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方案.doc_第1页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方案.doc_第2页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方案.doc_第3页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方案.doc_第4页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 20082008 1212 1 1 2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1 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西秦岭隧道设计图 2 西秦岭隧道施工组织 3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4 关于展开有害气体监测的通知 5 集体公司有关文件 2 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 科学配置的原则 科学配置通风设施 风机型号 功率与风管直径必须配套 达 到低风阻 满足低损耗高送风量 2 经济合理的原则 理论计算隧道内需风量 风量以满足国家标准为原则 达到既 满足现场施工 又节约能源的目的 3 利用现有设施的原则 尽量利用现场现有的通风设备 既达到合理利用又满足施工通 风的要求 3 3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 3 1 1 工程地理位置工程地理位置 西秦岭特长隧道位于新建铁路兰渝线中段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 重镇 陇南市境内 本段线路北起武都区外纳乡 向南经月照 洛 塘止于武都区枫相乡 线路整体呈西北 东南走向 西秦岭特长隧道段 线路自桔柑站引出 向西南跨白龙江及 212 国道后上坡穿范家坪隧道 在该隧道出口端利用曲线变线间距 并上跨潘家沟至西秦岭特长隧道进口 然后线路以人字坡穿西秦岭 3 隧道至老盘底出口 尔后线路下跨省道 206 规划武灌高速及洛塘 河并变线间距后穿杨家山隧道引入洛塘河车站 西秦岭隧道全长 28 236km 为两条单线隧道 3 3 2 2工程范围和主要工程量工程范围和主要工程量 3 3 2 2 1 1 工程范围工程范围 本标段为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 XQLS2 标 长 28 793km 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资料的标段划分 本标段的工程范 围为 从西秦岭隧道左线进口 DK395 116 开始 经西秦岭隧道左线 至左线出口 DK423 352 再由西秦岭隧道左线出口至洛塘河大桥 DK423 915 主要通风重点有西秦岭隧道左线 店子坪斜井 罗家理 斜井 右线部分里程 3 3 2 2 2 2 主主要要工工程程量量 隧道主要工程量见表 1 所示 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表 1 工程类别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西秦岭隧道左线正洞延长米26535 右线正洞延长米1893隧道 右线正洞延长米846 单线 3 3 2 2 3 3 施施工工方方法法 本段隧道除西秦岭隧道出口段采用 TBM 法施工外 其他段均按 钻爆法组织施工 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水文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施 工方法 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 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1 1 钻爆法段施工方案 钻爆法段施工方案 正洞隧道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全断面法 台阶法或环形开挖预 留核心土法开挖 初期支护采用喷 锚 网 为主的支护方式 在 4 软弱围岩地段辅以钢架支护 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地段加强支护 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开挖 多功台架湿式凿岩机钻孔 光面爆破 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开挖 多功台架湿式凿岩机钻孔 光面 爆破 级围岩段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 上台阶环形采用 人工手持风镐开挖 核心土及下台阶采用挖掘机开挖 人工修整到 位 必要时采用控制爆破 2 2 罗家理斜井施工方案 罗家理斜井施工方案 本标段西秦岭隧道距出口 9970m 处设置罗家理斜井一座 为永 久工程 为 级围岩 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 级围岩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 挖 掘机开挖 人工配合修整到位 必要时采取控制爆破 多功台架湿 式凿岩机钻孔 光面爆破 3 3 西秦岭隧道 西秦岭隧道 TBMTBM 法施工方案法施工方案 西秦岭隧道出口段 TBM 施工采用一台欧美公司生产的 10 20m 全断面敞开式硬岩掘进机独头掘进 掘进 8 296 km 后步进通过罗家 理斜井施工正洞段并完成 TBM 的检修后二次掘进 7 851km 在洞内 与进口钻爆段实现贯通 TBM 采用洞外组装 步进通过出口钻爆法 施工 TBM 预备洞段后始发掘进 连续皮带机出碴 