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1页
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2页
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3页
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4页
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论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自然的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对自身的定位也由“自然的敬畏者”转变为“自然的征服者”,消费欲望和控制野心急速膨胀。欲望和野心的膨胀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因此,人类要想解决目前的生态危机,就必须首先深刻反思并努力消弭自身的贪婪和自大。当今中国的环境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如何应对人口对自然的压力持续增加、水土流失、资源匮乏等多种环境隐患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我们知道,在破解难题的时候,人类往往需要回过身来,向历史去寻求可供借鉴的经验。学者们的研究已经证明,由于人口的急速膨胀,中国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存在环境恶化的问题。这个时期的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及除边陲地区以外,森林在短期内消失殆尽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的变迁,赵冈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这与我国现今所面临的环境现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探讨当时的人们尤其是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对环境变化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环境意识,学习他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从古老的智慧里面寻找精神资源,应该会给我们提供解决现实危机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综述随着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中国传统社会所存在的环境意识的。 现代环境伦理学兴起于西方,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环境伦理学的孕育阶段,并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最终确立。环境伦理学的主旨就在于重新评价和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骄横的人类以“生态系统一分子”的身份在大自然面前恢复谦逊。环境伦理学扩展了伦理学的范围,把人以外的自然存在物也纳入到伦理关怀的对象中来,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令人瞩目,研究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学者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入手,探询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中的环境意识。相关的著作有张云飞的天人合一儒家与生态环境 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张云飞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王泽应的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的道德精粹 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版,佘正荣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任俊华、刘晓华合著的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他们的研究表明,儒家“知命畏天”、“节用而爱人”以及道家“道法自然”的学说中都含有生态整体观和生态平等观。有的学者发现了宗教理念中的环境伦理规范,比如由印度学者维韦卡梅农和日本学者坂元正吉主编的天、地与我亚洲自然保护伦理一书中就指出佛教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生态保护传统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甚至认为宗教伦理是整个亚洲动物保护的基础。 维韦卡梅农、坂元正吉主编,张卫族、马天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出版刘沛林则在理想家园:风水环境观的启迪中将人地和谐和尊重环境作为中国风水学说的内核和精髓。 