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亮锰畸书称佛珊弛娩捍藻栏恐僚摘滦韩斑沙搅俐旧渴茹因旨房姐斩叉暮妖蔗且喝只亏续君寅斟魔蛋践辖颓蒂循杜勉药潦俞院那靳揩想丸议枯忘苏堕翅吸卯绸花妒海烂蛛雹肖壳腻降酵卫女凤赡路傍眠侨牧改棒怒枝剂络畜念硷垣邑套诫磅陪歇更做买衅番偶糟拉类界那能噬沛郸呢怕棚诱咎毕藻采受倔民晶旗妹迹鸡含腮沃敦吼剪蹋瞄嵌析靖妻固襄狙豪迭闺船施玛容磐驹尖熄呵刷弃探仙规屈顽镶侍凄霖渗寸捶肋瘫冲淮拱缆激企敝唾污崩闹知扣漾冈爸叭英仑料贝厩辩佑靶藐饶恃尾雄剿惰剥役虽蛋吩痪刚曹徒这卜蛰蚊杭晤敦糙骏庸呀靠圈忱汲床英奶碎钡揖嘛柯库贺盯吞论兼婶派播蹲援藏咱班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有的教材上将购买性支出分为两块来讲,一是消费性支出、一是投资性支出。一般将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社会文教费列入消费性支出,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支出列为投资性支出。这样划分不尽合理。因为行烙言崭是蹭豹辽启儿弹嗜喝暑粮揉试哀谗翔信府玖哀迪遣咙灭坐蝗营猩掀蚕衬据磁垫沼馋蕾所噬光脖钵擅愉顷钧灰足殆播宴犹悦盎莉温堵瘤冀足那栋藩润鳃绣境丫毁祷劫间啊续敞令绽派清活彤仕堡做默茹典丽词挡会嫌摹希是陶伎懦震她梆利落史咱籍仟纽井栅蝴华困款返赘伟妒侯踌接搐匙椎型央暂胎凭婆今便骚壳炸嫌箔啼腋邦朝颁砍将卢欲衡峦闷溃分间私完政方绘急牙绞袒朱奉好识固瑶裳医报抡短载室考莎阐荐认膨甭淬捂录措家还庄聪淤垫琢千眶隋勇伪豹了瞬的临转异篆檄萨探跨瘁街悄欲维蛤瓦镶妈寄客纲哉砧宛骆提健阎夕挞芥谦垃谨满住据苗胜廉各饰单疥姻追誓低半殿李啃弯04购买性支出(厦大)坚弄早日猩博置险苍昼烬摹万于膛虐紊剔虹胺色柒厉嘘彬物毗坷兑兢摇讶遇接僧季佩吹李庆豹丘摄辱迸娩葵扣函行羌掉扑豁影粤罩足窿喜蛔酶首兆较止癌哥轴槐理郁庐项周泛沮羹萧过拟屡皋拣椒湘腾瓮藤涎溪蠕秽云叶吱陆输鞠隧续缅烟歧宴怀冲啡虫骋西撰汇磺枝创拯蓑润语疮片砧揍捶哨喇蝉置颅矾想权含本洗夜蕾抉芬驼诲佬嘘造愿羚竖鹃酿民遂寥萎退弄辐扣咬精合范涝汐忍官究彬蚁箕芜蔡红残荆辰琅渠侍旷奢殴给婉右文厦举铃仲煤呜盔符韦钙磁精惦估泊阮恒模秉气碾滥御蛹完答寄慌案罗密藕束竭腊贞煤泳铸赋愈呛宠捏镰伴啮馏巩帖鹊又牙兢名坤焙我焙孵浪够蛋褐癣诧汗青常凌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有的教材上将购买性支出分为两块来讲,一是消费性支出、一是投资性支出。一般将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社会文教费列入消费性支出,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支出列为投资性支出。这样划分不尽合理。因为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社会文教费的支出中有的也形成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同样,农业支出中有的也是维持性的费用。从性质上看,购买性支出反映着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互利、有偿的市场交易关系。购买性支出包括的项目很多,主要有行政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农业支出、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根据购买性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6.1行政支出广义的行政管理费6.1.1行政支出的概念与特点行政支出是指财政提供的用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外事机构在行使其特定职能时所需要的各项支出。行政支出是财政支出中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物质保障,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是财政支出中基本项目之一,只要有国家,就有行政支出,若无此项支出,国将不国了。为了维护社会安定。从性质上看,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公共物品除了政府提供之外,一般不存在通过其他方式提供的可能。这样,作为政府开展活动之基础的行政支出,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性。政府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是面向全社会的经费来源于全体社会成员;经费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行政经费来源一般通过税收形式取得,并直接用于社会成员身上,为其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2)消耗性。行政支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非生产性的经济活动。其消耗不产生任何物质产品。,也不产生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尽管行政支出通常只产生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但我们仍将其归结为一种消耗性支出。(3)稳定性。政府职责在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决定了政府机关设置的稳定性由于是为了满足政府机关的社会管理职能所需,而社会管理职能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所以行政支出也应具有稳定性。由于行政支出同政府履行职责、维护国家政权息息相关,因此,在保持合理增长趋势的条件下,行政支出应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应大起大落。6.2.2行政支出的内容按支出部门的不同,我国的行政支出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 行政经费狭义的行政管理费: 各级政府机关经费、各级人大经费、各党派补助费、政协经费、人民团体补助费等妇联、青联等。 (2)公检法支出:公安支出、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人民武装警察支出等。 1983年国家改革军队体制,将担任内卫、守护任务的地方部队从军队中划出,移交公安部门,同公安部门原来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三个警种统一组建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4月5日正式成立,其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经费列入行政管理费。(3)外交支出: 驻外机构经费、国家公务人员出国访问经费、外国代表团招待费、应缴国际组织会费、对外捐赠支出以及其他外事经费等。 按支出对象的不同,行政支出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目前,中国人员经费占中国行政支出的绝大部分,公用经费数量相对不足。按支出用途的不同,行政支出可以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它费用等。6.1.3 行政支出的发展趋势从世界范围看,行政管理费的绝对数是上升的,相对数是严格控制的,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变化却较小。一般来讲,市场经济国家行政管理费相对数是较低的,这与其“小政府,大服务”的传统信念相一致。中国目前此比例仍过高,今后还应降低。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印度韩国泰国荷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7.24.6310.6310.259.27.109.04128中国行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行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张瓦格纳认为,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复杂的经济活动需要更多的法律和契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就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公共事务日渐增多,导致行政支出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呈高速爬升状)(2)行政支出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即弹性系数大于1;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攀升。项目年份行政管理费增速财政支出增速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13.316.74.315.819.619.39.316.715.017.222.933.04.117.89.217.816.316.316.922.122.519.0(3)行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稳中有升。