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改.doc_第1页
奥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改.doc_第2页
奥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改.doc_第3页
奥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改.doc_第4页
奥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奥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依据:1.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 东莞市凤岗镇总体规划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 广东省居住小区技术规范5. 东莞市村镇规划管理规定6. 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二、项目概况:凤岗镇地处东莞东南端,与深圳市接壤,全镇总面积82.5平方公里,近2万名华侨分布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是广东著名侨乡。本项目位于凤岗镇官井头村东南端,与龙岗区规划拟建的深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毗邻,项目暂定名为奥城居住小区。奥城居住小区规划建设总用地40.0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7.92万(其中计容建筑面积84.92万),净容积率为2.0。拟建设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高尚居住社区。三、用地现状概况:本项目位于凤岗镇最东部、官井头村东南部,规划地块东、南部与深圳龙岗区接壤,为群山环绕,北隔龙平路与官井头水库相望,西临已建工业园区。规划区内部分为有一定起伏的山丘地形,总体呈现中部、西南部高,东部、西北部低的走向。其中西部地势较平整;东部现状为水塘、较平缓的小山坡夹杂部分闲置荒地,地势较低;中部、西南部为山丘地,基本为缓坡、山体,地势较高。规划区内自然山丘园地和闲置荒地较多,闲置荒地约占规划总用地50%,坡地杂田约占28%,水域水塘等约占22%,这几类自然用地构成了本项目规划区的用地现状。在本项目规划范围内除临时搭建的工棚,无其它固定建筑。地块西北侧沿龙平路一带紧邻园区大道的祥龙工业区已建成部分厂区,西南侧的毅力电子有限公司已建成用地约18公倾高科技工业区,主要从事DVD、VCD、收录机、电话等电子电器产品加工,均为多层建筑;再往西龙平路沿街西段为官井头村民住宅区及嘉辉豪庭居住小区,已基本建成使用。四、总体规划与布局:(一)、规划设计原则1. 以建设高尚社区为标准,根据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协调规划区域内相关内外部环境条件,合理配置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2. 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力求使规划具有前瞻性与先导性。3. 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与和谐发展”思想,以建设人文生态居住空间环境为目标,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高尚社区。4. 贯彻绿色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打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独特个性的山水花园式高尚生活居住空间。5. 贯彻国际先进的社区规模开发的理念,注重完善的社区综合配套设施为先导,以提升居住的品质和舒适度,以达成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二)、规划设计思路本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城市景观,为居民塑造都市中的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1. 规划理念本工程整体规划将建筑设计、环境绿化和道路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与原地形、地貌、植被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为住户营造一个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2规划结构本小区的规划结构采用“整体关联,一带多心”的空间手法,“环境优先、绿化先导”的规划原则,平面结构:顺应地形肌理,以“绿肺长廊生态谷”为贯穿整个面状庭院的主线。结合入口广场,形成一线多点的规划结构骨架。为住户提供一个城市中的乡居院落环境,成为人们“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乐土,同时让住户在充满人性化的居住中增加感性化,拉近距离,促进交流,使之更具有城市性和社会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根本。3. 