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出版以上的研究证明,中国历来就有重视环境问题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为具体时间段来深入研究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其中,对十八世纪中国人的环境意识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因为十八世纪是中国迈向近代的最后一个门槛,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各种传统观念经过若干年的积淀,既高度成熟又潜藏实现突破的萌芽;而且在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速膨胀并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环境问题开始显现,这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环境意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曲格平和李金昌将十八世纪定义为环境开始恶化的时期,主要标志是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人口与环境,曲格平、李金昌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第23页 与此相呼应,倪根金在研究了明清时期的护林碑后发现,清代中期时期人们对森林的生态价值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而护林碑的大量出现则是与当时毁林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关。明清护林碑研究,倪根金,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这说明一旦环境发生了改变,就连普通民众都会对此作出反应。与民间相比,中国官方对环境问题也很重视。当时的清政府不仅设置了虞衡清吏作为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中国环境保护史话,袁清林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页第166页而且还制定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国历代环境保护法制,严足仁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美国印地安那州立大学学者邓海伦认为,18世纪的中国政府官员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了环境恶化问题,尽管他们未能将对环境的观察发展成系统的研究。十八世纪中国官方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与政府的角色,载于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刘翠溶、伊懋可(Mark Elvin)主编,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界对十八世纪文人学者的环境意识更是作了多方面的发掘。德国学者顾彬在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一书中就认为,十八世纪的清代文学家似乎对城郊的自然及家庭园林中的自然更感兴趣,他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W顾彬著,马树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意大利学者桑保罗把明清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清代小说体现了作者从庭院、盆栽和绘画中去寻求与环境交融的意图。生态主义与道德主义:明清小说中的自然观,载于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刘翠溶、伊懋可(Mark Elvin)主编,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有的学者还发现,这个时期的清代文人们曾经对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之间的联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他们的论述不仅在当时很先进,而且也符合今天的科学原理。中国环境保护史稿,罗桂环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53页 然而笔者发现,上述的关于十八世纪中国人环境意识的研究几乎都是针对某个群体或集团的宏观考察,缺乏以特定的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尤其是对环境问题有着深入思考的学者文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所以,笔者希望能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从本文的研究方法来说,选择诗歌作为研究资料,是本文的一个特别之处,但同时这也决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是一位诗人。而在十八世纪的中国诗坛,赵翼无疑是其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诗人了。他与袁枚及蒋士铨被时人推崇为“乾隆三大诗人”,是当时诗坛的一位领军人物,一生所作的诗歌有五千首左右。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他与袁枚一起,举起了“乾嘉诗坛性灵派”的大旗,所倡导的“性灵说”诗歌创作理论影响深远。此外,赵翼还是十八世纪清代三大历史学家之一(另外两人为王鸣盛和钱大昕),在史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用归纳法来研究历史,寻找分散史实之间的联系,是赵翼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如今,赵翼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910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所选出的“中国十名最伟大的史学家” 中,赵翼名列第九。赵翼既是三大诗人又是三大历史学家,这样的身份和地位在十八世纪的文人学者中是非常罕见的。而赵翼在诗歌创作和史学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智慧和观察力,足以使他成为一名思想大家,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将赵翼收入其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并且,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赵翼写诗多以真实且多变的自然风物和社会生活为自己创作源泉,即“眼前何一非新意,都入先生古锦囊”。