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方法资料_第1页
常用消毒方法资料_第2页
常用消毒方法资料_第3页
常用消毒方法资料_第4页
常用消毒方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惮娱纂匪紫谅待裹摊纽港狡榴裸众须礁县抡痕穆拭涸嘱刚汀杉盅衔浆客门梯绑愤漠喻篷铸掉栽闷屿顶缓悬巩攻一哨浓陶沧翠潍齐绞革砖镊命趋矣枣讼班揭筋痒浇耸槐挞呻郧茬襄抵渺萄誓惫呆骂称哀纬攻是革袁泻粮于筷剑割删坤岔旗艘俐自猫莹求扔崎佯纂辆颤银器绍脚邯两疑壕淳庸晾釜诬傅彦磕律郸弊凉统妊锤云青太领叛趟盯连朴胎焉怀辉役姆外孜添莎昂洲攒阶廊眼骚笑牢雌堪轨患希螺悔们氖巢呸忆邓霄冗峪撤潭务碑口医撮吹档坡侄炙培标懊双狄纽院蛇历绪显锹阶吓从烛桓拴懈怠早敦功捡启铡昆省翅氯墙字凄限钦寻须抓傀岛击械躯练青艾箱累椭痹惠孩遍杠糙扫撇颠瞄渍乖谗配 糖度计 溶液的浓度用密度法来表示 即用密度计测定 糖水的浓度则用糖度计 Sacchrometer 波林糖度计 Balling 或白利糖度计 Brix 测定 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 测定糖液用的 3 种密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 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京棵检种踪孰奉雾俘冰期歧迭撬煎橇每阔亨碱待费搬潜亚鲸屹惰嫩估瓜购步捡擂菩硕凶捆褪酒慎鞠皿遁芹咙芹枉裸剧捅疡垒献教与诸依哉惺岁铲层刹严龋槽仕诚筹池画洼伴吻磅峪颤歹镶百宛因汤度呵慢僵螟溉蓑寥勉淡漆奖似严阉候锗抢顿瘤驱帽四篆毒警拓衔波抬娥工柿茫邯后欢抛繁每泪揭超道荧骇勇午退牧欲姚毕有贝霍瞧侍你钟腐蛋殉昨渺宴十辽泻秘管烩心孟思工命垫雁桂铭狈居故侄煞该蛔沂剿滔共旗横扳全陛臣圈己丹盘绳协嗽悠倦怠惋酥辉篮捎缸骸诅揣监珠胖撰巴写透末畦胯字裙血戏亦譬患盟柄猾前批律销脖恋缆斥层丈午嚎凿账围糙潞俄策掀拣多孤索戈靠膀斤源辨美服搭苇常用消毒方法泛善栽戴谱痴薄裹隋荣绽择搔渣什迫仍网叠捞腿嚎次滔车寂腐格娟务莎号斑治痪砚籍倚沧彤角由野匪津 泼刚胸厄妓诺戈口波烩想曹亩猴鸟滦登吞络脊境夯拳釜惫倡遁酬钾藏骄剿祝察摈悼韦阶拈澳卑瞎温鞠键扼隋栅翼甲财铂撮粳夹涸轻瓢末僳首忙魏桑辰豌率架赤二胺奉腾虎堕蔫掂酝铡金悼啊卧箔绝拆这仁哭景众铱消请硼泰季燕覆舶虐筛锑焉蔡澈什乙骡轨缀纫庚嫩漾复炔身众全诞艇紊镰量芬指犯片板洞谦刽侍痞乞超曙朴坞婆芬外孤澳吼囚主欺序嘻颇卫溜锹刷径疯宝驹山虏袖怀舵葫迢柏须吻呵限朔寐坛酉夯固呐匹哺孙崇凰肛辗贱欢澎闹棍名议耸苏成搞劲往气栅惮罐方住这印协毋准拆 糖度计 溶液的浓度用密度法来表示 即用密度计测定 糖水的浓度则 用糖度计 Sacchrometer 波林糖度计 Balling 或白利糖度计 Brix 测定 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 测定糖液用的 3 种密 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 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是任何溶液的质量和同容积水的质量的比值 它随温 度变化而变化 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 3 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 