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某村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某村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某村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某村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村调研报告XX乡XX村调研报告在担任XX村支部副书记的两年来,我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摸底,对治安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治安村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治安村基本情况地处乡东部,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330户,农业人口1132人,劳动力642人,其中外出劳动力285人。党员17名,预备党员1名,总面积8.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1亩,其中土地面积993亩,田地面积398亩,人均耕地面积1.22亩;林地面积5984亩。XX年的人均收入为3416元。以劳务输出、烤烟、粮食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村级组织情况自村“两委”换届以来,村长因公去世,村文书长期在外就医,村“两委”干部缺失严重,工作较为滞后。今年,乡党委将治安村作为后进村进行整治,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目前“两委”运转基本正常,“两委”班子配备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副主任,村文书,村妇女主任,卫生站站长各负其责、共谋发展,工作有所起色。全村现在党员17名,预备党员1名。“两委”班子对工作兢兢业业,群众对村干部作风满意率达85%以上。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对落实农村政策满意度占90%。村民自治落实较好,矛盾纠纷多数能在内部调解解决,村民来信和上访现象不多,村上社会治安基本稳定。经济发展状况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和外出务工。从农业角度来说,一是经济结构总体比较单一,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二是经济结构有所变化,XX年发展了烤烟494亩、青蒿231亩、虎杖80亩,红高粱24亩。三是生猪、畜禽仍以家庭养殖为主。四是地势以丘陵为主,怕旱。五是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治安村农民青壮年基本在外打工,劳务输出人员主要分布在广州、黔江、XX等地,主要从事建筑、玩具、制衣等行业,外出方式主要是自发的、松散的。除劳务收入外,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生猪和畜禽是另外主要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从XX年至今,启动并竣工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村一组两处涵管修复、加筑堡坎100余立方;二是高炉垭口至治安村活动室,总里程五公里,整治维修边沟,铺填碎石200余方;极大方便人们的出行,排除了安全隐患。目前,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项:一是需新修公路,村四组刘垭岩-朝底黑渣坨;村二组屋里垭至三角坝。二是需新修水池,村五组严重缺水;村二组饮水困难,水源是人畜两用,极不卫生,供28户饮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认识模糊,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民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全面小康,心中无谱。据初步调查,至少有一半以上农民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自己力所能及的致富之路。他们对全面小康一没恰当规划,二没自己主见,三没足够信心。四是发家致富,力不从心。小农经济意识是制约治安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在与多数农户谈话中了解到,村民是靠天吃饭,管好自家田地,留下自己吃的,多的就拿去卖,他们都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比较满意,认为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满足了,至于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求水平上。因此,生产上就永远停留在满足于小农经济模式上。由于小农经济意识,导致农民的思想局部性和狭隘的地方主义、家族主义往往引发农民个人之间和农村群体之间的矛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制约治安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想富,先修路”。虽然,村有通往双合场的通达路,但从乡政府到治安村村级公路路况很差,大多是毛胚路,公路边沟被泥土掩埋,基本没维护,一遇下雨天,泥浆很深,不通车,较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从乡政府到治安村最僻远的地方则要步行一天左右,如果搭乘摩托车的话,一般需要2个小时。因此无论是从外面购物资进来还是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出去,都主要依靠农民肩挑背磨这种最原始的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花费时间太长,而且运输效益太低。由于电视台数不多、信号不好,农村家庭基本没报纸、电脑等,导致农村信息闭塞,很多农民不了解党和国家政策、致富信息,成为新时期的文盲。因此,从这些点来讲,严重制约了治安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农村实用技术,是制约治安村经济发展的延缓器通过调查了解到,村青年农民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劳作的多是老年人、妇女,他们缺乏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科学知识。即使有很少部分青壮年从事农业生产,但缺乏农村新的知识和技术。在走访调查中,农民们普遍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想致富、无门路”、“想致富、无技术”。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成为制约治安村经济发展的内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是制约治安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到,治安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在农业经济收入来源上主要以烤烟、粮食、生猪、畜禽为主。这种单一、低层次的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增长点,使农民无法在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和经济收入项目方面拓展,取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收入。流动党员较多,是制约基层党的阵地建设的重要因素村青壮年党员基本外出打工,流动性很大,这些党员基本上不向党组织汇报去向,不参加组织生活,导致党费收缴困难。村党组织活动基本上是老党员参加。治安村村级活动中心于XX年初竣工,由于村干部不会操作电脑,导致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未投入使用,边远地区的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因此实际上来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只是治安村干部而已。这些严重制约治安村党的阵地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得到明显发挥。三、村发展的思路及措施要积极发展村农业经济收入,增强群众科学发展意识,积极引导农民科技致富。村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宣传发动让农户积极引进黑山羊、土鸡、魔芋等助农增收项目,努力实现农户切实增收,积极响应市委助农增收工程,增加农户收入。下定决心搞好村的公路建设和信息通道建设,彻底解决村当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问题,打破制约村人民通向致富道路的“瓶颈”。在公路建设问题上,要不辞辛苦做好动员工作,尽快树立和强化“要致富、先修路”、“要早致富、抢先修路”的观念,要转变上级要求修公路为我要主动要求修公路的观念,要形成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人人参与的机制,广泛动员和发动全治安村的力量,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要依托上级有关部门和营运商,积极加强有线电视、廉价移动终端使用,畅通信息渠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吸引外来投资。村应调查摸底治安村资源,加强与上级各部门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形成订单农业的产业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改变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一般思维开阔、主动创新,积累了一定技术和资金。治安村应加大服务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治安村群众致富。做好政策宣传和协调工作,防止群发事件发生,构建和谐治安村。村干部应耐心做群众工作,多深入群众院坝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多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积极维护群众利益,多注意发现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