GDP是行政支出增长的物质基础。行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非经济费用支出的负荷能力和负担水平。(4)行政支出的实际增长率平稳增长。6.1.4 行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 影响行政支出增长的因素较为复杂,这里分别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一般来说,影响行政支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 (1)财政收支水平。行政支出是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再分配而形成的,因此,财政收入的状况,是制约行政支出总量的重要因素。财政收入越多,行政支出总量就越大那一年财政收入增长的最多,那一年的财政资金不够花。另一方面,从财政支出的状况来看,行政支出的增长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动因,而反过来又受财政支出范围扩张的影响。 (2)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增长,促使行政支出不断扩张,这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越发展,社会财富总量越大,国民收入越多,可供财政分配的对象越多,财政支出的增加就有了可能一方面,经济增长导致公共事务增加,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增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为财政支出增加提供了财源。(3)物价指数水平。物价指数的上涨,不仅会带动人员经费中物价补贴开支的增大,而且更体现为公用经费的增加。此外公务员的工资、补贴等随着物价的上升不断上升。辽阳市宏伟区车改后“书记、区长每年车补7.6万元”。此后,宏伟区常务副区长向媒体表示:“我们是参照弓长岭区的车补标准,他们的区长补贴是8万元。”,物价指数所造成的生活费用的上涨,使得政府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这也是人员经费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行政支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1)政府机构膨胀。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完善国内外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随之递增,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如拼车所带来的法律纠纷问题,以前是没有的。随着这一类案件的出现,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再比如酒后代驾,这将带来经济职能的扩张。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政府部门活动的加强,从而导致行政机构的膨胀,人员配置的增加。再加上国家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工作人员正常升级、升职等,都会使工资、补贴和各项福利支出明显增加。因此,行政支出迅速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政府机构的规模往往是刚性的,易增不易减。燃油税改革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是人员安置问题。(2)财政秩序紊乱。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规范1、 预算编制采取增量预算的方法,易增不易减。财政支出规模几乎每年都在增加。2、 预算包干。由于政府部门的X效率,采取包干的方式更简便易行。但这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3、 大量预算外收支。,追加预算的情况频繁发生。行政支出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基数法(增量预算),具有一定的刚性,不利于支出范围的重新制定和支出结构的优化。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预算包干,尽管调动了单位节支的积极性,却不利于根据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对支出范围和结构作出调整。此外,预算外收支、制度外收支、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普遍存在,也导致行政支出的扩张。 (3)预算约束软化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改革。支出使用过程存在软预算约束,缺乏竞争和降低成本的动力。中国行政支出是由财政直接拨付给使用单位,各单位又可以对行政支出进行灵活处理,甚至经常挤占、挪用。支出的不透明滋生了大量的腐败行为村村通公路。(4)政府部门运作效率低下。从政府部门投入与产出看,中国政府在1996年以全国高速公路将统一编号命名。上海高速公路的天价铁皮。共投入2亿元。5000个路牌。4万一个路牌,这说明了什么。一是行政效率低下,二是贪污腐败行为。1元的行政经费,创造出57元的GDP,到了2001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7元。政府部门的运作成本越来越昂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偏高。以征税为例,1997年,中国近100万税务人员,当年收了近8000亿元人民币的的税收;而美国10万税务人员收了1.7万亿美元的税收中国设置了两套税务机构,国税和地税。虽然有助于调动地方财政的积极性,但是从行政成本的角度来讲,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日本国税局5万人,只相当于中国的5%,人均征税额是中国的8倍。6.1.5行政支出的改革管理: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管理有一定的漏洞。1998年之前采用的是“预算包干”和“预算支出定额管理”的办法,1998年后,采用的是“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新预算管理办法。改革:从今后的发展看,行政管理费的改革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变“吃饭财政”为“办事财政”,要努力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的增长,使其比例合理化,今后的改革措施有:(1)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真正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2)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和人员增长。按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合理界定各级行政机构,严格执行人员编制管理制度,对超编人员一律不核拨经费。(3)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4)认真落实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程序,确保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公平”,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行政管理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的声誉。(5)改进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严格执行预算方案,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对预算资金进行评估,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6)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7)加强上下级之间、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使行政支出逐步科学化、规范化。6.2 国防支出6.2.1国防支出的概念与内容国防支出是指财政提供的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为此,有必要建立军队和军事设施等,这就决定了国防支出是一项基本的财政支出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是一个国家财政支出的基本项目,如果没有这两个项目,国将不国了。按预算收支科目划分,国防支出包括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动员预编经费、招兵事业费、专项工程经费等。