竖向结构: 结合地形高差,设置不同标高的庭院空间,结合庭院景观,形成立体丰富的景观断面,根据不同区位的现状环境,建筑布局高低配合,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竖向景观形态。4. 建筑布局住宅:依照景观院落的布局结构充分考虑朝向通风、隔声、防噪等环境因素,体现均好原则。 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在用地东北侧,独立占地,依山傍水,用地相对安静,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幼儿园:三所幼儿园分别布置在A.B.C三块用地不同范围,用地独立安静,景观及朝向良好,满足功能要求。 商业:分为集中商业和沿街铺面商业两种, 集中商业布置在小区主入口处,独立占地,考虑设计成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商业MAII的空间形态,服务整个居住区和周边区域,有利于提高小区形象和品质, 沿街铺面商业主要沿龙平公路和龙平公南路及地块西侧的规划路布置。酒店:设置在B地块的东北侧,北临龙平南路,成为周边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可以提高整个小区的品位。会所:三个会所结合景观分别布置在A.B.C三块用地不同地点,既考虑社区服务范围,功能用途,又各具特点,在统一和谐的前提下更体现社区服务的多样性。 运动场地:相对集中布置在用地不同范围,拟设置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小学里设置300米的田径场。 垃圾房:设置在用地北面辅道边,处于下风向,同时方便垃圾外运;同时相对于小区内部标高垃圾房处于地下,对小区无视觉干扰。 车行系统小区主干道围绕建筑外侧形成环道,以维护中心步行区免受车流干扰,形成人车分流,将机动车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组团庭院外围,道路设计贯彻“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的原则,以限制区内车速、噪音,确保小区内安静及交通安全. 人行系统小区三个住宅组团分别设有人行入口,主入口设有广场以疏散人流,由小区的入口步行迈入中心区,在步行道上设置绿岛、水景及各种景观小品,避免道路过直带来的单调。在分区建设基础上提升全区规划设计品质,彼此呼应,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大型优质的居住社区。强调小区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统一整体。5. 住宅布局住宅布局强调空间、体量、城市轮廓线的塑造,以点、线、面组合,强调分片区形成周边围合、中心开阔的向心式整体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结合户外水面、绿化等景观环境设计,形成以片区为组团内向围合的邻里共享空间,创造具有人情味的空间丰富、亲近自然的山水人文居住环境。6. 道路系统城市干道将小区自然划分为三个区域,外部交通依托城市道路,三个小区内部道路均以环状布局为主,结合局部枝状尽端,使各组团内交通自成体系,各区均布置景观步道系统,将小区出入口交通组织与小区入口对景效果营造相结合,将道路设计与广场空间、水景、绿地空间与建设空间相结合,共同塑造小区户外空间景观。7. 绿化系统结合整体布局与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区规划,以小区中心水景为设计重点,组团绿化为依托,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连接各组团绿地,增强户外空间的连续性,将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绿地、沿街绿地相结合,形成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各小区中心景观、组团空间个性化的同时,更为注重整体环境,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五、建筑布局:住宅布局突出识别性与认同感。1. 以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为主,少量一梯四户点式、单元组合连排式高层住宅为主要建筑形式,沿湖面适量布局低层洋房,适当简化住宅布局,通过规划布置使住宅与户外绿化环境设计融为一体,着意强调环境与生态原则。2. 建筑形式采用简约明快的现代风格,着重建筑形态的塑造。3. 住宅单体设计,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强调大厅活动空间,全部做到明厅、明厨、明厕、明卧,主卧室与客厅大部分朝南,每套住宅除设生活阳台外,大部分住宅单位布置服务阳台,并有部分空中花园户型。4. 住宅套型设计以两房两厅、三房两厅、四房两厅为主要户型,辅以适当低层大面积住宅单位。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居寝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居住舒适度。5. 高层住宅单位以平层为主,少量低层大户型为跃层设计。6. 住宅单体均设置步入式凸窗,局部边套户型设置角窗,以扩大室内空间和丰富临窗景观,厨房设计考虑厨柜与冰箱机位,设置整体无回风烟道系统,结合立面外观留暗藏空调机位。六、环境规划:1. 总体设计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日益重视生活质量,愈来愈注重整体的环境质量。