在洞外转入自卸 汽车运输至指定弃碴场 洞身支护方案采用锚喷支护 隧底在掘进 过程中安装预制仰拱块 铺设双线 采用编组列车进行材料运输 隧道出碴采用连续皮带机出碴方案 在隧道出口至罗家理斜井 区间第一阶段掘进中 隧道洞碴在洞口设置转碴装置 转为无轨运 5 输至指定弃碴场 隧道完成第一阶段掘进后 步进通过罗家理斜井 正洞钻爆段后 在斜井内布置一条支洞皮带机 隧道洞碴通过主洞 皮带机倒运至支洞皮带机上 在罗家理斜井洞口设置装碴装置 转 为无轨运输至指定弃碴场 隧道施工所需支护材料及其它施工材料采用有轨运输方式 洞 内布设双线 采用编组列车进料 4 4 通风方式选择通风方式选择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 西秦岭隧道第一 二阶段施工通风均采用 压入式通风 第三 四阶段施工通风均采用压入式与巷道式相结合 的通风方式 5 5 风量计算风量计算 5 15 1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 洞内施工需风量计算参数数据表洞内施工需风量计算参数数据表 表表 2 项目单位数量 正洞出口90 正洞进口70 店子坪斜井27 断面积 罗家理斜井 m 2 42 正洞出口189 正洞进口160 店子坪斜井95 一次爆破炸药量 罗家理斜井 kg 132 洞内同时最多作业人数人58 掌子面装碴车功率KW200 出碴车功率KW180 通风时间min30 最低风速m s0 15 风管直径m1 7 1 8 风管百米漏风率 1 2 风管摩阻系数0 02 隧道沿程摩阻系数0 025 6 5 25 2 风量计算风量计算 5 5 2 2 1 1 轴轴流流风风机机风风量量计计算算 施工通风所需风量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洞内允许最小 风速 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烟量和内燃机械设备总功率分别 计算 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控制风量 1 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58 人计算 nqQ 人 式中 作业面每一作业人员的通风量 取 3m3 min q 作业面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 人 n 2 按洞内允许最小风速 0 15m s 计算 VS 风 Q 式中 隧道最大开挖断面积 m2 S 洞内允许最小风速 0 15m s V 3 按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烟量计算 3 2 0 8 7 LFA t Q 式中 同时爆破炸药量 kg A 通风时间 min t 通风长度 m L 隧道断面积 m2 F 4 按内燃机械设备总功率计算 qHQ 内 式中 内燃机械总功 KW H 内燃机械单位功率供风量 3m3 min KW q 经计算 正洞无轨运输时 开挖作业面 所需风量为 1280m3 min 店子坪斜井 井身开挖 所需风量为 7 1280m3 min 罗家理斜井 井身开挖 所需风量为 1280m3 min 5 5 2 2 2 2 射射流流风风机机增增 压压计计算算 射流风机工作风压的计算 f h 射流风机产生的压力必须得以克服整个系统的阻力 即 f h Ls HH 式中 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 s H L H s av s R LV H 8 2 式中 摩擦阻力系数 隧道内的空气密度 kg m3 计算管段内气流平均速度 m s av V 计算管段的长度 m L 计算管段断面的水力半径 m s R Rs 4F S 2 2 V HL 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 产生局部阻力前或后的空气流动平均速度V m s jj j go g j jf nk V V A A VH 1 2 式中 射流风机压力 Pa f H 射流风机出口风速 m s j V 射流风机出口断面积 m2 j A 8 隧道断面积 m2 g A 隧道内风速 m s go V 增压系数 0 85 j k 射流风机台数 j n 经计算 在正洞内一台 SSF 16 射流风机产生的压力为 18 25 Pa 在店子坪斜井内一台射流风机产生的压力为 40Pa 在罗家理斜 井内一台射流风机产生的压力为 26 Pa 经计算 第四阶段 出口工 区所需射流风机为 6 台 5 35 3 TBMTBM 施工通风施工通风 散热散热 计算计算 TBM 隧洞施工中 通风的作用一方面是向工作面输送足够的新 鲜空气 滤除开挖掌子面附近空气中的粉尘 同时由于掘进机运行过 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必须通过通风达到散热的目的 相对比传统 的钻孔爆破法施工 TBM 长隧洞通风问题相对较简单 1 主要计算参数 洞内同时工作最多人数按 58 人 工作面考虑 洞内每人应供应新鲜风 3m3 min TBM 散热系数为 2 5 m3 s KAV TBM 最大功率暂定为 4200KW 2 计算结果 按人数计算风量时所需要风量为 174 m3 min 为 TBM 散热所需风量为 630 m3 min 左右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取 和 总和为掌子面需风量 需风量为 804 m3 min 左右 5 45 4 风阻计算风阻计算 通风阻力则因选择的风管直径和风机型号以及送风距离的不同 9 会有很大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 如果选择的风管直径过小 会导致 通风阻力过大 不能满足送风需要 如果选择的风管直径过大 又 会造成浪费 1 直径 1 7 风管计算 通过理论计算比较选择直径 1 7 m 的通风管 其通风阻力表达 式如下 当送风距离 L 1803m 时 通风阻力 H 1 76Qf2 风压为 3250P 风机出口风量为 2590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1799 