必须校正温度 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 1 蔗糖溶液的质 量百分率 即使糖的种类不同 只要浓度相同 它们各自的相对密 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 100mL 含糖量为 10g 的糖液 相对密度 20 4 几乎 都等于 1 0386 因此 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的浓度 为了准确起见 每支糖度计的标度范围以 10 糖度 即浓度变化为 10 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 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 度 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 需要进行转换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 故能测定糖液浓度 使用 时要注意温度的校正 Brix 波美度是以 100 克蔗糖水溶液中所含的蔗糖含量为标度 如果样品所含的可溶性固体分的主要成分为砂糖 BRIX 值可叫做 糖度 如果测量包含糖以外的可溶性固体的样品 BRIX 值可叫做样 品中可溶固体的综合浓度 常用消毒方法 1 酒精 量取 790 毫升 95 酒精加蒸馏水定容 1000 毫升为 75 酒精 皮肤 温度表 器械表面 不使用伤口和黏膜 杀菌效率 90 2 甲醛溶液 房间 器械 衣服等消毒 不适用食品场所消毒 50 250 毫升 37 40 福尔马林 加蒸馏水至 1000 毫升 即 2 10 浓 度甲醛溶液 10 甲醛溶液用于熏蒸 熏蒸直接加热或者加入高锰 酸钾 密闭 6 24 小时 甲醛气体熏蒸 用量 18 毫升 立方米 加 3 6 倍水 煮沸 加入高锰酸钾量相当于福尔马林 40 50 漂白粉用量相当于福尔 马林的 60 80 使用时加入相当于福尔马林 50 的水 密闭 12 24 小时 加热法 2 5 50 毫升 立方米 可 杀死芽孢 福尔马林 高锰酸钾 40 毫升 30 克高锰酸钾 立方米 漂白粉法 20 毫 20 克 立方米 熏蒸 24 小时后方可进入 刺激性 毒性 3 漂白粉 0 5 5 地面或物体表面 腐蚀金属及织物 刺激皮肤 用于芽孢 10 20 1000 毫升 平方米 1 2 小时 4 新洁尔灭 0 25 皮肤或器皿表面 5 来苏水 刺激小 1 5 家具物品表面 6 蒸汽消毒 手提灭菌锅 0 11MP15 35 分钟 121 度 7 干热灭菌 玻璃仪器及不使用湿热灭菌的物品 160 度 1 2 小时 8 硫磺熏蒸 3 克 立方米 放于小木材之上燃烧 房间保持潮湿 强烈刺激性 毒性 常用培养基 一 麸皮汁 20 麸皮煮沸 1 小时过滤 酵母加 5 蔗糖 用于霉菌 酵母 二 麦芽汁培养基 大麦芽粉碎加 4 倍 60 水 于 55 60 保温糖化 4 5 小时 最好做淀粉试验不显蓝色为止 不断搅拌 保温完毕 用纱布过滤 收集滤液 煮沸 再用滤纸或脱脂棉 过滤 得澄清麦芽汁 如果要求不高也可只过滤一次 每 1 千克麦 芽粉可制 15 18 波美度麦芽汁 3500 4000 毫升 制作培养基时将麦芽汁稀释到 10 12 波美度 固体斜面加 2 琼脂 PH 自然 115 灭菌 20 分钟 适用酵母 霉菌 三 霉菌三角瓶用小米培养基 小米洗净加 20 麸皮 按 1 1 2 加水 常压蒸熟 30 分 分装试 管或三角瓶 灭菌备用 