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1页
谈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2页
谈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3页
谈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4页
谈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摘要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关键词: 汽车出口 对策 发展趋势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Abstract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 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 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 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 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 Automobile Exports Countermeasures Development Trends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前言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2.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22.2 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3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与优劣势分析53.1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53.2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劣势分析83.3 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势分析94 中国汽车出口策略研究104.1 借鉴国外经验104.2 中国企业在促进汽车出口方面的策略114.3 中国政府在促进汽车出口方面的策略135 中国汽车贸易的发展趋势145.1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呈现的新特点145.2 中国汽车贸易的发展趋势166 结论18参考文献19致谢20- II -1 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汽车出口作为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汽车企业自身资金链的流畅、进行有效的市场拓展以及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鼓励企业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有利于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国际汽车市场对产品技术及规格的要求,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保险业,远洋运输业等,这为我国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随着各大汽车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积极的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对我国汽车工的发展也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此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发展本国汽车工业的道路上,没有哪个汽车大国不将发展汽车出口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的,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若要发展成为汽车工业强国也不可忽视汽车出口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当今世界汽车大国的出口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并总结了近年来呈现的新特点。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发展汽车产品出口具有性价比高、国际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出口市场相对狭隘、质量水平低、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劣势。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在参照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发展汽车产品出口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1841年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保护幼稚工业论(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该理论认为:按照比较成本理论进行对外贸易,表面上本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损害了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使国家永远处于落后和从属的地位。因此,必须放弃不顾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的幼稚工业进行保护。该理论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少世界汽车生产国的政府正是依据这理论这理论对汽车产业采取了各种保护政策。本文中我国的汽车产业,尽管存在一些优势,但相对国外的汽车产业仍属幼稚工业,因此我国政府在对其加以保护时仍要借鉴该理论。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提出“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现新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模仿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后才逐步消失。而创新国又会不断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可见,因新技术引起的技术差距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国际贸易的流向。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差距实际上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汽车企业为了得到技术的比较优势,投入巨大的资金研发高性能,高燃比,高安全性的汽车。世界大规模的汽车生产企业优越的技术先导世界汽车市场。本文关注的是我国汽车研发技术差距带来的汽车贸易问题。幼稚工业理论和技术差距论是本文探讨汽车出口问题的基础理论。国内外学者也在汽车行业的研究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韩国学者Lee Young Joo(2004)提出中国汽车生产规模大,但出口比重很低,同时说明了中国汽车出口具有强大的潜力。管学军(2003)提出出口是中国汽车政策发展的基石。杨晓方(2003)指出借鉴韩国汽车发展的经验,后期的汽车生产国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邱国栋和李作奎(2004)指出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太少。钱振为(2004)提出技术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并不是对立的。徐圃青(2005)指出了汽车排放问题将主导汽车研发,对汽车贸易影响会很大。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汽车产业出口研究分析和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很多,针对中国汽车的出口问题的具体研究不多,本文就是在对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汽车出口提出一点建议。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汽车产品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汽车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出口种类日益多样化,出口市场逐渐拓宽,出口方式多种多样,并呈现出了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规模迅速壮大、整车及零部件均实现了净出口的新特点。此外,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不仅可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寻找新的途径,还可以带动钢铁、纺织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带来巨大的动力。