m3 min 当送风距离 L 2750m 时 通风阻力 H 2 28Qf2 风压为 3750P 风机出口风量为 2450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1405 m3 min 当送风距离 L 3450m 时 通风阻力 H 2 55Qf2 风压为 4020P 风机出口风量为 2374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1182 m3 min 从风量结果看 店子坪斜井最大独头通风距离为 2750m 根据 通风方式 隧道进口施工通风独头通风距离最大可达到 3450m 这 时候风机出口风量为 1182 m3 min 小于隧道开挖需要的风量 1280 m3 min 在后期可利用在第三阶段时候的对右线本标段施工范围 846m 进行通风的风机和通风管路 继续对左线进行通风 即为两台 风机和两趟通风管路共同对左线进行进口开挖面进行通风 下图一为 1 7m 为 SDF C No12 5 型轴流风机与 1 7m 风管特 10 性曲线图 其中趋势线 4 为 220kw 的轴流风机的特性曲线 1 为 1 7m 风管通风距离为 1803m 的时候的特性曲线 2 和 3 分别为通风距离 2750m 和 3450m 的特性曲线 风机和风管的 特性曲线的交点 即为此类型风机和风管在固定通风距离的时候的 工作参数值 可求出风机的风压和风量 SDF C No12 5型轴流风机与 1 7m风管特性曲线图 4 2 3 1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3200 风量 m3 min 风压 P 图一 1 7m 风管特性曲线图 3 直径 1 8 风管计算 通过理论计算比较选择直径 1 8 m 的通风管 其通风阻力表达 式如下 当送风距离 L 2000m 时 通风阻力 H 1 41Qf2 风机出口风量 为 2700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1802 m3 min 当送风距离 L 3000m 时 通风阻力 H 1 79Qf2 风机出口风量 为 2575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1404 m3 min 当送风距离 L 4000m 时 通风阻力 H 2 04Qf2 风机出口风量 为 2500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1114 m3 min 11 当送风距离 L 5000m 时 通风阻力 H 2 21Qf2 风机出口风量 为 2470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899 m3 min 当送风距离 L 6000m 时 通风阻力 H 2 32Qf2 风机出口风量 为 2440m3 min 风管出口风量为 726 m3 min 从风量结果看 隧道出口施工通风独头距离最大可达到 5000m 当独头超过 5000m 可采用巷道式通风方式 现场可根据自己的配置情况 在节约风管数量的情况下 可考 虑在出口进入 TBM 施工以后 立即改用巷道式通风方式 6 6 通风设备选择及配置通风设备选择及配置 轴流风机的选择主要由所需风量和所选风管参数计算的风压确 定 射流风机的选择主要是由轴流风机所需要的总风量及总风量所 经路程的总阻力确定 风管全部采用科研所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新 型软风管 根据各工区独头通风的长度及采用压入式与巷道式相结 合通风时其风流所经路程的长度 可得各工区的主要通风设备数量 见表 3 主要通风设备及管材参数表主要通风设备及管材参数表 表表 3 技术参数 名称型号 速度 r min 风压 Pa 风量 m3 min 功率 KW 高速1378 53551550 2912 110 2 中速629 24451052 1968 34 2 SDF C No12 5 低速355 1375840 1475 16 2 射流风机SSF 163727 655 拉链式软 风管 1700 1800 平均百米漏风率 0 02 摩阻系数 0 01 0 02 每 节长度 20m 节 12 各工区所需通风设备及风管数量各工区所需通风设备及风管数量 表表 4 名称风机型号数量 台 风管型号数量 m 进口工区 SDF C No12 5 3 台 另备用 1 台 1700 16000 罗家理斜井 SDF C No12 5 5 台 另备用 1 台 1800 14000 SDF C No12 5 1 台 另备用 1 台 1800 16600 出口工区 SSF 16 6 台 另备用 1 台 7 通风布置 通风布置 通风布置如图示 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施工前期 进口 出口 店子坪斜井和罗家理 斜井 施工通风均采用压入式通风 其通风布置详见 西秦岭隧道施 工通风布置示意图 图 1 第二阶段 在斜井开挖至正洞以后 店子坪斜井 采用两台 SDF C No12 5 型 220kw 轴流风机和两道 1700 通风管路向两个 开挖工作面压入式送风 罗家理斜井通风方式相同 对左线右线的 两个方向开挖工作面进行压入式送风 进口和出口均为为一台 SDF C No12 5 型 220kw 轴流风机对开挖面进行压入式送风 进口风 管直径为 1700 出口风管直径为 1800 其通风布置详见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布置示意图 图 2 第三阶段 当店子坪斜井和正洞贯通以后 进口工区左线采用 混合式通风 新风通过店子坪斜井引入 轴流风机放置在店子坪斜 井 并且将店子坪斜井用风墙砌好 然后由轴流风机通过风管送到 左右线两个各作业面 污风由正洞进口排出洞外 罗家理斜井工区 13 新风由洞外的轴流风机送到右线储气段 然后由洞内的轴流风机经 风管送到各作业面 污风由各作业面经罗家理斜井排出洞外 因为 罗家理斜井存在同时三个作业面施工的可能 所以要预备设置三台 轴流风机和三趟软风管的布置 出口工区采用巷道式通风 新风通 过射流风机由左线出口引入 污风通过横通 从右线出口排出 