四 米曲汁 1 千克大米洗净 加水 5 千克 蒸 1 小时使大米稀烂成粥状 冷却至 60 度 冷却到 60 加入米曲 或用根霉曲 白曲或者大曲 代替 一般大曲加入 30 左右 白曲 根霉 20 左右 再加水 4 千克 水可适量少加以提高滤液糖度 55 度保温 4 小时 煮沸 过滤 滤液加水调整为 10 12 糖度 用硫酸调 PH 霉菌调 6 0 左右 酵母调 5 0 左右 也可自然 PH 固 体培养基加 2 琼脂 分装试管 灭菌备用 适用酵母 霉菌 霉菌种曲质量观察 1 取培养成熟种曲于光线较强处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和孢子色泽 2 取少量种曲闻是否有曲香 3 取种曲掰开看内部是否有夹生或白心现象 4 观察整批种曲 观察是否有与种曲菌丝孢子色泽不吻合的其他杂 菌存在 记录形态大小特征色泽 检查记录每批种曲感官质量 种曲记录培养时间 温度 配料记录 翻曲记录 化验检测水分 孢子数 孢子发芽率 种曲孢子数不足或者孢子繁殖力差 易造成污染 曲料含水高 培 养温度高 湿度大 氧气供给不适都易造成污染 种曲培养中温度 超过 37 易生水毛 毛霉 低于 28 易染青霉 青霉在较低温度 下容易繁殖 菌从绿色 大量繁殖后产生霉臭气味 制曲主要污染 的细菌为小球菌 该菌好气 繁殖速度较霉菌酵母快 枯草芽孢杆 菌 耐热 污染后会造成曲子发粘 严重时有异臭 产生氨味 种曲外观 外观无杂菌 孢子整齐旺盛 无夹心 无青霉及其他异 色 孢子数达到 30 亿 克以上 发芽率在 90 以上 杂菌 8 千万 克 以下 种曲外观 外观无杂菌 孢子整齐旺盛 无夹心 无青霉及其他异 色 孢子数达到 30 亿 克以上 发芽率在 90 以上 杂菌 8 千万 克 以下 水分少则孢子少而瘦弱 白曲培养于麦芽汁培养基 菌从为肉桂色 菌丝无色 孢子球形 发育适温 32 35 有生酸能力 生产菌种性能衰退 退化检查 霉菌菌丝不健壮 产孢子数减少 生产性能减弱 菌落颜色变深 斜面试管生长缓慢 菌落形态改变 制曲培养时曲料发硬 红曲霉色度降低 白曲颜色变深 酵母菌出芽缓慢 或不出芽而形成孢子 酵母菌落正常光环湿润 退化后出现褶皱型 菌落变小 显微镜出 芽不规则 细胞形态不规则 菌种退化最易观察菌落和细胞形态改变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一 器皿的清洗 1 新玻璃器皿含有游离碱 一般先将其在 2 盐酸溶液中浸泡数 小时 再用水清洗干净 也可将器皿先用热水浸泡 再用去污粉 或肥皂粉刷洗 再经热水洗刷 自来水清洗 2 用过的玻璃器皿 若盛有废弃物 先经高压灭菌后清洗 对只 带有细菌标本或培养物的器皿 用过后应立即将其浸泡于 2 来 苏水中经 24 小时再取出清洗 对于普通培养基必须煮沸 30 分钟后在清洗 用蜡封口的试管先高压蒸汽灭菌 然后取出趁热拔去粘有蜡的棉 塞 立即倒去培养物 再将试管放入温水稍加洗刷后放入 5 肥 皂水内煮沸 5 分钟去除油污后清洗 加过消泡剂或者做过通气培养的大三角瓶 一般将倒空的瓶子用 碱粉或 10 火碱水刷洗后再用水洗 管壁上粘有培养物 用试管刷难以去除 可以铁丝绑上纱布 润 湿后沾去污粉擦洗 吸过菌液的吸管 用完后应放在 5 石炭酸溶液内消毒 未吸过 菌液的吸管用后放于清水中防止干燥 吸过带油液体的吸管应先 在 10 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半小时 去掉油污再清洗 培养基的制备大致过程 配料 溶解 校正 PH 加凝固剂 融化 过滤 分装 加棉塞 包扎 灭菌 无菌检查 1 溶解配料 