住宅小区户外环境的塑造对于改善居民生活整体质量,对于建设现代文明居住小区,提高居民择屋购房欲望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在整体规划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着意强调住宅小区整体绿化环境的塑造。首先,本规划提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作为绿化环境的整体宗旨,充分融合到每一个组团环境中,继而营造出一个整体合谐可亲、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人居环境。其次,在具体的环境规划设计处理中,结合整体规划结构布局,以三个住宅分区为基础,强调点、线面的多样空间形式组合,各组团均有一个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同时通过步行景观轴线的营造,使三个小区各景观环境在空间上形成统一的整体景观环境。本规划更为注重整体绿化率。外部环境借用龙平路北侧的官井头水库湖景,西南为绵延起伏的山地丘陵树木葱郁。三个小区内部利用地形地貌,在小区中心布置大面积人工湖面,C区更保留山体作为山顶公园,形成一山三湖的整体环境布局。各区围绕中心湖面,结合组团绿化共同形成一个绿化层面空间,使本小区真正成为一个亲和自然的山水园林式居住花园。2.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其主要功能除基本的休憩、美化需要外,还有联络各区的效用。景观设计以自然式造景手法为主,平缓起伏的草坡、群落成荫的树木、匍伏低矮的灌木丛、点缀其中的景石、清彻蜿蜒的水体、九曲回折的步道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景观,使居民们享受自然田园的气息,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释放城市生活紧张节凑的压力,达到人造景、景陶人的境界。七、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同时,又将道路设计与居住区内城市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移的空间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空间景观。本区规划道路系统呈环状,在加强整体性的同时,使各组团内部交通组织相对独立,并在组团内考虑局部人车分流。区内部道路分为二级:1. 小区支路:道路宽度为6米(为组团内部主路)。2. 入户路:道路宽度为2.53米。静态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充分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安排,按户均0.8部车位,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相结合停放。八、消防规划:1. 消防通道抵达每幢建筑,沿建筑物长边预留消防登高面。2. 每个组团作为一个消防单元,结合变频调速泵房,设消防水池,水池容量应满足用水量最大的一幢建筑消防用水。3. 给水管网水压应保证灭火时,最小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米水柱(以地面算起)。4.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不小于120米,并至少从DN100的给水管上接入。5. 建立家庭火灾报警系统,通过通讯系统或安合系统与中央监控室联系。九、经济技术指标: 小区综合经济技术指标1. A地块综合经济技术指标2. B地块综合经济技术指标3. C地块综合经济技术指标4. 小区户型面积一览表5. A地块户型面积一览表6. B地块户型面积一览表7. C地块户型面积一览表住宅套型建筑面积一览表编号栋数户型套型建筑面积户数90平方米面积之和90平方米面积之和住宅套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A座15*三房二厅二卫89.0925376535.0359922.08*三房二厅二卫88.71253*二房二厅二卫77.98253A座18*三房二厅二卫89.88419128670.71128670.71*三房二厅二卫188.71419*二房二厅二卫77.98419B座4*三房二厅二卫88.8910622291.815905.3038197.10*四房二厅二卫126.81106*三房二厅一卫88.82106B座10*三房二厅二卫88.8917035050.625500.060550.6*四房二厅二卫126.81170*三房二厅一卫88.82170C座7*四房二厅二卫102.8233866824.2966824.29*五房二厅二卫131.20169D座6*四房二厅二卫146.759633778.5633778.56*五房二厅二卫146.7596D座6*四房二厅二卫141.018230341.6030341.60*四房二厅二卫144.1782E座13*二房二厅一卫59.90688135047.36135047.36*一房二厅一卫45.75688*二房二厅一卫64.42344*二房二厅一卫50.57344E座6*二房二厅一卫59.9019238764.838764.8*一房二厅一卫45.75192*二房二厅一卫64.4296*二房二厅一卫50.5796F座4*三房二厅二卫89.1114423372.6423372.64*三房二厅二卫89.4772L座16*三房二厅一卫89.1804133004.40133004.40*二房二厅一卫63.72804三层花园洋房31*五房二厅三卫257.446215961.2815961.28五层花园洋房34*四房二厅二卫1562.4227