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绘园风景区解说词.doc_第1页
水绘园风景区解说词.doc_第2页
水绘园风景区解说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绘园导游词 如皋水绘园景区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互融合,创造的园林杰作。景区总面积27公顷,现为南通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景区。它汇集了园林、寺庙、庭院建筑的文物精华。其东侧与历史保护街区相毗邻、北面于宋代道观灵威观相接,明代古城贯穿其中;其间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各成体系又相互连接,是游人乐而忘返的最佳文化旅游景点。胡安定纪念馆走进水绘园景区大门,跨过逸桥,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古朴雅致的庭院建筑,原名叫“邻绘园”。如今已辟为如皋文化名人胡瑗纪念馆。胡瑗,子翼之,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工程”。他明道治学,名播天下,树“沉潜、笃实、敦厚、和易”之学风;创设“经义”和“治事”二斋,开我国教育分科教学之先河,成宋代理学先驱。胡瑗一生著述甚丰,有易经口义、论语说、春秋口义、中庸义等。先生的治学、办学、育才的理念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游人可以在此瞻仰先生的师德、师风。中山亭沿着胡瑗纪念馆东侧的小溪北行,在蓊翁郁郁的树丛间有一座端庄的小亭“中山亭”。始建于民国年间,是如皋名贤沈卓吾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亭四周由小溪环绕,岸边植有袅娜的杨柳和丛丛的灌木,而亭畔的一棵梧桐则最令游人浮想翩翩。古者有言,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从而可以见证如皋名贤沈卓吾与中山先生志同道合的真挚友情和爱国情怀。水明楼由中山亭西行百步可至水明楼。从南门进入大厅,松柏苍劲,绿竹成林,满目青翠,四季如春,这里的景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为庭中流水潺潺与风吹竹摇;静为古朴典雅清幽、肃穆的亭台楼宇。前人曾有诗句写出了它的意境:“香林客隐花犹笑,水绘无声月自闲”。大厅东侧是水明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为安徽盐商汪之珩为凭吊冒氏缅怀水绘园之意而建,其名取自杜甫“残夜水明楼”句。陈从周教授称之为“徽派建筑海内孤本”。它东西宽不足5米,南北长约42米,分前轩、中轩和楼阁。运用小中见大,虚实相兼,掩映借景、框景等各种不同的造园手法,配植多种花木,呈现出四季景色。咫尺之间,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华,在私家园林中实属罕见。水明楼总体布局十分严谨,前轩内悬挂董小宛小宛诗词和古琴台。中轩安置着红木竹罩,它是用整板红木雕刻而成的,竹叶细枝分明,逼真传神,若真的一般,是难得的古代木雕艺术精品。登上阁楼,推窗而望,视线豁然开朗,游人仿佛置身画舫,不远处小桥流水,洗鉢池池面波光磷磷,轻风拂柳,令人遐思迩想,心荡神摇。水明楼西侧是雨香庵,旧时为庙庵。庵前植有一株苍老的古黄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庵内自成天地,异常幽静,漫步其间似有超乎物外之感。由过道向西而行,可以直入隐玉斋。隐玉斋曾经为宋代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读书处,其父曾易占在北宋时任如皋知县,遂将儿子曾巩安置在隐玉斋读书。斋内古桧苍劲挺拔,枝叶茂盛,相传为曾氏亲手所植,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隐玉斋的后院是博物馆展厅。展厅内存有如皋历代名人简介、如皋通史、木偶戏等多种有关如皋的文献资料。水绘园由水明楼后门可直入水绘园。水绘园是明末文人冒襄精心营造的一所私家园林。这里溪流潺潺,水若明镜,似仙境,如画图。可谓我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精典佳作。她之所以有“天下名园”的美誉,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与金陵名姬董小宛富有传奇色彩的恋情给这座古朴而又充满神韵的园林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浪漫色彩;其二,全国唯一依古城墙而建的私家园林;其三,水绘园曾是明清易代之际天下文士会集之所,他们在这里交流诗话,畅谈国事、寄托了天下文士情怀,这无疑是雉皋历史文化,浓墨重彩的一部分。难怪古典园林巨擘,同济老教授陈从周先生在重修水绘园记中开门见山的赞誉道“水绘园乃天下名园”。寒碧堂经水明楼,过迎月亭,可至寒碧堂小憩。寒碧堂在明清时期曾是冒氏家班演戏曲的场所。在此游人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缕缕昆腔古韵,悠扬的笛声,美丽的辞藻,会把您引入了园林美的最高境界。正如牡丹亭.游园唱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就是中国园林精神之所在“含蓄不尽”。壹默斋在寒碧堂西侧有一处障景,名为“妙隐香林”。这里翠竹弥漫,古木参天。穿行其间,有一种置身红尘外的清静,令人神往!不经意间您便可来到一处僻静所在“壹默斋”。这里曾是当年冒辟疆会客的主要场所,明末时冒辟疆在金陵积极参加复社,成为声讨魏党余孽阮大铖的复社领袖与中坚人物,后来为躲避残酷镇压和迫害退隐如皋。“壹默斋”的“壹”是专一之意,“默”是沉默。