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描写与宫廷建筑 中国建筑在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文学家写建筑,起于歌颂,至于教化,寄托的是自己的理想。如范仲淹写岳阳楼之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人掩卷沉思,一叹千年。 古典文学有“诗词歌赋”问题之别,“赋”尤以写建筑为重要主题,上至宫室殿堂,下至草案茅舍,收尽笔下,尽书胸怀,“境界”是灵魂。 自两汉至明清,名作迭出。“赋”是考验当时文学家笔力的标准,可以不为,不可不能。连金瓶梅,红楼梦这样不入“正统”的名作,都搀以大量“赋”的文体,以炫耀作者功力。 文学史传之有序,读书人口传心授,随手写来都是千古佳作。 班固两都赋,左思三都赋,张衡两京赋,何晏景福殿赋,王勃滕王阁序,杜牧阿房宫赋,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袁牧随园六记.无论巨制短篇,均成绝唱。 文学家描写的是建筑,抒发的是理想。 建筑是文学家思想的书房。 中国建筑在脱离了遮风避雨的功能性作用之后,已成为礼仪规制,人文思想的重要依托。 没有内涵的建筑,难以存世。 精聚思想的建筑,永垂不朽。 一个拍摄中国古典建筑的摄影家,熟读大赋百篇,出手自然不凡,即使难以达致思想的高度,起码可以表达意境的深远。 没有了意境与思想,拍摄建筑只能成为结构示意图。 十年前,一雪后黄昏,西风劲峭掠过积雪的湖面,夕阳惨淡,昏鸦绕树,芦荻瑟瑟,雾雪茫茫。初摄颐和园,即是一副江山长卷,景象万千,还未按动快门,心已沉入意境之中。 自此,名园四季,徜徉其中,一亭一阁,一石一木,皆入画图,是痴山醉水,是诗料画题。春,桃花暖笑,古桥夕照。挂天际一抹流云,落碧水满湖残霞。不见了昔日王侯,只剩下小桃无主自开,何处有皇家气象,真胜似桃源仙境野人家。独行湖畔,漫步长堤,目之所及,虽无苏东坡西子西湖浓妆相宜之雅致,却有昆明湖野鸭成群,小鱼衔钩之野趣。若遇春雨潇潇,携一钓竿,坐对一江春水,任天上云卷云舒,看水面花飘花落,倒也宠辱皆忘,去留无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一代伟人毛泽东携诗赠柳亚子先生,只不知当年同盟会员、南社诗人,是否池畔观鱼,与春同驻。夏,初柳新荷,长桥卧波。对棋枰柳荫清坐,携古琴泽畔长歌。羡什么神仙境界,倒不如闲散生涯真快活。想当年太后驾临,对此景难掩破碎旧山河。叹百年沧桑,付诸流水,意迟云在,难得昆明湖风流水面,碧荷凌波。逍遥浦苇横塘,鸢飞鱼跃。偏爱月白风清,桥头沽酒,邀三五好友对月清酌,万千红尘全付身后,乃是今日神仙。“螺黛一横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倒映水晶帘”,乾隆皇帝撰此联只见峨眉虹影,殊不知二百年后凡夫俗子桥边潇洒,月夜销魂。秋,烟水苍茫,雁过潇湘。起西风满天秋色,掠碧水一湖残荷,荡兰舟如渡浔阳,对此景江州司马泪痕多。真可怜一座空园,光绪帝变法无着莫奈何。秋心萧瑟,意沉沉山河物换星移,是如流水,风光灵秀。抬眼望蒹葭苍苍,芦花渺渺,沉醉清钟寒韵,晚菊经霜。醉归去冷落中秋,踏歌来日日重阳,寄情这人间天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神童王勃观此湖山,不知几度文思上笔端。又何惜洞庭秋色,山外斜阳。冬,乾坤惊寒,雾雪苍凉。柳丝瘦难系西风,长桥远冻煞夕阳,天地间寒鸦数点,山水间玉宇琼楼浸空濛。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周天寒彻。不知魂梦远前朝,还学陆放翁踏雪寻梅,放浪疏狂。登佛香高阁,烹一壶茶,任天宇澄清,顿觉心胸涤荡,看四野雪中游人,不知此处他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踪元诗意萧索,不如我扫雪烹茶,余韵留香。逞着性子,写这颐和园四季,学的是元人马致远的路子。除渺然如风失去的古人,其情其景都是我在颐和园的魂牵梦萦。沉浸在这座园子里,真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他乡了。拍摄世界文化遗产,我非常看重“遗产”二字,此乃故去之物,你不站在古人的角度,无法体会其中意蕴,难免就是歪批戏说。用文学家的思想看待建筑。用建筑家的眼光看待历史。书也读了,文也写了,还怕拍照么?!摄影不过是一个手指头的劳动。宫廷绘画与皇家园林中国建筑审美源于绘画,景自天成,画家意匠,人在画中游,尤以园林为胜。西方建筑审美始于雕塑,突兀雄阔,英雄造世,境在三天外,堪以教堂观止。中国建筑是画家的世界,讲究章法布局,虚实相生,诗情画意,境由心造。西方建筑是雕塑家的世界,注重造型轮廓,纹理光影,遗世孑立,物由己出。中国建筑讲究群体呼应。西方建筑讲究个体造型。中国画家参与建筑设计,渊源已久,有据可查。