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ppt_第1页
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ppt_第2页
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ppt_第3页
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ppt_第4页
ISO1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ISO14001 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 欢迎江西海派科技各位同仁参加 为了使会议顺利进行 请您 上课了 请将您的手机开到振动 有事时 请您到课堂外接打电话 1 蔚蓝美丽de星球 地球 2 茫茫宇宙中 地球是唯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块极为罕见的土地 不要让我们的双手毁坏了她 我们可爱的家园 地球 3 渤海湾的沙尘暴 卫星图片显示 明净的天空 绿色的植被正在离我们远去 可是 我们的家园正在恶化 黄河入海的泥沙 4 污水 洪流 树木枯死了 自然资源日益耗尽 如果天空不再蓝 树木不再长 到处是垃圾污水 物种一天天减少 我们的子孙面对无尽的荒芜 该如何怀想他们的 祖先 所做的一切 生物大批死亡 灭绝 垃圾堆成山 可是 我们的家园正在恶化 黑烟遮蔽了蓝天 5 我们只有一个家 我们毁灭他 就是毁灭自己 6 人类环境宣言 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 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 必须更加谨慎的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 由于无知或不关心 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危害 联合国 人类环境宣言 7 什么是环境 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 水环境 生物环境 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 生产环境 交通环境 文化环境 和其他社会环境 通俗地讲 所谓环境 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 我们面对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 江河湖泊或地下水 成为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 我们吃的瓜菜果粮从土地中生长出来 仔细想想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 从起床 洗漱 早餐 上班 工作 下班 买菜 作饭 刷碗 洗衣 到看电视 看书 睡觉 我们消耗的有水 电 煤 或天然气 柴火 汽油 乘车的人 食物及洗涤用品等等 我们使用的有棉制品 如床单 衣服 木制品 如家具 金属制品 如菜刀 玻璃制品 如杯子 石油制品 如塑料 黏土制品 如住房用砖 甚至生活用品 如中草药 等等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都是用大自然中的原料比如棉花 森林木材 矿物等制造而成的 在它们的生产 加工过程中 往往还需要耗用大量淡水和煤炭 石油等能源 我们靠环境供给的一切生活着 试想一下 一旦大自然停止了原料的供给 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人类就回会失去生存条件 所以说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 8 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 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 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 产生环境问题 9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主要分两种 一 原生的环境问题 台风 地震 洪涝 干旱 泥石流等 二 次生的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影响 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 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 工业生产造成大气 水质污染恶化等 10 环境保护的目的 1 改善环境以达到保护和维护最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 2 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耗 11 ISO14000標準產生背景 12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海洋污染和海洋保护问题生物多样毒性破坏与保护问题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环境状况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水体污染情况严重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 当前面临挑战的环境问题 13 20世纪30 60年代八大事件 世界20世纪30 60年代八大事件 14 20世纪30 60年代八大公害 世界20世纪30 60年代八大事件 15 1972年 1992年重大污染 十大事件 世界20世纪70 90年代 十大事件 16 1972年 1992年重大污染 十大事件 17 1972年 1992年重大污染 十大事件 18 1972年 1992年重大污染 十大事件 19 为何都是国外的环境问题 比较少中国 答案 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造成的人为的破坏 20 1 2八大环境问题 21 1 2八大环境问题 22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1 水污染严重水污染主要是指谈水 全国共有1200条河流 有850条河流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 由于工业化 城市化 用水量的加大 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直接排到河中 最后汇集到海里 海纳百川 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及水质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危机 我国农业每年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 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缺水城市约占总城市的60 70 我国的第二大河黄河近十年来 由于上游水量的过度利用已出现了断流现象 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 影响 水污染造成鱼的死亡 污水的直接排放使得水质变差 人饮用后易患肾结石 23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2 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25至40Km大气平流层中 是地球的保护层 臭氧层约20KM厚 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保护人和地球其他生命遭紫外线的伤害 1958年 人们发现高空臭氧有减少趋势 1985年 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 臭氧空洞 至今 北极也观测到了臭氧空洞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了季节性臭氧层大幅度降低的现象 研究表明 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 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增加20 人类的眼病 白内障 和皮肤癌患者将增加 植物会受到危害 农林牧业将因之减产 整个水生态系统包括食用鱼类 都会受到影响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CFCS 氟里昂 常用于制冷设备 灭火器等 24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3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1 地球大气层象一个 棉被 能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 这种现象称作 温室效应 它是保持现在的地球温度不可缺的 没有这种效应 地球温度会上升 因局部遭到破坏 现在地球温度已由原来的 15度上升到18度 2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 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温室效应气体 主要是CO2 3 气候的变暖 南极和北极的冰川的融化 1 会造成洪水 2 会造成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很多岛国被淹没 科学显示 地球温度每上升1 5 4 5度 海平面会上升20 165CM 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主要是因为汽车越来越多 树木越来越少 25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酸雨酸雨通常指 