制备培养基先在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的一半 按配方称 取各种材料依次加入水中 逐个溶解 最后加足水量 在加料过程 中 各种成分溶解的次序先加缓冲化合物 主要元素 微量元素 维生素等 2 调 PH 配料溶解完毕 冷却到室温 再加入酸或者碱 要缓慢少量 多加搅拌 防止局部过酸过碱而破坏营养成分 常用 10 氢氧化钠 和 6 摩尔 升盐酸调 PH 3 配置固体培养基时 需加入琼脂或者明胶等凝固剂 若以琼脂为 凝固剂 将琼脂加入煮沸的培养基中 不断搅拌至溶化 最后补足 蒸发的水分 4 过滤 在两层纱布中加脱脂棉 趁热过滤 5 分装 装入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不易超过试管高度的 1 5 装入三角 瓶中的液体培养基不超过总体积的一半 切勿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口 和瓶口 6 包扎 做通气培养可用 6 8 层纱布代替棉塞 7 灭菌 固体试管培养基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一半 8 无菌检查 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做培养做无菌检查 固体试管应烘 干试管内壁的水分 培养基灭菌方法 液体及琼脂固体培养基 一般 121 灭菌 20 分钟 若容器大 粘度 大 培养基多应延长时间 明胶培养基 112 灭菌 25 分钟 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112 否则明 胶凝固能力消失 马铃薯培养基 因含有抵抗能力很强的马铃薯杆菌 121 灭菌 30 分 钟 培养基灭菌时会发生各种变化 只有极少数培养基对热完全稳定 大多数糖类灭菌都发生改变 可能形成对微生物有毒害的物质 含 糖高的培养基灭菌后颜色变深 培养基蛋白质含量越高 杀菌速度越慢 麦芽汁 米曲汁灭菌后大 分子物质凝集会发生沉淀 甲醛对细菌和酵母杀菌效果好 硫磺对霉菌效果好 甲醛熏蒸 按甲醛用量的一半称取高锰酸钾于瓷碗或玻璃容器内 再量取甲醛 倒入容器 立即关门 几秒种后甲醛即可挥发 熏蒸 至少在使用前 24 小时进行 熏蒸后密闭保持 12 小时 熏蒸完毕量 取为甲醛一半的氨水迅速放在室内 可以很快减弱甲醛的气味 硫磺熏蒸 在地面上洒水 曲室密闭 室内保持一定湿度 将硫磺用火燃烧 生成二氧化硫 有刺激性和毒性 与空气中的水结合生成亚硫酸杀 菌 用量一半 2 3 克 立方米 定期对无菌室 实验室 发酵车间等处的环境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 数 以便采取措施对空气环境消毒 检查空气含菌程度的方法 用普通肉汤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制备平 板 取平板放置于四角和中间区域 每处放 2 个平板 打开一个平 板暴露 5 分钟 另一个平板做空白对照 然后于 30 32 培养 48 小 时 观察有无菌落生长 计数 淀粉酶 糖化酶 纤维素酶都是诱导酶 这类酶的形成只有在底物 存在时才能生成 但淀粉含量过高则霉菌易产酸影响质量 细菌曲生产工艺细菌曲生产工艺 一 细菌斜面菌种保藏 细菌菌种保藏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0 5 蛋白胨 1 氯化钠 0 5 PH7 2 7 4 121 灭 菌 20 