即景,瓯北集卷四十八,赵翼著,嘉庆十七年(1812)湛贻堂本,李学颖、曹光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3页并且赵翼坚持用史学家的态度写诗,把自己对于现实的观察和对于历史的感悟也都写进了诗歌之中,华夫也因此称赵翼的诗歌是“中国文坛最杰出的史家之诗”,赵翼诗编年全集,华生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40页这是赵翼的诗歌独树一帜的地方。所以与其他诗人的诗作相比,赵翼的诗歌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些风雅,不仅客观、可信,而且还包含了他对自然和社会深刻的理解,完全值得对其进行系统的发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引用的诗作基本上都是1773年赵翼归隐之后所完成的,因为这是赵翼仔细、深入地观察自然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他的环境意识逐步完善的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者们对赵翼诗歌的研究都侧重于进行文学创作方面的评价。虽然现在还没有系统挖掘赵翼环境意识的专著或论文,但许多学者在对赵翼的研究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赵兴勤在赵翼评传里分析了赵翼的“用”和“度”的思想,即要令“物”为我所用,就要给“物”创造一个必要的生存环境,决不能毫无节制地予取予求。而且赵翼同时也反对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赵翼评传,赵兴勤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杜维运强调赵翼以史学家的身份进行诗歌创作,其诗作中不仅包含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还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和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赵翼传,杜维运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在赵瓯北研究一书中,台湾学者王建生指出赵翼抱有仁民爱物的思想,主张只要是有生命的事物都应该施与仁爱。他还认为从赵翼的咏物诗和写景诗中可以看出赵翼对大自然的壮美和伟大的深深折服。赵瓯北研究,王建生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出版这些研究成果都使笔者获益匪浅。 论文结构本文的第一章是对赵翼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过程的介绍。由于赵翼一生主要从事诗歌创作和史学研究,因此笔者也探讨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阐述了赵翼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其中,笔者将自然细化成了两个部分,分别说明了赵翼对自然的敬仰和热爱。然而,在赵翼的生活年代里,自然环境已经开始恶化,这令对自然怀有深厚感情的赵翼深感忧虑,并由此提出了多项环境保护主张。本文的第三章具体介绍了这些环境保护主张,具体包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和控制人口、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在这些内容当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同时代的其他文人学者也对当时的环境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但赵翼的许多看法已经体现出了超越传统的创新和突破。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赵翼环境意识的产生以及取得突破的原因的探讨,主要着眼于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层次。清代中期环境的恶化是赵翼环境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口的膨胀、森林资源的破坏这些现实都是赵翼开始修正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使用资源等方面的观点;“性灵说”和历史发展观则是赵翼的环境意识走在同时代前列的思想保证。第一章 赵翼与他的诗歌创作一、 赵翼的生平及活动空间 赵翼,字云崧,或作耘菘,号瓯北,生于雍正五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7271814),终年八十八岁,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赵翼出身于清寒之家。其父赵宽,以教书授徒为业。赵翼六岁时,即随其父在私塾中读书,特别喜好诗词古文。乾隆六年(1741),赵翼年十五岁,赵宽死在杭氏家馆中,因赵翼学行优异,杭氏即请其继任父职。馆金年仅六两,赵翼以此负担家庭,生活自是十分艰苦。乾隆十四年(1749),赵翼离家入京,次年得中顺天乡试。座师为休宁汪由敦,得其赏识,延于家中,教其二子,并为代笔。汪氏藏书丰富,赵翼可以信手翻阅。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汪氏卒,赵翼始离开汪家。这几年对赵翼学术修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乾隆二十六年(1761),赵翼参加恩科会试,主考官定其为第一名。但乾隆皇帝以江浙多状元为由,将第三名陕西人王杰擢为第一,赵翼则以探花及第,供职翰林院。因不肯干济权贵,乾隆三十一年(1766),出守广西镇安。到任后,赵翼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乾隆三十二年(1768),中缅战事爆发,赵翼奉命从军滇南,兼直于阿里衮和阿桂两将军之间,时有建言。 乾隆三十五年(1770),调守广州。乾隆三十六年(1771),升贵州兵巡贵西兵备道。次年即因广谳狱旧案被降级调用。感到济世之才无以施展的赵翼遂以养亲为名,辞官归里。