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则例为明确学术规范,现制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则例如下:(一)用 字使用规范的简体字,以1986年版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二)语体与词汇1使用精炼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行文要求准确明畅、语法规范、逻辑严谨。为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不使用非通用的生僻词汇或生造词语。2特殊用语。(1)帝王行为用语。历代通行的帝王行为用语,行文中如无妥切的替代语词,可斟酌沿用,但要摒弃封建专制色彩浓厚的语词。示例:可沿用的词语:上谕、召见、笃念旧臣、垂帘听政、特命御前大臣等摒弃的词语: 圣驾临幸、 龙驭上宾、扈跸、启銮、大渐、梓宫等(2)历史人物(包括帝、后)的生死,一般用“生”、“卒”。示例: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225)道光帝卒。不作“道光帝崩”婉贵太妃卒,年九十二。不作“婉贵太妃薨” (3)起义、革命事件用词。凡已通用者,宜照用。难以定性或尚有争议的,采用中性词。示例:可沿用者:如川陕楚白莲教起义、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辛亥革命、南昌起义等尚未定性的事件宜用中性词:如反清起事、起事等(4) 凡谕旨、奏疏及其他文献中“盗匪”、“盗贼”、“野番”、“逆首”、“外夷”之类,如系引用,则依原文;如系叙述,必要时需加引号,以示区分。示例: “广西各属盗匪充斥,先往窜扰修仁、荔浦两县,其另股匪徒复又阑入迁江县城”。若转述则作:“盗匪充斥” “前此失事,皆由船只炮位,事事效颦外夷”。若转述则作:“外夷”(5)凡引文中歧视少数民族之名称,应径改为现代名称。示例:猺民径改为瑶民(6)历朝曾经存在或出现过的地方政权或部族名称仍可沿用。示例:南明弘光朝、喀尔喀蒙古部等(7)古代及民国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行文用语及观点均应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有关政策。(三)标 点1标点符号的使用,遵照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2标点占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占二格。3特殊用法。(1)容易引起误解的并列词语之间可用顿号。示例:历史、地理;军事、经济;军事、体育等并列词语之间一般不用顿号。示例:乾嘉学派、明清之际、川陕总督、同光新政等(2)歌舞、戏剧、绘画等作品,以及舆图、历法等名称使用书名号“”,示例:长生殿、霓裳曲、南巡图、皇舆全览图、时宪书(3)书名或篇名内套用书名或篇名,应使用单书名号“”。示例: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文中同一书名号之内的书名与篇名之间可用间隔号“”。示例:北游录纪程、广东新语诗语曲江诗(四)格 式1书稿统一要求用word文档录入,用A4纸打印。除史表、图表中必须竖行书写者,一般均用横行书写。2毕业论文基本格式按学校要求,其排序:(1)封面;(2)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与使用授权声明;(3)中文提要;(4)英文提要;(5)目录(章列到目即可);(6)论文正文,首为绪论(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二、概念界定;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五、创新与不足);下为各章、节、目,结语;(7)附录(如有文献资料、考异、人名录、大事记等必需的重要附属材料,列为附录一、二、三等)(8)主要参考文献:一、资料;二、中文著作;三、中文论文,四、外文著作与论文(含译作,一般先列译作,后原作)。参考文献一般按其类别、重要性及出版时间先后排序,工具书一般不列;(9)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目录;(10)后记。以上各部分属一级标提内容者皆另页起。其中,声明不注页码;提要、目录皆各排页码;绪论至后记正文页码另行连排。3以章为基本写作单位,章、节、目序号与标题空两格,位置居中。序号用汉字书写。目以下分级小标题顶格书写,均空两格起书写。示例:声明、中英文提要、目录、绪论、结语、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标题等与章标题同为三号字章标题: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章标题三号字节标题: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节标题小三号字目标题:一、二、三、目标四号字目以下各四级小标题:(一)(二)(三),用小四号字。3凡目录、绪论、章另页起。章、节、目标题上下均空一行。标题一律用宋体字并加粗,正文一律用五号宋体字。注释用小五号宋体字。(五)引 文1引文必须准确、可靠,尽量减少大段引文,不以堆砌引文、加以连缀的形式,替代撰稿人的叙述。2引用典籍文献要注意选择版本。古籍应选择善本或通行本,择善而从。如果校点本、重排本不如原刻本准确者,可径用原刻本。外文文献,如有译本,可以公认的权威译本为准。使用原版外文书籍,也必须选择版本。凡同一种文献原则上不能用两种不同版本。3引文要意思清晰、不得断章取义。