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doc_第1页
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doc_第2页
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doc_第3页
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doc_第4页
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 治文化生活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艺术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2.砖塔作为元大都唯一有记载、有实体的胡同,胡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人文景观。近年来,先是将胡同西段的旧建筑拆掉,现在又拟在胡同西段开辟南口,从而再次改变胡同面貌,让许多老北京无法接受。这说明文化在不断变迁中积淀文化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历史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历史遗存寄托着人们的家国情怀A. B. C. D.3.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乡音无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卧薪尝胆孟母三迁A. B. C. D.4.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宜读庄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炉火小坐,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这主要说明A.文化作品的欣赏受环境、心情影响B.环境、心情与文化创作相互制约C.文化作品的风格由不同的心境决定D.读书必须要依托特定环境才能透彻5.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名人屡屡被某邻国争抢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出现这现象,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历史文化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表达民族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增强民族自豪感A. B. C. D.6.端午节在我国延绵千年、经久不绝,各地均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步发展为固定的传统节日。这表明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传统节日起源并发展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传统节日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7.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主要表明A.我们要尊重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B.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C.我们要捍卫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D.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8.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从文化上看,其根本意义在于有助于实施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有助于确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繁荣和长治久安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人民的文化福祉A. B. C. D.9.2017年,我国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这可以让广大青少年更加准确地了解、正视抗战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样做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基于尊重历史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由中日国际关系决定的A. B. C. D.10.抗战精神不但激励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仍然不忘抗战精神,是因为A.它是民族精神的表现,是永恒的时代主题B.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积淀的内在气质C.它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是催人奋进的旗帜D.抗战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1.“汉字听写大赛”受到全国观众热捧之后,“见字如面”、“成语大赛”等节目相继问世,风格各异,而又贴近各类不同观众,深受欢迎。这说明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文化建设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主导作用人民大众需要的是经典的高雅的文化A. B. C. D.12.央视在播出朗读者之后,还在广州、北京等地设立了朗读亭,它形似复古电话亭,是一个专门的流动录音棚,里面有简单的录音和隔音设备,面向全体市民开放,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都可以进去朗读。由此可见文学艺术重归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情感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朗读亭构建了一个朗读的空间,为大众提升朗读技巧提供平台朗读亭是电视节目的延伸和大众化,增强了大众的文化体验A. B. C. D.13.在2016年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最忆是杭州以水、桥、丝绸中国文化元素演绎了一场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引起巨大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A. B. C. D.14.2017年央视春晚节目,请五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登上舞台,致敬老红军,弘扬长征精神。这是因为,弘扬长征精神能够在新长征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能够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取得新的胜利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凝聚民族力量,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A. B. C. D.A. B. C. D.16.教育正进入基于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中,在线学习、慕课、翻转课堂、未来学校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教学方式的革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有人认为,互联网为教育带来革命。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改革方向认为技术手段是教育革命的力量R为教育手段决定教育整体变革认为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方式变革A. B. C. D.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更是势头强劲、成绩斐然,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开放心态吸收借鉴国外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传统智库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A. B. C. D.18.下列漫画给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启示是A.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B.要以爱国主义精神注人传统文化C.要立足市场需求推动文化创新D.要善于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19.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这提醒广大青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照加强自我反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进程自觉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A. B. C. D.20.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明确了见义勇为受伤可获补偿,公序良俗、绿色发展成“硬法”,这说明A.民法总则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根本内容B.民法总则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核心要求C.民法总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D.民法总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21.继前些年清宫剧、抗日剧受到观众的追捧之后,2017年,社会生活剧人民的名义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演员精湛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其根本原因是A.优秀文化作品如实反映大众社会实践B.优秀文化作品满足人民大众精神需求C.人民群众需要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D.人民群众是文化欣赏的主体22.2017年,文化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提高数字文化产业品质内涵,加强内容原创和技术研发,提供有效优质供给。这要求文化产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有效供给以商业化为导向,加强内容原创以数字化为导向,加快创新发展以优秀文化为导向,提供有效供给A. B. C. D.23.截止2016年底,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33亿,国内网络文学的产值达到90亿元。已走过20年风雨浮沉的网络文学,今天呈现出一派持续繁盛的喜人景象。同时,作品泥沙俱下、作者跟风复制、内容粗制滥造等问题日渐凸显。这说明A.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学这一大众文化B.提升网络技术,增强网络文学的原创性C.文化生活有喜有忧,要反对腐朽文化D.发展网络文化要以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为导向24.一段时期以来,文化产品生产中出现了电影唯票房、电视剧唯收视率、出版物唯码洋的导向,更有甚者将一些不健康、不文明或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内容推向社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应该把经济效益放摆在首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品,经济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灵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对立、相互统一,无主次之分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化企业经营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A. B. C. D.二、非选择题(两大题,共52分)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材料一: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文化一绝。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一首首动人心扉的诗词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没取营养,涵养心灵;一个个与古诗词结缘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力量:有的选手放弃比赛回家陪伴病重的母亲,身患重病的普通农民更从诗词中获得与癌症抗争的力量,有的中学生以读诗为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成长(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古诗词涵养个人心灵的作用。(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当代家风建设既是传承更是创新。(14分)26.(共28分)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热情好客,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就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出了一条和平友善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之路。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并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将这条古丝绸之路无限延伸了出去。历史告诉我们,夜郎自大就会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又会错失机遇。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新一代“丝路人”抱着谦卑的态度,以厚重的“文化自信”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走出去中加强中华文明与沿线国家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要高度重视人文交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新闻、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丝路精神的形成及其对促进经贸合作的意义。(12分)(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2分)(3)某校高中学生以丝路精神为主题,利用暑假开展实地研学旅行,请为他们推荐两个国内旅行目的地,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文化生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DCCAB 6-10AADCC 11-15ACDCA 16-20CBADC 21-24BDDC二、非选择题(两大题,共52分)25.(1)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古诗词的传承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国民素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古诗词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对个人素养产生持久的影响。古诗词中的情怀对个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在生活中践行古诗词中所包涵的优良品格与修养。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古诗词中的品格和修养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在当代家风建设中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立足实践,注入新的内涵,所以既是传承更是创新。26.形成:(1)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丝路精神的形成是古代多个国家政治互信、经济共赢、文化互学的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丝绸之路作为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丝路精神。意义:弘扬丝路精神,有利于增强各国经贸合作的勇气,为沿线各国合作创造安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扩大贸易投资规模,提高贸易投资水平,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2)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吸收各国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