污 风从右线出口排出的时间预计为 7000m 至 8000m 的开 TBM 挖工作 时间 其通风布置详见 西秦岭隧道施工通风布置示意图 图 3 第四阶段 当进口工区完成 846m 右线任务以后 继续采用混 合式通风 新风斜井引入 污风由正洞进口排出 轴流风机放置在 店子坪斜井内 利用第三阶段对右线 846m 进行通风的轴流风机和 软风管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压入式送风 即为两台通风和两趟通风管 路共同对左线进口进行压入式通风 同时两趟管路进行通风的具体 时间 应该在 1000m 的左线进口开挖时间以内 出口工区采用压入 式与巷道式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新风由射流风机经右线送入 污风 由各作业面经左线 罗家理斜井排出 污风从罗家理斜井排出的时 间预计为 7851m 的 TBM 工作时间 其通风布置详见 西秦岭隧道 施工通风布置示意图 图 4 8 施工通风管理 施工通风管理 8 8 1 1 管管理理机机构构及及人人员员编编制制 8 8 1 1 1 1 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原则 专业化原则 技术人员 通风工人等均要专业化 统一管理原则 技术 人员 设备和材料统一管理 机构和人员以满足通风需要为原则 8 8 1 1 2 2 机构和人员 14 对于西秦岭隧道进出口工区和罗家路斜井工区施工通风 必须 设置专人负责 专人管理 每个通风组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如下 图所示 图二 机构人员编制图 8 8 1 1 3 3 各岗位职责见下表 5 项目主要人员和小组职责表项目主要人员和小组职责表 表表 5 5 序号人员或小组职 责 1通风负责人 全面负责施工通风技术和人员管理 落实通风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调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关系 2技术组 协助项目负责人工作 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细化与修改 过渡 方案的设计以及通风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等 3风管安拆组 负责风机 风管的安装和拆卸 管路的维护和修理 协助技术人 员完成通风监测任务 4风机司机负责风机值班 风机运行状况记录工作以及风机的日常维护 5风管修补工在洞外专职修补损坏的风管 8 8 2 2 工工作作制制度度 所有工人先进行培训 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风管安拆组和风机司机全部执行三班轮换 洞内交接班制度 风管修补工为常白班 每班工作八小时 15 8 8 3 3 通通风风技技术术管管理理 通风技术管理包括通风方案的实施 方案的局部调整 过渡方 案的设计 通风效果的监测与评价等 这些都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完 成 1 通风方案的实施 通风设计方案只是一个基本模式 要在现场实施 还要进一步 细化并绘制出方案实施图 要求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和现场具体情 况 把方案具体化 绘制实施图 及时制定出方案实施细则 2 通风方案的局部调整 通风方案一般都是根据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来设计的 在施工 过程中施组和施工方法 通常会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如增 开工作面或增加运输通道等 通风方案也需要作相应的变化 要求 技术人员根据施组和施工方法的变化对通风设计方案进行局部调整 3 过渡方案的设计 通风方案都是分阶段设计的 每个阶段之间都存在过渡的问题 在施工现场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一般需要两三天时间 决不能 因为实施下一阶段通风方案而影响正常施工 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根 据现场具体情况做好通风过渡方案 4 通风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通风方案实施以后 实施的方案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或者设计 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这些都需要通过温度 湿度 管路的进出口风 量 管路的百米漏风率 通风阻力以及工作面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等 项目的测试 来检查方案落实情况 主要是通风管路安装质量 评 价设计方案 要求技术人员在方案实施后尽快测试 以便对存在的 16 问题及时修正 另外 也要求技术人员对通风效果 主要工作面的 有害气体浓度变化情况 进行经常性的检测 以检查通风管路的安 装维护质量 9 施工通风辅助措施施工通风辅助措施 1 由专业队伍进行现场施工通风管理和实施 风管安装必 须平 直 顺 通风管路转弯处安设钢性弯头 并且弯度平缓 避 免转锐角弯 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并且要加强日常维 修和管理 2 必须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通风效果进行检测 根据检 测结果及时优化通风方案 3 必要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通风系统作局部调整 必 须保证洞内气温不得高于 28 一氧化碳 CO 和二氧化氮 NO2 浓度在通风 30 min 后分别降到 