节略原文须用省略号,省略号前的原有标点去除。4引文需加引号,引文如果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标点符号置于引号及注号外。 示例:王韬“忧国念家,万虑坌集” 。如系一句完整的引文,引文末的句号置引号内。注号在引号后。示例:王韬指出:“数十里之地,关卡林立,厘税厂征榷烦苛,商民交病,行旅怨咨。” 5若转述大意,则不加引号。如确需成段引文时,上下各空一行,起行前左缩进四格,回行前左缩两格。成段引文用楷体字,字号为五号,首末不加引号,标注号在句号后。6引文内如有明显的错、漏、衍字,需照录原文,并予校正:(1)改正错字:保留错字,改正字置于错字后的六角括号“”内。两字以上连错者方法相同。示例:何如璋称:“遍查万国公法,德意志联那邦向各有立约之权。”林则徐奏:“臣等查驿站焉四马匹向系赴部领票,出口购买。”(2)添补脱漏字:添补的字上加方头括号“【】”。示例:康有为说:“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3)校正衍字:在衍字上加 。示例:魏源在筹河篇中指出:“且今日之河,亦不患其不改而北也。使南河尚有一线之可治,十余岁之不决,尚可迁延日月。今则无岁不溃,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六)数字用法1数字用法,原则上遵从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另根据实际需要作少量补充和调整。2统计中的数值,如分数、百分数、比例等,一般用阿拉伯数字。示例:1/4、45%、153约定俗成的专用名词中的数字用汉字。示例:专用名词: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4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示例:六部、九卿、九白之贡、十全武功5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示例:一个人、两亩地、三匹布以造四五吨到十来吨的小木船为多,生产周期较长,造小船也要二个月。在甘肃省永玉养廉和公费的79 740两中,只有2 000两以书吏费用的形式,送往户部和刑部。同样的,贵州用于此的开销仅有2 200多两。布政使向府州县官发放征收杂税的双联税单,每百张收取陋规银3两。由布政使发放用于州县土地财产买卖的契尾,每百张收取陋规银5两。而且,每五年一次的户口编审,向下属征收总数达6 000两。6多位整数,一般可以“万”、“亿”作单位。示例:345 000 000可写成三亿四千五百万,也可写成34 500万或3.45亿,但一般不得写作3亿4千5百万5 500万两,不作5千5百万两1.8亿两,不作1亿8千万两7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不得断开移行。示例:100 245 290 不能写成断行的100 245 2908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示例:120万石130万石连接号前后的物理量数值应该完整。示例:120万石130万石,不作120130万石共有织机5万张5.5万张,不作55.5万张20%70%,不做2070%非物理量数值可简化。示例:2030人、58天9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示例:七八十种、十之八九、二三百担、二三人、四十五六岁、五六万两10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示例:十几家、几千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11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土商邓益茂聚集二万余人,开峒八百余口,设炉一百余座。雍正九年抵津的53只商船中载有瓷器的计有10只,共装载瓷器53万余件。雍正五年,来京的俄国商队由205人组成,共带有马1650匹,牛562头,货车475辆,给养车162辆,所带货物价值28万多卢布。12引文中的数字无需改动,仍保持原样。示例:通共得过加耗银二千一百六十七两一钱。这三年内,发过衙役工食银三百二十两四钱,修城楼城墙用去银二百三十八两四钱三分,修理监狱用银一百二十六两三分五厘,建造义学用银一百四十八两七钱八分,修盖文庙用银四百八十二两四钱九分五厘,修盖城隍庙用银一百四十九两九分五厘,修盖养济院用银八十二两四钱七分,修盖县署用银二百一十七两七钱三分,修盖常平仓用银五十二两五钱四分。13历代使用的计量单位,一般不必转化为当代法定的计量单位,仍沿用不变。(七)历史纪年1民国前用旧纪年,夹注公元纪年。数个政权并存者,一般书主要王朝纪年,必要时夹注所叙及其他政权纪年。民国以来皆以公元纪年。如记述与南明有关史事时,清纪年后括注南明弘光、隆武、永历纪年及公元纪年。示例: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郑成功起兵抗清。2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不加“年”字。示例:康熙八年(1669)、光绪三十四年(1908)3以小目为单元,凡同一年号,只在首次出现时括注公元纪年,其后再出现不再括注。示例:第一次出现:顺治九年(1652)第二次出现:顺治九年4以小目为单元,凡连续使用同一年号的纪年,只在首次出现时标出年号,括注公元纪年(非连续使用同一年号者不在此列)。示例:苏天福,咸丰三年(1853)于安徽亳州(今亳县)结捻起义。五年,参加捻军会盟。5历史纪年后有旧历纪月,只括注历史纪年,不加注纪月。示例:雍正元年(1723)十月,命新进士先行考试,再带领引见,十一月即遵旨朝考 。二年八月,分授编修等职。