以后专事学术著作,因而一生著作颇丰,今收入瓯北全集之中的就有史学著作陔余丛考四十三卷和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及补遗一卷,诗评瓯北诗话十卷、续诗话二卷、诗集瓯北诗钞二十卷和瓯北集五十三卷以及笔记簷曝杂记六卷。赵翼的仕途极其坎坷,迁放频仍,宦迹游踪十分偏远,称得上是“身行万里半天下”,赵翼也因此得以了解中国的南北风俗,东西景致。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二十三年(1758),赵翼在被选为军机处行走后,三次随驾去塞外围猎,“扈从木兰”。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翼被外放为广西镇安知府。镇安位于广西最西部,与越南接壤。赵翼在知府任期内多次实地调查镇安的自然资源,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乾隆三十三年(1768),赵翼随军出征缅甸,远赴腾越、普洱等地。调任广州知府后,赵翼曾亲至番禺和东莞督导农耕,并时常去港口巡查海防。乾隆三十六年(1771),赵翼升任贵州兵巡贵西兵备道。贵西兵备道衙置设在贵州最西部的威宁,为川、滇、黔三省的交界处,也是苗、侉佬等多种少数民族的杂居之地,自然环境和人物风情都与中原迥然相异。赵翼到任时,正值朝廷用兵四川境内的小金山,征调黔兵入川,赵翼又奉命到贵阳等地料理官兵过境事宜。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赵翼经福州抵达泉州,幕佐李侍尧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战事结束后,赵翼在返乡途中遍访武夷诸名胜。隐居常州后,赵翼多次出游苏州、杭州和扬州,啸傲山林云水之间。综观赵翼的一生,其前半生由于官职的频繁变动,不得不来回出入于京师之间,甚至忽而两广忽而云贵;后半生尽享林泉生活,有时间饱览东南的名山胜水。所以,赵翼一生能够的活动空间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中国,对各地的自然状况和风土人情也都有所了解。 以上内容参考赵翼年谱,李君明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二、赵翼的诗歌创作及特点就整个清代而言,乾嘉诗坛的发展是最为蓬勃的,其时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赵翼传,杜维运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第163页赵翼凭借在诗歌创造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推为乾隆时期三大诗人,堪称乾嘉诗坛的一位领军人物。据瓯北集所载,赵翼留存下来的诗歌共有4883首,是位名副其实的高产诗人。赵翼的诗歌,从诗体上来讲,“五言古”、“七言古”、“杂言古”、“四言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歌行等几乎无一不备;从题材上来看,有关古今兴亡、国家盛衰、天地哲理、民俗风情、草木虫鱼乃至土货洋器应有尽有,可谓是包罗万象;而在诗歌的立意方面,赵翼也敢于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调整观察问题的视角,从而时有“离经叛道”的精辟论断,比如他对男女平等的呼唤,比如他对人口过多及由此导致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担忧。另外,赵翼与袁枚同时倡导“性灵”的诗歌创作理论,在诗歌创作上反对复古,提倡创新。强调写诗应师法自然,抒发真情。 尽管赵翼的一生几乎从没中断过诗歌创作活动,但有学者认为,在赵翼归隐之后,他的诗歌创作才真正走向成熟。赵翼传,杜维运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3年出版,第172页这一方面是因为归隐之后的赵翼,其思想渐趋沉静、开阔和大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诗歌创作既需要先天的禀赋,也需要后天的历练和培养。而这个时期的赵翼自身阅历既多,学识又丰,诗歌创作的境界因此得以不断提高。这一点在赵翼的诗作中体现得很明显:五十岁时,赵翼希望“漫劳海内夸高尚,要向田间味太平”;五十初度,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80页六十岁时说自己“鬓丝禅榻影飘萧,看尽人家覆鹿蕉”;六十自述,瓯北集卷三十,第662页七十岁以后更是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冉冉流光露电身,浮华落尽剩天真”自遣,瓯北集卷四十六,第1180页的思想境界。实际上,论诗、静观二十四首、杂书所见、静观、古诗二十首等富有哲理的代表作以及诗论瓯北诗话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综观赵翼的全部诗作,其内容大致有这样几类:一是酬赠诗。由于赵翼生性率真,所以在这类诗作中,赵翼往往从立言立德的角度向对方坦诚进言,少有虚与周旋、言不由衷的陈词滥调,比如袁子才挽诗、沧来刺史自娄东来摄守吾常,娄民送者满道,绘图以记,为题四绝句等;二是述理诗。这类诗涉及到人生价值、人与自然等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赵翼对生活、对自然的多层次思考,如放言、偶得九首、静观二十四首等;三是纪实诗。这类诗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赵翼的仕宦生涯、生活见闻和社会现实,比如有镇安土风、遮放、荒景、逃荒叹等等。诗歌的内容决定了诗歌的特点。作为乾嘉诗坛“性灵派”的主要领袖,赵翼提倡用诗歌来抒发真实情感,而且赵翼诗歌的素材有很多是直接来自于真人实事,所以朴实、淳真是赵翼诗歌的一大特点。如书所见一诗就描述了十三位灾民在寒夜中等待赈济的真实情形:他们彼此肩背相偎,互借体温,可最终还是在饥寒交加中死去。更加悲惨的是,这些灾民在死后还被人抢光了身上的衣物,最终被曝尸野外。此外,赵翼的诗以理性见长,或嘲讽理学,或婉转地针砭时弊,或阐发生活和自然界的哲理,因此以诗论理是赵翼诗歌的另一大特色。赵翼很善于观察自然,每有所得,便用诗歌将其记录下来。赵翼的述理诗取材广泛,论古、论今、论人、论事、论诗、论史,无所不有,其中有一些甚至可以算是哲理诗。他在舟发潕阳中写道,处于不同立场的人,会有迥然不同的心境,即“上滩很滩多,下滩很滩少”和“逆风恨风大,顺风恨风小”,原因不过是“人情务贪得,孰肯平心较”。