矿藏有8大类30多个品种,总储量达20亿吨以上。主要优势矿产品有煤炭、铁、铜、铅、锌、芒硝、萤石、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石灰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中,铜、铁、萤石等资源规模开发利用外,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红柱石、菱镁石等非金属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现已累计开采利用铜矿石资源70万吨,占已探明储量的3.3%,铁矿石450万吨,占已探明储量的4.5%,煤炭180万吨,占已探明储量的2.7%。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建成有色金属采选企业1户,年实际采铜矿12万吨,年选铜精粉0.4万吨,建成黑色金属采选企业10户,年实际采铁矿60万吨,年选品位60%以上的铁精粉30万吨,境内相对品位较低的铅锌、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刚刚开始;围绕煤炭资源开发,在梧桐沟、七个井子、紫山子等三个有煤区建成11对煤井,年设计开采煤炭50万吨,境内已探明的拥有一定资源蓄积量的菱镁石、硅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历史上仅处于小规模开采销售原矿的状况,年总的采挖量约500万吨,非金属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大“农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力度,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依托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搬迁建设年产10万吨轻烧氧化镁生产项目、1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铁矿石含铅锌资源综合利用及5万吨铅锌精粉生产项目、砂业建材技术改 造项目、200万平方米花岗岩开采加工、3万套菱镁高强复合井盖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是继续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和矿业秩序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确保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三是扶优扶强,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扶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亚泰金属、宏运矿产等骨干企业采选指标稳步提高。四是认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调查研究,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我县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研讨、论证、指导工作,委托有关科研院所完成高载能产业发展、菱镁产业发展、光电园发展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100万立方米花岗岩开采及3000万平方米花岗岩板材加工项目、3万吨电熔镁砂、新型菱镁建材及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可研13项。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积极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争取对接,10万吨工业硅、100万吨石灰煅烧、5万吨金属镁等20多项重大工业项目列入酒泉市高载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今后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存在问题:我县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虽然具备了一定门类和培育了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但总体而言整体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 二是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规上工业集中在加工层次低和以工业原料供应为主的产业链上游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精深加工水平和资源产出效率低下,资源优势没有从根本上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三是产业链短,难以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单个企业“三废”排放量小,缺乏联系紧密的关联型产业支撑和技术创新体系支撑,企业普遍吸收、嫁接现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成果的能力差,创新动力不足,严重制约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建议:我县矿产、光热、风能等资源相对丰富,“十二五” 时期,以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优先发展能源产业为牵引,以培育新特持续产业和循环产业为方向,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引进建设循环型、生态型工业项目,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金鑫工业园区和北河湾矿化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两园承载功能,走好能源开发带动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子,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