30mg m3和 5mg m3以下 以满足施工需要 4 风机必须配有专业风机司机负责操作 并作好运转记录 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 电工必须定期检修风机 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保证风机 正常运转 6 不用的横通道要及时封闭 设有风门的横通道要加强对风 门的管理 以减少污风循环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对无轨运输施工的作业面 在采用压入式与巷道式相结合进行 通风时 隧道内的出碴 进料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与污风的行走 路线一致 10 气体监测气体监测 根据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以及中铁隧道集团理事会安全质量 管理委员会文件 隧安质委 2008 25 号 文 关于展开有害气 17 体监测的通知 为了掌握工作场所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要求 在全集团相关施工项目开展有害气体监测工作 10 110 1 开展有害气体监测的工地开展有害气体监测的工地 1 所有山岭 市政隧道和地下工程项目 2 独头施工 1000m 以上隧道 巷道 项目 3 人工挖孔桩及深基坑 开挖深度超过 5 米 的项目 4 垃圾 污物堆埋场附近的项目 5 设计文件中指出存在或可能含有有害气体的项目 10 210 2 主要有害环境因素主要有害环境因素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 标准 1 空气中氧气含量 按体积不得小于 20 2 隧道内允许最小风速 Vmin 0 15m s 3 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 28 隧道内噪音不得大于 90dB 4 粉尘容许浓度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 10 以上的游离二 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 2mg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 10 以下的游离 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 4mg 5 爆破 30min 后 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体积不得大于 5mg m3 一氧化碳不超过 30mg m3 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0 5 1 0 10 310 3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 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定期检测 同 18 时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变施工环境 可采取防污染的主 要措施有 1 采用湿式凿岩机 严禁使用干式凿岩机 采用湿式凿岩与 干式凿岩相比 可降低 80 的粉尘 2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法 用湿喷法比干喷法可降低粉尘 85 3 水幕降尘 把水雾化成湿水滴喷射到空气中 使之与空气 中的粉尘碰撞 则尘粒附于水滴上 潮湿的尘粒凝聚成大颗粒 从 而加快其降落速度 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爆破后及出渣中的降尘 有明显的效果 4 机械通风 通风要保证有足够的风量 风压 风筒基本完 好无损且吊挂平 顺 直 因此 施工中采取了适当的通风方法来 确保达到上述目标 5 机械净化 主要是调整喷油嘴的喷油效果 采用涡轮增压 器原理 使燃油燃烧更充分 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少 并且在尾气排 放装置上安装尾气净化器 6 个人防护 按规定佩带防尘口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另外 在隧道路面上定期洒水 防止车辆运行时或爆破冲击波 而造成积尘二次飞扬 隧道施工时在洞内对施工机械 如空气压缩 机 送风机等加设消音器等设施 10 410 4 主要检测对象主要检测对象 对于无轨运输隧道 出碴等行驶的机动车辆 其排放的尾气中 19 气态的 CO 氮氧化物是主要的有害成分 目前 对隧道空气污染的 治理方法是以稀释有害成分浓度为目的的通风换气法 相关部门应该对风速 风量 CO 浓度 NO2浓度 H2S 浓度 SO2浓度 CH4浓度等各项指标都有严格要求 定期对上述各项指标 浓度进行检测 以上述各项指标为基准 决定各项施工工序的合理 性 如果某项指标超标 立即上报安全环保部 理顺环境保护与隧 道施工的关系 重视其环境危害 积极主动采取合理措施 使其危害降 到最低限度 10 510 5 测对象 仪器测对象 仪器 仪器选型本着既方便现场使用 又能准确的测量有害气体浓度 的原则 集团公司推荐直接读数式监测仪器 主要检测对象 仪器参数和检测频率主要检测对象 仪器参数和检测频率 表表 6 检测 对象 检测 仪器 型号厂家参考价 元 CH4瓦斯测定仪 MINIEX 北京 6800 CH4瓦斯报警仪 AjB 2 CH4 北京 2700 CH4 光干涉甲烷 测定仪 CJG 10 重庆 860 CH4 瓦斯报警断 电仪 ADJ 2 国产面议 CO 一氧化碳报 警仪 GIR CO 北京 4050 CO一氧化碳检测仪 BY 200 CO 北京 5800 SO2二氧化硫检测仪 BY 200 SO2 北京 6000 SO2二氧化硫检测仪 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