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区域注意事项_第1页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_第2页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炉煤气相关指标 一 焦炉煤气主要组成及性质 成分 CO 一 氧化 碳 H2 氢气 CH4 甲烷 CmHn 苯 O2 氧气 CO2 二 氧化碳 N2 氮气 相对 密度 性质 5 8 55 6 0 23 282 40 4 0 81 5 33 50 363无色 有臭味 另外包含硫化氢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多环芳 氨 煤尘焦尘 焦油等成分 二 工作环境中 CO 一氧化碳 最高允许含量 0 0024 即 24ppm 相当于 30mg Nm3 我厂煤气管道内 CO 含量 5 8 50000ppm 80000ppm 三 人体吸入 CO 后症状如下 a 1 200ppm 吸入 2 3 小时 轻微头痛 b 2 400ppm 吸入 1 2 小时 前额痛 后脑头痛 c 3 800ppm 吸入 45 分钟 头晕恶心 痉挛 吸入 2 小时失去知觉 d 4 1600ppm 吸入 20 分钟 头晕恶心 痉挛 吸入 2 小时死亡 e 5 3200oom 吸入 5 10 分钟 头痛 吸入 30 分钟死亡 f 6 6400ppm 吸入 1 2 分钟 头痛 吸入 5 10 分钟死亡 g 7 12800ppm 吸入立即昏迷 1 2 分钟死亡 四 CO 含量超过 160ppm 时 应采取通风或佩戴防毒面具的措施 五 空气中 NH3 氨 的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 30mg m3 空气中苯的短时间接触允许 浓度为 40mg m3 空气中 H2S 硫化氢 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10mg m3 煤气区域注意事项 一 进入煤气区域严禁携带火种 二 工作 巡检时必须事前使用 CO 检测仪 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工作过程中应随时 关注 CO 浓度变化情况 三 移动式电动工器具要有良好接地和漏电保护 四 严禁在煤气区域停留 睡觉 取暖 五 煤气区域检查时 除去设备的检查外还应该检查煤气管道焊缝和转机动静间隙 风机轴头及水封 隔断装置 膨胀节 法兰连接部位等是否有泄漏 包括漏入和漏 出 六 严禁向煤气管道容器内突然送入温度较低的介质 冷水 冷风等 以免形成负压 和损坏设备 七 煤气放散时 放散口上风侧 20 米 下风侧 40 米禁止有人 八 煤气设备管道打开人孔时 要侧开身子 煤气事故救护注意事项 一 发生煤气泄漏 中毒时 立即汇报值长 将泄漏点及现场情况 中毒人数 时间 地点 中毒程度汇报清楚 二 煤气泄漏时 抢救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 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煤气中 毒的器具 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 三 进入现场救护人员 先关闭阀门切断毒源 防止毒气扩散 同时打开门窗和通风 装置 排除过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四 发生煤气中毒后 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危险区域外上风侧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阻碍 呼吸的衣物 如出现失去知觉 口吐白沫症状 将中毒者双肩垫高 15cm 四肢伸开 头部尽量后仰 面部转向一侧 并适当保暖 若呼吸停止 应立即做人工呼吸 抢救 者要避免吸入中毒者呼出的气体 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术 恢复 心跳功能 五 煤气轻微泄漏着火 用灭火器扑灭 也可用湿砂子 湿泥 湿麻袋和石棉布等堵 住着火处灭火 六 直径大于 100mm 的设备或管道着火时应将煤气来源总阀关闭 2 3 适当降低煤气 压力 再进行灭火 应注意煤气压力不能低于 49 98Pa 严禁突然关闭煤气总阀门 以免引起回火爆炸 七 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mm 的管道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