而如果人们学会调换位置,下滩人懂得“嗟彼上滩者”,顺风人懂得“嗟彼阻风者”,那么无论是逆风还是顺风,人们都可以用平静的心情去对待,“凡事作此观,百念可以了”。 瓯北集卷十九,第421页 赵翼的这一说法与现今时髦的“换位思考”不谋而合,颇有些辨证的意味。 三、赵翼的诗歌创作与赵翼的史学研究 赵翼生前以诗作名世,身后则以史学见称。赵翼将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到了诗歌创作和史学研究这两个领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撑肠五千卷,纵目廿二史”, 放歌,瓯北集卷四十一,第1030页可谓是左手写诗,右手著史。在左右手的从容互换中,赵翼为自己挣来了“诗家史家兼具一身”的名声,而我们则看到了赵翼的诗歌创作与他的史学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赵翼将诗歌作为史学研究的工具,同时又将他从史学研究中获得的启示用来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活动。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赵翼的许多诗作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和文化特征,在功能上与史学著作是非常相似的。赵翼的一些诗作几乎可以称之为“史诗”了,例如,扈从途次杂咏一组诗,分别叙写秋狝时帐篷搭建、行床摆置、御道铺设的情形,对所需的各种用具也作了详细的介绍。这组诗不仅揭示出了清代皇帝出猎时的豪华和奢侈,同时也给后人研究满清的秋狝制度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分校杂咏共二十五首,逐一描述了科举制度中试官在拣选人才时所有的工作程序,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行围即景组诗,凡虎枪、相扑、跳驼、驰马、套驹五首,分别介绍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竞技活动,是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哈密瓜一诗叙及哈密瓜在当时备受珍视乃至供入内署及冬日食瓜的情形。这些诗都起到了“诗以证史”的作用。另外,赵翼诗中的咏古、读史之作很多,赵翼常借助于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史学观点。比如赵翼在史学研究方面主张持论公允,于是他的题吟芗所谱蔡文姬归汉传奇这样写道:“也似苏卿入塞秋,黄沙漠漠带旃裘。诸君莫论红颜污,他是男儿此女流”。 瓯北集卷十,第195页当时有人认为蔡文姬虽然归汉,却难掩失身之辱。而在赵翼看来,汉朝的苏武被困匈奴十九年,也曾娶一胡奴为妻且生下一子。蔡文姬的经历与苏武相似,却被斥失身,这无非是男尊女卑的世俗偏见在作祟,这样的评论自然是不公正的。再来看他对秦始皇和隋炀帝的评价:“秦皇筑长城,万里恢边墙。隋帝发兵夫,开渠自汴梁。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疮痍。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周防巩区夏,利涉通舟航。” 杂题其三,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85页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开运河,在当时都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后代人却发现,长城保障了内地的安定,运河利于南北的通航。因此,赵翼认为对秦始皇和隋炀帝的评价应该放在一个长远的时期内来考量,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其次,身为史学家,赵翼深谙社会发展、世事常新的道理,他也用历史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诗歌创作活动。既然社会本身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论诗其一,瓯北集卷二十八,第630页的状态,诗歌作为描述社会的一种文艺形式,当然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因此赵翼明确提出了“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论诗,瓯北集卷四十七,第1173页的诗歌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要顺应客观世界时时发生变化这一现实,不断开创诗歌写作的新境界。正是有了历史发展观的支撑,赵翼在诗歌创作中才敢于突破传统,追求创新,而他的诗歌在内容和立意等多方面也因此显得与众不同。诗歌评论集瓯北诗话是赵翼在诗歌创作领域另一大成果,身兼史学家的赵翼,在从事诗歌评论的时候,也常常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所具备的特长:一方面赵翼注重依据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来解释、评论其为人和为诗;另外一方面他又注意到了诗歌发展的历史联系,从诗歌的流变中来揭示各家诗人在诗歌创作领域的独创性。因此,他所作出的诗歌评论,大多符合实际,恰如其分。而且在多年的史学研究过程中,赵翼意识到历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无法摆脱由盛入衰、由兴到亡的结局,所谓“历历古今成局在,兴衰不尽系人谋”, 读史瓯北集卷四十三,第1084页因而他对大清王朝未来的命运也深感担忧。特别是当政治上腐败引发了多种社会矛盾的时候,赵翼对社会的关注也更为深切。史学家特有的敏感,促使赵翼的诗歌更加侧重于思考国家的前途和社稷的安危。比如,吏治腐败是乾隆后期政治上的一个突出问题,赵翼的诗歌就时常描写官吏们的腐朽生活:“香车宝马闹如织,兼有桂楫沙棠舟。金盘玉盏斗珍错,舞衫歌扇招娇羞”。 蔚亭方伯过虎丘酬以长歌,瓯北集卷三十八,第908对于吏治腐败这样的政治问题,赵翼意识到它将导致人民的反抗,危及到清朝的统治:“百年安堵享太平,谁肯轻生肇乱萌?死有余辜贪吏害,铤而走险小人情。” 阅明史有感于流贼事其二,卷三十九所有的平民百姓都愿意过安稳太平的生活,因此他们的起义和反抗,很多时候都是被贪吏所逼,属于官逼民反。赵翼的眼光放得很远,他认为吏治的腐败,除了引起社会的动荡,更严重的后果是对道德标准和社会风气的冲击,从而对年轻一代产生消极的影响。