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遍的、热点的问题。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汽车出口业务发展仍然较慢,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加快发展我国汽车的出口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挖掘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结合国际著名汽车厂商扩大出口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对策。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对外贸易的繁荣,另一方面,汽车对外贸易的繁荣又再次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本部分一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所经历的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四个发展阶段,预示了我国汽车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详细地说明了我国汽车对外贸易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及平衡国内外汽车市场的供需矛盾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作用。2.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2.1.1 创建阶段:(19491965)在这一阶段中国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能力较低,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汽车工业集中力量重点建设。第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就包括建立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动工兴建起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于1956年7月13日驶下总装配生产线,从此结束了中国自己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7年5月,一汽开始仿照国外样车自行设计轿车。1985年先后试制成功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和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进入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2.1.2 成长阶段(19661980)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二汽是国内自行设计、国内提供装备的工厂,同时在湖北省内外安排新建、扩建26个重点协作配套厂。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在湖北省十堰市兴建和投产,当时主要生产中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与此同时,川汽、陕汽和陕西汽车齿轮厂,分别在四川省重庆市大足县和陕西省宝鸡市兴建和投产,主要生产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重型载货汽车的需求,济南汽车制造厂扩建黄河牌8t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安徽淝河、南阳、丹东、黑龙江和湖南等地方汽车厂也投入同类车型生产。邢台长征牌12t重型载货汽车(源于北京新都厂迁建)、上海15t重型载货汽车也相继投产问世。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北汽和济汽5个老厂分别承担了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二汽、川汽、陕汽和陕齿)的建设任务,其自身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重复生产。据粗略统计,生产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吉普近10家。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发展,生产厂点近200家;1980年大中轻型客车生产13400辆,其中长途客车6000多辆;汽车零部件品种增多,厂点增加到2100家;摩托车工业初步形成,1980年24个厂家生产4.9万辆。1980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22.2万辆汽车,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2.1.3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这一阶段,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了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技术和资金,国产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19811998年,全国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452万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包括引进外资)近1500亿元。至1998年底初步统计,有20多个国家、地区在中国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00多亿美元。同时期,中共十四大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994年国家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个时期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汽车、摩托车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经济规模初见端倪; 产品结构趋向合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实施法规法制管理,加强汽车行业标准化工作。2.1.4 走向国际阶段(1998)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的时代。在这一阶段,许多国际上的大型跨国汽车公司争相来华投资设厂,形成了一批有规模的中外合资企业,如广州丰田,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等,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十五”期间,中国汽车出口每年保持了4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此基础上,2005年的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政策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2006年,“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正式挂牌,这再次彰显了中国汽车进军世界市场的雄心,标志着汽车出口将在政府扶持下成为中国外贸新的增长点,中国正在加快向“汽车制造强国”迈进,进而迈向产业大国,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业经过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的高速发展,实现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快最好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中国经济不可缺失的支柱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国际贸易必将大幅度地发展和壮大,贸易水平也将逐步提高。中国汽车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汽车的出口,进而增强国内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一个快速稳健的发展。2.2 汽车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2.1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对外贸易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许多汽车企业存在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压力。一直以来,在各地方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植下,汽车工业的发展存在投资过热的现象,而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又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低迷状态,造成供大于求,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问题。