值小于5 6的降雨 呈酸性的雨水 包括雨 露 霜 雹 雪等 雨水中的硫酸 硝酸是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及NOX所造成的结果 本世纪中叶 酸雨在荷 德 法 相继出现 北美的酸雨问题也非常严重 加拿大的受害面积达到120 150万平方公里 美国有15个州受到酸雨危害 我国的西南地区被列为继北欧 北美后的第三大酸雨区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氢氧化物的增加造成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它改变水体的酸磩平衡 如北欧的数千个湖泊的 值降至4 5而成为死湖 它能直接腐蚀建筑物表面 增加了铁路 桥梁 房屋的维护费用 缩短了使用寿命 它又会改变土壤离子活性 使森林死亡 危害生物的栖息环境 影响 酸会腐蚀我们的材料 影响土壤 26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5 森林锐减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支柱 自1950年以来 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而且毁林规模越来越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 80年代初全世界每年毁坏热带雨林1130万公顷 且逐年增加 每年森林减少速度已从10年前的0 6 上升到1 2 左右 相反 重新造林进展缓慢 每年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 10左右 我国1991年森林面积为12863万公顷 覆盖率为15 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面积的10 影响 世界森林大幅度减少已导致洪 旱灾害增加物种消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7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6 土地退化 沙漠化和耕地损失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 使干旱 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 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 其中有1 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 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 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强度增加 过度放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沙漠化 土地贫瘠化及土地盐磩化 世界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吨 高出世界土壤再造速度数倍 全世界每年损失土地600 700万公顷 受土壤侵蚀影响的人口80 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荒漠化也很严重 全国约1 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 30亿美元 28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7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化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观注的问题之一 地球物种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 但随着自然界的演变 据科学家估测 到目前 已有52 的海洋类物种 78 的两栖和81 的爬行类物种消失了 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为造成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 预计到2000年 全世界15 33 的野生生物行将灭绝 影响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即使是老鼠蚊子 一种生物灭绝 可能会导致另一些生物缺乏食物 而还有一些生物可能会失去天敌而数量不受控制 由此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整个生物圈 29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8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大量聚集 工业大量集中的结果 它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严重 特别是工业城市大量将污染物排向水体 人民生活用水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NOX CO SO2等浓度增高 能见度降低 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 建筑噪声 交通噪声 娱乐噪声构成了城市的喧闹与嘈杂 工业与民用垃圾量巨大 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kg 年增长率为8 10 而我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不到2 历年堆存高量达60多亿吨 侵占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 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其他还包括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 深圳大梅沙仅2014年国庆日 三天制造生活培圾300T 30 深大梅沙国庆三天制造垃圾超过300吨 31 一九九九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据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全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 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 相当多的城市水 气 声 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 农村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 1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32 全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01亿吨 生活污水204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6 7 近海368个站位监测结果劣4类占31 5 劣4类比例最高的是东 53 其次是南海 34 7 上海 浙江 广东等市近岸海域污染较重 全国SO2排放总量1857万吨 烟尘排放总量1159万吨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7 8亿吨 危险废物产生量1015 5万吨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 2 第119位 1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33 1 3环境问题的前景 科学家们的预言 人类可能断后 医学家们中国每年出生的二千多万新生儿中有1 7 是缺陷儿 其中2 3与环境污染有关 男性精子的质量16后来下降了10 物种悲歌的时代 生物学家目前地球上 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 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如不采取措施 未来二三十年里 地球上1 4的物种将灭绝 还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器官移植 克隆人可能造成的混乱等 地球变得面目全非 环境学家美国一项预测 再过50 70年 东京 曼谷 威尼斯 阿姆斯托丹等沿海城市将完全或局部被水淹没 我国60年代仅发生特大沙尘暴 70年代13次 90年代20多次 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或成为环境难民 时尚在捣乱 社会学家流行使用一次性物品 喜新厌旧的消费方式 人们的奢侈享受等 混乱的世道 政治家现代战争加速毁灭环境 潜在水资源争夺战 34 至16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 人类环境宣言 并通过了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唤起了全人类对环境及资源问题的普遍重视 使许多国家民众的环境意识逐渐上升为国民的共同意识 70年代起 随着石油危机的出现 各国开始推行清洁生产 进行环境影响的全过程控制 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 各国环境意识的提高 公众推崇绿色消费 使不少企业开发绿色产品 并以获得绿色环境标志认证方式向消费者表明其产品对环境是友善的 1983年 联合国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 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正式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1 4人类对环境采取的对策 35 1 4人类对环境采取的对策 