当然作为封建文人,赵翼首先考虑的是世家贵胄的堕落。赵翼曾经从邸抄上得知,某位高官由于功业显赫,朝廷对其后人也礼遇有加,并授以军权。不料这位后人没有能继承先辈的才华武功,却早已沉沦在了骄逸奢华的官宦生活中,战场上是一败再败,“方倚将门用赵括,谁知相府无条侯”,“偾军败检一年内,荷戈万里双长流”。阅邸抄有感,瓯北集卷四十二,第1046页面对“时当暇豫谁忧国,事到艰难已乏人”读史其二,瓯北集卷四十二,第1048的现实,赵翼十分惶恐。可以说,史学家的智慧和敏感,使得赵翼的诗歌不但视野开阔,而且多了一层历史厚重感。 第二章 赵翼的“自然情结”一、赵翼对自然的敬仰本文所讨论的“自然”有两个层次,一是本质意义上的原始的自然,可以称为“第一自然”;二是混合了人类文明成果的自然,是“文明的自然”或者“第二自然”。对于“第一自然”,赵翼持坚定的敬仰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与赵翼生平的经历密切相关。前文已经提到,赵翼一生“身行万里”,算得上是尽览中国的南北风貌,东西景物;再加上赵翼天生机智,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在与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赵翼对自然的理解也日渐深刻。从他的诗作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他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 奇妙深奥的自然。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国与缅甸之间爆发战事,赵翼奉命从军滇南。滇南复杂险峻的地理环境,让他充分领略到了自然界奇幻多变。在夜行大菁中记所见中,赵翼描绘出了一个令他惊竦恐惧的自然:“月黑山深路颠顿,瘴雾郁胸膈闷怪鸱声如鬼叫号,山魈影与人揖逊。忽然一阵腥风来,万木齐哮作涛喷”,赵翼虽然“抚剑聊自壮”,却早已吓得“背已汗流短衣褪”。 瓯北集卷十五,第295页然而到了与大菁相邻的平戛,大自然又“易容改装”,成了一位乐善好施的慈祥长者,场景也换成了“豁达天开箭筈门”,“一水灌田千百亩”,生活于此的居民“年丰市有扶头醉,冬暖人多曝背喧”。不久之前让他感觉是“凌兢不敢困“的大自然,这时却被他形容为“熙恬光景似桃源”。 平戛,瓯北集卷十五,第296页赵翼常年来往于大江南北之间,各地区迥然相异的气候条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相邻的云南和贵州为例,冬季的云南“南荒气候殊,腊月热如煮”; 腊月驻盏达营,热不可耐,命驺卒砍竹环植帐外,聊以御暑,瓯北集卷十五,第300页夏天的贵州却是“说与人间定笑休,黔西三伏冷于秋”。 途中杂诗,瓯北集卷十九,399页晚年的赵翼在回顾自己的宦迹游踪之时,对各地的气候差异也作了总结:“吾尝出塞北,八月已大雪。又尝游滇中,冬至桃花红。江南黄梅雨,京畿在大署。闽南腊月蚊,浙东蛙春分。此皆身亲历,非自传闻得,大概气早迟,百里一日差”。 静观二十四首其七,瓯北集卷四十三,第1086页不光是气候,不同的自然界存在物也各有奇特之处。在放言 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92页一诗中,赵翼列举了近四十种奇事妙物,有蚕孕寒冰,龟活烈火,蛇有两头,狐用九尾,犀角柔软,鼠皮坚硬,树的纹理端正如楷书,石的纹路绮丽像图画,人吃巴豆会丧命,菟却把巴豆当作主要食物等等。自然的深奥还体现在它深藏不露的宏伟和壮丽。赵翼曾经深入至广西和云贵边陲,少有人迹的荒野“蛮徼”所展示出来的壮美令他大开眼界:“从古无人到,为僻处边鄙。岂知百里内,处处佳山水”。 华峒,瓯北集卷十六,第323页在腾越有处天然的花园,“沿池环列十万株,无一杂树参其间。窃红浓紫色不一,浅深乃有六十余种相争妍不意绝徼中,有此巨丽观”; 同璞函游杜鹃园作歌,瓯北集卷十五,第306页在贵州的黄平县飞云岩,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物之巧又一次折服了赵翼:“无根袅袅凌虚空,幻出宝珞龛一具。着色屏风非笔描,都是夫寸如炉铸。肖形百物无不有,花鸟欣愉龙象怒,名手道元不能画,巧匠刘銮不能塑惜哉抛落蛮荒中,千古胜流谁一顾”。 飞云岩,瓯北集卷二十,第408页 2 遍藏规律的自然。赵翼有一个愿望,就是做大自然的知己:“倘无我辈在,萧闲味其旨,大块亦寂寞,叹世无知己”。 园中即事,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77页如果自然界的特征仅仅是奇妙难测,而没有内在的规律性,赵翼的愿望只能是空想了。擅长“静中观物化”和信奉“静中观物见天真”的赵翼,在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中,正是明白了表面看来纷繁复杂的自然界里存在着内在的、可历千载而不变的规律,才敢自称是自然的知己。在他看来,自然界的四时交替,既属必然,也是必要:“寒暑运有期,日月行有轨。成法既一定,万载勿改徙” 静观二十四首其一,瓯北集卷四十三,第1086页,因为没有规律的自然意味着可怕的结局:“天岂可改弦?物物命所悬。尧时水九载,汤时旱七年。略作小变局,已戕亿万千。是以天有枢,但照常转旋”。 补邹衍,瓯北集卷十一,第204页正是有了规律的支撑,自然界中万物才能“不待司天颁朔到,自然开落不愆期”, 花木,瓯北集卷五十二,第1176页才能“铁鞋踏破春难觅,葭管吹来物自华”, 观化,瓯北集卷五十,第1031页从而找到自身的生存规律。当然,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也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在生存方式上:“人没水则死,鱼乃生于水。人埋土则闭,虫乃穴于地”。 静观二十四首其八,瓯北集卷四十三,第1086页赵翼在偶得九首(其四)中记录下了这样一个现象:“扬城南有江,淮城北有河。中间三百里,相距路不多。胡为隆冬候,江涛仍荡摩;河则结层冰,上可车马驰?殆各视其源,如核所发柯。黄河出西北,严阴积旋涡。江自西南来,得气差暄和。派别流自异,一冰一扬波。可以观物理,本性有不磨”。 瓯北集卷二十一,第437页意思是说长江在扬州南,黄河在淮城北,中间相距不过三百里,但在严冬之时,黄河水面结冰数尺,车马可以在冰上行弛。而江水却依然波浪翻涌。赵翼认为这与源头之水的冷暖有关。黄河发源自西北,因此河水阴冷;长江发源于西南,所以水暖无冰。这就是大自然无处不在的规律。 3 生机盎然的自然。叹惜韶华难留,人生短促,历来是文人写作吟诵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赵翼是诗歌也多次表达了“百年苦易满”之类的感慨,然而赵翼的这种感慨更多的是在与自然界的参照和对比之下生发出来的。