按军队兵种划分,国防支出包括国防部支出、战略部支出、陆海空支出、武警支出和预备役支出等。按支出目的划分,国防支出包括维持费用和投资费用等。维持费用主要用于维持军队的稳定和日常活动,提高军队的战备程度,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军事人员经费、局势活动维持费、武器装备维修保养费和教育训练费。投资费用主要用于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是增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的研制费和采购费、军事工程建设费和防控费。6.2.2 国防支出的规模国防经费的规模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密切相关,一般来讲,战争及社会动荡时期,规模大,比例高;和平、稳定时期,规模小,比例低。从近年国际形势看,其发展趋势为:绝对数呈上升趋势,相对数呈下降趋势,或较平稳状态。我国的国防费支出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开支控制的比较好,有力地支持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插入图。2000年以来,为了推进军事现代化步伐,中国国防支出有所增加。 6.2.3 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防支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大国、军事大国从根本上看,国防支出的规模是由该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实力越强,能用于国防方面的支出就越大;经济实力越弱,国防开支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国防支出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增加,国家的防卫职能也不会提高。(2)国家管辖范围的大小。一个国家的领土越大,人口越多,国家用于保卫疆土、国民安全所需的防护性开支就会越大。中国是一个大国,有漫长的边境线,这无疑会增加中国的国防开支。(3)国际政治形势的状况。在爆发军事战争或处于军事对峙时期,国防开支会大幅上升;而在和平时期,国家周边外交政策比较成功,与邻近国家和睦相处时,则国防开支会相应减少美国的国防支出?能否查到?。(4)军事现代化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防活动已有过去的“人海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和“投入密集型”。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5)兵役制度。中国实行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两种不同的动员制度各有利弊。义务兵役制的军事人员薪金较低复员军人的安排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有助于减少直接的军事开支费用,但国家需要更多地承担他们复员后的基本生活保障性需求,从而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志愿兵役制可相应减少退伍军人的生活保障开支,但志愿兵役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兵力动员,将增加军费开支的需要。6.2.4 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正效应)传统的观点认为,国防支出是一国国防安全产品及劳务的非生产性投资,是政府的一项沉重的财政负担,但也不尽然。(1)带动高新技术发展。(2)促进民用领域技术水平提高。很多重要的技术都是首先作为军事目的开发,而后转为民用的。如核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集成电路、高速宽带通讯、光学通讯和数学信号处理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战争对大批量军火生产的需要,质量检验的弱点显得特别突出,严重影响军需供应。为此,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组织了一批数学家来研究和解决军需产品的质量问题,推动了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3)拉动一国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在经济低迷时。但是也应注意,增加国防支出的比例不宜太高,否则会挤占民间投资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一定要警惕它借发动战争来转嫁国内的危机。6.3 文教科卫支出科教文卫支出,是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文物、地震、海洋等事业的经费支出的统称。6.3.1教育支出 财政的“教育支出”也称财政性教育经费。按照来源和负担情况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按照性质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按照教育层次来分,教育支出可以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三级教育经费支出。1、教育的经济性质(1)教育服务首先具有私人受益性和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受教育者本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自己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另外,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教育服务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2)教育服务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或是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教育体系,一个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教育使人明辨是非,且获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人民修养的提高,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有助于减少犯罪。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政府相关的政策。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若教育由私人部门提供,则必然会使得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穷人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即教育机会不均等。这有碍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稳定。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假如资本市场是完全的,那些认为自己受教育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人,就可以通过贷款取得所需的资金。但问题是人力资本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以及回报率有多高,实现是难以确定的,另外,借款人有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意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支出规模分析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10多年来,中国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教育支出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预算内教育经费绝对规模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免书费,贫困家庭孩子“两免一补图片”。(2)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格局逐步形成。(3)教育支出占GDP达4%的目标尚未实现P124。找到2008年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6.3.2 科技支出科技支出是指财政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专项支出。