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汇算清缴培训-税收优惠部分终稿_第1页
年度汇算清缴培训-税收优惠部分终稿_第2页
年度汇算清缴培训-税收优惠部分终稿_第3页
年度汇算清缴培训-税收优惠部分终稿_第4页
年度汇算清缴培训-税收优惠部分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 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 税收优惠部分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 一 几项重要的税收优惠政策苏国税发 2009 93号 九类法定税收优惠二 优惠备案中操作中的几个问题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 第一类 免税收入优惠 一 国债利息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 免征企业所得税 国债利息收入是指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企业转让国债 应作为转让财产 其取得的收益应作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2020 4 6 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 国债收入确认时间及计算等具体规定关于 企业国债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6号 确认时间 应以国债发行时约定应付利息的日期 确认利息收入的实现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 二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确认时间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 两个小问题 第一 2008年1月1日以后 居民企业之间分配属于2007年度及以前年度的累积未分配利润而形成的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实施条例第十七条 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作为其免税收入 财税 2009 69号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 两个小问题 第二 2008年1月1日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形成的累积未分配利润 在2008年以后分配给外国投资者的 免征企业所得税 2008年及以后年度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利润分配给外国投资者的 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 2008 1号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 三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 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 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和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的规定 作为其免税收入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投资者从该居民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根据实施条例第七条第 四 款的规定 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应当征收企业所得税 该权益性投资收益中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和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的部分 可作为收益人的免税收入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9 四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 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 具体条件见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但国务院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0 非营利组织的免税收入内容 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 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 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 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 按照省级以上民政 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0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1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 申请享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该按照规定报送相关材料进行免税资格申请 免税优惠资格有效期为五年 未经认定的非营利组织 其所有收入一律不得享受免税待遇 应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要求及时报送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非营利组织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审查 当年符合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 免于征收企业所得税 当年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 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2 第二类 所得减免 一 从事农 林 牧 渔业项目的所得 可以免征 减征企业所得税 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征企业所得税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3 一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 免征企业所得税 1 蔬菜 谷物 薯类 油料 豆类 棉花 麻类 糖料 水果 坚果的种植 2 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 中药材的种植 4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 牲畜 家禽的饲养 6 林产品的采集 7 灌溉 农产品初加工 兽医等农 林 牧 渔服务业项目 8 远洋捕捞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4 二 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 花卉 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2 海水养殖 内陆养殖 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 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4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第048号 企业委托其他企业或个人从事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农 林 牧 渔业项目取得的所得 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受托从事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农 林 牧 渔业项目取得的收入 比照委托方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6 购入农产品进行再种植 养殖的税务处理企业将购入的农 林 牧 渔产品 在自有或租用的场地进行育肥 育秧等再种植 养殖 经过一定的生长周期 使其生物形态发生变化 且并非由于本环节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而明显增加了产品的使用价值的 可视为农产品的种植 养殖项目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农产品的再种植 养殖是否符合上述条件难以确定的 可要求企业提供县级以上农 林 牧 渔业政府主管部门的确认意见 企业购买农产品后直接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产生的所得 不能享受农 林 牧 渔业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7 二 农产品初加工相关文件 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 试行 的通知 财税 2008 149号 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 财税 2011 第02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第048号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8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 2011 第048号 企业根据委托合同 受托对符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 试行 的通知 财税 2008 149号 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 财税 2011 26号 规定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服务 其所收取的加工费 可以按照农产品初加工的免税项目处理 企业对外购茶叶进行筛选 分装 包装后进行销售的所得 不享受农产品初加工的优惠政策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8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9 三免三减半 三 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 包括试运营 后所取得的第一笔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承包经营 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的项目 不得享受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19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0 企业同时从事不在 目录 范围的生产经营项目取得的所得 应与享受优惠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所得分开核算 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共同费用 没有单独核算的 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 期间共同费用的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 销售收入 资产额 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上述比例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凡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的 需报主管国税机关核准 纳税人应在该项目取得的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后15日内备案并按规定报送相应的资料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1 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项目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见财税 2009 第166号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2 四 技术转让所得减免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 减征企业所得税 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 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免征企业所得税 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2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3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根据 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10 111号 的规定 技术转让所得减免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 技术转让的范围 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植物新品种 生物医药新品种 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其中 专利技术 是指法律授予独占权的发明 实用新型和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的外观设计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4 二 本通知所称技术转让 是指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 含5年 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 三 技术转让应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其中 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 含省级 科技部门认定登记 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 含省级 商务部门认定登记 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 