而我国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汽车产品出口的增多,则将部分剩余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了国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汽车企业的压力;其次,通过扩大出口我国的汽车企业积累了资金,这些资金用于引进汽车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本品、高端的汽车零部件、先进的技术等,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汽车产业格局,推动了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力。最后,汽车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国外的过程中,虽然屡遭技术、环保等非贸易壁垒,但同时也使我国的汽车出口企业深入彻底的认识了国际上的一些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法规和政策,这将使我国汽车产品在今后出口国外的道路上更加顺畅。2.2.2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有利于平衡国内外汽车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汽车对外贸易是超越国界的汽车商品的交换,交换的范围和区域一般都很广泛,通常涉及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是一种超越国界并参与世界市场商品流通的商品交换,使国内贸易向国外延伸。对我国的汽车企业来讲,通过购买和出口本国汽车产品以及进口和出售国外汽车产品,有机地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联系起来。而对于国内外的广大消费者来讲,我国汽车对外贸易则更加有效的满足了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首先,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国内资产过千万的富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对汽车的消费所追求的已不仅仅是舒适,更多的是高档次,个性化,以此来提高身价,而对国外高档车的进口就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其次,在广大的非洲,中东地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有的国家甚至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那里人们的生活也并不是很富裕,而我国出口到当地的中低档汽车价格低廉,而性价比又高,恰恰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这其中包括奇瑞QQ,市场价才四万左右,而长城汽车公司出口的SUV的价格也仅仅是日本同样性能汽车的一半。2.2.3 我国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目前,汽车工业已被许多国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因为汽车工业是一个牵动力很强的综合性工业,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与之相关的企业或行业很多。这包括钢铁、纺织、橡胶等上游产业,也包括与汽车售后相关的服务性行业。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汽车对外贸易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汽车对外贸易有多种形式,包括汽车产品交换,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外资,合作、合资经营等。另外汽车对外贸易也牵动着很多行业,如远洋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保险业以及很多的相关服务类行业。随着我国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通过我国汽车对外贸易的发展,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起来,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结起来,使产品得到社会的承认,更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使汽车工业真正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就业机会,扩展相关企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3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与优劣势分析3.1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现状3.1.1 汽车出口的产品结构2005年我国商用车出口金额达11.7亿美元,占汽车出口总额的76.33%,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主。国内企业目前正充分利用我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零部件成本优势,以低价格、高质量的汽车产品逐步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对于我国大多数汽车企业而言,由于严重依赖国际巨头的技术和品牌,不少大型乘用车企业在制造自有品牌。汽车方面乏善可陈,难言海外扩张,相反在商用车领域,由于在中国有比较优势的细分市场,其在海外拓展则更显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出口量列前三位的都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主要商用车制造和出口企业。实现汽车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应争取零部件出口从以劳动和材料密集型的机械类低端产品为主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类、电子类产品出口为主转变;汽车整车出口从中小吨位卡车为主向大中小型客车、皮卡车、轿车等乘用车、商务车并重转变;汽车出口从单一产品出口向整车、零部件等产品出口与“走出去”相结合、技术出口和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3.1.2 汽车出口的贸易方式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一般贸易方式、对外承包工程货物方式、来料加工装配方式、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的物资、边境小额贸易、易货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贸易。在众多的贸易方式当中,一般贸易方式最多,占70多。对外承包工程货物位居第二,进料加工贸易位居第三,这两类贸易方式合计的金额占12.9。另外,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除外)的贸易方式出现大幅增长,其出口数量同比增长高达172,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高达290。虽然这种贸易方式有利于增强边境地区的经济实力,增进与毗邻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然而,由于它又具有批量多、合同数量小、市场窄、地域分散、国别分散的特点,这又不适用于汽车整车这种需要高成本并周到细致地提供售后服务的复杂商品。特别是对于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生产型汽车出口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让不规范的国际贸易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品牌效应。3.1.3 汽车出口的市场分布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的国际市场一方面在中东、非洲和亚洲的传统市场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扩张;另一方面,东欧得到了大力的开发,使其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按照汽车出口金额排序,我国汽车出口格局为,向亚洲的出口居第一位,所占比例达到43.6%,欧洲排名第二,比例为23.9%,其次分别为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我国向欧洲出口汽车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171.9%和154.3%,分别达到了7.66万辆和7.48亿美元。同时,我国向南美洲和北美洲出口汽车的数量和金额增长也超过了100%,向南美洲出口汽车的数量增长更是达到了199.8%。由此可见,作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传统市场,亚洲和非洲平稳增长,而新兴市场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则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此外,我国共向世界上18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汽车。其中,出口金额一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达到七个。