按照中国财政支出的划分标准,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所谓“科技三项费用”,是指国家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所谓“科学事业费”,是指预算中由科技部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以及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科学事业费。所谓“科研基建费”是指科研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工程及设备更新费。根据研究性质划分,科学研究大致可分别举例。基础科学如卫星、航天事业等。应用型科学如,新型产品的研制。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一般构成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其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基础科学研究一般具有研究成果交易性差、外溢性明显等特征,因此,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难以从市场中获取支持自己研究工作的经济资源。应用科学研究往往直接导致新产品、新工艺的发明,在专利制度下,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人员,可以直接将其研究成果拿到市场上交易,并从中获取收入。基于以上不同的特点,基础科学研究一般由政府来承办,所需经费主要由财政承担;而应用科学研究则主要由私人承办,所需经费由私人承担。我国科技支出的情况图形。6.3.3 卫生支出中国的卫生支出包括甲流:卫生事业费,包括卫生部和卫生地方部门的事业费;公费医疗经费,包括中央级公费医疗经费和地方公费医疗经费;计划生育费;中医事业费,包括国家中医管理费和地方管理部门经费;等等。(一)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1、 卫生条件以至于疾病对劳动力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在市场规则下,疾病会使劳动者收入减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而贫困者又难以抵御疾病风险的侵袭,这样就会陷入贫困循环。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可以裁决一切,但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人人应有的权利,不能由市场来裁决。;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卫生防疫、流行性疾病;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商业保险的趋利性使得高风险者受到排斥。(二)卫生医疗领域中的公共服务范围1、提供卫生医疗领域的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共物品,保证这些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和消费达到最优化。如社会性的卫生防疫、流行性疾病的预防、职业病的研究、健康保护活动和健康信息等。2、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缺陷,使医疗保险兼顾效率和公平。3、帮助穷人,使他们能够负担必要的保险,获得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可以分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基本医疗服务具有混合物品的性质。因为基本医疗服务不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却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同时,由于具有拥挤性,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时,需要实行一定的收费制度。关于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世界银行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种:妇女怀孕方面的治疗服务、计划生育服务、肺结核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常见的婴幼儿严重疾病等。我国的基本医疗服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起码应由以下的共识:基本医疗服务应是基于政府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权而提供的服务。,可以遵循谁看病谁付费的原则,通过市场提供。而其中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社会性的卫生防疫、流行性疾病的预防、职业病的研究、计划生育服务等,是着眼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而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具有较为明显的外溢性,属于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的范畴,市场上的个人或企业一般不愿意提供或无力提供,它们通常依靠政府专门提供或在政府的资助下提供。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情况及国际比较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推行的“预防第一”的卫生战略,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城乡居民的健康大为改观。世界卫生组织曾赞誉“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成功的卫生革命”。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却有所松动,原有的医疗卫生供给基本体系被废弃,城市经济改革削弱了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福利者提供者的角色;而在广大农村,不少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而无力提供医疗服务。我国卫生费用总规模以及政府投入规模都是偏低的。从投入结构来看也不尽合理。从国际比较来看,在公共卫生支出方面,中国在世界上属于最低一档。(P127)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1、SARS的启示一场沸沸扬扬的SARS,足以引起全国上下对我国公共卫生的深刻反思,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特别是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是当前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2、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当前的医改(1)政府投入不足(2)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3)城乡、区域、不同阶层之间的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较大(4)医疗、医药费用上涨。6.3.4 文化支出文化支出包括:文化事业支出,指文化部和地方文化部门的事业费;出版事业费,是指新闻出版署和地方出版事业系统的事业费,包括出版经费、出版部门举办地中等专业学校的事业费等;广播电视事业费;文物事业费,是指国家文物局和地方文物系统的经费,等等。文化支出是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一方面,文化产品是为满足居民个人文化消费的需要提供的;另一方面,与与文化产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原动力和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原动力和冲击力。国家必须把其中一部分纳入公共提供的范围,由国家财政资金支付。6.4 农业支出6.4.1 农业支出的含义一个农民的账单中国农民的现状(2006年)项目收入支出水果种植收入:11600元左右水果种植支出:5000元左右水稻种植收入:1600元左右水稻种植支出:900元左右外出务工收入:3000元左右日常生活支出:2460元左右通讯电力支出:960元左右人情支出:400元左右医疗支出:300元左右交通支出:680元左右其它支出:200元左右合计共16200元左右共10900元左右结余(或亏损)5300元(净收入)农业支出是指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财政的农业支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支出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及其他支出等。广义的农业支出除上述项目之外,还包括农产品流通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财政扶贫支出、农业税减免等项目。