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学生用)_第1页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学生用)_第2页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学生用)_第3页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学生用)_第4页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案(学生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润州区片区合作九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议论文阅读复习主备:张美侠 课型:复习 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号_ 【复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2.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3.结合中考题型,在实践中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能力。【复习重难点】1.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2.结合中考题型,在实践中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一、 教学过程1. 导入。 2. 阅读资料,掌握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3.讲评储蓄人生。4.结合学情,有重点地进行方法指导。5.当堂巩固6.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知识点梳理】(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的引入: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从故事、现象、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 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比如,比喻、对比等等。论点常见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 B放在文章中间 C放在文章结尾 D标题直接提出 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考试中常见题型: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2015镇江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2分,2015泰州“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1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4分,2015连云港我的读书经验 )阅读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品味遗憾所产生的一些感悟。(3分,2015无锡品味遗憾)(二)论据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事例、社会现象等。 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论据的作用: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作用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常见的考题形式:(1)概括论据的内容。(2)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3)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4)论据的作用。考试中常见题型: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段的观点?请说出理由。(3分,2015常州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假如用以下文字作为选文的结束语,请说说这样处理的好处。(4分,2015泰州“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阅读文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线”的看法。(80-100字,5分,2014扬州底线)(三)论证论证方法的一般类型: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包括运用历史事实、现实事例、故事、列举生活现象来证明论点的。道理论证运用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从而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方法在考试中的题型。(1)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2)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3)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考试中常见题型:找出文中两处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略作分析。(4分,2015连云港我的读书经验 ) 第自然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2015无锡品味遗憾)第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2分,2015镇江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论证思路考试中常见题型: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3分,2014连云港“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 下面文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回哪两段之间最合理,请简述两条理由。(5分,2015淮安朴素原来最有力量)(四)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语言风格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在品味词语含义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词语: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考试中常见题型:联系上下文,对加点词做简要分析。(4分,2015常州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1)有的不过是制片方添加“东方话题”的“佐料”,身上的东方符号有太多猎奇的想像。品味文章标题,说说“原来”一词不宜去掉的原因。 (4分,2015淮安朴素原来最有力量)第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 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4分,2015镇江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依照第最中的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2014宿迁折磨是一种赐予)划线句:“蝴蝾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壤。”【课前热身】(2015黔西南州中考)阅读议论文储蓄人生,完成2124题。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一个人呱呱附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亲情这笔储蓄,即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学识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重要的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不断地充实和更磨擦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难、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么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1.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 、 、 。2.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3.怎样理解第段画线句子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利息: 。本钱: 。4.第节有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一句,你认为除了文中所述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储蓄?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并说明理由。 【当堂巩固】(2015盐城中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玫瑰和胶囊沈奇岚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1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 2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 4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1 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