可以看出,冒辟疆的隐居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蓄养待时之举。当年,东林党后人创办复社,大江南北的士子相应云起,会集金陵桃叶渡,冒辟疆也积极投入到这场正义的斗争之中。冒氏同人集中的“五子同盟”詩,可作為这批志士豪杰的最好见证。在壹默斋北侧的板壁上,陈设了冒辟疆的文章水绘园修禊记。这是仿效东晋王羲之等文人“兰亭”雅集的一次盛会。它记载了康熙四年“上巳节”水繪園举行的诗会,记录了明末清初之际一个文化群的文采风流,是一个值得人们铭记的里程碑。这盛事的诗会,到处都是流觞曲水的秀口锦心。它做成了水绘的江山,也做成水绘周遭的繁华,从而使水绘名园的文气倍增。穿过“壹默斋”大厅,来到月台。此处是水绘园最佳赏景处。向北望去,一幅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尽收眼底。悬霤山峰、湘中阁、悬留山屋、因树楼、镜阁、涩浪坡、小三吾亭、碧落庐、波烟玉亭、棋台十多处佳景汇集在这里,让人留连忘返,兴趣盎然。在诸多佳景中,以波烟玉亭最为秀美。亭名取自唐代诗人李贺诗卷四月漉漉“月漉漉,波烟玉”句,是冒辟疆为怀念董小宛而建。如果要说冒董私情,必然要提及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冒辟疆情似江河滔滔不绝的表达了对亡妾董小宛绵绵不尽的哀思,虽是写个人遭遇,但也把自己经历容融于明清之际的大时代背景中,反映了明清文人所共有的情怀。他用饱含深情之笔写出了与董小宛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九年生活经历。匿峰庐出月台,向北折,可往匿峰庐。清康熙十六年的春天(1677丁巳),族人谋夺家产,告发冒辟疆涉及清初三大案之一的“通海案”,家族内亲之间,为家产的相互争夺,更可以目为人伦亲情的坠亡。易代之时的兴亡之叹比起骨肉相残,后者可能比前者更为刻肤痛切。经历家难之后,更加坚定了冒辟疆终老丘园的思想。年近古稀的他在负葬九十老母之後,被迫在水繪园西侧搆築匿峰庐。历经数百年的沧桑,昔日的田园风光已经荡然无存。今人为了缅怀这段历史,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的内容,在原址上恢复了匿峰庐、求升庐、水槛草亭、容安草舍、虞美人花田、罗树庵诸景。游人信步其中,这里土冈平缓,有茅屋草舍,有小桥流水;清代文人雅士皆称“匿峰庐”为伏虎、凤雏隐居之地。其东借水繪之景,与冒氏当年鼎盛时期所构的水绘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沿匿峰庐北行,则是容安草舍。“容安”一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以易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同样取淵明“容安”一词作为小轩,但未能如愿,成为终身的遗憾。时隔几百年後,冒辟疆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也用“容安”一词给自己匿峰庐中的草堂命名,可见他是非常欣赏陶公渊明。在经过种种灾难祸福、荣衰进退之後,其内心之中始终持守着一种自然的定力,没有世态被迷惑,这正他了不起的地方。在“无常”面前,他正是以这种达观的精神实现了人生精神上得真正自由。他不认为贫穷是一件令人悲哀不快的事,他深知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在他的心灵深处能与陶公渊明相通,从而真正达到了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境界。游人每至此草堂,俯仰之间,无不有今昔之感。由容安草堂北望,雉堞俨然,罗树庵前的虞美人花田依偎其下,如带飘动,柔情万种,散发着幽古的芳香,成为一种奇观。碧落庐从匿峰庐诸景点穿行而出,就可到达古城墙脚下的碧落庐。此庐是冒辟疆为纪念好友戴敬夫而建。戴敬夫,号碧落道人,曾来水绘园与冒辟疆诗词唱和,并打算在园内建一庐,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心中愿望。后来南明王朝灭亡,戴敬夫就在家乡安徽休宁绝食而死。冒辟疆对戴敬夫的人品和气节深感钦佩,在园中建庐来表示景仰和纪念。这小小的三间房屋则记录了那个时空的爱国志士如鹃啼,如猿哭,如寒蛩之幽鸣的泣血心态。铭刻了当年水绘园中的慷慨悲歌。古澹园沿碧落庐向东,然后南折,可以去“古澹园”参观。“澹园”原名叫“佘氏壶领园”。以寄托淡泊宁静之意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到园中玩赏,将“佘氏壶领园”更名为“澹园”。现在此园被开辟为盆景博物馆,是专家学者研究如派盆景发展与起源的珍贵资料库。进入园内,首先映入游人的眼帘的是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盆景“龙腾虎跃”。该盆景在1985年参加了全国盆景博览会并获“一等奖”。从两棵百年桂树下穿过,可以看到五颗巨型五针松在迎接着各位嘉宾。其中有五棵凝聚着如派盆景“云头”、“雨足”、“美人腰”的三大特色。在其右侧的盆景“灵山华盖”,树龄已有600多年。不论从那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受到它不同凡响的高贵气质。漫步在清幽的盆景园还可以欣赏到造型奇特的盆景“蛟龙穿云”,树龄将近千年是整个盆景园的镇园之宝。由于树干形状酷似一条青龙,所以命名为“蛟龙穿云”。明代古石桥 走出盆景园,通向外面的是一座修建于明代的古石桥。每到夏季,桥下一池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那粉红打底的乳白色荷花,点缀在翡翠一般的荷叶中,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清香四溢,登临桥上,环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