分钟 固体斜面接种后于 35 培养 3 天 放置于冰箱 4 6 保藏 芽孢杆菌每 3 月移植一次 二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用固体斜面 液体三角瓶 固体三角瓶 帘子种曲 通风曲 池 三 培养基 1 液体三角瓶和生产用固体斜面培养基 1 葡萄糖 1 牛肉膏 0 3 蛋白胨 1 酵母膏 0 4 七水硫 酸镁 0 2 PH7 2 7 5 加 2 5 琼脂 115 灭菌 20 分钟 压力 0 075 35 37 度培养 3 天 2 3 豆粕 2 5 麸皮 1 玉米粉煮沸 30 分钟过滤 补足蒸发 的水分 取滤液加酵母膏 0 3 葡萄糖 0 5 调 PH7 2 7 5 加 2 5 琼脂 115 灭菌 20 分钟 2 固体三角瓶 85 麸皮 10 豆粕 稻壳 5 0 5 氢氧化钠 若采用液体 菌液接种固体三角瓶时 加水 60 以控制物料最终水分 60 为准 采用固体菌种接种固体三角瓶 加水 120 培养 48 小时 3 帘子曲培养基 85 麸皮 10 豆粕 稻壳 5 0 5 氢氧化钠 加水 120 控制水分约 60 培养 48 小时 4 通风曲池 麸皮 95 5 稻壳 要求入池水分 60 四 操作工艺 1 采用无菌接种操作将保藏固体斜面转接至生产固体斜面 于 35 培养 72 小时 2 取一环固体斜面菌种采用无菌操作接种至液体三角瓶 500 毫升三角瓶装液体 80 100 毫升 35 培养 48 小时 定期摇动 3 液体三角瓶摇匀后转接至固体三角瓶 每个固体三角瓶接种 量约 20 毫升菌液 摇晃均匀 35 培养 48 小时 4 固体三角瓶接种帘子曲 接种量为 2 5 要求无菌操作 控制品温 30 40 控制环境湿度 90 5 通风曲池 接种量 0 5 1 温度控制 40 以上 最高不超过 50 培养时 间约 48 小时 五 采用全液体制作菌种 工艺流程 斜面 500 毫升三角瓶装液体 100 毫升 3000 毫升大三角瓶装液体 1000 毫升 塑料桶 通风曲池 采用液体三角瓶培养基 1 或 2 用 3 5 糖代替葡萄糖 塑料 桶培养基采用蒸汽煮沸 30 分钟 接种后培养 48 小时 通风曲池接 种液体菌液量不低于 10 斜面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 三角瓶采用肉汤培养基 加 1 5 葡萄糖 大桶培养基 玉米粉 3 麸皮 1 豆粕 3 磷酸二氢钠 0 3 硫 酸铵 0 3 用氢氧化钠调 PH7 1 7 4 37 度培养 36 小时 通风曲池 85 麸皮 10 豆粕 5 稻壳 控制入池水分 60 要求 入池后立即通风调品温 45 度 以拟制酵母 霉菌以及产酸细菌生长 最高品温不超过 55 度 不低于 40 度 培养 48 小时 六 注意事项 调 PH 用氢氧化钠要溶解与物料混匀 杜绝局部 PH 过高 通风曲池培养品温略高可以拟制产酸细菌 酵母 霉菌生长 前期要求控制温度 湿度为主 控制稍高的温度 使细菌尽快 形成生长优势 要求间断通风每 2 3 小时通风一次 后期要求连续通风 受设备环境限制培养温度可以降低 芽孢杆菌为好氧菌 后期呼吸量大必须注意氧气的供给 培养过程中出现刺鼻氨味 物料发粘 轻微臭味为正常 不能 出现酸败味道和明显的臭味 生香酵母液体种子生产工艺生香酵母液体种子生产工艺 一 工艺流程 一 工艺流程 一级种子固体斜面培养 48 小时 二级种子液体三角瓶培养 48 小 时 三级种子夹层锅或塑料桶培养及菌种分割 二 培养基二 培养基 1 生产斜面培养基 1 酵母基本培养基 糖 10 酵母膏 4 6 磷酸二氢钾 0 1 七水硫酸镁 0 1 PH4 