6历史纪年后有月、日者,一至十日前加“初”字,写作初日。遇特殊情况括注公元纪年需有月、日,应注意跨越年头岁尾的差别。但此类情况应严格把握,只用于重要历史日期、重要人物的生卒时间。示例:顺治二年七月初一日(1645.8.21)中华民国自由党,成立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十六日(1912.2.3)。7世纪和年代,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代的用法一律以09为一个年代。示例:18世纪、19世纪40年代(按:应指18401849)表示时间起止用波纹起止号“”示例:18401842年、1719世纪8表示一个时期的年号时限,不括注具体年代。示例:嘉道之际,月课诸事,渐不举行,至同光年间,所谓入学肄业,久已有名无实。9一般行文中出现的朝代、人物均不括注朝代起止年和人物生卒年。示例:乾隆朝搜检最严,夹带之风稍有敛迹。蒋士铨,工诗文、戏曲。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注明朝代起止年和人物生卒年者,括注中一律不出现“年” 字。示例:马嘠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八)人名称谓1帝后称谓。皇帝一般用年号加“帝”字,但视行文的需要,也可兼用其名。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在一般行文中直书其名。皇后、皇太后用通行的谥号或尊号的简称。示例:康熙帝(或玄烨)、努尔哈赤、孝庄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孝贤皇后2历史人物书写时用其名,一般不用其字、号。有的人物向以字行,如有必要,可在第一次出现时括注其字、号。 示例:郑燮(字板桥)3同名而异人,需要区别时于名后括注籍贯。示例:于成龙(山西永宁)、于成龙(汉军镶红旗)4人名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凡在简化后易引起歧义的,应予以保留。示例:翁同龢的“龢”不作“和”、洪昇的“昇”不作“升”、魏徵的“徵”不作“征”、凌濛初的“濛”不作“蒙”、吴大澂的“澂”不作“澄”、何成濬的“濬”不作“浚”5少数民族的人名,第一次出现用全称,在同一单元内重复出现,当书其简称。如蒙古族,常常将官名、地名或赐号、爵位号联写,遇此情况只写其名。示例:青海大台吉博硕克图济农可径写作博硕克图济农。6外国人名可参照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外国人无通用译名者,姓名按国家出版的外国人名翻译手册译写。示例:汤若望、徐日升、郎世宁、巴夏礼、璞鼎查6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人名直接用汉字。其他各国人名,在同一基本单元重复出现的外国人名,在不引起歧义和误解的前提下,只在首次出现时用圆括号加注外文名称。示例: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赫德(Robert Hart)(九)地 名1文中出现的地名,一律用史籍中记载的原地名,需要加注者详见以下诸项。示例:宁远不作兴城、长洲不作苏州、钱塘不作杭州、直隶不作河北2出现的地名,凡涉及府、州、县、镇者,一般情况下应写明省分,如联系上下文,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可径书府、州、县、镇名;凡属重要战役的地点,亦可直书。示例:福建长乐、湖北长乐、浙江会稽、江西景德镇咸丰十年(1860),张凤林在河南结捻起义,活动于信阳、罗山、确山等州县。昭莫多之役、乌兰布通之役3古地名与今地名完全相同者,不注今地名。示例:山东菏泽、江苏宝应4古地名与今地名不同者,应在地名后夹注今地名,有以下几种情况: 古今地名完全不同者,注明省、县,必要时标明方位和治所。示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湖广荆州府(治今湖北江陵)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永陵西南4公里)、一片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 古今地名相同而所属政区已有变动者,注明今属政区。示例:四川开县(今属重庆)、广东琼山(今属海南)、安徽婺源(今属江西) 古今省名相同而县名已有变动者,注明今县、市名。示例:直隶永年(今属河北)、河南涉县(今属河北)江西德化(今九江)、江苏通州(今南通)5古地名之括注,一般至县级即可,已注明省、县者,县以下村等地名不注。示例: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一些小地名,难以确定今为何地,如需要注今属地,只注明今属县、市即可。示例:雍正八年(1730)三月,清军平定贵州定旦、来牛(今属贵阳)诸寨。6括注今地名,不用“省”、“市”、“县”等字样(见以上诸例)。但是,县、市名只一个字的,如吴县、泾县、朔县、夏县、万县、沙市等例外;极个别的易造成误解者例外。示例: 船厂(今吉林省吉林市)不作:船厂(今吉林吉林)7以第三级标题或第四级标题(节或目)为单元,凡在同一单元内重复出现的历史地名,只在首次出现时括注今地名。8表示较大区域的地名不括注示例:关中、岭南、辽东9括注今地名,以民政部地名司公布的2005年12月31日为止的最新地名为准。10外国地名,按现在国名括注,特别注意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各国国名的变化。(十)注 释1送审稿件一律加注释。2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注码采用圈码,即注释序号按页单独排序,不采用全卷连续排码,注码与注文空一格。