需省级以上 含省级 科技部门审批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4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5 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 科技部发布的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商务部 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 进行审查 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 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 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 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 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5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6 省局政策解读内容 问 针对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事项 国税函 2009 212号规定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 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在实际中公司都未对转让的技术进行资本化处理而是费用化处理了 因此无法从账面取得无形资产净值 请问应如何确定技术转让的成本 答 企业应按照国税函 2009 212号文件的具体要求确定其无形资产的净值 未按规定处理的 应通过账目调整或其他合理方式加以确定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7 问 国税函 2009 212号规定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净值 转让人可以就同一技术的使用权向多个受让人重复进行转让 是否在每次转让时按无形资产净值计算转让成本 答 转让人就同一技术的使用权向多个受让人进行转让的 不得重复计算相关成本在税前扣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8 第三类 低税率优惠 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20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8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9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 工业企业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 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 其他企业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 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29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0 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11 第117号 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 含6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减按50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本通知所称小型微利企业 是指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及其实施条例 以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 2020 4 6 30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1 小型微利企业的 从业人数 资产总额 等计算口径 小型微利企业相关指标的计算口径应当按照国税函 2010 185号规定执行 即执行国税函 2008 251号的口径 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中 从业人数 按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 资产总额 按企业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额平均计算 251号函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1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2 什么是高新技术企业 第九十三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所称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 产品 服务 属于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规定的范围 二 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不低于规定比例 三 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四 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五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科技 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 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2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3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一 在中国境内 不含港 澳 台地区 注册的企业 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 受让 受赠 并购等方式 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 对其主要产品 服务 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 产品 服务 属于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规定的范围 三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 以上 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 以上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4 四 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 不包括人文 社会科学 新知识 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 或实质性改进技术 产品 服务 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 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 000万元的企业 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 000万元至20 000万元的企业 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比例不低于3 其中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 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4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5 五 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 以上 六 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 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另行制定 的要求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5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6 已通过认定 可享受优惠的条件 国税函 2009 203号 问 我公司2010年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是否可以直接继续享受15 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答 2010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自认定批准的有效期当年开始 三年内可申请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因此 企业在2011年及2012年是否可享受15 优惠税率 需要依照国税函 2009 203号文件规定的条件进行逐年判定 2020 4 6 3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7 已经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 在资格有效期内申请享受相应优惠 年度相关指标的比例应当按照国税函2009 203 号文办理 一 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比30 以上 其中研发人员占比10 以上 二 当年研发费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比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的 不低于6 2 5000万至2亿元之间的 不低于4 3 2亿元以上的 不低于3 4 境内发生的研发费不低于研发费总额的60 三 高品收入占当年总收入60 以上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7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8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期间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第004号 高新技术企业应在资格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 在通过复审之前 在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 其当年企业所得税暂按15 的税率预缴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8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39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 人员 工资 收入的口径如何把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 人员 工资 收入的口径 凡认定办法及工作指引没有特殊规定的 按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9 3号 以及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的相关填报掌握 对税收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 可按企业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有关口径掌握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0 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 也称研发人员 全年工资薪金 包括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 补贴 年终加薪 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3号函 实施条例 第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条所称的 工资薪金总额 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 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1 研究开发人数的统计 主要统计企业的全时工作人员 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来鉴别 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 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2 开发费未能达标的高新技术企业能享受15 的优惠吗 我公司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享受15 期限从2008 2010年 2008 2009年都符合高新技术认定标准 2010年由于新产品销售大增 造成我公司技术开发费不能达到规定标准 其他都符合高新技术认定标准 请问 我公司2010年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 的优惠政策吗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3 您好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9 203号 第六条规定 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或虽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但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以及本通知有关规定条件的企业 不得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 因此 你公司在2010年不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 的优惠政策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 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欢迎您再次提问 国家税务总局2010 09 