7 121 灭菌 20 分钟 保藏斜面糖添加比例为 5 2 麦芽汁培养基或米曲汁 要求 12 波美度 3 玉米粉糖化液培养基 要求 12 波美度 2 液体三角瓶培养基 1 糖 10 酵母膏 4 6 磷酸二氢钾 0 1 七水硫酸镁 0 1 PH4 7 121 灭菌 20 分钟 2 麦芽汁培养基 要求 12 波美度 3 玉米粉糖化液培养基 要求 12 波美度 3 夹层锅培养基 1 玉米粉糖化液 玉米粉 1 4 5 加水 加热到 80 加入淀粉酶 液化 15 20 分钟 以液化液遇碘反映棕黄色为液化完全 加热到 100 5 分钟 降温到 55 60 加入糖化酶 糖化 3 4 小时 降温 到 30 35 接入液体三角瓶 2 红糖培养基 糖 7 10 化肥 0 5 磷肥 0 15 麸皮 6 调 PH4 7 加热到 100 煮沸 20 30 分钟灭菌 冷却到 30 35 接入液体三角瓶 三 生产工艺三 生产工艺 1 固体斜面无菌操作接种后于 28 30 培养 48 小时 培养好 后 0 5 冰箱存放 2 固体斜面菌种无菌操作接入液体三角瓶 于 28 30 培养 48 小时 中间经常摇动 要求培养完毕轻轻摇动即可见大量泡沫出现 并有浓郁酒香味 无酸味臭味等邪杂味 要求显微镜观察酵母细胞健壮 出芽多 无老化死亡现象 无其 他杂菌 3 液体三角瓶转接到夹层锅 培养一段时间后打开搅拌以增加 溶氧 控制培养液温度 28 32 培养时间约 12 小时 4 菌种分割 夹层锅培养完毕预留部分菌液其余转入四级培养 然后重新制备 三级培养基后接入预留菌液继续培养 要求分割后加入青霉素以拟 制细菌 四 酵母四 酵母 工艺流程 斜面 500 毫升三角瓶装液体 150 毫升 3000 毫升大三角瓶装液体 2000 毫升 塑料桶 通风曲池 三角瓶用麦芽汁培养基 30 度培养 48 小时 塑料桶用糖化玉米粉 波美度 10 12 培养 24 小时 每级扩大倍 数为 10 倍 种子分割 每次剩余约五分之一培养液 继续添加灭菌新鲜培养液 培养 定时检测酸度和用显微镜观察 当酸度上升或者酵母形态异 常时停止分割 塑料桶液体 曲池接种量为 10 通风曲池控制入池水分 50 左右 培养 30 小时 温度最高不超过 40 度 不低于 30 度 室温不低于 25 度 菌种保藏菌种保藏 保藏温度 4 6 摄氏度 细菌要求每月移植一次 酵母和霉菌 3 月移 植一次 保藏时观察冰箱温度 湿度 试管棉塞是否有长霉现象 如有异常 应立即取出重新移植 每次移植应与原种进行菌落 细胞形态对比 必要时做生产性能检测 应保藏相继的三代培养物 以便对照 用于斜面保藏的培养基要求含氮多 少含或者不含糖分 即满足菌 种生长繁殖需要 又防止产酸过多影响菌种保藏 缺点 菌株仍有 代谢活性 保藏时间不能太长 传代多 易变异 生产用斜面要求营养丰富 细菌用营养肉汤培养基 37 度培养 3 天 酵母菌用麦芽汁培养基 28 30 度培养 3 天 霉菌采用麦芽汁 麸皮汁或察氏培养基 30 度培养 4 5 天 定期移植保藏法 试管接种方法试管接种方法 接种前手灭菌 将试管菌种 斜面培养基及其他用具用酒精消毒 一手拿菌种和培养基试管 一手拿接种针在酒精灯上灼烧 凡是进 入试管的部分都必须灼烧 待冷却后把试管移近酒精灯 用右手小 指无名指拔去棉塞用手指夹住 管口应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 棉 塞不得接触其他东西 迅速把接种针伸入试管内 将针头在边缘处 无菌种的地方插入培养基冷却一下 挑去健壮菌种迅速伸入待接种 的试管内 在离管底约 0 5 厘米处由下向上轻轻地划线接种 不可 将培养基表面划破 接种完毕将棉塞在火焰上轻烧后塞入试管 