253082.2853082.28合计480635.11196315.75676950.869百分比71%29%100%A区住宅套型建筑面积一览表编号栋数户型套型建筑面积户数90平方米面积之和90平方米面积之和住宅套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A座6*三房二厅二卫89.099629040.9629040.96*三房二厅二卫88.7196*二房二厅二卫77.9896B座4*三房二厅二卫88.8910622291.8015905.3038197.10*四房二厅二卫126.81106*三房二厅一卫88.82106C座4*三房二厅二卫102.8221241913.4641913.46*四房二厅二卫131.20106D座6*四房二厅二卫146.759633778.5633778.56*四房二厅二卫146.7596D座6*四房二厅二卫141.017830341.6030341.60*四房二厅二卫144.1778E座8*二房二厅一卫59.9046490390.7290390.72*一房二厅一卫45.75464*二房二厅一卫64.42232*二房二厅一卫50.57232L座16*三房二厅一卫89.1786133004.40133004.4*二房二厅一卫63.72786合计308162.33132069.57440231.902百分比70%30%100%B区住宅套型建筑面积一览表编号栋数户型套型建筑面积户数90平方米面积之和90平方米面积之和住宅套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A座9三房二厅二卫88.8815737494.0737494.07三房二厅二卫88.71157二房二厅两卫77.98157A座18三房二厅二卫88.8834776600.7976600.79三房二厅二卫88.71347二房二厅二卫71.98347C座3四房二厅二卫102.8212624910.8324910.83五房二厅二卫131.2063F座2三房二厅二卫89.117211686.3211686.32三房二厅二卫87.1536三层洋房31五房二厅三卫257.446215961.2815961.28五层洋房20四房两厅三卫1562.4216031248.4031248.40合计1242119834.2846602.22166436.5百分比72.3%27.7%100%C区住宅套型建筑面积一览表编号栋数户型套型建筑面积户数90平方米面积之和90平方米面积之和住宅套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B座5*三房二厅二卫88.89805888.08320191.2760550.6*四房二厅二卫126.8180*三房二厅一卫88.8280E座2*二房二厅一卫59.9012820882.5620882.56*一房二厅一卫45.75128*二房二厅一卫64.4264*二房二厅一卫50.5764E座3*二房二厅一卫59.9014027910.427910.4*一房二厅一卫45.75140*二房二厅一卫64.4242*二房二厅一卫50.5742F座2*三房二厅二卫89.087211686.3211686.32*三房二厅二卫89.4736合计54591.19720191.2774782.467百分比73.30%26.7%100%十一、供电工程规划1、设计依据(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8)、业主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2、用电指标及负荷估算级 别用电负荷(KW)单相电能表规格(A)备 注一 级81020(80) 二 级 6815(60) 三 级 4610(40)3、工程供电电源本工程采用10KV电源供电,10KV电源由市政电力网络引至区内10KV开闭所。区内采用10kV/0.4kV的配电方式,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全部采用电力电缆埋地敷设。4、负荷预测采用单位指标法预测小区电力负荷,指标选取主要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电气专业实施细则和广东省同类建筑技术参数。具体如下:类型 指标 累计负荷(KW)住宅 6-10kW/户 65000KW公建 60-80W/m2 12000KW道路广场等 2-4W/ m2 300KW据上述指标累计电力设备负荷77300kW,小区内新建建筑的计算负荷为46000kW。5、配电网规划本次设计小区内10/0.4KV的电力线路全部埋地敷设。依据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及电力负荷的分布情况,按照电力部门“小容量,多布点”的布置原则,在A、B、C区块负荷中心位置各设1座10kV电力开闭所,每区块设置4座8个10kV/0.4kV的变配室。小区内10KV电源采用环网供电方式。10KV开闭所建筑面积为200m2,独立建设; 10kV出线设4-8回,引至各10kV/0.4kV变配室。各10kV/0.4kV变配室靠近所供负荷中心设置,并且使0.38kV线路供电半径尽量小于250m。每座建筑面积为120m2,优先考虑设置在地下室或公共建筑内或住宅楼的底层架空位置,在建设中可根据建设方式作适当偏移,但要符合变配电室设置原则,且要求变压器均采用干式变压器,室内净高不小于3.9米(包括梁)。变配室的10kV电源引自10KV开闭所,10kV进出线设2回(末端变配电室一般设1回,负荷等级比较高的设2回),变配电室之间10kV采用环网式联络。区内的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主要沿电力电缆沟(电力排管)或直埋地敷设,电缆根数大于或等于4根的沿电缆沟(电力排管)敷设,小于4根的穿管埋地敷设。