俄罗斯是我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出口金额3.5亿美元,出口数量3.8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0%,增长极为突出,成为我国汽车出口很重要的市场。伊朗位居第二位,出口金额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6.5%,出口数量1.06万辆,同比增长133.2%。其他超过一亿美元的国家为比利时、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安哥拉。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整车出口的市场广泛,有较好的开拓前景,但主要市场仍在发展中国家,这与国际汽车大国出口的市场有些不同。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德国汽车有20出口到美国,而60出口到了西欧市场;在墨西哥汽车出口总量中,95.5%出口到了美国,3%出口到了加拿大;日本汽车大多数也是出口到了美国,另一部分出口到西欧及亚洲地区。(附表1)表1 2006年我国汽车主要出口目标市场情况 (辆)地区国家出口量中东地区叙利亚51662阿尔及利亚20201伊拉克13618利比亚11174阿联酋5583沙特2051卡塔尔1361伊朗10606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13199越南14491缅甸3687印尼1634中南美洲委内瑞拉7793哥伦比亚7659古巴2459独联体国家俄罗斯38051乌克兰10119非洲安哥拉6966埃及5761约旦3612南非5823其它国家比利时18147美国19831意大利7013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3.1.4 汽车出口的企业根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共有1114家企业经营汽车出口,较2003年同比增加了58。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哈尔滨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等。将我国汽车出口企业按经营规模归类,其企业数量和出口金额占比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附表2)表2 2004年汽车出口企业规模、数量及业绩经营规模企业数企业数占百分比出口金额出口数量占百分比1000万美元以上171.5338.629.41000万300万454.0429.726.8300万100万615.4813.919.8100万30万15614.0010.0812.330万10万20618.494.9810万1万39235.1923.31万以下23721.270.10.3合计1114100.00100100资料来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网/cn/index.asp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企业数量的分布可以看到,我国汽车出口比较分散,不成规模。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汽车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散、乱、差,恶性竞争等问题。而国际汽车大国的情况确恰恰与我国相反,美国的汽车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竞争早已形成了由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主导市场的形势;日本的汽车公司则主要有丰田、本田和日产;韩国已形成了现代、大宇、起亚三家大型的汽车公司。可见汽车大国都已经在发展汽车工业方面形成规模,而我国还是停留在分散状态,这必将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促进国内汽车企业形成规模的同时,也应该规范出口经营秩序,有效地开发和巩固出口汽车的国际市场。3.2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劣势分析3.2.1 产品性能及安全性的差距我国汽车产业在加入世贸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世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相比较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很多是基础层面上的,比如说原材料、特殊工艺的水平、安全性、制造设备和产品设计。国产汽车的质量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就可见一斑,在出口产品没有大的改进和提高的情况下,投放国际市场与洋品牌一较高低,更是相形见绌。如陆风在出口欧洲200台汽车后,在经过欧洲民间汽车组织以时速64公里对陆风汽车进行正面碰撞试验后得出的结论是:驾驶人员将受到严重损伤,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华晨公司在欧洲的BS6产品介绍会上就承认,BS6型轿车按欧洲标准进行撞车试验时仅达到五星中的二星标准。3.2.2 缺少自主核心技术中国汽车出口没有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相对于生产能力和产量方面的突飞猛进,中国汽车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或品牌形象方面至今并无突破性进展,难以突破国外在性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壁垒,这使得中国汽车出口面临一个瓶颈。无论是北京现代系列计划出口东欧时遇到合作伙伴的大力阻挠,还是在奇瑞频繁遭遇知识产权诉讼,以及吉利马来西亚整车出口项目受阻。这都显示,欧美正在运用技术、环保等壁垒来限制物美价廉的中国汽车进入他们的市场。例如我国的重型卡车要进入欧洲市场,他们就有一个规定,就是汽车的发动机必须达到欧ii标准,否则就不能进入该地区的市场。然而我国的发动机市场大多让康明斯占据着,我国的潍柴动力发动机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且符合欧ii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3.2.3 产品出口市场狭隘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国家多集中在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不发达、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亚洲、北美和欧洲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的三大主要出口市场。2003年三地区所占比例依次为42.5%、34.3%、13.1%,三大市场占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的90%。而我国整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南美、非洲等一些国家。这就导致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市场相对狭隘,在汽车发达地区如欧美等地,在市场开拓方面无法取得进展。出口市场分散,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导市场。2005年,我国汽车出口到12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范围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尽管向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汽车产品的绝对金额也不少,但在这些发达国家汽车进口市场基本处于“点缀”状态。3.2.4 出口结构不良中国汽车出口虽然在数量上出现令人乐观的增长态势,但从出口的结构上看,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分布状态。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非常少。核心零部件目前大都由国外独资或合资公司制造或匹配。汽车出口以载重车等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小轿车出口不到总量的以中低档经济型汽车为主,平均单价为8336美元。低端市场、低价格、低利润可能使中国车成为“廉价车”的代名词,这就会出现低价倾销、影响当地就业等问题,很容易使中国汽车出口步家电、家具等行业后尘,难逃诸多贸易壁垒的制约。从出口目的地看,出口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汽车数量占中国汽车出口额的65%,而出口到日本、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数量几乎是零。此外,出口企业外向度低,发展不平衡。国内制造的整车还不具备大批量出口实力,零部件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科技含量大、效益高的电子类产品在汽车及零部件中所占的比例较低。那些已出口的零部件企业,绝大多数还没能打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和国外主流市场。3.2.5 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我国大部分汽车出口企业尚未建立售后网点和体系,很多企业根本就谈不上售后服务,而出口量较大的企业在海外所谓售后体系离方便、快捷、多网点、高标准等要求还相差甚远。以丰田公司为例,他们开发市场,先以售后服务开始,前期运行的是配件和服务的准备工作。我国汽车出口达到了4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我们目前尚无一家出口企业的客服系统设置了中东、非洲等国家语言的专职服务人员。