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天时不如地利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 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2作品:选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选自其中的课文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孔孟论学(最后两则)。 二、课文分析1主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的中心论点。2内容结构: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2段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3段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4段进一步阐述“人和”,通过对比论证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中心论点”)。3写作特色:举例论证(如第2段)和对比论证(如第4段)。排比的修辞手法(第3、4段)。三、习题A套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 ,它与论语、中庸、大学并称为“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文章第二段中“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文章第三段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从守城方的失利可以推断:攻城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凭借“人和”无坚不摧。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在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其在治国中的意义。【答案】1孟子;四书。2.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限制百姓(定居而不迁走),不能靠险要的山河巩固国防,不能靠锐利坚固的兵器和盔甲在天下树立威信。(关键词:域、以、威、兵革;注意“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两句的翻译)3A(错在“三里”、“七里”都是形容防守地域之小)B套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 家经典著作(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第二段运用例证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B第三段用排比句强调了“地利”,从而得出“地利不如人和”。C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进行了更深一层的论述。D第四段总结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1孟子;儒。2(但守城的士兵们)抛弃城池逃跑了,这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关键词:委、之、是;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3D(中心论点应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套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有 之称。(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失道者寡助。 3这篇文章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阐述了 的中心论点。(3分)【答案】1战国;亚圣。2没有施行仁政,无法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关键词:者、寡)3例证;对比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四、考题链接2011届一模卷A卷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选文出自 ,作者是继孔子之后 学派的又一位大师。(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下列对“得道者多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C能懂得统治方法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D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答案】1 孟子;儒家。2 不能靠锐利坚固的兵器和盔甲在天下树立威信。(关键词:以、威、兵革;注意 “兵革之利”的翻译)3 D2011届黄浦二模卷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 学说的主要代表之一。(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本文的论点是“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C本文的论点是“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D本文的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答案】1.儒家2.缺少帮助达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关键词:之、至、畔)3.A2011届虹口二模卷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文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取胜所凭借的条件。B作者把“人和”确定为决定战争胜负诸多因素中关键所在。C作者分析作战时诸因素的关系,总结了巩固国家的诸多办法。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作者意在劝说国君施行仁政。【答案】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2.(但守城的士兵们)抛弃城池逃跑了,这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关键词:委、之、是;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3. C(错在没有总结巩固国家的诸多方法)2012届一模卷D卷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上文选自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对今天仍有着积极意义。B上文论证缜密,以层进式的思路结构,环环紧扣,步步深入。C上文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