17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4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检查 认定管理办法 颁布实施以来发起的涉及面最广 涵盖企业范围最大的一次大规模检查行动 国科发火 2002 1220号苏高企协 2013 1号连高企协 2013 1号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5 自查依据 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自纠1 认定办法 2 工作指引 3 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科发火 2008 705号 4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更名和复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科火字 2011 123号 5 国税函 2009 203号 6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适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11 47号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6 步骤 1 2013年1月至3月底 各地按照本 实施方案 要求 开展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2 2013年4月1日 4月30日 协调小组办公室对各地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审核 对上报的问题形成处理意见 同时 组织对各地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抽查 3 2013年5月1日至5月15日 形成我省自查自纠工作总结并报送全国高企领导小组办公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7 背景 国家部委后续监管暴露企业诸多问题国家审计署 2009年第9号 总第41号 审计结果公告 2011年第34号 总第103号 审计结果公告 中披露了102家在2008 2010年通过认定企业的不合规问题 这些企业2009年至2010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达62 96亿元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8 科技部也逐年加大对已公示企业的核查力度 并先后取消了已公示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 财政部也开展了高企认定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北京市2009 2010年被抽查企业中共有35家被撤销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认定机构在5年内不再受理该部分企业的认定申请并由税务机关按规定补征相关税款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49 国家部委后续监管暴露企业问题 知识产权 1 没有知识产权证书2 独占许可合同没有进行备案3 独占许可并非全球独占许可研发费用1 每年费用不符合规定2 费用归集口径不符合要求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0 高新收入1 高新收入不符合比例2 产品 服务 不属于高新3 收入归集没有明确的证明其他瑕疵1 研发活动没有持续进行2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3 项目管理水平欠缺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1 重点检查 全国认定小组根据自查自纠情况 择机组织重点检查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2 第四类 加计扣除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 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 摊销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2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3 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范围 企业从事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2007年度 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 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 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一 新产品设计费 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 资料翻译费 二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 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 薪金 奖金 津贴 补贴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4 四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 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 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 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 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 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 研发成果的论证 评审 验收费用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4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5 九类不得加计扣除 1 企业为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 企业支付给研发机构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未直接从事 以及支付给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 不得加计扣除 2 研发人员的差旅费 办公费 通讯费 培训费 专家咨询费以及业务招待费等 不得加计扣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6 3 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 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进行核算 准确 合理的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对划分不清的 不得加计扣除 4 企业研发部门发生的非专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折旧费或租赁费 房屋 建筑物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折旧费或租赁费 非专用于研发活动无形资产的摊销费 不得加计扣除 从目前企业现状看 虽有纳税人为研发专门购置仪器设备的情形 但更多是利用现有设备 注意审核是否专门用于研发 有无生产上使用的情况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7 5 研发活动的试制品或研发产品直接对外销售 或作为企业对外销售产品组成部分的 其研发试制品或产品成本中的材料 燃料及动力等费用 不得加计扣除 6 企业对委托开发的项目 不能根据企业与受托方签订的合同上的总金额作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否则 该委托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加计扣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8 7 企业委托个人开发的研究开发项目所支付的费用不得加计扣除 8 企业集团采取合理分摊研究开发费的 企业集团应提供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协议或合同 如不提供协议或合同 研究开发费不得加计扣除 9 纳税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 凡国家财政和上级部门拨付的部分 不得在税前扣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59 研发费用的核算要求 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 苏国税发 2009 41号自2009年度起 企业申请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 应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及下列要求进行相关会计核算 一 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建立明细帐 将有效凭证和明细账对应 二 对不同的研究开发项目要设立专账进行管理 实行以项目为成本费用归集对象的会计核算 三 对企业同时研究开发多个项目 或研究开发项目和其他项目共同使用资源的情况 有关费用要在项目间进行合理分摊 金额较大的要在实际发生前后及时与主管税务机关联系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0 研发费核算要求 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 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进行核算 准确合理的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对划分不清的 不得实行加计扣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 均不得计入研究开发费用总额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0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1 需报送的资料 企业申请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时 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如下资料 一 自主 委托 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 二 自主 委托 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三 自主 委托 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四 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 委托 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五 委托 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 六 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 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1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2 其他应注意事项 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 在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时 允许据实计算扣除 在年度终了进行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 再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并不要求企业研发一定形成知识产权等成果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2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3 企业申报的研发费用 包含试生产 小批量生产的费用 是否可以加计扣除 如果根据企业正常的工艺流程 试生产 小批量生产属于规模化生产之前的必经阶段 且相关费用符合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的规定 可以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额的计算不需要扣除试生产 小批量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 在总局另有规定前 研发活动中产生的废品 次品 等外品 下脚料等变卖产生的收入不需要冲减研发费用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4 申请加计扣除的研发费是否必须在管理费用核算 有何文件规定 可申请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必须按照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项目范围进行归集 至于是否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税法对此没有具体要求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5 研发费人工支出中受雇的其它支出是否包括社保 住房公积 福利费 有何文件规定 按照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的规定 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不包括社保 住房公积 福利费等项费用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6 关于如何区别委托开发研究项目与专利 非专利技术转让及委托开发项目费用真实性判断的问题 根据合同约定 如果合同一方不参与研发过程 仅仅支付相应的费用 则应当认为属于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所指的委托开发项目 对于委托方虽参与部分研发 但对研发是否达到合同双方的约定不承担风险的 也应当认定为属于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所指的委托开发项目 委托方应当按照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及相关政策的规定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 结合收取费用的一方流转税缴纳情况加以判定 