百年人生短得如一段插曲,从“三才子”(赵翼十九岁时与另外两人在乡里有“三才子之称”),到“三半老人”(赵翼晚年因目半明半昧、耳半聪半聋、吼音半响半哑而自号“三半老人”),只需数十个春秋,人生“忽忽便堕老境”;大自然却从古至今,从尧舜到康乾,始终运转如常,生机勃发。赵翼从自身的“人易老”而看到“江山常新”,并因此对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深感折服。来看他的静中:“静中观物化,触处见生机。蛙蚓皆天籁,藜蒿亦地肥。波空凫泛泛,风软燕飞飞”。 瓯北集卷五十三,第1362页大自然的生命力是随处可见的,游鸭与飞燕可以直观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就是处于静态之中的蛙蚓和藜蒿也会用“天籁”般的鸣叫和“地肥”的功效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春天是自然展现生机的最佳时节,草木可以“一夜一改观,昨寸今则尺。生机怒长处,速于马弛驿”, 渔塘即事其七,瓯北集卷二十,第446页香花可以“东风一夜万花发”,田野可以“始信东风气力深,尽将原野作芳林”, 菜花,瓯北集卷三十,第666页令赵翼感叹“但觉化工妙,触处皆奇迹”。 园居七首其三,瓯北集卷四,第76页赵翼不仅看到了“化工日眼前,触处无非是”, 园中即事,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77页眼前的大自然,它的生命力触手可及;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意识到“眼前何一非新意,犹只恒河里一沙”, 观化,瓯北集卷五十,第1031页大自然更深更广生机还没有被人类的眼睛看到,被人类的心灵意识到。二百多年前的赵翼就已经能这样辨证地看待事物,实属难得。认识到了大自然奇妙深奥、有理有节和生机盎然这三个特征,赵翼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就显得十分真诚:据笔者的统计,在赵翼的全部诗作中,“化工诚太奇,物理未易括” 落皮树,瓯北集卷十三,第263页和“咄哉造化奇,生理信难测” 戏咏蛛网,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88页之类的诗句总共有十一处之多。对于奥妙无穷又自成体系的自然,对于人类无法“遍其奥”的自然,对于“本性有不磨”的自然,对于“生机怒长处”的自然,人类只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和敬仰的姿势。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恰恰就是对自然的了解和尊重,“如果在我们理智的着重点上,在忠诚感情以及信心上,缺乏一个来自内部的变化,在伦理上就永远不会出现重大的变化”。 沙乡年鉴,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可惜对于人类来说,对自然保持尊重和敬仰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在自然中成长起来的人类总是越来越迷信自身的力量。赵翼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上古之时,人之视天甚近,迨人事繁兴,情伪日起,遂与天日远一日,此亦势之无可如何也”。 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儒言灾异”,赵翼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4页二、赵翼对自然的热爱赵翼毕竟不是独山上“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也不是在瓦尔登湖孤独地实践“人与宇宙保持着最原始的关系”理论的亨利梭罗,为官时他要身居县城,退隐后也只是回到了乡野郊外。所以在他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郊野、村庄、庭院这些“文明的自然”或者叫“第二自然”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于这种“文明的自然”,赵翼深深迷恋其中的恬淡闲静和质朴纯真。1773年赵翼回到常州阳湖县西干里,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隐居生活。因此赵翼笔下的“第二自然”带有明显的江南地域性色彩。赵翼认识到“人在积气内”,人生活在各种气体混合的环境中,“一呼一吸间,息息相流通”, 园居七首其二,瓯北集卷四,第76页各种气体通过呼吸流贯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空气质量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江南居民习惯临水而居,所以他把家建在“闲庭半亩水之涯,杂卉群芳总丽华” 即事,瓯北集卷五十,第1290页的阳湖边,既得“天教此老占烟霞”之利,又得“绿芜四面入窗纱”之便。除了恰到好处的自然山水,赵翼还“我今手掌地,编篱插棘薪。三枝两枝花,一寸二寸鳞”, 渔塘即事其二,瓯北集卷二十,第446页“垂杨皆手植,绿已满前湾”。 行园,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82页经过一番栽花植树,种笋育竹之后,赵翼终于可以安享“风动竹梧相揖让,花留蜂蝶作温存” 春来,瓯北集卷二十三,第481页的田园生活了。当然,爱好花草的并非只是赵翼这样的文人雅士。地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三吴地区,由于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因而“吴人对胜地名花,别有一种缠绵”。 吴地园林文化,孙小力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赵翼就曾多次见到“渔家儿女风流甚,船尾纷排菊几盆” 湖村,瓯北集卷三十六,第857页的景象,所以赵翼的这一番辛勤劳作也可以看作是江南人生活习惯的表现。家园即成,又身处郊野,主人于是“短髪飘萧晚归去,路人唤作醉先生”, 村舍即事其四,瓯北集卷二十六,第567页邻居则“农家自有名园在,油菜花开十里香”; 野步,瓯北集卷四十四,第1099页家里是“一夕春风送艳阳,争寻红紫赏韶光”, 同上屋外有“晚风牛背笛,秋水鸭群竿”。 西干故里,瓯北集卷三十六,第857页赵翼非常得意于这清净悠然的乡间生活:“此段恬熙谁领略,故须识字老耕夫”。 