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有西汉刘向所著说苑一书,记载先秦故事:齐国筑“九重之台”,请画家敬君绘制“建筑效果图”中标,齐国又命其作“施工图”,耽搁日久,以致返家无望。此为文字记载画家做建筑设计师第一人,其后历代皆有记述。北魏蒋少游,隋唐阎立本,阎立德人以画名,却官拜“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在政府里负责工程建设,其后展子虔,郑法士,黄伯仁,杨契丹,李诫,?祥,袁江,袁耀,历代画坛高手,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者,难以计数,乃是中国建筑界之传统。当今成为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则由清末大画家庆祥主持设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绝笔。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以制度化的建制归于政府行政部门,起于宋代。宋代设置宫廷画院,以专业分工,特设“屋木”一课。“屋木”就是“建筑学”,虽然居于画学六科之末,却是最有实用意义的一课。后历代演变,成为“楼台界面”。元代蒙人执政,仅九十六年,废画院,画家多隐逸山林,建筑亦无特色。明代恢复画院,清代亦有如意馆。这两代的建筑遗留居于多数,每能从同时期的“楼台界面”中找到相应图例。颐和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扛鼎之作,空前难计,绝后已成事实。试论颐和园之于绘画与雕塑的关系,兼及中西建筑之比较:其一构图:颐和园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由山至水,亭台楼阁,堤道林木,殿宇廊榭,互相关联,层次分明,浑然画卷,是画家的思维方式。西方建筑讲究体量关系,空间比例,轮廓造型,满足个体之完善,是雕塑家的思维方式。其二色彩:中国园林由画家设计,色彩即为绘画主旨,层林叠嶂,碧水蓝天,建筑融于其中,多为土木结构,远观施朱染壁,近看画栋雕梁,出于画作,成为园林,是天然图画,却又画图难足。西方建筑由雕塑家左右大局,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已成为雕塑家的世传家学。如以概念而论,西方建筑是雕塑放大,材料以石材居多,以造型说话,色彩可有可无。其三呼应:中国园林将建筑隐于自然环境之中,乎天应地,计实应虚,参差六合。高远,深远,平远,次第展开,移步换景,生无穷奥妙。大手笔“借得山川入画图”,又成气象万千。从颐和园和春亭望西堤玉泉山,即为此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药安全班会课件
- 2025 年大学能源化学工程(能源化学)试题及答案
- 护苗网络安全课件体会
- 新版保密法知识考试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 新网络安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施工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月嫂初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 机械维修安全试题及答案
- 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案例真题答案
-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演练方案(现场处置方案)
- 技术经理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结构桁架吊装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12.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2025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2025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 课件 第5-8章 固定翼无人机典型飞行控制系统分析- 无人机测控系统
- 全国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理论真题(含答案)
- 预测模型课题申报书范文
- 新能源货运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标识认知与运用培训
- 单招经济类专业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