80年代中期 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导致许多地区气候异常变化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构成了威胁人类生存 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于92 6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又召开了有103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18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 20世纪地球盛会 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上总结了以往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 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定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并产生了 联合国21世纪议程 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6 1 5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 西欧的一些企业开始制定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 1992年 首个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诞生于英国 即BS7750 为自愿性标准 1993年7月10日 欧共体公布 生态管理和审核规则 简称EMAS 并规定于95 6实施 1993年6月 ISO为避免一些国家制定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技术壁垒 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机会 并响应联合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 成立了ISO TC207 着手制订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96年9月 ISO正式制订发布了ISO14001 1996和ISO14004 1996标准 截止到2000 7 1 共颁布了14个国际标准 1个国际指南 其中ISO14001 1996是该系列标准中的核心标准 唯一供内审 认证注册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指导思想 标准不增加贸易壁垒 无论环境好坏 标准可用于对内审核及对外认证注册 标准必须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任何行政干预 2004年11月15日 ISO正式颁布修订版的ISO14001 2004 37 2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及特点 2 1标准构成及相互关系 标准构成 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 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审核 环境标志 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给ISO14000系列标准预留了100个标准号 编号ISO14001 ISO140100 根据ISO TC207的各分技术委员会的分工 这100个标准号分配如下表 38 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 任其自然 无组织排放坐等事件和问题发生 被动处理分析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 对污染源采取预防措施 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的原理 对环境影响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可持续发展 39 ISO14000與ISO9000關系 相似之處 都是管理標準 而非技術標準 体系結构相似 都按P D C A循環建立体系 許多要素和程序是可以互相兼容的 都是組織整體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都是可以進行第三方認証的標準 40 ISO14000與ISO9000不同之處 41 ISO14001的适用范围 它规定了EMS的要求 而该EMS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并适用于各种地理 文化和社会条件 在管理对象上 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 以及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因素 42 适用于任何具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实施 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向外展示这种符合性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注册 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43 ISO14001环境概念 ISO14000标准的基本术语1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包括空气 水 土 自然资源 植物 动物 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 从这一意义上 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44 ISO14001环境概念 2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 集团公司 商行 企事业单位 政府机构或社团 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 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 公营和私营 45 ISO14001环境概念 3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6 ISO14001环境概念 4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impact 全部或是部分地由组织的環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7 ISO14001环境概念 5 环境績效 environmentalperformance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 目标和指标 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48 ISO14001环境概念 6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objective 與組織所要實現的環境方針相一致的環境目的 49 ISO14001环境概念 7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 或为实现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績效要求 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 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50 ISO14001环境概念 8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組織的环境績效所正式表述的總體的意图和方向 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51 ISO14001环境概念 9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包括为制定 实施 实现 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 策划活动 职责 惯例程序 过程或资源 52 ISO14001环境概念 10 持续改进 contionualimprovement 强化管理体系的过程 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 实现对整个环境表现 行为 的改进 注 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方面 53 ISO14001环境概念 11 污染预防 preventionpollution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 惯例 材料或产品的采用 可包括再循环 处理 过程更改 控制机制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注 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 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54 ISO14001运行模式 检查与纠正措施监测与测量合規性評價不符合 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控制內部审核 环境方针 策划环境因素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目标 指标和方案 实施与运行資源 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