村舍即事其二,瓯北集卷二十六,第446页即使后来移居常州城内,赵翼依然相信只有“地僻惬幽寻,城东易夕阴”和“小桥人迹少,古树佛堂深” 小北门外觉尘庵,赵翼诗编年全集卷二十六,华夫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9页这些地方才可以“散烦襟”,释胸怀。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赵翼而言,归田隐居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闲向斜阳数过禽”的“恬熙”,做一个“识字老耕夫”。为了弥补自己“经世之略,未尽其用” 赵翼传清史稿卷485,许凯标点,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遗憾,在著书立言和“去官攻文词”之外,真正令赵翼感到满足的还有“了彻观空平等法,闲居所得已豪奢”, 村舍即事其一,瓯北集卷二十六,567页是“自笑一得愚,居然参化育”, 种笋,瓯北集卷二十一,第452页是于幽居默处之中而观万物之变,明自然之理,究“天人之际”,用赵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老俗缘谢,心闲物理格”。 渔塘即事其七,瓯北集卷二十,第446页此外,正如王毅先生在园林与中国文化中所指出的,自宋代“理一分殊”的理学本体论产生后,理学家对于“观物”、“格物”的重视是先前许多所谓“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远远不及的”。 园林与中国文化,王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28-329页赵翼生活在理学势力甚炽的乾隆时代,虽然对程朱理学的“理皆同出一原”和“人物共赋理”等说法进行了批驳, 赵翼评传,赵兴勤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98-299页但理学对于“观物”的高度重视的态度还是对他产生了影响。这从他观化、静观、静推、静观二十四首等诗歌名称以及“静中观物化,触处见生机” 静中,瓯北集卷五十三,第1362页、“日在天地内,不识造化迹。今始得静观,一一矜创获” 渔塘即事其七,瓯北集卷二十,第446页等诗句中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游赏山水和观察自然万物时不仅表现出相当高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空前自觉地通过对和谐且永恒的自然韵律的追求而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只不过王毅先生认为理学家们是通过“园林景物”来感受宇宙运动的无穷无尽,赵翼则是将郊野乡村作为领悟“天理流行”的载体,但这同样有利于他了解自然,并进而完善自己的环境意识。第三章:赵翼的环境保护主张赵翼对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且还有观察自然的习惯,因此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他也是了然于心的。而一旦这种变化伤害到了自然环境,那就不能不引发赵翼的担忧了。对于环境的种种变化,赵翼将人口的增长视为一个最重要的诱因。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人口数量越多,需要向自然索取的也就越多,对自然的破坏也就越大。首先,为了解决住的问题,人类必须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不断将自然环境改造为人类的领地。这就难免出现“遥山最深处,想必无人居。一缕炊烟起,乃亦有室庐”山行杂咏其六,瓯北集卷三十二,第731页和“豪居蛮徼中”的奇山险岭“至今渐成康庄坦,早有结屋层椒青”高黎贡山歌,瓯北集卷十四,第270页的局面。人类的领地在扩大,自然的“领地”却在消减。其次,为了养活自己,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力度逐渐加大,因此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对“太平生齿日蕃昌,不死兵戈死岁荒”四野其四,瓯北集卷四十九,1255页前景的恐惧中,十八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垦荒浪潮:塞外是“谷处田畦少,刀耕偏土冈”;山田,瓯北集卷七,第66页 广西是“无多平地俱耕尽,争向山头种芋魁”;于役养利,瓯北集卷十六,330 而在广东,连苏东坡的遗迹也难逃“梅花村已翻田耕”冲虚观前有东坡亭,传是公遗迹也,即用公游罗浮山方示过韵,瓯北集卷三十二,745页的厄运。对此,赵翼的担忧在他的诗歌中显露无疑:“民生方愈多,地力已无余。不知千岁后,谋生更何如?”。山行杂咏其六,瓯北集卷三十二,第731页此外,森林遭受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赵翼对此也是格外的关注。在富庶的江南,赵翼为“名材摧折世何限,樵斧斩伐猎火烧”陈湾山下大银杏树歌,瓯北集卷二十九,第643页的情形而心忧;在北方的塞外,“新茅缚地增檐角,老树刨根作炭材”入古北口,瓯北集卷七,第70页 的场面让他痛心;在最为偏远的南方,赵翼看到的依然是“昔时城外满山皆树,故浓烟阴雾,凝聚不散。今人烟日多,伐薪已至三十里外”簷曝杂记卷三,“镇安水土”,第45页的局面。在感叹树木非生于“斧斤所不到”之处簷曝杂记卷三,“树海”,第48页才能免遭砍伐的同时,忧心忡忡的赵翼经常嘱咐身边的官民要多多的种树。归顺州龙潭打鱼,瓯北集卷十六当然,对自然“既爱且忧”的赵翼,除了多多种树的建议外,还提出了多项环境保护主张。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赵翼既然将人作为引起自然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他的环境保护主张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对自然的依赖。赵翼首先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关键的是要承认人是自然的创造物,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依赖自然,还有受到自然的限制。赵翼深知“物物皆天生,自兼阴阳理”,静观二十四首其十,瓯北集卷四十三,第1087页人类当然也是自然的产物,属于“天生万物”之列。对于人与自然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