注文为小五号宋体字;每页注文之上加注文线;注文首行低二格,回行顶格。示例: 吴晗:王茂荫与咸丰时代的新币值,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1936年第1期,第24页。3历代古籍卷帙浩繁、体例不一,引文原则上应注作者(官修大型史书除外)、编著朝代(主要是修过多次的官书、方志等)、书名、卷次或篇名、页码和版本,数字用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示例: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安吴四种卷三五,光绪十四年校刻本,页八。4若所据古籍系当代影印本或排印本,则注明其册数、页码。示例: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二七,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点本,第490页。5明实录、清实录书名可省称,如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等(但努尔哈赤实录有不同的版本,所以武皇帝、高皇帝字样不能省略),注书名、卷次、干支、版本、册数、页码。示例:清高宗实录卷一二四,乾隆五年八月己亥,清实录第12册,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90页。6引用方志,编撰朝代、书名、卷次、篇名、版本。原书若有页码,则应注出。示例: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卷五二职官志,宣统元年刻本,页八。有的方志不设卷,应注相应的篇名或题目。示例:光绪顺天府志第3册京师志二宫禁上,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标点本,第9页。7古人著作,注作者(或编者)、书名、卷次、篇名(加书名号)、版本、册数、页码。示例: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三国朝官制,中华书局1982年校点本,第39页。不设卷的古人著作,应分别注篇名、回数。示例:谈迁:北游录之纪闻上海运新考,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第33页。庾岭劳人:蜃楼志第十八回,嘉庆九年刻本,页十。8析出文献,注作者、析出文献名、书名、卷次、版本、页码。示例:全祖望:翰林院编修姜先生宸英墓表,见钱仪吉辑:碑传集卷四七,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第133页。9近代以来著作,注作者(或编者)、书名、版本、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出版单位,出版年分,多册或多卷的著作,应加注册次或卷次。示例: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页。萧一山:清代通史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页。10外文著作汉译本加注作者国籍,在书名后括注译者。示例: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7页。外文著作原文版,注原文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码。书名用斜体,页用字母p.表示,如引用多页,写作pp.示例:GEMingay,A Social History of English Countryside.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Publish Press,1990,pp9293MPolo,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William Marsden(trans)Hertfordshire:Cunberland House,1997,pp55,88.11学术论文,注作者、篇名、所载报刊年分及期数、页码,报纸注明年月日。示例:罗尔纲:金田起义事实考,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第35页。刘师培:甲辰年自述诗,警世日报光绪三十年七月初八日。12引用档案、契约、文书等,应注明文件的收藏单位、类别、撰写日期、撰写者或收藏档号。示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甘肃按察使陈灿奏,档号3-5497-80,缩微号415-002061。13引用已刊档案,注书名、册(期、辑)次、页码,出版单位,必要时加篇名。示例:吏部奏为陕西大员缺官请旨拣补以裨吏治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册,黄山书社1998年标点本,第3637页。14 注文中标明外国人国籍时,用方括号“ ”。示例:美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8页。15注文中并列两种以上文献者,中间用分号“;”。示例:(明)柯维麒编:宋史新编卷一,嘉靖三十六年刻本,页五六;(明)冯琦:宋史纪事本末卷三,万历四十五年刻本,页十三。16注释中,著者、主编或编著者后边加冒号。示例: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页。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