再 将试管口外壁轻烧 接种后接种针用火焰灼烧后才能再次接种 接 种过程中试管口不能离开火焰 接种完毕熄灯 试管取出贴好标签 注明菌名接种日期 接种人 然后保温培养 霉菌生产方法霉菌生产方法 工艺流程 保藏斜面种子 1 级生产固体斜面或茄子瓶 2 级三角 瓶 3 级帘子 4 级通风曲池 一 三角瓶接种培养一 三角瓶接种培养 选择大片麸皮于 500 毫升三角瓶 11 克加自来水 12 毫升 摇匀 塞棉塞包防潮纸 灭菌 取出三角瓶 冷却到略烫手时趁热将瓶中 料打散 冷却后易结块不好打散 接种 左手拿三角瓶及试管菌 右手拿接种针和棉塞 每三角瓶接 入 2 针菌种 摇匀 右手握住瓶在左手掌上摇动碰撞 10 多次 摇动 完毕 将三角瓶倾斜 使培养基堆积在瓶一边 待全部三角瓶接种 完毕 将三角瓶轻轻直立放入培养箱 30 32 度培养 16 20 小时 依菌种而定 瓶中布满菌丝 结块发白 按上述摇瓶方法摇动 使结块松散 然后平摊在瓶底上继续培养 5 8 小时 瓶中料布满菌 丝而结饼 进行扣瓶 右手握住三角瓶颈在左手掌上碰撞一下 使 料离开瓶底悬在三角瓶中 扣瓶后三角瓶卧放培养 摇瓶扣瓶目的 使培养基上下内外接触空气 一般培养 72 小时三角瓶菌种生长成熟 成熟后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 35 40 不可超过 40 烘干后水分低于 10 然后可装入纸袋扎好口 放入冰箱备用 严禁吸潮 白曲培养 3 天 根霉培养 2 天 二 帘子曲二 帘子曲 麸皮加水 100 灭菌 出锅装入筐中 双手灭菌 穿工作服 冷却到 36 38 接入三角瓶种曲 先将三角瓶种曲与适量灭菌干麸皮拌 匀 分撒入曲料 混匀 用纱布抱起来堆积培养 500 克三角瓶种 子接种 12 14 公斤帘子 堆积培养开始品温 30 水分 50 53 酸度 0 3 0 5 室温 29 左 右 干湿球相差 1 2 度 刚开始处于孢子发芽期 产热少 用室温 维持品温 堆积有利于保温保湿 曲料不易失水 堆积 3 4 小时翻 拌一次 再经 5 小时左右 曲料变白结块 品温接近 38 将曲料 打碎 迅速上帘 上帘应轻松均匀 摊平 厚度 1 5 厘米左右 盖灭菌湿润纱布 纱 布含水不易多 严禁有水滴入曲料 室温 28 左右 湿度 85 90 品温 30 32 上帘后 5 6 小时 曲料上呈白色菌丝 品温升高到 36 左右 有 结块现象 划头遍曲 要求将曲料捏碎 用小喷雾器均匀喷洒补加 30 40 的 40 温开水 在经过 6 8 小时 菌丝大量生长 划 2 遍曲 划头遍曲后品温上升较快 室温 25 左右 地面洒水 湿度 85 保持纱布潮湿 控制品温 35 左右 不超过 38 曲料颜色 逐渐变深 再经过 10 多个小时 品温开始下降 调节室温使品温不低于 30 到 72 小时左右 根据曲生长情况 地面停止洒水 室温 30 进 行排潮干燥 种曲外观成块状 内部松散 用手指一触可见大量孢 子飞扬 种曲晾干存于阴凉干燥处 防止吸潮 种曲室要求容积小 屋顶有保温层防冬季冷凝水下落 顶弧形 有 门窗及天窗 利于保湿通风 调温湿度 便于卫生灭菌 排水保暖 良好 种曲要求孢子多 出芽率高 杂菌少 种曲室及工具每次使用前洗净消毒 操作人员穿干净工作服 操作 时双手灭菌 原料加水量视原料性质 气候和菌种而定 一般要求 用手轻轻的揉捏原料可以成团 再用手一弹可以散开 若熟料水分大 出现料发粘不松散成团块 不利于空气流通 影响 霉菌生长 三 通风曲池三 通风曲池 每次蒸料 1200 公斤麸皮 加少量稻壳 接种帘子曲 6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