再反观一下,上海大众的客中心设置了德语服务,北京现代设置了韩语服务。我国相当多的汽车企业抱着出口一辆是一辆的心态,根本不考虑售后服务问题,结果造成了只管“生”不管“养”的局面,一旦车子出现问题,消费者根本找不到相应的维修站。这样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汽车业在海外的声誉,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3.3 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势分析3.3.1 低成本优势巨大中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事实,其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国外,几乎所有的本土企业都享用着这样的廉价资源。据统计吉利造车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每小时3.5美元,而如果把医疗卫生福利、退休金等考虑进去,通用汽车的平均每小时劳动成本是73.73美元。即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吉利的每小时劳动成本也只有7美元,仍不到通用汽车的十分之一。”在俄罗斯,长城赛弗SUV售价比同类亚洲产品要低35%左右,陆风SUV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仅为1.5万欧元,奇瑞曾宣称,其将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会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30%。3.3.2 汽车企业产品出口意识不断增强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意识正在不断地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支持,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数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所以导致产品利润日益降低,而出口可以得到可观的出口退税和国家给予的出口创汇奖励,通常出口所获利润要高于国内销售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各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增添新设备、新生产线使得各生产厂家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要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就必须采取出口策略。3.3.3 中国地理位置为汽车出口提供了便利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口,这使得中国海洋运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而为汽车出口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中国的岛屿海岸线长1.4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3.2万多千米。中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150多个,多数为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依据这一有利条件中国已经建立了四通八达的远洋航线,包括近洋航线:中国-朝鲜航线、中国-日本航线、中国-越南航线、中国-香港航线、中国-独联体远东航线等14个;远洋航线:中国-红海航线、中国-东非航线、中国-西非航线、中国-地中海航线、中国-西欧航线等八个,另外,我国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公司已达231家,总运力达到2210多万载重吨,居世界第九位。这些对中国汽车的出口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4 中国汽车出口策略研究4.1 借鉴国外经验4.1.1 政府在政策上扶持首先,为了迅速的发展本国汽车产业,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制定有具体的导向政策,明确提出要把汽车工业建成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税收、外汇、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其次,在对外贸易方面,一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尚未发展成熟的汽车工业,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来促进本国汽车出口,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再次,吸引国际大型跨国汽车公司来本国投资建厂,目的是引进其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方式并加以消化吸收,逐步走上自主开发的道路,建立自主品牌,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最后,提高汽车工业的集中度和生产规模,推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兼并与重组,逐步形成了少数几个大型的汽车集团公司。4.1.2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发展汽车工业,技术是关键,因此各国均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首先,政府对本国汽车工业研发能力的提高都十分重视,加大对于汽车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技术投资方向,避免重复建设与创新投资的分散化;由政府出资在汽车各部门和各地区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者直接通过财政和税收的手段支持汽车企业自身的研发项目,促进汽车技术发展。其次,汽车生产企业十分重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发、委托研究、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专利转让、项目资助等形式积极促进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并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吸收,逐步进行技术的自主开发。4.1.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各国的汽车企业在促进汽车出口国际市场之前,都利用本国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自身对本国市场的了解首先占领国内市场,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来积累实力,一旦时机成熟就走入国际市场。在走入国际市场之前,这些国家大都事先对目标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当地新车的销售情况、信用状况、政府的相关政策、零配件供应等,日本则在出口之前就早已在该地区市场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出口做好了各方面准备。 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大多数国家施行差异化的策略来避免与欧美汽车进行正面的直接竞争。这包括目标市场差异和产品差异,即一方面,选择欧美还没有开发的国际市场作为首要的突破口,如中东、非洲地区,由于在这些地区的利润空间小,所以欧美并未把这些地区作为开拓重点,这样样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供开发的广大市场;另一方面,在汽车产品上实行差异化,如日本当年打入世界市场的时候就大力发展省油车,以期形成与欧美车竞争的优势,并由此迅速的占领了大片的国际市场。另外如韩国也标榜自己的汽车外观设计独特、新颖,并以此作为与欧美竞争的资本。事实也证明差异化的策略是很行之有效的。4.2 中国企业在促进汽车出口方面的策略4.2.1 重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目前,中国的汽车出口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更应该把好质量关,为今后汽车出口创下良好的口碑。依据前文分析的中国汽车具体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对从汽车的研发到生产再到售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一旦发现哪方面有问题立即解决。其次,组织企业的技术人员认真仔细的研究国际上对汽车技术标准的规定,加大技术研究的力度,提高自身汽车的技术含量,使其达到国际水平的要求。再次,对即将出口的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从包括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政策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适当的对出口的汽车进行改造使其满足当地环境的质量要求。最后,政府的出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商检力度,对出口的汽车进行仔细检查,把好出口的最后一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蒙混过关。