电缆沟(电力排管)的型式有600700(6160)、800700(9160)、10001000(12160)型式。电力线路覆土深度要求:10kV电缆不小于1米,小区0.38kV电缆不小于0.7米。走向原则沿道路东、北侧。十二、电信工程规划:1、区内电信主干引自市政电信网,电信线路主要采用管道暗敷设。电信管道的敷设一般沿道路的西、南侧。2、市话用户预测采用单位指标法预测小区的市话用户,主要指标选取如下:类型 指标 累计用户(部)住宅 2部/户 16040部公建 0.7-1.0部/百平方米 1500部据上述指标累计市话用户175404个。3、电信网络规划规划说明电信主干线采用光缆。在A、B、C区各设一电信交换机房,每间建筑面积20-30m2,机房净高不小于3.0米,与建筑物混建。主干电缆为光缆,该光缆由电信部门统筹安排,引自市政电信网络,由光接点至各楼壁龛用户采用HYA-0.5型市话配线电缆。区内所有主干光缆及配线电缆均沿电信管道(PVC110)敷设,并与其它通信线路综合建设形成综合管道以减少重复建设。主干电缆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区内配线电缆覆土深度不小于0.5米。通信管路走向原则沿道路的西、南侧。4、广电(1)区内广电主干引自市政广电网络, 广电线路主要采用管道暗敷设; 广电线路一般与电信线路同路侧,走向沿道路的西、南侧,但一般与电信管道各自独立设置。(2)电视用户预测采用单位指标法预测小区的有线电视用户,主要指标选取如下:类型 指标 累计用户(部)住宅 1.0个/户 8020部公建 0.7-1.0部/百平方米 1500部据上述指标累计有线电视用户9520个。(3)网络规划有线电视采用光缆。在A、B、C区各设一机房,每间建筑面积30m2,机房净高不小于3.0米,与建筑物混建,而且一般与电信机房合建,便于管理。主干电缆为光缆,该光缆由广电部门统筹安排引自市政广电网络,由光接点至各楼电视前端箱采用同轴电缆SYKV-75-9。区内广电线路穿管道(PVC110)暗敷设,主干电缆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区内配线电缆覆土深度不小于0.5米。管路走向原则沿道路的西、南侧,与电信线路同路由。十三、燃气工程规划:1、燃气现状小区管道燃气接自市政燃气管道。2、燃气用气量预侧根据规划:人口22717人,8020户,每户每月用气指标为纯液化气20kg,气化率为100。公建用气取居民用气的30,不可预见用气取前两项总和的5。Q生80202012100397920(kg/年)2000(吨/年)Q公200030600(吨/年)Q不(2000+600)5130(吨/年)Q总2000+600+13072730(吨/年)用气不均匀系数月高峰系数 K月=1.2日高峰系数 K日=1.5时高峰系数 K时=3.2高峰小时纯液化气耗用量为1.21.53.22730Qh= = 1.8 (吨/小时) 36524纯液化气密度为2.49kg/m3,则高峰小时空混气用量为1.8 (1+1) 103Vh = = 1445 (m3/小时) 2.49(3)燃气规划本规划区实施管道燃气供气,气源为液化气与空气按体积比1:1混合的空混气。管道引自城区统一规划的燃气管,进入规划区的管道为中压管网,主干管DN160,次干管DN110,支管DN50、DN80,具体布置参见燃气规划图。燃起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燃气管道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最小埋深不小于0.6m。在燃气管道低点设置凝水缸,定期处理。居民供气方式为中压直接到楼前、经楼前调压箱调压计量后用DN50-DN32镀锌管低压进户使用。十四、综合管线规划: 由于区内管线种类较多,需对各管线作综合布置。1.避让原则(1)新管让旧管(2)小管让大管(3)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4)压力管让重力管 2.平面布置上,各管线按以下原则布置:(1)给水管和电力电缆布置在道路东、北侧人行道上;(2)雨水管渠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3)污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上;(4)燃气管和电信管道布置在道路西、南侧人行道上。3.竖向上,各管线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为:(1)路灯电缆和电力电缆;(2)电信和有线电视管;(3)燃气管(4)给水管;(5)排水管(雨污水管上下管位按具体情况确定)。十五、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现状规划区水源为大龙水厂、官井头水厂。规划区周边道路均有现状的给水干管(施工中):龙平南路有DN300管道两根;园区大道有DN300的管道两根;规划三路有DN300的管道一根。2、需水量预测序号用地性质数额用水指标需水量(m3/d)备 注1小区规划总用地40.00(万m2)-其中公建用地14.91(万m2)0.008m3/m2.d)1192.8按建筑面积居住人数22717(人)0.3(m3/P.d)6815.1按 人 口道路用地9.90(万m2)25(m3/ha.d)247.5按用地计公共绿地18.42(万m2)15(m3/ha.d)276.3按用地计2合 计-8531.7-不可预见及漏水量按10考虑,计853m3/ d,合计最高日需水量Qd9385 m3/ d。Kh取2.0,则Qh782 m3/ h。人工湖泊补水收集雨水及官井头水库泄洪水。3、供水管网布置规划区周边管网水头35m,规划区内除高层建筑物外其他多层建筑采用市政直接供水,高层建筑自行加压提升。规划区内采用从周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