对研发费用真实性有疑问的 可进行函调或采取其他手段加以核实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7 研发项目符合 两个领域 但没有第三方证据 如何把握 两个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和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根据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第十三条的规定 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的 可要求企业提供政府有关部门的鉴定书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7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8 企业研发费没有实行专账核算或虽设置账簿但核算混乱的 能否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政策的规定 企业申请享受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的 应当财务核算健全且能准确归集研发费用 并对研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 企业申报的研发费用不真实或资料不齐全的 不得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8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69 对委托开发的项目 委托方根据受托方提供的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按规定进行加计扣除 委托研发费是否要扣除受托方应获取的利润 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中没有此项 在总局另有规定前 企业委托外部研发发生的研发费用申请加计扣除时 不需要扣除受托方的利润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0 研发费用中对方开具技术服务费发票 后面附派遣专家的工时费清单及交通住宿费 是按照技术服务费全额还是根据后附清单剔除交通住宿费 交通住宿费等不属于国税发 2008 116号列举的可以加计扣除的费用范围的费用 不得加计扣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1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28条规定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 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 摊销扣除 如企业将不征税收入计入应税所得正常缴纳企业所得税 同时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是否可以 国税发 2008 116号文件规定 企业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不得加计扣除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2 二 安置残疾人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 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 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 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 加计扣除 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的有关规定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2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3 企业享受安置残疾职工工资100 加计扣除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一 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1年以上 含1年 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企业实际上岗工作 二 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企业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4 三 定期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企业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四 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5 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 2010 84号 苏财税 2010 48号 经省政府同意 对商贸企业 服务型企业 除广告业 房屋中介 典当 桑拿 按摩 氧吧外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 在新增加的岗位中 当年新招用持 就业失业登记证 注明 企业吸纳税收政策 人员 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在3年内根据招用人数按照每人每年4800元的定额标准依次扣减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当年扣减不足的 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5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6 第五类 抵扣应纳所得税额 创投企业 连云港没有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7 第六类 加速折旧 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第九十八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 包括 一 由于技术进步 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二 常年处于强震动 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7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8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 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 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 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确需对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方法的 应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 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并报送相应资料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9 购入软件可加速折旧 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 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 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 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 最短可为2年 企业提供购进软件的入账凭证等备案资料后 即可按规定享受此项优惠 可以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的软件不限于软件企业销售的软件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79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0 第七类 减计收入 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十三条企业综合利用资源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第九十九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所称减计收入 是指企业以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 生产非国家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0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1 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 减按90 计入收入总额 前款所称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规定的标准 企业生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否符合规定 应当按照 资源综合利用证书 上注明的比率确定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9 第185号 经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按 目录 规定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企业 不包括仅对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进行认定的企业 取得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 可按本通知规定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认定程序 按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的通知 发改环资 2006 1864号 的规定执行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2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3 企业从事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取得的收入与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取得的收入没有分开核算的 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因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不符合 目录 规定的条件的 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并停止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 目录 规定条件 采用欺骗等手段获取企业所得税优惠 或者因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不符合享受优惠条件 但未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的 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3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4 第八类 税额抵免优惠 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 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 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4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5 实施条例第一百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所称税额抵免 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和 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规定的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 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 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 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当年不足抵免的 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享受前款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 应当实际购置并自身实际投入使用前款规定的专用设备 企业购置上述设备在5年内转让 出租的 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2020 4 6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5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6 财税 2008 48号 企业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购置专用设备的投资额 可以按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企业利用财政拨款购置专用设备的投资额 不得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专用设备投资额 是指购买专用设备发票价税合计价格 但不包括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 安装和调试等费用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处 87 国税函 2010 256号 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从2009年1月1日起 我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购入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 根据文件 纳税人购进并实际使用目录范围内的专用设备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