总之,国内企业要在出口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4.2.2 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消费者不仅购买了车辆和品牌,还购买了汽车制造厂商的服务和服务体系,在未来的汽车国际市场上,真正能够拥有国际汽车消费市场的,将是既拥有品牌优势,又能保证服务质量的生产厂家。基于中国汽车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进行服务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售后服务。通过细致的消费者调查,了解顾客的潜在需求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从而根据顾客的需求来重新整合自己的服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使用户得到更加全面、周到和完善的优质服务。它不仅是原有服务项目的延伸和继续,甚至需要超出自己的专业领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选择进入或借助其它行业的服务为自己的顾客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并以此来显示本品牌产品与其它产品的区别和差异,并给顾客带来更多的方便、关心和尊重。其次,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它是一项综合的IT技术,也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通过向企业的销售、市场、服务等部门和人员提供全面及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并强化跟踪服务、信息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协同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以及商业伙伴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从而使企业得以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从而增加营业额,并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我国的汽车企业可以通过这一系统降低了运营成本,不断完善服务理念,完善售后服务强化售后服务的主动性,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客户的要求,这才是做好汽车出口的长远之计。4.2.3 选择正确的细分市场,制定长期出口战略中国的汽车出口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应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在认真分析国际市场的前提,找出企业的定位,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赢得发展的先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品牌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国际市场,这就给我国汽车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汽车出口企业就要通过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及对市场的敏锐度来找出自己的细分市场。细心的汽车企业会发现,在中东市场上,日本汽车出口数量略有减少,但出口汽车的销售额却上升了,经过调查发现日本汽车厂商正在进行汽车的升级,增加中高档汽车的市场销售,减少低档汽车的销售量。这时我国的汽车企业就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将自己低价位的汽车向中东地区出口。因此,在今后汽车出口的道路上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善于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细分市场。另外,要依据各个市场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出口规划、明确的主攻方向和下一步发展的具体目标,尽量避免出现国内多家汽车企业挤一个市场的无序竞争现象。4.2.4 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汽车技术人力资源是自主开发的基础及核心动力,技术队伍的挖掘和培养不仅是当务之急也关乎中国汽车产业的长久之计。针对中国汽车出口企业人才紧缺的现象,建议应该建立企业本身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聘请汽车技术研发的顶尖人才开设高层次、专业的研发培训课程;企业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到国外先进企业参观;在与国外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合作开发的同时,让自己方面的技术人员参与开发过程;可以高薪聘请国外企业的技术骨干到企业任职,带领和指导本企业的技术团队,对技术队伍进行有效而高质量的补充。另外,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奖励,包括给予更多的科研经费和补贴,在员工大会上点名表扬等,以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相对技术人才,中国汽车出口企业更缺的是精通外语,懂汽车专业知识和贸易知识的外贸人才和销售人才。因此,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和引进一批能坐镇海外、精通国际商务、通晓海外风情、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汽车市场、独挡一面的国际化合格人才。这样就可以更加细致地研究进口国的相关情况,包括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防止盲目进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4.3 中国政府在促进汽车出口方面的策略4.3.1 为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在近几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的表现,也是中国汽车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体现。汽车产业的振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而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又是汽车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为此,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建立健全有关汽车产品出口的法律法规,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较1994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表现为该政策并未就国内汽车产业如何在服务贸易领域方面作强进行具体指导,忽略了入世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将与国际汽车汽车产业在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同存,这是国内汽车工业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另外,新的产业政策对多元化的资本进入汽车行业还是有比较强的限制,新产业政策规定对新上的汽车项目,还是要国家审批、备案等等。因此,建议我国政府应根据我国汽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该政策进行不断的改进,使其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更加有力的推动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进而振兴我国汽车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应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加大这一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不仅让更多的汽车企业了解,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关注我国汽车的出口,营造全民振兴汽车出口的社会氛围。4.3.2 积极鼓励和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扩大汽车出口的任务,主要落在了没有合资方掣肘的自主品牌厂家身上。虽然自主品牌在国内的诸多汽车厂家中明显处于弱势,但是相对合资品牌的处处受制于人,自主品牌最大的优势也恰巧在这里。首先,自主品牌可以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说,国内车价的过高是一个人为的现象,是多年以来汽车产业没有市场化的结果。合资品牌除了要交技术转让费,在零部件采购方面也没有自主权,而国内配套企业的内部采购价格过高,这些都造成了合资品牌的成本大大高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但自主品牌就没有这些难题:由于拥有知识产权,所以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