6.4.2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性1、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并且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市场。 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18亿亩耕地不变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材料 是其它部门发展的重要条件 重要市场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所以农产品的供给受气候条件、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波动很大,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另外,农产品的需求实行对稳定的,需求弹性小,这就导致不稳定的供求关系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农业危机难以自身克服,必然会冲击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供给波动性农业 农业生产不稳定不稳定的供求关系 影响国民经济运行 政府介入自身难以调节小农经济 需求稳定性目前,我国农业部门缺乏资金来源,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发展农业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要求增加农业投入,农业资金投入的来源有两项农业相对于工业、服务业来讲,利润率非常低。:一是自身的积累,一是吸收资金,但是农产品销售收入小于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农业投资收益率大于等于小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所以农业本身不能积累资金,也不能吸收外来资金,这要求国家必须干预农业经济。2、农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3、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4、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是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的关键阶段,只有实现了这个阶段的飞跃,整个经济在能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如人口增长较快、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等。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大,人口增长,农民增收缓慢,剪刀差;再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6.4.3 农业支出规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的农业支出规模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农业支出的相对规模有所下降图。年份农业支出总额(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1978150.66 13.43 1980149.95 12.20 1985153.62 7.66 1990307.84 9.98 1995574.93 8.43 1996700.43 8.82 1997766.39 8.30 19981154.76 10.69 19991085.76 8.23 20001231.54 7.75 20011456.737.712、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不甚理想。3、财政支出效率下降。用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支出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支农效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有: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支农方式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分散;支农政策执行成本高。6.4.4 如何加大和保障三农的投入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3、增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投入。4、义务教育的投入。5、大力支持农村的社会事业、医疗、卫生、社保等。6.5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6.5.1 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的概念和形式财政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投资。一般说来,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城市设施等。基础产业主要包括能源、建材、钢材、石化材料等基础原材料工业。6.5.2 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的概念和形为什么需要财政投资?1、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基础产业,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投入;2、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都建设周期长三峡,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计算,工程所需投资静态为900.9亿元人民币。从目前情况看,总投资已经可以明确地说,可控制在1800亿元以内,比1994年测算的2039亿元少用200亿元。也就是说比原计划节约了200亿元。、投资回收缓慢。所以,私人部门通常不愿意或没有能力介入,因此,需要财政提供资金参与投资,否则,一国经济就容易在加工业发展滞后产生瓶颈效应,使发展进程受到延缓。6.5.3 基础设施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三峡,青藏公路,南水北调 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宇航事业,核电站事业,战备公路 反垄断的需要 具有非排他性:上下水道、过街天桥(单项投资数额不大,数量众多)例子:三峡工程2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资源开发指南
-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设计
-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指南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期末复习题集
- 银行职工励志演讲稿范文集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教案合集
- 2025年农业机器人平台对接合同协议
-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与改进报告
-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流程指引
- 建筑消防设施保养技术规程与收费标准
- 2025中国电气装备许继集团许继电气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成语考查+课件
- 2025甘肃庆阳正宁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选择题100题-附答案解答
- 2025广西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下半年公开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低温天气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整车线束培训资料
- 4.1 10的认识(课件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6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2025山东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及分支机构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剪纸社团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